糖尿病状态下阿司匹林抵抗的机制及川芎嗪干预探讨论文_何丽蓉

糖尿病状态下阿司匹林抵抗的机制及川芎嗪干预探讨论文_何丽蓉

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医院

【摘要】目的:本文将对糖尿病状态下阿司匹林抵抗的机制及川芎嗪干预进行探讨。方法:将我院2017年3-2018年1月接收的3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给予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川芎嗪给予治疗,探讨阿司匹林抵抗机制以及川芎嗪的干预。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24h尿蛋白定量、Scr、BUN各项指标无明显差异;治疗后,治疗组24h尿蛋白定量、Scr、BUN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临床在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中,采用阿司匹林与川芎嗪进行治疗,对患者肾脏具有一定的保护功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高凝状态,减轻了对患者肾功能的损伤。临床采用阿司匹林与川芎嗪进行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糖尿病状态;阿司匹林;抵抗机制;川芎嗪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中的一种慢性并发症,对患者生命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如果早期对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控制DN,相关症状可以得到改善。控制患者高血压、减少尿蛋白可以有效延缓患者肾功能,大量蛋白尿作为糖尿病损伤肾病的主要因素【1】。因此,本文将对糖尿病状态下阿司匹林抵抗的机制及川芎嗪干预进行探讨,使其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病情,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现做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2017年3-2018年1月接收的3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18例。经诊断,患者均符合糖尿病肾病诊断标准。患者男24例,女12例;年龄46-74岁,平均年龄(56.64±1.67)岁。排除标准:其他病因导致的肾病;严重器质性病变;精神障碍等。两组患者均知情,加入实验。患者之间资料并无明显差异(P>0.05),可以比较。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为饮食控制、糖尿病健康教育宣传,胰岛素等。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呼伦贝尔康益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5020766)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选择200mg川芎嗪(贵州神奇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52020590)放入到250ml0.9%氯化钠中,进行静脉滴注。两组患者均治疗28d【2】。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各项指标情况。

1.4效果判定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包括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3】。

1.5统计学原理

本实验通过spss20.0专业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者治疗各项指标开展t值检验,并以( ±s)表示,当P<0.05时,患者之间数据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24h尿蛋白定量、Scr、BUN各项指标无明显差异;治疗后,治疗组24h尿蛋白定量(1.03±0.53)g?L-1、Scr(98.35±73.63)mmol?L-1、BUN(7.25±4.27)mmol? L-1明显低于对照组24h尿蛋白定量(1.83±0.94)g?L-1、Scr(121.33±90.23)mmol?L-1、BUN(9.87±4.47)mmol?L-1。患者之间数据具有显著差异(P<0.05)。

3 讨论

近几年,临床研究表明,导致糖尿病血管出现并发症的主要因素为细胞基质代谢存在障碍,主要是高血糖导致患者组织蛋白非梅塘基化。所以,阻断或是降低非酶糖基化是治疗DN的主要途径。阿司匹林可以同葡萄糖结合,有利于抑制蛋白质非酶糖基化。并且,阿司匹林能够有效音质血小板合成血栓素以及血小板集聚,从而改善血液粘稠度,促进肾脏微循环,提升肾血流量。

DN疾病的发病因素与代谢异常也存在关联。患者因脂类代谢异常造成血管内皮出现损伤,暴露出胶原组织,使内源性凝血系统被激活,从而增加血小板集聚,提升血液黏度,使患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血液高凝导致各处微血管变化,血流速度变慢,降低肾血流量,提升尿蛋白排出量,从而造成肾脏损伤。川芎嗪可以音质血小板聚集,阻碍纤维蛋白原进行合成,促进微循环。川芎嗪具备钙离子拮抗功能, 有利于松弛血管平滑肌,从而减少肾内压【4】。

本次实验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治疗,临床治疗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患者24h尿蛋白定量、Scr、BUN各项指标无明显差异;治疗后,治疗组24h尿蛋白定量、Scr、BUN明显低于对照组。因此,阿司匹林与川芎嗪对治疗DN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临床在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中,采用阿司匹林与川芎嗪进行治疗,对患者肾脏具有一定的保护功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高凝状态,减轻了对患者肾功能的损伤。临床采用阿司匹林与川芎嗪进行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李正芳,谭扬.厄贝沙坦、阿司匹林、川芎嗪联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J].中国药房,2015(12):1113-1114.

[2]陈寒昱.糖尿病状态下阿司匹林抵抗的机制及川芎嗪干预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6(12):12-13.

[3]高波廷,胡振序.川芎嗪,阿司匹林和陪它啶对缺血性卒中病人血小板聚集性的影响[J]. 中华神经科杂志,2017,22(3):148-151.

[4]张浩文.基于水杨酸蓄积的实验小鼠糖尿病状态下阿司匹林抵抗机制及川芎嗪干预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7(15):45-46.

论文作者:何丽蓉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2月上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4

标签:;  ;  ;  ;  ;  ;  ;  ;  

糖尿病状态下阿司匹林抵抗的机制及川芎嗪干预探讨论文_何丽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