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三国演义”中的技法数量_三国演义论文

论“三国演义”中的技法数量_三国演义论文

略论《三国演义》中的术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演义论文,术数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术数,一称“数术”。术,指文法、方术;数,指气数、命运,合称以种种方术观察自然或社会现象,推测国家或个人的气数和命运。《汉书·艺文志》列天文、历谱、五行、蓍龟、杂占、形法等六种为数术。当代有人如柯云路在其《人类神秘现象破译》一书中,将方术分为三类:第一大类,预测学(术),包括龟卜、占筮、星占、梦占、体占、草木占、鸟兽占、奇门遁甲、命相、拆字、起课以及其他各种杂占等,这是术数的主要部分;第二大类,养生之道、长生之术,包含内丹术、外丹术、守一、全真、行气、吐纳、导引、房中术(宝精)、存思、服(食)气、辟谷等,从广义来说均属气功;第三大类,巫术、法术、神仙术,诸如呼风唤雨、除灾去病、大小搬运、驱邪逐妖等等,这一类既包括生物、非生物特异功能,也混杂幻术、骗术在内。笔者以为,柯说实际上已把这概念扩大而为“方术”加“方技”了。因为《汉书·艺文志》在“术数”外所列的另一类“方技”定义为:“方技者,皆生生之具……故论其书,以序方技为四种(按:四种谓医经、经方、房中、神仙)。”《后汉书》有写天文(包括占候、星占)、医学(包括巫医)、神仙术、占卜、相术、命相、遁甲、堪舆诸方面异人如华佗、左慈、费长房等三十五人的《方术列传》上下篇。《新唐书》、《宋史》有《方技传》,《明史》有《方伎传》,皆同《汉书·艺文志》。《三国演义》里,大多数为术数,也有属于方技的。本文不想全面分析术数、方技,仅拟大体上就柯作所提第一大类进行一些讨论。

《三国演义》中的术数及方技现象,大致可分四类,一百零九例,另附神鬼及相马术十八例,共一百二十七例。分述如下:

