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视角下的产业结构升级模式_产业结构理论论文

技术创新视角下的产业结构升级模式_产业结构理论论文

从技术创新角度看产业结构升级模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产业结构论文,角度看论文,技术创新论文,模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94.354

文献标识码:A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中指出:“技术创新是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重要前提”,“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即高新技术成果商品化、产业化,要从体制改革入手,激活现有科技资源……;改造传统产业,发展现有高新技术产业,形成一批由技术创新突破带动的新兴产业。”上述这些论断隐含的一个主题是创新与产业结构的关系问题。一般说来,技术创新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决定性手段,或者说产业结构升级就是技术创新的展开过程和逻辑终点。产业结构升级,即包括传统产业的改造,又包括新兴产业的创生。在微观机制上,技术创新与传统产业、新兴产业之间作用关系则构成了产业结构升级模式。

1 资源重组模式

在我国,传统产业大都集中在一些老工业基础。老工业基地沉淀了大量国有资产,包括人力资本。如何激活这些资产是改造老工业基地的现实问题,更是一个需要深入分析的理论问题。而对这个问题的理论追溯,迫使我们回到创新理论的肇始者熊彼特那里去,重新审视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

1912年经济学家熊彼特以德文发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在这部著作里,首先提出了“创新理论”。在熊彼特看来,所谓创新就是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包括以下五种情况:第一,采用一种新的产品;第二,采用一种新的方法;第三,开辟一种新的市场;第四,掠取或控制原材料或半成品的一种新的供应来源;第五,实现任何一种工业的新的组织[1]。熊彼特认为,那些被称作企业家的人,通过组合生产要素建立新的生产函数取代旧的生产函数,从而实现创新。

如果创新确如熊彼特所说是实现生产要素的新组合,那么首先需要确定谁与谁组合的问题。熊彼特注意到了这一问题:“我们决不应假设,新组合的实现是通过使用闲置的生产手段来进行的”[2]。如果我们将生产要素视作企业的资源和资产,那么熊彼特所说的新组合,可以视为“资源重组”。在企业资源中,不是每一种资源都有利于创新,如熊彼特所说的“闲置的生产手段”。为此,我们将企业资源中与创新相关且能够通过重组实现创新的资源叫做创新资源。由此看来,“资源重组”是创新资源的重组。“一般说来,新组合必须从某些组合中获得必要的生产手段……。因此,新组合的实现只是意味着对经济体系中现有生产手段的供应作不同的使用[3]。在这段论述中,熊彼特充分认识到了创新资源不是无源之水,而是用不同的方式使用现有资源,即在不同的条件和目的下,通过对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创新,体现出创新资源的继承性。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熊彼特“组合创新论”的实质是创新者通过对创新资源的重组而实现的创新过程。由此引发的另一个问题是资源重组是通过什么方式实现的呢?

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熊彼特提出,我们应当把“经济生活中并非从外部强加于它,而是从内部自行发生的变化”理解为“发展”。那么主要的发展过程就是实现“新的组合”,而且在竞争性的经济活动中,“新组合意味着对旧组合通过竞争而加以消灭”。在这里给出的组合方式是“创造性破坏”式的,即对原有组合进行创造性的“解构”而实现资源重组,将解构和结构合二为一。熊彼特的著作真正引起广泛关注的是1934年出版的《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一书。熊彼特在该书中提出,资本主义在本质上是变动的一种形式,他借用生物学上的术语,把那种所谓“不断从内部革新经济结构,即不断地破坏旧的,不断地创造新的结构”的过程,称为“产业实变”。并且,“这种创造性的破坏过程是关于资本主义的本质性的事实”[4]。人们大都以为熊彼特给出的组合方式仅仅是创造性破坏式的,其实不然。同样在《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一书中,他探讨了从事技术创新的工业研究与开发实验室和起主导作用的大企业之间的相关性。大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通过“创造性积累”形成的优势构成了其他创新者进入该产业的“壁垒”。在这个创造性积累方式下,熊彼特旨在揭示创新资源在大企业内部经过垂直一体化过程形成竞争优势,即企业通过创造性破坏重组资源,不断积累技术和创新能力。

