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与斯金纳的新行为主义理论对我国学校德育的启示论文

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与斯金纳的新行为主义理论对我国学校德育的启示论文

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与斯金纳的新行为主义理论对我国学校德育的启示

魏欣羽

(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300387)

摘 要: 分析评价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和斯金纳的新行为主义理论,研究并汲取二者理论的精华,有助于更好地提升我国学校德育的效果,从而有效实现“立德树人”的德育目标。

关键词: 柯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斯金纳;新行为主义;学校德育

柯尔伯格和斯金纳都是美国当代知名的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都对世界的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柯尔伯格以道德认知、道德发展和公正原则为基础,构建了以道德发展模型为核心,道德教育观念和道德教育方法为辅助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斯金纳则在继承华生、巴甫洛夫等人学说的基础上,系统提出以强化理论为核心的新行为主义理论体系。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入新阶段,对德育也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借鉴二人的理论成果,对我国有效开展学校德育工作将有重要的启发作用。

由于调查是采用半开放的思维导图式问卷,每个调查对象填写的各级子项内容不相同,甚至针对同一内容给出的评价要素名称也不相同。要想得到能被调查对象认可的教师专业发展评价要素,就必须对调查数据进行必要的整理和归纳,具体操作流程如下。(1)合并同类项。将名称相近的评价要素归于同一评价范畴。(2)为调查对象填写的评价要素的等级赋值。其中,a为100分,b为80分,c为60分。(3)将各级分值乘以相应的人数后,再取平均值。这一平均值称为“认可度”。(4)对数据进行归类和排序。

1 柯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概述

劳伦斯·柯尔伯格是美国现当代著名的道德心理学家和道德教育家,他继承和发展了皮亚杰关于认知发展阶段的研究成果,借鉴了杜威进步主义学校德育教育的积极经验,历经三十多年的反复检验和数百次的实践调研活动,创立了以“三水平六阶段”为核心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开创了美国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认知发展运动,被人誉为“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之父”。

1.1 柯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

1.1.1 道德发展阶段模型:“三水平六阶段”

恒古骨伤愈合剂对绝经后骨质疏松和骨质疏松性骨折模型树鼩体成分的影响 …………………………… 袁 鑫等(18):2471

在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的基础上,斯金纳进一步提出强化理论。强化是指在行为发生之后有助于行为再次发生的重复性活动,它是操作性行为发生的中心环节。在他的理论中,强化分为正强化、负强化和惩罚三类。正强化,指某一行为如果能够带来使行为者感觉愉快和满足的感受,行为者就会有意愿重复该行为。负强化,指某一行为如果能够消除会使行为者感到厌恶甚至难过的感受,行为者也会有意愿重复该行为。惩罚,指某一行为如果会使行为者感到不快或是减少让行为者感到快乐的感受,行为者就会倾向于减少或者避免重复这种行为。他认为,人的行为会受到环境和强化的重要影响,因此可以通过改造环境或者运用某种强化手段来改变和控制人的行为。虽然他的观点在当时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可,但随着观念的解放,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其理论的可行性。如今,他的理论已被广泛地运用于管理、教育等多个领域。

水平一:前习俗水平。这一水平的道德观念是纯然外在的,处于这一水平的个体对于文化规则中的善恶与是非观念非常敏感。他们为了赢得奖赏或免受惩罚而去服从权威,但并不具有真正意义上的规矩概念。此水平包括以服从惩罚与道德为定向的第一阶段和以朴素的功利主义为定向的第二阶段。

加强型切口翅片设计的基本原则是满足换热性能指标,尤其是风阻指标,即“对翅片换热性能影响最小”为基本原则。如图2所示,是一种满足要求的加强型切口翅片,通过减少切口、在平翅片处形成三角拐点及在平翅片处错位形成加强筋(即在翅片上加加强筋)的办法实现[4]。从图2可看出,原翅片平翅片处节距N的平直段被改为两段节距为N/2相互错位的平直端,从而在该处形成了一段加强筋。考虑到在板冲成型过程中形成折弯的距离和工艺的可行性,错位量控制在1.2~2倍料厚,否则材料将在折弯处开裂,工艺不可行。