一、自然征兆类,特点为自然出现,自然发现。

1.象占,就是自然界出现的各种异常现象,成为启示人预知某些自然、社会、人事变化的征兆。

①综合异象,4例,如第1 回汉灵帝时青蛇蟠椅,雷雨冰雹、地震、海水泛溢、雌鸡化雄、黑气飞入温德殿,虹现于玉堂、山岸崩裂等。

②气象占,8 例,如第9 回董卓入城时狂风昏雾等。

③草木占,5例,如第1回刘备家桑树高如车盖等。

④鸟兽占,6例,如第34回刘禅生时白鹤飞来高鸣等。

2.星占(星象、天文象占)24例,如第2 回少帝等卧草堆红光冲天等。

3.梦占,19例,如第9 回董卓梦龙罩身等。

4.体占(人体异象)4 例,如第9 回董卓母肉颤心惊等。

5.其他象占,5 例,如第6 回玉玺灵异,第9 回董卓车折轮,马断辔等。

二、非自然征兆(人为求象),包括有意为之(人谋),无意为之(鬼谋二类,附鬼神例。

1.签,阄占(含语谶、地谶)18例,如第1 回刘备语“我为天子”,第2 回洛阳小儿谣等。

2.巫术、法术、神仙术(含五行),5 例,如第1 回南华老仙,第2 回张宝妖法等。

3.奇门遁甲,5 例,如第49回孔明用奇门遁甲书祭风,第84回陆逊见八阵图等。

4.请神,2 例(附鬼神17例),如第13回李催请女巫降神,第116回师婆跳神等。附例如第32回刘夫人杀袁绍宠妾后惧阴魂与绍相见髠发刺面毁尸等。

三、专题

1.相人术附相马术,7 例,如第1回刘备面相等。相马如34回的卢马相。

2.《周易》卜,1例,如第69回管辂神卜。

四、方伎

1.医,2 例,包括第75回华佗刮骨疗毒,第78回华佗神医等。

其中最著名的如第1 回灵帝时的综合异象,第29回于吉的法术,第49回诸葛祭风,第68回左慈神仙术‘第69回管辂神卜等,下面选例进行讨论。

《三国演义》中的术数现象比比皆是,而且往往与国家和个人休戚相关,这是有哲学、文化、历史诸方面原因的。

首先,与“天人合一”说——自然,社会、人的同源同构互感有关。这是一种“早熟的哲学”(梁漱溟语)一方面原始思维的孑遗现象十分严重,人们还没有来得及区分心理世界与物理世界,却凭着体验、玄想与感觉、经验,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建立了一个包括自然、社会、人在内的“同源同构互感”的宇宙系统理论,使得科学与迷信、理性与感情、心理世界与物理世界,自然现象、社会现象与人的生理现象往往彼此交叉,混为一团;另一方面,这种认为“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乾称天,坤称母……民吾胞也,物吾与也”的“天人合一”思想,把整个宇宙看成一个有机体,使人在大化流行生生不已的生命之流中安身立命,最终成了完全摆脱了神话与迷信的哲学,一种完全与当代的广义进化论相契合的哲学,但由于缺少一个充分发育的阶段,理性并没有完全展开就达到了悟性。《三国演义》中的术数现象就是这样从哲学上、整体上不无可取,但又存在着需要剔除的落后、迷信甚至腐朽的东西。

其次,与从殷人开始的楚、汉文化的特点有关。殷人信鬼,古史明载。保存了殷文化成分的楚人“信巫鬼,重淫祠”(《汉书·地理志》),因而关于沟通神人,隔绝人鬼,平息人们心中忧患的巫术也很发达。继秦而起的汉王朝,从文化上说是楚文化的一脉相承,汉起于楚地,刘邦、项羽的基本队伍和核心成员大都来自楚国地区;项羽被围,“四面皆楚歌”;刘邦衣锦还乡唱《大风》;西汉宫庭中始终是楚声作主导,都说明这一点。但由于大一统,神鬼系统处于由分散走向整合阶段,由此而产生的术数也呈现出了纷繁多样。

再次,与从阴阳五行到灾异谶纬的学说有关。阴阳五行本来分别只是自然状态的描述:《诗·大雅·公刘》“笃公刘,……既景乃岗,相其阴阳(指朝阳、背阴)……”及天上金、木、水、火、土五星的观察(用刘起釪说),经过战国时期的加工,这两个概念开始走到一起来。而到了汉初,经过儒生变本加厉的宣传,成了“五德终始说”,与政治联了姻,班固《后汉书》中首创“五行志”就说明了阴阳五行说的威力。东汉光武帝刘秀因靠“赤伏符”之类的谶纬起家为天子,谶纬之学盛于一时。谶纬

是充满迷信的预言,因而自然也就影响到预测吉凶的术数。而因史书中充满术数现象,据史书加工的《三国演义》当然也不免大量的术数事例。

最后,与作者的增益附会有关。罗贯中是根据史书及民间受以上学说影响的故事(包括话本)来写《三国演义》的,加之他要宣传“尊刘贬曹、孙”的思想,因此既会保留不违背他这一原则的术数现象,又必然还要增益附会。例如关羽之死,不写关被吕蒙斩首,而写成忽闻空中有人叫曰:‘云长久住下方也,兹玉帝有诏,勿与凡夫较胜负矣。’关公闻言顿悟,遂不恋战,弃却万马,父子归神。”(《玉泉山关显圣》)变成术数现象。又如吕蒙是染疾身亡,但在罗贯中笔下却增益成:“……于是吕蒙接酒欲饮,忽然掷杯于地,一把揪住孙权,厉声大骂曰:‘碧眼小儿!黄须鼠辈!还识吾否?’众将大惊,急来救时,蒙推倒孙权,大步向前,坐于孙权位上,神眉倒竖,双眼圆睁,而言曰:‘吾自破黄巾以来,纵横天下三十年矣,被汝奸计图之,吾生不能啖汝之肉,死当以追其吕贼之魂!吾乃汉寿亭侯关公也。’权大惊,与大小将士慌忙拜地,只见吕蒙七窍鲜血迸流,死于座下。众将见之,旦夕悚惧……。”(《汉中王痛哭关公》)成了关公显圣向吕蒙索命,标准的充满神秘色彩的术数现象了。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同意以下观点:术数是非常规文化(柯云路称之为神秘主义文化或特异现象文化)与常规文化之间的桥梁。在术数现象中既有充满落后、愚昧、迷信甚至腐败不堪的内容,但也包含着未被开发的人类及宇宙的真正奥秘。当前需要的是深入研究,在不为已知的知识障碍视线的基础上的研究。为了说明这观点,现选例讨论如下:

