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市第五人民医院骨一科 河北衡水 053000)
【摘要】目的:分析良好医患关系对老年骨折病人心理护理效果的影响,提出改进老年骨折病人护理有效措施。方法:择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8月骨科收治的老年病人9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成常规组以及心理组,每组n=49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心理组从护患关系入手,从影响护患关系多个因素制定构建良好护患关系的策略,结合心理护理干预,以患者焦虑情绪、术后并发症改善情况、生活质量及康复效果为主,以组间数据对比结果验证构建良好护患关系可有效改进老年骨折病人的心理护理。 结果:心理组的SAS(焦虑自评表)评分(41.4±2.6)显著优于常规组(53.4±2.1)及实施护患关系改进措施前(56.4±1.2),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6.52%,显著低于于常规组的17.39%,生活质量评分(86.4±5.3)康复效果(92.1±4.2)显著高于常规组的(78.7±5.6)、(83.1±5.8)。结论:以心理护理干预,从医患关系不协调因素入手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完善骨科老年病人的安全管理,提高护士的职业道德以及专业技能,在改善老年骨科患者焦虑情绪的同时,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能够显著提高医院骨科老年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完善骨科护理质量及缓解紧张的护患关系。
【关键词】良好护患关系;老年骨折病人;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9)01-0290-02
本研究主要是择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8月骨科收治的老年病人98例为研究对象,以常规护理与结合心理护理干预改善护患关系措施相对比,探究促进护患优良沟通、和谐相处的有效措施,验证心理护理对老年骨折病人的高效价值,具体研究过程如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择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8月骨科收治的老年病人9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成常规组以及心理组,每组n=49例,纳入标准为患者及患者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无精神疾病及肾疾病。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n=49),男性25例,女性24例,年龄范围在56~78岁之间,年龄均值为(66.4±2.6)岁,其中股骨颈骨折16例,下肢骨折17例,盆骨折11例,胸骨折5例;其中骨折成因分别为意外跌倒38例,车祸11例。心理组采用心理护理干预以及护患改良措施,(n=49),男性21例,女性27例,年龄范围在60~80岁之间,年龄均值为(65.1±3.62)岁,其中股骨颈骨折13例,下肢骨折20例,盆骨折12例,胸骨折4例;其中骨折成因分别为意外跌倒41例,车祸8例。两组性别、骨折部位、骨折原因等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较强的可比性。
1.2 方法
常规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心理组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以及护患改进措施,根据老年骨折病人的实际情况,为患者提供心理辅导以及人性化服务,舒缓患者情绪以及强化医护人员与患者沟通技巧,举办相应的生活及康复训练活动,丰富患者住院生活,以提高患者的归属感以及生活幸福感,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1)强化与患者和家属的沟通
老年骨折病人的身体机能以及反应能力较差,改善护患关系首先要优化病房环境,在病房墙壁以及床边上放置相应的安全警示标志,提供相应的人性化服务,针对患者需求展开护理服务,提高患者与家属对医院环境以及护理工作的认可,针对行动不便以及认知偏差的患者需要格外注重,通过沟通及知识普及,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反应速度,掌握患者病情及需求,让患者及家属及时了解检查结果以及对自身疾病的了解,让患者处于较为平稳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自信心以及治疗依从性。
(2)支持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主要分为解释、安慰、指导以及松弛训练四个阶段。解释,入院期间针对患者所患疾病以及治疗方法,在日常沟通中普及一般知识,骨折性质以及治疗、预后等等多方面,让患者了解自己疾病的实际情况;安慰,老年骨折病人的心理一般都比较焦虑,以安慰性的语言可以有效使得患者获得心理上的支持,消除陌生感以及缓解焦虑,病房环境改善后可以进一步使得患者具备安全感及信任感,松弛患者的情绪,护理人员在交流中要具备足够的耐心及爱心,以人性化的理念站在患者的角度进行沟通,使得患者获得较强的情感交融,从而获得优良的效果;指导 指导性的语言主要以教育为主,以医疗知识会、交流会及生活会等活动,针对患者对疾病的认识、遇到的困难等进行交流与指导,让患者在治疗与康复中,积极应对各种情况,处于稳定的情绪状态,促进治疗与康复;松弛训练,讲究的是让患者掌握放松技巧,以消除患者紧张与焦虑,常采用音乐了解,从物理及心理两个机制入手发挥治疗效果,让患者保持稳定情绪,患者在治疗中集中思想,可以取得更好的治疗疗效。
1.3 统计学分析
统计病患的护理风险发生事件、患者焦虑情绪、术后并发症改善情况、生活质量及康复效果,展开组间数据对比,用 SPSS17.0软件处理库,计量数据均选择真实原始数据以(x-±s)形式表现,以t检测为标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心理组的SAS(焦虑自评表)评分(41.4±2.6)显著优于常规组(53.4±2.1)及实施护患关系改进措施前(56.4±1.2),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6.52%,显著低于常规组的17.39%,生活质量评分(86.4±5.3)康复效果(92.1±4.2)显著高于常规组的(78.7±5.6)、(83.1±5.8),具体治疗结果如表1。
3.讨论
针对现阶段中骨科护理质量存在的问题,从分析护患关系不协调现象入手,总结影响护患关系的因素,从护士、患者以及医院管理等多个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构建和谐护患关系的建议,再配合心理护理,营造优良的骨科护理软环境,达到提高骨科安全管理水平、护士执业素养以及专业技能、优化护理环境等目的,减少骨折老年病人突发事件发生率,使得患者早日恢复。
以心理护理干预,从医患关系不协调因素入手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完善骨科老年病人的安全管理,提高护士的职业道德以及专业技能,以上措施在改善老年骨科患者焦虑情绪的同时,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能够显著提高医院骨科老年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完善骨科护理质量及缓解紧张的护患关系。
【参考文献】
[1]王岩,于雪艳,王玉锦,王彩艳.心理护理对股骨干骨折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17-18.
[2]岳文莉.心理护理对老年骨折患者焦虑情绪与术后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4,17(03):490-492.
[3]张改芸.心理护理在老年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2(09):117-119.
论文作者:扈娜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2
标签:患者论文; 心理论文; 老年论文; 骨科论文; 关系论文; 常规论文; 病人论文; 《心理医生》2019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