因此,从“创新资源重组”观中,可以看出产业结构升级包含“实变”的性质,这种实变是建立在创新资源的流动性和非创新资源的舍弃基础之上的。产业结构升级就是一个扬弃资源存量,包含着产业退出的演进的资源重组过程。鉴于此,在传统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必须坚持:首先,通过制度创新,增强创新资源的流动性。老工业基地产业配置状况在其历史形成过程中具有门类齐全,层次结构复杂等特征,随之建立起来的资源(资产)管理体系过于繁冗,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资源的流动性,导致退出成本过高,重组成本也高的态势。理顺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等制度创新方面的必要举措能够增强创新资源的流动性,也是实现资源重组的前提。必须打破条块分割,尤其是破除对科技人员的诸多束缚,增强产业间和产业内人力资源的流动性;其次,坚决实施产业退出政策,优化资源结构。从成本上看,一次性退出的即时投入很高。但是,供养和维持技术、资源、产品皆处于劣势,污染严重,长期亏损的产业或企业的成本远非一次性投入所能比拟,并且其整体上的社会收益更是无从算起。我们甚至认为,产业退出才是产业结构升级的起点,因为资源重组毕竟不是所有沉淀资本重新投入使用的过程。

2 产业提升模式

人们提出用高新技术,主要是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客观上看,传统产业引入高新技术确实起到了改造的作用,这是从功能上给出的简单理解。如果不深入研究,很可能导致传统产业与高新技术线性相加就能够使传统产业摆脱困境这种表面上的认识。因而有必要对高新技术是如何改造传统产业的进行深入的分析。

按照技术过程论来分析技术的形态,有创意、构想形态的技术——技术构想;设计形态的技术——设计技术;试制和试验形态的技术——试制或试验技术;生产形态的技术——生产技术;产业形态的技术——产业技术。由技术构想、创意而产生的技术发明经过设计、试制和试验等环节,被纳入生产过程成为生产技术。然而,单一的生产技术不能实现生产目的,它必须与一系列生产技术匹配、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系统化的整合体才能最终实现技术目的。这个系统化的整合体就是产业技术。产业技术是以一定的主导技术为核心,多种生产技术与之匹配,具有特定结构的技术体系。[5]

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实质上是高新技术被导入原有的产业技术系统,促使以主导技术为核心的产业技术系统发生平台式跃迁的过程。从演进的高度上看,产业技术系统发生平台式跃迁是在高新技术作用下对原有产业技术的提升。产业提升模式是指导人高新技术,促使原有产业技术系统发生平台式跃迁,进而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一种演进框架。

对于竞争优势并不突出的传统产业,用高新技术对其进行提升,在对策上,一是要重新构造传统产业的主导技术。主导技术是某一层面技术平台的核心,标志着技术平台的等级,它往往表现为关键技术、重大技术。在原有产业技术系统中很难实现突破的情况下,引入高新技术对主导技术进行替换、改进和匹配是一种战略性选择。比如在立足于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的过程中,抓住关键技术的消化吸收和二次创新,同时引入先进的设计、制造系统,如CAD,CLMS等,能够提升主导技术;二是要提升产品层次。目前,传统产业疲软在很大程度上是产品疲软,表现为产品层次很低,需求不足,而决定产品水平的一方面是处于核心地位的主导技术,另一方面则是内含于产品之中的产业技术系统中的其他辅助性生产技术。甚至可以说产业技术系统中水平最低的一项生产技术决定了产品层次和质量。在市场上很难找到内含单一技术的产品。按照木桶原理,在提升产品层次和质量的过程中,必须立足于产业技术系统的整体观,在技术选择目标上,不仅要注重高新技术的导入,也要加强瓶颈技术的改造、更替,才能最终生产出一流产品。

3 产业跨跃模式

重大技术突破和技术创新往往能够创生一个新产业,或者在原有产业中通过创新促使主导技术跳跃到国内国际一流的水平之上,从而带动整个产业技术系统的大幅度跨越,最终使得某一个产业达到或超过世界领先水平,这就是产业跨越模式。实现产业跨越式发展大都发生在新兴产业中。以我国台湾IT产业为例,通过创新,在新竹一带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PC机生产基地。据1997年资料,台湾的显示器产量占全球53%,主板占全球的60%,扫描仪占80%。台湾一跃成为世界第三大电脑供应基地。

产业跨越其内在根源在于技术发展过程中的非连续性。我们不能假定技术进步按照牛顿空间的几何延长线均质地向前展开。事实上,技术是采取非连续性的方式演进的。[6]尤其是根本性创新的出现,一方面打破了产业技术系统的演进路径,另一方面基于根本性创新及其扩散能够建构新产业。[7]19世纪70年代自然采冰业是美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冰出口国,几乎没有竞争对手。1872年,大卫·波义耳(David Boyle)获得首台氨压缩机专利,这项根本性创新给自然采冰业带来了一场厄运。随着氨压缩机技术的改进、完善和机制冰技术的不断扩散,机制冰逐渐代替自然冰,到了20世纪20年代自然冰业销声匿迹,而机制冰产业和冰箱产业却蓬勃发展。[8]通过根本性创新,带来了技术跳跃,从而实现产业跨越。

