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闽南俚语文化 开发特色德育课程论文_陈玉琴

传承闽南俚语文化 开发特色德育课程论文_陈玉琴

福建省漳浦第一中学 363200

摘 要:闽南俚语是具有浓厚闽南生活色彩的俗语,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亮点。闽南俚语没有长篇大论、严于说教之感,却有喜闻乐见、寓意深长之味,使我们从中获得乐趣、智慧和启迪。闽南俚语文化进校园,可以让闽南文化得到传承与发扬,也可以很好地发挥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功能。

关键词:闽南俚语 传承 特色德育课程

闽南俚语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百花苑中的一朵奇葩,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可以说,闽南俚语文化是一个极为广阔、深邃的空间,是成为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极好题材。巧妙、灵活地加以利用,对培养学生的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完善学生的人格,都有很好的作用。因此,我们把传承中华文化,培育民族精神与现代的行为养成教育链接起来,探索出一条特色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

我们所居住的城市——漳州,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民风淳朴,繁育了丰富多彩的闽南特色文化艺术,如芗剧、木偶、剪纸、灯谜等多彩多姿的民间艺术。学生从小就在漳州生长,对漳州的风土人情较熟悉,对于一些闽南俚语耳熟能详,如:“幸猪夯灶,幸囝不孝。”“父母疼子长流水,无时停;子想父母树尾风。”学生可以在学习、了解闽南俚语的同时,引起思想上的共鸣。或受到感动,或得到鼓舞,或懂得感恩。尤其是从课程资源开发来看,《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就是——努力建设开发而有活力的课程。“传承闽南俚语文化”就是基于这种理念的指导,植根于本土实际,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拓宽学生学习的视野,着眼于构建开发而又活力的课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一、营造闽南俚语文化教育氛围

校园环境是一本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无声的教科书,它作为一种“隐形课程”,在传承闽南文化过程中具有独特的功能和作用,学校精心营造浓厚的闽南文化氛围,从不同角度向学生展现闽南优秀传统文化。

1.建设“闽南俚语文化长廊”

结合学校实际,突出特点,集闽南特色、艺术特色和校本特色于一体,既有整体统筹安排,又注意局部精雕细琢,通过图文说明,让学生对闽南俚语有初步的认识,激发他们更主动地深入了解闽南俚语背后的文化和德育意义。

2.设置闽南俚语角,让有兴趣的学生利用课后时间交流

通过“闽南文化长廊”的建设及校园广播的宣传,让学生充分感受到闽南文化的魅力无处不在,活力无处不在。处处蕴含文化,处处蕴育教育。

二、充分挖掘、选择适宜学生发展的有效资源

闽南文化的形式是多样化的。在挖掘有价值的教育材料方面,我们以“传承闽南优秀文化”为立足点和归宿制定了课程总目标:

1.实际感受中国闽南俚语文化的德育教育。

2.萌发对闽南文化审美情趣,充分体验、感受、发现闽南文化,并能主动地表现、再创造。

3.通过查询图书、网络收集资料,闽南民间歌谣、童谣、传说故事;闽南民间游戏;我们还注重整合社会、社区、家庭各方面的教育资源,构建家庭、社会、学校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充分挖掘和利用源远流长的优秀闽南民间艺术家园,发挥多元文化的总体效益。

三、传承闽南优秀文化,渗透到语文学科、活动之中

1.与常规教学相结合

我们要让经典走进课堂,语文学科教学中利用古诗的教学及时链接闽南语中的相关内容;我们还将闽南文化中的教育资源充实到品德教育课中,时时给学生以浸染和熏陶,如俚语“粒米,百粒汗” 意思是每粒米饭都是农夫经过辛苦耕作而获得,告诫学生要感恩、惜福,要珍惜每一粒米,不要任意浪费或糟蹋。

2.与德育活动相结合

传承闽南优秀文化与传统节日庆祝活动相结合。充分利用重大节日、纪念日,如教师节、中秋节、国庆节、重阳节等重大节日进行俚语的德育教育。

四、感受历史悠久的闽南文化,培育爱国、爱乡、爱家情感

教育正在回归本意。传统文化的价值正在被重新认识。通过让学生感受中华文化,了解我们的祖先为我们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认识到我们应该热爱我们的民族,热爱我们的国家。我们正在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吸收外来文明,但我们决不能数典忘祖。中国国力日益强盛,中华文化必将更广泛地影响世界。

作为教育工作者,传承民族的经典文化、培育民族精神不正是我们肩上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吗? 充分挖掘闽南文化资源,采取合理有效的方法,促进闽南文化的传承,弘扬中华美德是一个大有可为的课题。虽然我们传承闽南传统文化的行动只是涓涓细流,但是大家都行动起来,就会汇成滔滔江河,流淌出中华文化的情感与思想,流淌出中华民族的光荣与梦想。

参考文献

[1]刘登翰 《论闽台文化的地域特征》。

[2]林华东 《闽南文化的精神和基本内涵》。

[3]赵美华 《评析闽南童谣中的艺术教育契机》。

论文作者:陈玉琴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8年3月总第26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9

标签:;  ;  ;  ;  ;  ;  ;  ;  

传承闽南俚语文化 开发特色德育课程论文_陈玉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