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托普利结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肾病综合征得临床疗效分析论文_迟琴

卡托普利结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肾病综合征得临床疗效分析论文_迟琴

黑龙江省黑河市逊克县人民医院 164499

【摘要】 目的 观察卡托普利结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6年1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分为甲组与乙组, 每组50例。采用常规临床治疗的患者为甲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卡托普利结合低分子肝素治疗的患者为乙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总胆固醇 、血浆白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变化情况以及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乙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0%, 显著高于甲组的76.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浆白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以及总胆固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乙组患者的血浆白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以及总胆固醇均优于甲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 对肾病综合征患者采用卡托普利与低分子肝素结合治疗, 可以稳定疾病的相关指标, 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值得积极推广使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卡托普利;低分子肝素;临床疗效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Kato Pury combined with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in the treatment of nephrotic syndrome. Methods 100 patients with nephrotic syndrom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November 2016 to December 2017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group A and group B, with 50 cases in each group. Patients who received routine clinical treatment were group A, and Kato Pury combined with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was used as group B on the basis of routine treatment. The total cholesterol, plasma albumin and 24 h urinary protein in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compared and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group B was 94%,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group A (76%),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plasma albumin, 24 h urine protein quantitative and total cholesterol (P>0.05) before treatment in the two groups (P>0.05). After treatment, the plasma albumin, 24 h urine protein quantitative and total cholesterol in group B were superior to group A,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Conclusion on the basis of routine treatment, the combination of Kato Pury and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in patients with nephrotic syndrome can stabilize the related indexes of the disease and improve the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 of the patients. It is worth promoting the use of the disease actively.

[Keywords] nephrotic syndrome; Kato Pury;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clinical efficacy

 肾病综合征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 该疾病患者的主要表现有蛋白尿、高度水肿、低蛋白血症以及高脂血症等[1]。患者主要的发病原因是由于肾小球的滤过膜出现电荷屏障、分子屏障受到损伤, 增加其通透性, 导致部分肾小球从血浆蛋白中滤过而经过尿液丢失。为了探讨该疾病的有效治疗方法, 本次研究随机抽选了本院2016年11月~2017年12月接收治疗的10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进行分组分析, 并将结果报告

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从本院2016年11月~2017年12月接收治疗的肾病综合征患者中随机抽选100例作为研究的对象, 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其分为甲组与乙组, 每组50例。甲组患者中男30例, 女20例;年龄20~62岁, 平均年龄(30.8±10.4)岁;病程4个月~8年, 平均病程(2.0±2.0)年。乙组患者中男34例, 女16例;年龄19~58岁, 平均年龄(29.8±9.4)岁;病程5个月~8.5年, 平均病程(2.0±2.2)年。两组患者入院时, 均有不同程度的高血脂与水肿, 且血浆白蛋白检测结果为<20 g/L;尿蛋白>3.5 g/d。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治疗方法 甲组患者采用常规临床治疗, 具体为:给予降脂药物辛伐他汀口服, 20 mg/d;泼尼松1 mg/(kg·d), 同时给予贝那普利10 mg/d, 最后结合应用利尿剂。乙组患者在甲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卡托普利结合低分子肝素治疗, 具体为:低分子肝素1次/d, 剂量为5000 U, 实施皮下注射;同时口服卡托普利, 2次/d, 12.5 mg/次。两组患者的疗程均为1个月。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总胆固醇 、血浆白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变化情况以及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疗效判定标准:一共分为4个级别, 即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无效与恶化。完全缓解:经过1个月的治疗后患者持续3 d血浆白蛋白量>35 g/L, 24 h尿蛋白定量<0.3 g, 且肾功能完全恢复, 水肿症状完全消失。部分缓解:治疗后患者持续3 d的24 h尿蛋白定量为0.3~2.0 g, 且肾功能得到显著好转, 水肿症状完全消失。无效: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2.0 g, 水肿、肾功能等无显著变化。恶化:治疗后患者肾功能的损伤加重, 血肌酐比治疗前上升>50%。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2]。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甲组患者完全缓解20例, 部分缓解18例, 无效10例, 恶化2例, 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6.0%;乙组完全缓解30例, 部分缓解17例, 无效3例, 恶化0例, 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0%, 乙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甲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指标变化情况比较 治疗前, 甲组患者的血浆白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以及总胆固醇分别为(23.00±2.85)g/L、(8.30±1.05)g、(6.23±1.15)mmol/L, 治疗后分别为(24.18±1.09)g/L、(6.28±0.83)g、(5.10±0.76)mmol/L;治疗前, 乙组患者的血浆白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以及总胆固醇分别为(22.88±2.75)g/L、(8.26±1.10)g、(6.24±1.22)mmol/L, 治疗后分别为(32.36±4.60)g/L、(3.02±0.20)g、(3.07±0.17)mmol/L。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浆白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以及总胆固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乙组患者的血浆白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以及总胆固醇均优于甲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肾病综合征的发病原因是因为患者自身的纤溶系统出现失调, 血小板动能发生变异后导致其血液处在高凝的状态下, 再次状态下增加了患者的肾小球负荷而使其病情逐步加重, 严重危害其身体健康[3]。患者发病之后, 体内凝血因子如Ⅺ与Ⅸ, 都会迅速降低, 在此状态下β-血栓球蛋白与纤维蛋白水平上升, 血小板粘附力会逐步增强。如果患者脂代谢的过程出现变异就会导致其血脂升高, 并发高血脂, 同时也就使患者血粘滞度增加, 进而导致其血液的流通性大幅度降低, 最终肾血流量就减少了[4, 5]。肾病综合征患者并发了高血脂之后, 会严重损害其肾小球, 而增加肾内血管的紧张素, 导致肾小球的动脉收缩状态明显, 如果加大肾小球内毛细血管的压力时, 就会溢出尿蛋白[6, 7]。