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为了进一步提升美国学校教育的效果,斯金纳又提出了程序教育的理论。所谓程序教育,指教材内容按照合理的逻辑顺序系统地进行编写,使其成为一种由浅到深、循序渐进的教学模式。其目的在于利用强化物的功能,促成、保持和增强学生期望的反应。他认为,教学活动就是按照预设好的可能发生强化的实践去促进学生的吸收,而程序教学刚好可以实现这个目的。在程序教学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按照创立者所期望的方式去行动,学会创立者希望他们学会的知识。虽然程序教学理论在当时没有取得成功,但是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这种模式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水平三:后习俗水平。这一水平的个体不仅能够意识到尊重规则的重要性,而且能够进一步意识到规则也是由人制定的。使得个体道德的发展能够超越现实道德规则的约束达到自律的境界,具有超社会的认识。这一水平也包括两个阶段,分别是以法定的社会契约为定向的第五阶段和以普遍的道德伦理原则为定向的第六阶段。

柯尔伯格认为,不同道德发展阶段之间在内容和本质上都有区别,每一个阶段都是经过系统组织的思想体系。虽然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种族等方面会存在差异,但是这些差异只会影响个体道德发展的速度,不会改变道德发展的固有顺序。

2.1.2 强化理论

为进一步提升道德教育效果,柯尔伯格提出了互为补充的两种道德教育方法。其一,道德讨论法。即指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思想特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道德两难问题深入思考,激发其道德认知冲突,最后促使学生道德水平得以提升。这一方法强调要在教师的精心设计和指导下完成,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作为补充,柯尔伯格提出了第二种道德教育方法——公正团体法。意指在公平的集体氛围中,通过师生民主参与的方式,给学生提供能够承担各种社会角色的机会,以提升学生社会道德责任感,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这种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道德讨论法的不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动性和自主性,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1.1.3 道德教育观念:学生主体观、认识发展观和道德渗透观

在实际电工基础教学中会发现许多相似或相反的规律,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找出规律,进而达到掌握教学内容的目的。例如在学习电阻、电容、电感三个基本元件的电压和电流的关系时,三个元件的公式具有很好的类比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找出规律从而对三个元件的电压和电流公式加深记忆。

认知发展观。柯尔伯格认为,学校道德教育的目的是通过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来提升学生的道德评判能力,促进学生道德认知的发展,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他认为,当人处于较高的道德认知阶段时,更易将自己的道德判断付之行动。且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具有同步性,道德发展阶段越高,道德行为就越成熟。因此,学校德育的重点不应是进行简单的机械训练和俗套的道德灌输,应放在提升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和道德判断力上。

B.F.斯金纳是新行为主义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其在继承和借鉴华生的行为主义学说、布里其曼的操作主义学说和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学说的基础上,系统地提出了行为主义理论体系,对西方人本主义伦理学传统乃至全世界的人文科学传统带来巨大的挑战。该理论体系包括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强化理论和程序教学理论三部分。

刺葡萄(Vitis davidii Foex.)[1]是一种野生葡萄,属于被子植物门(Magnoliphyta),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葡萄目 (Vitales),葡萄科 (Vitaleae,Vine Family),葡萄属 (Vitis),真葡萄亚属(EuVitis),东亚种群。刺葡萄是福建省宁德市福安市的特产,是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福安市穆云畲族乡葡萄产业带以溪塔刺葡萄沟为主产地,遍及虎头、玉林、高岭等16个村,面积400多hm2,年产量逾7 500多t,是农业三大主导产业之一[2]。

1.2 对柯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评价

柯尔伯格在道德心理学领域做出的贡献是十分突出的。首先,他的理论促进了道德研究对象的科学化。柯尔伯格历来注重探索道德发展的认知基础,他区分了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不同。他认为,道德上的“应该”要以道德判断的实践研究中所揭示的认知上的“是”为依据。如此,柯尔伯格就在规范科学和实证科学之间成功地架起了一座桥梁,促进了道德研究的对象走向了科学化。其次,推动了认知科学的发展。柯尔伯格关于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的研究,揭示了个体道德观念从低级形式到高级形式的发展规律,有助于将认知问题纳入到认知心理学当中。最后,创立了道德发展阶段模型,促进了道德教育的科学化。但是,他的理论也存在不足之处。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的理论注重关心道德行为背后的原因,而没有解决道德发展中的知行问题。

2 斯金纳新行为主义理论概述

道德渗透观。在道德教育的实践中,柯尔伯格强调道德教育不应仅局限于学校开设的常规课程,还应充分利用隐性课程的独特教育力量。在他看来,“道德行为通常发生在社会和团体氛围中,氛围常常会影响个人的道德决策”。学生所获得的价值观念有相当大的一部分都源自隐性课程,而不是学校的常规课程。为了能够充分发挥隐性课程的强大功能,学校要努力构建民主、平等的校园氛围,使学生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判断能够在良好的环境中得到积极发展。