首先看诸葛亮借东风这个问题。

第49回《七星坛诸葛亮祭风》有关原文:“孔明曰:‘亮虽不才,曾遇异人,传授奇门遁甲天书,可以呼风唤雨。都督若要东南风时,可于南屏山建一台,名曰‘七星坛’:高九尺,作三层,用一百二十人,手执旗旛围绕。亮于台上作法,借三日三夜东南大风,助都督用兵,何如?’……孔明辞别出帐。与鲁肃上马,来南屏山相度地势,令军士取东南赤土筑坛。方圆二十四丈,每一层高三尺,共是九尺。下一层插二十八宿旗:东方七面青旗,按角、亢、氐、房、心、尾、箕,布苍龙之形;北方七面皂旗,按斗、牛、女、虚、危、室、壁,作玄武之势;西方七面白旗,按奎、娄、胃、昴、毕、觜、参,踞白虎之威;南方七面红旗,按井、鬼、柳、星、张、翼、轸,成朱雀之状。第二层周围黄旗六十四面,按六十四卦,分八位而立。上一层用四人,各人戴束发冠,穿皂罗袍,凤衣博带,朱履方踞。前左立一人,手执长竿,竿尖上用鸡羽为葆,以招风信;前右立一人,手执长竿,竿上系七星号带,以表风色;后左立一人,捧宝剑;后右立一人,捧香炉。坛下二十四人,各持旌旗、宝盖,大戟、长戈、黄钺、白旄、朱幡、皂纛,环绕四面,孔明于十一月二十日甲子吉辰,沐浴斋戒,身披道行,跣足散发,来到坛前。……孔明嘱咐守坛将士:‘不许擅离方位。不许交头接耳。不许失口乱言。不许失惊打怪。如违令者斩!’众皆领命。孔明缓步登坛,观瞻方位已定,焚香于炉,注水于盂,仰天暗祝。下坛帐中少歇,令军士更替吃饭。孔明一日上坛三次,下坛三次。”

孔明话中提及的奇门遁甲,《辞源》将“奇门”“遁甲”分开,并分别解释道:“奇门”,古代术数名。其术以十干中之乙丙丁为三奇,故称奇门。也称遁甲”。参见“遁甲”。“遁甲”,古代方术数之一。起于《易纬乾凿度》太乙行九宫法,盛于南北朝。神其说者,以为出自黄帝风后及九天玄女,皆妄诞。其法以十干的乙丙丁为三奇,以戊己庚辛壬癸为六仪。三奇六仪,分置九宫,而以甲统之,视其加临吉凶,以为趋避,故称循甲。《后汉书》八二《方术传序》:“又有风角、遁甲、七政……之术。”《注》:“遁甲,推六甲之阴而隐遁也,今书《七志》有《遁甲经》。”一说遁甲当云循甲,以六甲循环推数,遁即“循”字。参阅宋赵彦卫《云麓漫钞》九。

