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作业的创新性探索和研究论文_仝秀梅

初中历史作业的创新性探索和研究论文_仝秀梅

仝秀梅 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第二中学 138000

摘 要:本文是在新课改背景下,针对初中生的历史作业布置理念与方式相对滞后的情况而进行的创新性探索和研究。在研究中,我们紧扣“创新”二字,从理念和方法两方面入手,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切入,将有趣和有效两点结合起来,通过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总结开创了一套先进的历史作业布置理念和一些新颖灵活的作业布置模式。

关键词:初中 历史 作业 研究 创新

有人说教师的高度、厚度、宽度决定着教学的高度、厚度、宽度,也就是说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教学。这里所说的三个度,就是指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师的专业素质、教师的教学水平。体现教师教学水平的方面有很多,作业的设计和布置也是其中一项,也是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水准的体现。初中历史是初中课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考的一个科目。教学效果的反馈需要作业来体现,初中历史的作业 怎样设计和布置,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率,更是检测教学效果的一种重要手段。

一、初中历史作业的现状

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下,历史知识是需要记忆的,很多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需要学生耳熟能详、流利回答,这就要求学生强化对历史知识的记忆。时间推移至现在,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理念不断在老师的教学活动中体现,教学过程中,方法和模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历史教学走进了一个新时代。但是,长期的应试教育对历史教学的影响一时还难以彻底根除,老师机械地布置作业,学生被动地完成作业,师生对作业的热情都不高,作业成为一种负担和一种无奈。由于课时的限制,学生故意拖欠作业,或者做了作业没有好的效果,只是把课后的答案抄一遍,对于学习效率的提高、学习效果的提升都毫无意义。老师布置的作业没有思考价值,学生就将教材文本的内容部分地搬到作业本上。这样的作业形式没有形成学生应有的学习能力,没有反映出作业应有的效果,写与不写区别不大。而且作业的形式单一化,学生也熟络了教师的作业布置模式,比如类似的某某事件的 “原因、过程、意义”就是“背景、内容、作用”等。教材中的史实与结论是不变的,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形成了一种定势的思维,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都成为纸上谈兵,同时也不适应时代发展对历史教学的要求,更不适合新时期课程改革对初中历史的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强化初中历史作业效率的途径

作业是对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率的检测,因此,作业的设计和布置要有一定的科学性。

1.增加作业的趣味性

趣味性是学生学习的助力器,俗话说“乐之”比“好之”还重要。学生对作业有了兴趣,动力就会自然产生,学习效果自然会好。因此教师在进行作业的布置时,首要问题是把兴趣作为一个重要因素。比如《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一课的教学,我给学生布置作业,以画作的形式反映北京人和河姆渡人的生活场景。学生中有绘画人才,通过两幅画面的对照,学生兴趣盎然。这种新颖的作业形式,让学生兴趣大增。学生在画面中可以看到远古居民用火的场景、磨制石器的场景,这些内容以视觉印象烙印在学生的头脑中。

2.作业内容有思考性

教师的教学缺乏突破性,在教学设计和作业布置时都不能表现出具有创意的教学和作业,尤其是挑战权威的作业内容。作业内容不具备思考性,学生的思维个性不会产生,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形成。作业内容富有挑战性,才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积极性。例如,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我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改革开放,使中国焕然一新。在教授《改革开放》一课的内容时,我选择了这样的作业形式。这次作业课外的完成以小组为单位,在社区内、在网络上、在电视新闻里寻找改革开放发生的剧烈变化,但是学生还会发现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带来的环境破坏问题,体制转型期社会上的不良现象,腐败、贫富差距拉大等负面现象。我让学生把对这些情况的思考写出来,学生感受到了课题的重大,感受到了作业的分量,他们对作业所用的心思也加大了。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的表现,是社会进步的象征,但是科技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负面性,比如核武器、农药和化肥等,都是有利弊之分的。这让学生的思维角度发生了逆转,具有挑战性的作业是学生思维创新的基础。

再比如讲解《鸦片战争》时,传统的教学观念认为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上耻辱的一页,但是我让学生从反面去思考这个问题: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积极影响。正是这场战争让国人觉醒,迈出了走向近代化的第一步。

布置好历史作业,同做好课堂教学一样重要,作业是一种教学评价形式,是对学生进行学习效果检测的手段,因此,一名优秀的历史老师不仅要重视课堂教学的实践,更要重视学生作业的布置和设计。重视作业内容的设计和选择,可以巩固教学成果,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为学生的应考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徐红梅 也谈初中英语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J].快乐阅读,2011,(02)。

[2]周爱莲 对初中英语作业设计的思考[J].考试周刊,2007,(48)。

[3]熊美莲 英语教学要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J].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S1)。

[4]毛建萍 新课改指导下的英语作业设计[J].新课程(教研版),2009,(07)。

论文作者:仝秀梅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5年10月总第22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26

标签:;  ;  ;  ;  ;  ;  ;  ;  

初中历史作业的创新性探索和研究论文_仝秀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