实现产业跨越不仅取决于重大技术突破,更取决于创新扩散和市场创新。在新兴产业中,东大阿尔派在数字医疗设备领域已经走到世界前列,这不仅意味着是对医疗设备本身的突破,而是阿尔派立足于信息技术的创新,把信息技术延伸到相关的应用领域。这种创新主要是通过先进技术的扩散,寻找到新的应用市场,在两个或两个以上产业的交集区产生重大突破实现的。甚至可以说,信息产业的蓬勃发展并不是连续的重大技术创新的结果,而是已有的创新在不断的扩散过程中逐步拓展应用空间而实现的市场创新的结果。作为新兴产业,信息产业不会孤立地发展,它势必要在市场创新过程中导致传统产业的信息化,也为自身的发展拓展市场空间。

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产业跨越要求在重大技术突破和创新扩散两方面做工作。其一,必须加大R&D投入力度,建立自有知识产权体系。靠引进、模仿不可能在新兴产业中成为主导力量;其二,通过创新扩散,加快重大技术成果产业化进程。产业化的实质是对市场空间的占领,在我国即将入世(WTO)的背景下,加速创新成果扩散更加具有现实意义。

4 产业集群化模式

近年来,研究人员注意到创新活动中的集群特征(Clusters)。德布雷森(DeBresson)通过对加拿大雪车创新的实证研究显示,创新的许多效益来自于集群。[9]波特(Porter)对国家创新系统中的集群现象进行了广泛的分析,认为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产业是由企业群而非独立的个体组成,许多主要创新者通常在同一城市或地区,产业集群化是经济快速发展的显著特证。所谓的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内相联系的,在地理位置上相对集中的企业和机构的集合,包括一批共处一个竞争环境中相互关联的产业和其他实体。[10]例如,就大型装备制造业而言,集群内不仅包括同类同质的厂商,还包括零部件、机器和服务等专业化投入的供应商和专业化设施的提供者。

一定区域内的产业集群化对于提高企业持续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主要表现为:首先,集群化提供更多的创新机会。集群内的企业易于寻找到他们所需要的创新资源,从而促进创新更快地实现;其次,集群内的企业创新成本较低。一个空间上孤立的企业在其所进行的每一项创新活动中,都将承负较大的交易成本,创新将变得相当艰难;第三,作为市场链条中的风险投资其发挥作用依赖于众多企业构成的区域经济网络,成熟的风险投资机制因此才能够得以建立。“在硅谷,是地区及其网络成了经济活动的依托,而不是单个的公司”[11];第四,集群化区域内,通过竞争形成比照压力,激发企业不断创新,才能够占据一定的市场位势,拥有竞争优势。

产业集群化有利于新企业的创生,新企业的出现又是产业集群的扩展,从而实现区域经济的高速发展。新企业易于在既存的集群内而不是在孤立的地区成长起来。比如说,新供应商能够在一个集群内扩大规模是因为一个客户集中的基地可以减少风险,同时由于一个发展完善的集群包括一些相关产业,这些相关产业通常能吸引相同或极其相似的要素投入,因而供应商享受着扩张的机会。除此之外,与其他地方相比,集群内进入壁垒更低。集群内容易得到所需要的资本、技术、投入和员工,把这些组合起来就可以组成一个新的企业。而且,集群经常代表着一个显著的地方性市场已经形成。企业家能从已经建立的诸多关系中受益。集群一旦形成,就会出现一个自我强化的循环,这个循环反过来又能促进集群的发展,整个产业进入一个自然自发的秩序扩展过程,一个城市的经济便进入了高速发展的轨道。

产业集群在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荷兰运输集群、以色列的灌溉设备制造业集群,直到当今影响巨大的硅谷信息产业集群都对当地的区域经济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或者说,一个区域、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不可能在所有产业部门都能够占有优势。优势的形成往往植根于特色。一个城市的经济特色是产业集群化的显现。因此,产业集群化发展模式应当作为一个城市发展定位的认识基础。

收稿日期:2001-02-22

标签:;  ;  ;  ;  ;  

技术创新视角下的产业结构升级模式_产业结构理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