《辞海》则将“奇门遁甲”合作一条,并解释曰:“奇门遁甲”,简称“遁甲”“奇门”。术数的一种。以“乙、丙、丁”为“三奇”以八卦的变相“休、生、伤、杜、景、死、惊、开”为“八门”故为“奇门”;十干中“甲”最尊贵而不显露,“六甲”常隐藏于“戊、己、庚、辛、壬、癸”所谓“六仪”之内,三奇、六仪分布九宫,而“甲”不独占一宫,故名“遁甲”。迷信者认为根据奇门遁甲,可推算吉凶祸福。

根据以上两种工具书的解释,我们至少可以明确几点:

1.以十天干排成九宫(含八门)的八卦变相;

2.按一定顺序推演;

3.用以推断吉凶祸福。

但这几点结论与诸葛亮的可以用来呼风唤雨的“奇门遁甲天书”显然有矛盾。这就说明诸葛亮或者他背后的罗贯中与古人相传的“奇门遁甲”不是一码事,再进一步可以说这套玩意儿荒诞得可以,几乎不能自圆其说了。

深入一步看“七星坛”的取土、布置及仪式等,也是够玄乎的。

为祈东南风,就得用东南方的赤土,选数字则不是取三、七、九之类的阳数(中含阳数之极的九),就是取四、八、二十四、六十四的阴数,而在这些数目中含“天圆地方”(天的圆周约为直径之三倍──径一周长,地则有东、南、西、北四面)之意。第一层用二十八宿,象征天文,第二层则用上了古代中国最权威的象数──由八卦推演成的六十四卦,第三层则既用尽了道士祈禳的法物及引风的号带,又从服饰上妆扮得超凡脱俗,其中七星号带为北斗七星,表明礼斗之意,──七星坛似也用此意,而非指第一层的每面七星,再加上主祭人孔明自己的选吉日良辰,沐浴斋戒、披发跣足,身穿道衣,每日三次焚香注水,仰天暗祝,显得煞有介事,这一来是道气十足了,同时也显得神秘怪诞了。鲁迅说:“状诸葛之智而近妖”(《中国小说史略》)看来是指此类情况而言。

再说;“呼风唤雨”,这不论用本书的于吉召雨,还是当代柯云路《大气功师》中的欧阳觉的唤雨来看,也显然属非常规文化的范畴了。由于这方面研究不够,我们暂且存而不论。

那么这个故事竟没有值得研究的东西了吗?否。

这里面潜藏着古人观天象测风雨的奥秘:

在我国古籍中老早就有零星的关于运用天文知识预测天气的记载:“如《诗·小雅·渐渐之石》:“月离于毕,俾滂沱矣。”《书·洪范传》:“箕星好风,毕星好雨。”《孙子兵法·火攻》:“发火有时,起火有日。时者,天之燥也;日者,月在箕、壁、翼、轸也。凡此四宿者,风起之日也。”东汉王充的《论衡》更有详细的验证材料:“孔子出,使子路赍雨具,有顷,天果大雨;子路问其故,孔子曰:‘昨暮月离于毕。’后日,月复离于毕,孔子出,子路请赍雨具,孔子不听,果不雨,子路问其故,孔子曰:‘昔日离其阴,故雨;昨暮离其阳,故不雨。’”由此看来,诸葛亮也是掌握了观天象测风雨这个奥秘的,这可从他每天“瞻视方向己定”可以看出。他的故神其说,用一应仪式虚张声势,一方面反映了两汉以来的社会风尚,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为了骗过周瑜。