2.1 斯金纳新行为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

2.1.1 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作为新行为主义学派的领军人物,斯金纳并不满足于用经典条件反射理论解释有集体行为的刺激和反应,而是把研究的主要目的集中在行为结果对行为的影响和控制上。1973年,斯金纳首次提出操作条件反射的概念。意指某一操作行为一旦受到结果的强化,该行为发生的概率则会大幅增加。在斯金纳的行为主义体系中,这一概念属于基本概念,为后续理论的形成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1.2 道德教育方法:道德讨论法和公正团体法

学生主体观。柯尔伯格认为,学校教育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坚决反对传统的无视学生、不顾学生自身道德发展水平的灌输式道德教育法。他的学生主体观包括三方面内容:第一,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他强调,道德教育能否产生效果,关键在于主体自身是否能够依据自己的道德评判标准做出符合自己道德认知的判断。第二,尊重学生道德发展的内在规律性。他认为,道德教育的目标和方法必须符合学生的身心实际,按照顺序有规律地进行。第三,重视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他主张要求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具体的道德教育实践中提升能力。

柯尔伯格深受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熏陶,在皮亚杰提出“儿童开始学习说话以后,要经历直观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以及形式运算阶段等三个重要的推理阶段”[1]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三水平六阶段”道德发展模型。

2.1.3 程序教学理论

水平二:习俗水平。处于这一水平的个体具有社会成员的认识,能够以社会为中心去思考问题。能够认同规则的正确性并按规则去行事,具有维护社会秩序的愿望。这一水平包括以人际关系协调为定向的第三阶段和以法律和秩序为定向的第四阶段。

2.2 对斯金纳新行为主义理论的评价

总的来说,斯金纳的新行为主义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它有利于人类提升对自己的认识,同时也为行为主义学说注入新的生命力。但在某些方面它也存在缺陷。比如,它在对传统人文主义研究的“心灵主义”进行批判时走向了机械唯物主义的另一个极端,它否定了人具有内心活动的客观事实。再如,虽然他在一定程度上看到了行为和环境之间的关系,但是从总体上忽视了人作为反应主体的能动性,呈现出明显的机械论色彩。

3 柯尔伯格和斯金纳的理论对我国学校德育的启示

柯尔伯格作为现代德育教育复兴运动中的领军人物,尤其是他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对我国的学校德育具有深远的启示。斯金纳作为新行为主义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对于人类行为做出的分析对我国学校德育也有很大启迪。虽然两位学者的理论都存在程度不同的缺陷,但将二者结合起来,能够起到相互补充的效果,有利于推动我国学校德育事业的发展。

3.1 充分发挥德育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引领作用

当前,我国学校德育教育效果还有待提高的原因主要在于两方面:第一,教育者较为注重单向的理论灌输,不注意学生主体性的发挥。第二,教育内容单调、枯燥,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柯尔伯格认为:“个体的品德形成是在他与其社会道德环境的积极相互作用中逐步发展起来的,而不是道德规范从内部自然出现的过程,更不是被动地接受外部灌输的结果。”[2]因此,我们应充分认识到学生是德育活动的主体,坚持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在德育教学中的能动性和主体性。同时,教师作为德育教育的引领者,不应单纯使用强制式、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而是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营造平等民主的学习氛围,真正成为德育教育的引领者。

3.2 重视德育教学中反馈的作用,对学生行为进行科学强化

斯金纳认为,人的行为取决于环境和强化,通过环境和强化可以行之有效地改变甚至控制人的行为。体现在德育教学中也是如此。当学生做出良好的行为后,我们应该及时地给予强化,否则这种行为就会逐渐衰退。反之,当学生做出不良的行为,我们也应用积极的强化来鼓励他们做出正确的行为。在斯金纳看来,惩罚是一种罪恶,它只能对错误行为起到偶尔性的抑制作用。因此在这一过程中,尽量不使用惩罚的方法。这种及时强化就需要我们在德育教学的过程中采取及时反馈的教学方法。教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注意学生的行为,对他们取得的进步及时进行表扬。久而久之,便会使学生的行为朝着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最终实现良好的德育效果。

