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生态水利在小清河治理中的应用论文_马冲

探析生态水利在小清河治理中的应用论文_马冲

济南市水利建筑勘测设计研究院 山东济南 250014

摘要:从古至今,河道治理历来是人们关注和讨论的话题,它是一个活跃的领域,也是关系民生的实用工程。传统的水利工程的建设、使用,对河流的生态系统具有不良的影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生态水利理论应运而生,本文就对生态水利在小清河治理中的应用进行探析。

关键词:生态水利;影响;小清河治理;应用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济南人民对生存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产生的生态问题也引起泉城人民的重视,小清河治理工程与人们生存环境息息相关,不得不加以重视。本文以济南小清河河道治理为例,论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进而分析了生态水利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和方法。

一、生态水利与小清河

(一)小清河基本概况

小清河源于济南市泉群,此外小清河在济南市区睦里庄分纳部分玉符河水,因此亦可称小清河首受玉符河。小清河流经济南市区、历城、章丘、邹平、高青、桓台、博兴、广饶等八个县,于羊角沟东注入渤海。小清河长233公里,流域面积10498.8平方公里,流域南部为低山丘陵,北部为平原,小清河主要支流有巨野河、绣江河、杏花沟、孝妇河、淄河等,均由右岸注入。小清河主要支流均发源于鲁中南山地,比降大,集流迅速。而干流经行低洼地区,比降小,水流平缓。如遇全流域性的大暴雨,每因宣泄不及而溃决成灾。

(二)概况

生态水利就是以保护和尊重生态环境为前提,合理开发和利用生态水资源的一种方式,生态水利的发展与经济、社会、环境的发展相互协调,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生态水利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分别是:遵循生态经济学的原理,人、环境、资源与经济协调发展;生态水利的目标是,满足人类用水需求,体现人类共享原则;生态水利以生态学的基本观点为导向,指导水利的规划、设计及建设;最后一点就是节约用水。小清河治理:坚决杜绝新污染源的产生,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加快农林生态环境建设,通过清淤、河道开挖等综合性措施治理小清河。

二、水利对生态的影响

众所周知,水利工程是在河道上直接修建而形成的,对长期演化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最终改变了生态环境的多样化,甚至会影响到河道的水质水温;其中,水库的建设,使得蓄水后的坝前水温变高,对河内的鱼类繁殖产生了严重影响;水利工程的建设影响河流水质。流速减慢,影响到水中污染物的扩散能力,造成水质的自净能力减弱,带来重金属污染。

水利工程的建设,对陆地上的植被带来了破坏。施工必然占地,占地就会破坏大量的植被,影响生物栖息;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废水直接排放到附近河道里,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影响爬行动物的生存环境,污染严重的地方,大量动物被迫迁移,对生态平衡带来不利的影响。

三、利用生态水利治理小清河

生态水利工程建设时,尽量将河道的建设接近原有的自然状态,创造丰富多样的生态环境,营造河流生态系统,为生物提供生存空间。济南对小清河的综合治理进行了全面规划,全面解决防洪、除涝、灌溉、航运及环保等问题。例如:小清河的污水组成是城市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因此,必须统筹规划,采取治污、截污、导污等综合措施,尽快使小清河水质变清,还应注意周边环境要与河道建设协调,扩大生态系统的食物链范围,在岸线处种植植被,形成生态网络系统。

