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护士主观幸福感与共情能力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论文_盖锦

急诊科护士主观幸福感与共情能力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论文_盖锦

盖锦

(上海电力医院;上海200000)

1、前言

护士共情能力是指在临床护理实践中,护士能站在病人的位置正确地感知自己和病人的情绪,并能准确识别评价病人的情感状况,以期更好地理解需要帮助者,最终形成有效的护理干预,以满足病人的躯体需要和减轻其心理痛苦的一种情感体验能力[],较高的共情能力是有效缓和护患矛盾的途径。急诊科是医院救治危重病患的前沿阵地,突发事件出现率极高,是医患纠纷高发的科室,故对于急诊科护士所具备的共情能力要求更高。

主观幸福感是指幸福的主观体验,是完全依赖于个体本人标准的一种综合评价,是对生活的总体满意感[],有研究发现,护士的主观幸福感是影响护理质量和护理队伍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如果护士的主观幸福感产生波动,极有可能会影响其个人的共情能力。

本文通过对上海6所公立医院急诊科护士的主观幸福感及共情能力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探究二者之间的关系及影响因素,为提高急诊科护士的主观幸福感、共情能力提供理论依据,从而推动急诊科整体护理水平,为病人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采取横断面调查法,抽取上海市6所公立医院急诊科200名在岗护理人员作为调查对象,以急诊科为单位整群便利抽样发放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73份,有效回收率为91%。

2.2研究工具

2.2.1一般情况调查表:

包括调查者性别、年龄、初始学历、工作年限、职称状况、婚姻状况、生育状况、班次情况、月收入、遭遇突然事件次数、对工作满意程度等11项条目。

2.2.2杰弗森共情量表

2001年,美国杰弗森大学医学教育与健康管理研究中心的Mohadreza Hojat博士及其研究小组成员研制出杰弗森共情量表,后经严格精准的文化调试2008年翻译出中文版本,量表包括3个分量表共20个条目,其中10个条目为反向计分,并采用Liket7点评分制,完全不同意记1分,完全同意记7分,量表总得分即为全部条目得分总和,得分越高,共情水平越高。

2.2.3幸福感指数量表

由Campbell等编制的幸福感指数量表,主要勇于测查受试者目前所体验到的主观幸福程度。量表分为总体情感指数量表及生活满意度问卷两部分。总体幸福感量表包括8个项目,它们分别在不同角度描述了情感的内涵。而生活满意度问卷仅有1项问题。量表整体均采用Liket7点评分制,量表的得分范围为2.1(最不幸福)~14.7(最幸福),得分高低与主观幸福感强弱成正比。按量表理论数值可划分为3个程度:2.1~6.0分为低度幸福感;6.1~10.0分为中度幸福感;10.1~14.7分为高度幸福感[]。

2.3资料收集整理与分析

问卷回收后采用Epidata 3.1软件,通过双人录入建立精准数据库。数据使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对于一般资料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 单样本t检验及方差分析; 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的相关关系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

2.4质量控制

保障量表的高信度与高效度,问卷采用统一的引导语与答卷问题顺序,并强调全程匿名填写,信息保密,保障回答的真实性。问卷收集后编码录入,及时剔除无效问卷,确保数据的真实有效。使调查结果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价值

3、研究结果

3.1急诊科护士一般资料及主观幸福感数据、共情能力数据比较分析

3.1.1急诊科护士一般资料及主观幸福感数据分析

本研究中护士主观幸福感总分为(8.75±6.62) 分,情感指数维度条目均分为(4.27±1.33) 分,生活满意度维度均分为(4.48±1.65) 分。不同年龄、最高学历、工作年限、职称、婚姻状况、班次状况、月收入、工作满意度的急诊科护士主观幸福感指数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年龄、工作年限、职称、婚姻状况、班次状况、工作满意度几项维度与主观幸福感指数相关性较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余条目与主观幸福感指数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3.2.2急诊科护士共情能力数据

