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尖及太阳穴放血治疗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临床观察论文_姚晓婷

(防城港市第一人民医院 广西 防城港 538021)

【摘 要】目的:观察耳尖及太阳穴放血配合阿昔洛韦滴眼液治疗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我院就诊的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患者72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7例。治疗组给在耳尖及太阳穴放血,并给予阿昔洛韦滴眼液;对照组给予阿昔洛韦滴眼液。两组均同时用妥布霉素滴眼液预防细菌感染。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4.59%,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提示治疗组在总有效率上优于对照组,可提高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治疗疗效。

【关键词】急性出血性结膜炎;耳尖穴;太阳穴;放血疗法

【中图分类号】R246.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028(2015)6-0653-02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又称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是近30年来世界暴发流行的一种新型急性病毒性眼病。其特点为潜伏期很短,起病急骤、眼刺激症状重,结膜高度充血,常见结膜下出血及角膜上皮点状剥脱。传染性极强,人群普遍易感,发病率高,传播很快,发病集中。给人民生活、工作和社会生产造成严重危害。2012年9月——2014年10月期间我院针灸科与眼科合作,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通过对耳尖及太阳穴放血配合阿昔洛韦滴眼液治疗急性出血性结膜炎进行临床观察,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72例患者均来自我院2012年9月——2014年10月期间眼科门诊患者, 采用数字表随机法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7 例。其中治疗组男 21例, 女 14例,年龄在6 ~45岁,平均年龄(31.06±3.08)岁平均病程在(1. 59 ±0. 51)天;对照组男17 例,女20例,年龄7 ~44 岁,平均年龄((30.91±3.24)岁, 平均病程在(1. 61·±0. 42)天。2 组病例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 217-2008)急性出血性结膜炎诊断标准》[1],依据病史、接触史、流行病学史结合临床症状、体征作出AHC临床诊断。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2]中天行赤眼的诊断依据, 有白睛红赤,眼沙涩,灼痛,畏光流泪,甚者热泪如汤,或眵多清稀,起病迅速,邻里相传等。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给予0. 1% 阿昔洛韦滴眼液滴眼,每只眼滴药2~3 滴,每 2~3h 1 次,一天滴6次。5 天为1 个疗程。并使用妥布霉素滴眼液预防细菌感染。

1.3.2 治疗组

选穴:耳尖穴(在耳区,外耳轮的最高点)和单侧太阳穴(在头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中)。操作方法:患者取侧卧位,先按摩耳尖部使其充血, 用75% 乙醇消毒液消毒皮肤, 左手固定耳廓,右手持一次性采血针对准穴位迅速刺入约1-2mm深,随即出针,轻轻挤压针孔周围的耳廓,使其自然出血,然后用无菌棉签吸去血滴,直至血液颜色由紫红色转为鲜红色, 后以无菌干棉签按压针孔;然后取同侧太阳穴,用75% 乙醇消毒液消毒皮肤,右手持一次性采血针对准穴位迅速刺入约1-2mm深,随即出针,迅速拔上火罐,留罐约5min待血液凝固后出罐,再次消毒治疗部位。每日治疗 1 次,每次单侧取穴,双侧穴位交替。配合阿昔洛韦滴眼液滴眼液治疗及使用妥布霉素预防细菌感染,药物及用法与对照组相同。5 天为1 个疗程。

1.4 疗效标准 参照 《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2]。治愈:白睛红赤消退,症状消失,黑睛荧光素染色阴性。好转:白睛红赤减轻,症状好转,黑睛荧光染色减少。未愈:症状未减,诸症同前。

2 结果

通过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情况进行评定,其中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100%,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4. 59%,结果见下表。经检验,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提示治疗组在总有效率上优于对照组,可提高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治疗疗效。

3 讨论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是一种急性病毒性眼病,病原为微小核糖核酸病毒科中的新型肠道病毒70型(enterovirus 70, EV70)或柯萨奇病毒A24型变种(Coxsakie virus A24 ,CA24v)。目前尚无特殊有效的疗法,抗生素、磺胺药对本病无疗效。抗生素滴眼剂仅用于预防细菌感染。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在中医属暴风客热、天行赤眼范畴,认为因外染天行疫疠之气所致,属于白睛疾病。白睛属气轮,在脏属肺,辩证分为风热外袭及热度炽盛证,治疗上宜疏风清热、泻火解毒。放血疗法古代称为“刺络”,有开窍泄热、活血消肿的作用。耳尖穴及太阳穴是经外奇穴,有退热消炎、止痛及具有祛风清热、清脑明目、镇痛降压的作用。《灵枢·口问》说:“耳者,宗脉之所聚也。”《厘正按摩要术》说:“耳皮肉属肺。”《针灸大成》曰:“太阳二穴在眉后陷 中,太阳紫脉上是穴。治眼红肿及头痛,用三棱针出血。”采用耳尖穴及太阳穴放血有泻火、解毒、活血、散瘀、通络止痛之功。临床上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采用耳尖及太阳穴放血配合阿昔洛韦滴眼液及妥布霉素滴眼液使用,可以提高疗效,缩短病程,预防细菌感染发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急性出血性结膜炎诊断标准[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96 -397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4:101

[3]李凤鸣.眼科全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 1311-1312.

[4]黄贵华.黄瑾明.李婕.壮医药线点灸治疗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疗效观察〔J〕. 广西中医药, 2011 ,34(3) : 47-48.

[5]赵斌斌. 耳尖放血治疗“红眼病”的临床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2011.27(11):10-12.

[6]朱广旗.李忠清.太阳刺络放血的临床运用〔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96.18(4):31-32.

论文作者:姚晓婷

论文发表刊物:《河南中医》2015年6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19

标签:;  ;  ;  ;  ;  ;  ;  ;  

耳尖及太阳穴放血治疗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临床观察论文_姚晓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