四、在小清河治理中的应用

(一)河道驳岸

为了提供良好的水环境,实现济南人水和谐、环境优美的城市河道生态景观,可以采取河道驳岸的措施来提升景观效果。河道断面采取下部矩形、上部梯形、中间退台的复式形状,使河道水面、河岸绿化景观形成一体。两岸的设计不低于除涝标准的高度,构造驳岸,增设河道栏杆、游步路、景观设施等;同时不低于防洪水位线的要求,构造地形、进行绿化,既满足河道的防洪要求,又构造了河岸景观;并根据城市规划对小清河不同河段的不同定位,采取不同的形式,构造高标准河道驳岸线,可以结合河岸实际情况,设置一些可以亲近水的设施,促进人、水、自然的和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对于治理河道的生态护岸模式:自然原型护岸模式,它主要是采用植物保护河堤,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自然河岸的特性;为了达到抗洪能力,应在自然型护岸的基础上,采用浆砌石、混凝土等材料的工程自然型护岸模式;护岸过程中,要减少人工硬质护底、护岸,护岸时,要将人考虑在内,尽量将河岸降低在合理的范围内,设置沟通、交流的近水平台,设计理念要与城市景观设计相协调,促进人与水的亲近,有利于生态的修复和景观的合理配置。

(二)自然、历史人文景观

对于天然河道而言,一般有湿地和深潭,这些地带为生物提供了生存环境,而河道治理工程的裁弯取直对这些地带造成了破坏,导致生物正常的生殖繁衍受到了影响。因此,在治理河道时,要尽最大努力保留河道的天然形态,合理控制河道的走向及断面宽度,避免单一化;对于河道的自然生态环境要加强保护和恢复,以自然修复为导向,辅之以人工修复,对于道德形态、水文、地形等条件要进行充分利用,因地制宜的选择物种,以本地物种为主,力求构建较稳定的水生态系统。

(三)水生植被、水生动物群的构建

根据济南市新的城市规划布局,小清河驳岸通过植物造景、融入休闲等现代园林手法增绿造景;在植物造景中,力求创造乔灌草复层结构,丰富植物的多样性,协调植物的高低、形态、质感、色彩、季相,最大限度发挥植物群落的生态效益;城市功能布局:可设置一个中心区、几个主景区,营造河岸生态林带。

在河道治理过程中,要有选择的种植一些植被,例如:黑藻、金鱼藻、伊乐藻、浮叶植物睡莲等,它们可以吸收水底的氮、磷、钾等营养物,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抑制浮游植物生长的作用,为水体提供氧气,为多样的生物提供了有利的生存环境,促进水体生物多样性的发展;同时还可以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也可以适当种植水生花卉,可在主要景点或者桥的两侧,种植睡莲、花草,美化水面,给人以美的享受,促使城市河道更加美观;河道两岸增绿造景、绿化美化,是营造生态景观带的好方法。

五、保障措施

(一)提高水资源保护意识

济南市要倡导市民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加大宣传力度,经常向市民宣传《水污染防治法》、《环境保护法》等,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对小清河的重视,保证水污染治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得到落实。

(二)加强监督管理

加强监督管理,为小清河治理提供重要保障。加强对河流水质的监控,加强企业对工业废水排放的监督;对于排放不达标的企业,责令关闭;各级主管部门应健全水污染防治管理机构,加强水质监测,对违法违规行为要严惩。

(三)制定小清河管理法

目前,小清河的治理已经基本结束,为了保持小清河的环境得到更好的发展,就要制定一部符合小清河治理的地方性法规,促使小清河管理走向依法管护的轨道。

结语:

本文介绍了小清河的现状,生态水利在河道治理的的必要性,进而阐述生态水利在小清河治理中的应用。要不断更新治河理念,将河道治理与城镇建设、生态环境保护融为一体,构建生态河道,营造优美的河道环境,还原小清河自然生态,创造和谐的人水环境,促进了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敏虹.浅论生态水利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3(08)

[2]刘月.生态水利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3(04)

[3]孙乐.关于生态水利在现代河道治理中的应用[J].才智,2012(26)

[4]郝芹.生态水利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J].山东水利,2013(06)

[5]邹书询.探析生态水利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学,2013(10)

[6]李祥龙,陈廷涛.生态水利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J].科技与企业,2012(01)

论文作者:马冲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8

标签:;  ;  ;  ;  ;  ;  ;  ;  

探析生态水利在小清河治理中的应用论文_马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