本研究中护士共情能力总分均值(80.02±8.90),换位思考条目均分为(11.15±2.65);情感护理条目均分为(42.36±8.43),观点采择条目均分为(55.73±7.30);不同年龄、工作年限、工作满意度的急诊科护士共情指数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年龄项目25-30岁组与>30岁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工作满意度几项维度与共情能力相关性较大。其余条目与共情指数数值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2.3急诊科护士主观幸福感与共情能力关系分析

笔者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对急诊科护士主观幸福感与共情能力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急诊科护士主观幸福感各维度与共情能力各维度均呈正相关(P<0.001)

4、讨论

4.1急诊科护士主观幸福感及共情能力现状分析

4.1.1急诊科护士主观幸福感现状及影响因素

由数据可知,急诊科护士主观幸福感得分为(8.75±6.62) 分,整体处于低等、中等幸福感水平,整体主观幸福感指数偏低。由当下医疗环境及特点进行分析,急诊科是危急重患者被救治的主要场所,科室工作具有突发性、高风险性、易感染性、学科性等多种特点,护理人员经常突然应对涉法、涉暴、涉毒等病例,面临各种因素的潜在危害,其心理与精神长时间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导致主观幸福感降低。

另外,急诊科护士的年龄、工作年限、最高学历、职称、婚姻状况、班次状况、工作满意度都与其主观幸福感指数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的个人家庭状况及工作安排情况都会导致其主观幸福感下降。

4.1.2急诊科护士共情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

本研究结果显示,急诊科护理人员共情能力得分为(113.36±14.78),属于中等水平,其中换位思考、情感护理、观点采择三个维度得分均处于中点之上,这说明及深刻护理人员整体共情能力较强,并整体认同共情能力是护理工作者的一项基本素质。三项条目之中,护士对患者的情感护理得分最低,由此可见,护士将大部分精力都用在临床、突发事件等琐碎的工作之上,从而疏忽了与患者在情绪上的沟通交流。另外,不同年龄、工作满意度与共情能力单项得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4.2急诊科护士主观幸福感及共情能力相关关系分析

数据结果表明,主观幸福感各维度与共情能力各维度均成正相关,这就说明,急诊科护士的主观幸福感越高,其所具备的共情能力就越强。护理人员的主观幸福感较高,便说明其个人的生活工作等都是积极向上、可控制的,其个人面对的问题困难都是可理解、可调节的,在生活及工作的步调上目标性及意义性是较强的。这会直接影响护理人员对待患者的情绪及态度,主观幸福感较强的护士,通常更加善于倾听、观察非语言信息并换位思考,能够恰当准确地表达自身对他人情绪和意图的理解与尊重。这正是护士拥有较强临床共情能力的表现。

4.3对护理团队管理及发展的启示

共情能力作为医务人员重要的软实力,不仅能够帮助患者缓解不良情绪,提升其治疗依从性,保障治疗满意度,同时还能优化护士自身的心理一致感及工作满意度,避免个人工作情感耗竭。护士主观幸福感与共情能力息息相关,由于急诊科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对于护理人员的共情能力必然有更高的要求。故提高急诊科护士共情能力,除了定期举办专业共情培训课程,提升护士自身专业素质修养,必然要考虑提升护士主观幸福感的因素,护理管理者更应该着重改善急诊科护士的工作环境及管理制度,并给予更多的人文关怀,根据不同护士的年龄、家庭、职位等特点,进行针对性心理辅导,积极组织业余活动,打造和谐、团结、愉快的工作氛围,进而培养急诊护士在具体护理实践过程中追求高抢救成功率的同时不忘恻悯之心的人文素质,使护士多站在患者的立场上理解其心理状态、生理病痛,帮助患者有效缓解不良情绪及身体不适,更有效地融入、提升其在临床护理具体情境的适应度,提高患者治疗护理的配合度,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张春舫,张燕,周金娜.临床护理人员医科大学学报,2011,32(10)

【2】李淑霞,李亚洁. 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主观幸福感与自我护理能力及社会支持的相关性[J]. 护理学杂志,2011,17(6):15-17

【3】 马兰,李慧萍,胡晔,等. 护士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公共卫生,2014,30(2):215-217.

论文作者:盖锦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8月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6

标签:;  ;  ;  ;  ;  ;  ;  ;  

急诊科护士主观幸福感与共情能力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论文_盖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