本次研究对我院收治的100例患者展开分组治疗后, 甲组患者采取常规临床治疗, 其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6.0%;乙组则在甲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了卡托普利与低分子肝素治疗, 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0%, 乙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甲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是因为乙组使用的低分子肝素, 比普通的肝素效果更佳, 低分子肝素可以对患者体内凝血因子活性进行有效地抑制, 同时还可以释放更多血源性氨基酸多糖, 使得抗凝效果显著增强。而卡托普利属于一种血管紧张素抑制剂, 可以显著扩张肾小球小动脉并且降低其毛细血管压力而降低患者的尿蛋白排除量[8, 9]。除此之外, 卡托普利还能够促进患者蛋白尿现象的环节, 显著提升中度脂蛋白与高度脂蛋白的水平, 起到降低血液胆固醇的效果, 润滑患者动脉内膜以保障其内部缓激肽水平稳定,最终使得患者抗血管能力增强,有效抑制了患者体内血小板的聚集与粘附作用[3, 10]。

综上所述, 对肾病综合征患者采取常规治疗的同时, 联合应用低分子肝素与卡托普利, 可以缓解患者临床症状, 稳定相关指标水平, 提升临床治疗疗效, 在临床中具备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余韩波, 林俊川, 胡晓辉.低分子肝素联合卡托普利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分析.中国实用医药, 2014, 9(18):9-11.

[2] 黄恬.卡托普利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分析.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4, 11(18):2543-2544, 2547.

[3] 白家兰. 59例低分子肝素联合卡托普利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 10(20):144-145.

[4] 邓洪. 低分子肝素联合卡托普利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分析. 当代医学, 2012, 18(20):25.

[5] 余华. 低分子肝素联合卡托普利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3, 24(4):869-870.

[6] 潘力行, 陈圣炬. 卡托普利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肾病综合征临床疗效分析. 青岛医药卫生, 2015(2):135-136.

[7] 汪靖婕. 肾病综合征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与卡托普利联合治疗的效果分析. 海峡药学, 2015(9):150-151.

[8] 鄒雪军, 洪玲. 低分子肝素与卡托普利联合应用在51例肾病综合征患者中的效果. 当代医学, 2015, 21(27):150-151.

[9] 田柳青. 低分子肝素联合卡托普利治疗肾病综合征效果评价. 世界中医药, 2015(a02):1308.

[10] 石峰, 刘勇, 华瑞芳. 低分子肝素联合卡托普利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6, 9(31):62-63.

论文作者:迟琴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8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8

标签:;  ;  ;  ;  ;  ;  ;  ;  

卡托普利结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肾病综合征得临床疗效分析论文_迟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