谓予不信,请看当代的一个材料:山东省从栾来宗、栾德修到栾巨庆的栾氏三代人,由经历了的光绪元年至三年的连续干旱和光绪十四年山东半岛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开始,悉心研究了孔子、孙武子、岐伯、诸葛亮等人关于天文与气象的见解,并坚持观察星象变化,终于发现了以行星预报天气而不是沿袭古人用恒星(二十八宿)来预报天气的新方法。其基本观点为:电磁感应假说,即由宇宙间充满电磁场出发,认为太阳系的空间也充满了太阳的电磁场,月亮、行星在磁场中都会被磁化。由于运动及相互作用,可使行星对地球的影响大于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另一方面,云中带电,电能生磁,行星磁场能吸引带电云团,由于行星运行慢,它往往能将云团几个月吸引在地球上的对应区,较长时期影响这地区的天气。再一方面,行星间有时形成合力,有时形成分力,有时力量相互抵消,因此对大气环流形成错综复杂的影响。不仅如此,栾巨庆还在自学气象、天文学的基础上,搜集整理验证二百四十年的天象与天气实况记录,力图找出规律,对天气、地震等作长期预报。他写了一部《星体运动与长期气象、地震预报》(北京师大出版社出版),尽管这理论目前还有不够完善之处,有人还目为狂瞽之论,但从其多次能以历史上天气异常及7级以上大地震的天象来验证,同时对长期天气预报、长期地震预报准确率较高来看,这的确是从传统神秘主义文化中走出来,有继承也有发展的值得重视研究的一门学问,也说明了其理论源头之一的诸葛亮的借东风在剥去其神秘外衣里面有科学的东西这点了。

又如鸟兽占,尽管《三国演义》均为预测吉凶,但也同样可以找出其科学成分。例如当代钱钢的报告文学《唐山大地震》中所提供的材料:

这里有“恐怖极了的鱼”如“七月二十五日,鱼塘中一片哗哗水响,草鱼成群跳跃,有的跳离水面一尺多高。更有奇者,有的鱼尾朝上头朝下,倒立水面,竟似陀螺一般飞快地打转。”也有“失去‘理智’的飞虫、鸟类和蝙蝠,如“据船员们目睹:七月二十五日,油轮四周海面上的空气咝咝地响,一大群深绿色的翅膀蜻蜓飞来,栖在船窗、桅杆、灯和船舷上,密匝匝一片,一动不动,任凭人去捕捉驱赶,一只也不飞起。不久,油轮上出现了更大的骚动,一大群五彩缤纷的蝴蝶,土色的蝗虫,黑色的蝉,以及许许多多蝼蛄、麻雀和不知名的小鸟也飞来了。仿佛不期而遇的一次避难的团聚会,最后飞来的是一只色彩斑斓的虎皮鹦鹉,它傻了似地立于船尾,一动不动。”还有“动物界的逃亡大迁徙”,“七月二十五日。上午,他们(徐春祥等人)看见一百多黄鼠狼,大的背着小的或是叼着小的,挤挤挨挨地钻出一个古墙洞,向村内大转移。天黑时分,有十多只在一棵核桃树下乱转,当场被打死五只,其余的则在不停地哀嚎,有面临死期时的恐慌感。二十六、二十七两日,这群黄鼠狼继续向村外转移,一片惊惧气氛。”

在大毁灭前的“7·27”深夜,更是惊心动魄:“(王财)深夜十二点钟看完电影回家,看见出门前总赶不进院的四只鸭子,依然站在门外,一见主人,它们齐声叫起来,伸长脖子,张开翅膀扎煞着羽毛,摇摇晃晃扑上前。王财走到哪儿它们追到哪儿,拼命用嘴拧裤腿。”“七月二十七日深夜久久睡不着,老听见猫叫,他(张保贵)以为猫饿了,起来给它喂食,猫不吃,依然叫声不绝,并乱窜乱跑。(同时,唐山市栗山公社的王春亲眼看见,他二大爷家里养的一只一年多的老母猫,隔着蚊帐挠人,非要把人挠醒不可。)”“他养的那条狼狗,那一夜死活不让人睡觉。李孝生睡觉时敞开门,狗叫不起他,便在他腿上猛咬了一口,疼得他跳起来,追打这条忠实的狼狗。”“苏(玉敏)家的母狗,把七月二十一日生的三只小狗从窝里一个个地叼到空场地上,它甚至还刨了一个坑,把它们安放其中。”

近代仿生学发现了动物由于“物竞天择,优胜劣败”的缘故,有好些单项能力大大胜过人类。在预测地震方面,人们已承认这点了,在预告其它吉凶方面,不是也有值得研究的东西吗?