3.3 遵循学生的道德认知发展规律,注重体现教育的层次性

一直以来,我们的学校教育都十分重视对学生共性化的培养,强调用统一的、高标准的教育目标来培养学生,从而忽视了对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模型根据讨论道德两难问题,将学生的不同看法定位到所属的不同发展阶段,然后分别向他们提出高于所处阶段的要求,以促进他们道德认知的发展。在他看来,由于每个人的道德认知和接受能力存在差异,每个人所处的道德发展阶段也都不相同。因此,就要求教师在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首先要全面地了解每一名学生所处的道德发展阶段,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体现出教育的层次性。同时,要根据学生实际的道德认知水平设置可行的教学方案和可实现的德育目标,切忌好高骛远。

砥砺奋进,破浪前行。珠江水系水路货物运输量从1988年的7231万吨增加到2017年的9亿吨;港口货物吞吐量从1988年的4459万吨增加到2017年的6.69亿吨;集装箱货运量由1988年的64万吨增长至2017年的1.48亿吨;基本建设投资从1988年的2.83亿元增长至2017年的76.77亿元……

3.4 将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结合,注重德育课程的整体性

完整的德育课程,应是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结合。柯尔伯格认为,儿童和青少年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从隐性课程中获得基本道德价值观念的,并对隐形课程和道德教育问题进行了必要的论述,明确提出利用隐性课程和学校的道德氛围进行道德教育的思想。学校的德育原理与教学实践也表明,不同的德育方法对应不同的作用机制。显性德育课程对学生的影响是通过知识灌输和说理性教育实现的,而隐性德育课程则是利用环境熏陶、行为模仿等方式对学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在我们进行学校的德育教育时应根据二者的不同分工将二者有机结合。同时注意发挥隐性德育课程的作用,通过完整的德育课程实现更优质的教学效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随访12 ~ 24(22.4±3.7)个月。2组患者术后1周和末次随访时伤椎前缘高度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表2);术前和术后1周伤椎前缘高度2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末次随访时B组的伤椎前缘高度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表2)。A组椎体高度矫正率(95.3%)与B组(95.1%)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A组远期椎体高度丢失率(3.38%)明显低于B组(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3.5 注重构建良好的德育教育环境,积极促进良好行为产生

斯金纳认为,操作行为是由环境中存在的刺激引发的。不同的环境会产生不同的行为,环境的变化也会带来行为的变化。因此,学校的德育教育应注重构建良好的德育环境,通过良好的环境影响教育主体产生良好的行为。同时,学校德育教育也不能仅仅把范围局限于学校环境,还应注意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会对教育主体产生很大的影响。小到家庭环境,大到社会环境,我们都应加以重视。通过营造良好的环境,为促进良好行为产生提供广阔空间,从而使学校德育教育的目标得以更好的实现。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诊治的55例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胃镜检查及活检确诊为早期胃癌。55例患者中男性41例,女性14例,年龄23~75岁,平均(52.8±3.4)岁;胃癌的大体类型:隆起型9例,凹陷型36例,表浅型10例;胃癌的病理类型:低分化腺癌48例,低分化腺癌伴黏液腺癌2例,腺癌Ⅰ~Ⅱ级3例,Ⅲ级2例;胃癌部位:胃小弯10例,胃大弯6例,胃底部11例,胃窦部28例。所有患者术前均给予胃窗超声造影和高频小探头超声内镜检查。

参考文献:

[1]柯尔伯格.道德教育的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95.

[2]张艳.柯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及其启示[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151-154.

[3]斯金纳.超越自由与尊严[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

[4]郭本禹.柯尔伯格道德发展的心理学思想述评[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3).

[5]谢应宽.斯金纳强化理论论析[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3(2).

The Enlightenment of Kolberg's Moral Cognitive Development Theory and Skinner's New Behaviorism Theory to Our School Moral Education

WEI Xin-yu
(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Tianjin 300387,China)

Abstract: By analyzing and evaluating Kolberg's moral cognitive development theory and Skinner's new behaviorism theory,it is concluded that careful study and absorption of the essence of the two theories will help better improve the effect of moral education in schools in our country,so as to effectively achieve the goal of moral education of“cultivating people by virtue”.

Key words: Kohlberg;Theory of moral cognitive development;Skinner;New behaviorism;School moral education

中图分类号: G4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341(2019)05-0086-03

doi: 10.3969/j.issn.1674-6341.2019.05.026

收稿日期: 2019-06-24

作者简介: 魏欣羽(1995—),女,山西大同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责任编辑:富春凯

标签:;  ;  ;  ;  ;  ;  

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与斯金纳的新行为主义理论对我国学校德育的启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