再如卜筮,今天人们对于《周易》的哲学大多数已承认有其精妙之处,但对于象《三国演义》中的“管略神卜”还不怎么相信。我们拟通过中国留法博士刘子华1940年以《八卦宇宙论》预测出太阳系有第十颗行星,这个论断于41年后(1981)为美国海军天文台所证实,1987年美国宇航局又肯定了这一点的事例略加讨论。

关于刘子华的博士论文《八卦宇宙论与现代天文》的内容,由于专业性较强,这里不作详述。但其基本观点及其惊人之处和论文审查的结论,却不妨略介如下:

刘子华博士认为伏羲八卦(即乾、兑、离、震、巽、坎、艮、艮八卦)乃万有宇宙之发展的总模式,伏羲八卦的结构实际上是太阳系各个星体之间关系的缩影。根据现代天文知识,太阳系中存在八个初期星体,即日、月、金、木、水、、火、土和地球,这八个初期星体的性质和天文参数与伏羲八卦性和组合有着密切的关联:一一对应——离为日、坎为月,坤为地,震为木,兑为火,乾为土,巽为金,艮为水;各个方位相对之卦皆可互为配偶,凡互相配偶的两卦爻象笔画总和为一常数,有类于前期星体每对配偶的速度和的常数;太阳系中后期星体有四,除冥王星(火星的子星)海王星(水星的子星)天王星(金星的子星)外,应尚有属于木星子星的一颗新行星。

刘子华博士的惊人之处在于他详细推算出这一新行星的平均速度、密度以及与太阳的平均距离,与47年后美国宇航局宣布的参数大致接近。使1981年美国海军天文台宣布的“根据最新仪器发现太阳系第十颗行星”及1987年美国宇航发言人宣称的“根据卫星获得的资料,第十颗大行星虽然距离九大行星很远,但它的存在是毋庸置疑的”这两个轰动世界的消息,成为只不过是中国人刘子华40余年前对这颗新行星的光辉发现的佐证而已。

对于刘子华这一论断科学、逻辑严密的预测,法国科学界权威、巴黎大学主任教授兼论文审查主席爱米尔·卜勒野先生于1941年称:“我对刘子华先生非常尊重。他以精密的计算,确凿的考证,阐明了近代科学与中国古代单凭直觉而构成的科学之间有深奥奇妙的符合。他的试验和论文是极为稀有宝贵的,值得世人注意。由此可以看出,人类思想是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的。”

这个例子起码告诉我们:中国古老的八卦这个带有神秘性的文化还是有其生命力的,直到二十世纪,还能帮助我们由已知到未知,推测出太阳系中新的天体来,非常规文化中确实有着宇宙奥秘的成分。由此推论,卜筮也应成为研究探索的对象。

其他如诸葛亮造的木牛流马,已经清华大学刘仙洲教授论定为今之独轮车,华佗的麻沸散亦经近人论定为洋金花(曼陀罗花),这些也是剥去神秘外衣的例子,因已为多数人知道,不赘。

总之,《三国演义》中的术数现象,从来源上说是原始巫术的孑遗,也有在当代(两汉尤以东汉)的发展成分在内。从哲学上说是“天人合一”说的具体体现。它既有愚昧、落后甚至腐朽不堪的内容,也含有科学的成分。由于其具有神秘性,一向不被人重视,更谈不上研究,是尚待开垦的处女地。然而只要不为已有知识所障碍,而认真开展研究,其中可能含有人类、宇宙的奥秘。基于以上认识,我们认为术数是非常规文化通向常规文化的桥梁。以上对诸葛亮祭风等例的粗浅分析,仅为尝试之举。狂瞽之论,尚祈方家指正。

标签:;  ;  ;  ;  ;  ;  

论“三国演义”中的技法数量_三国演义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