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治理的“幸福密码”论文

社区治理的“幸福密码”

文、图/本刊记者 黄薇 余娜

雨后初晴,微风徐徐,在成都双流区黄甲街道一里坡社区的广场上,着统一服装的退休居民随着音乐声翩翩起舞;在天府新区安公社区公益茶社,居民们坐在树荫下的藤椅上闲聊喝茶,三三两两的游人被茶座收支公示牌吸引了目光,只见上面写着茶水一律十元,运营收入的数据详细清楚……

近几年来,很多体检中心在患者进行体检时采取全程护理的方式,将以往单纯化的体检变为集体检、教育以及治疗等等为一体的全面性检查,帮助患者调整其日常生活行为,使其可以保持最优的健康状态[1] 。本文正是基于此,选择10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提升体检中心妇科检查体检者满意度实施全程护理的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

在安公社区和一里坡社区,广场、茶社已然成为社区居民日常活动的场所,热闹非凡。像这样的社区打造正是成都市党建引领基层社区治理成效的一个缩影。5月24日,来自全国各地党刊的主要负责人和记者们走进成都,一同了解社区治理的经验做法,感受当地居民宜居宜业的幸福生活。

一个手环联通千家万户

2018年1月的一天,值班社工刘巧林在凌晨4点21分接到一个呼救电话。原来是家住天府新区金城花园的杨爷爷突发心肌梗死,呼吸困难、神志模糊。因为没有跟子女同住,老伴儿张婆婆惊慌失措之余想起社区在重阳节给老年人发的智能手环,她赶忙按下了智能养老手环上的SOS键。被系统转来的电话惊醒后,刘巧林立即帮忙拨打了120,还马上通知“楼栋长”和物管公司。凌晨4点35分,120急救人员抵达,楼栋长和物管工作人员把两位老人护送到医院。一个多小时后,二老的儿子从郫都区赶到医院时,杨爷爷已在医生的抢救下转危为安。

“都说远亲不如近邻,这次多亏了社工们的帮助啊!”张婆婆感激地说,智能养老手环太有效了,以后每天都要带好。这个“救命手环”是重阳节安公社区免费向他们发放的。2017年重阳节,安公社区募捐筹集14万元采购智能养老手环,至今已有223名70岁及以上的老人领到了智能养老手环。

5月24日上午,在社区的儿童发展中心活动室里,有很多家长和孩子正一起做活动,欢声笑语不断。党建文汇杂志社副主编张丽萍在窗外为他们按下了快门键:“安公社区的整个组织体系很严密,能服务到各个年龄阶段的社区居民。社区党员干部凝聚在一起,治理书院、开展公益,这种社区治理模式具备循环造血功能,容易整合资源、利用资源,从而反哺社会。”

居民在安公社区潜溪书院阅读

在一里坡社区,除了加强“硬件”,还着力提升“软实力”,让居民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一里坡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打造了“居创学”文化中心。其中一楼是“居”,有善美文化书吧、麻小二文创产品区、解忧室等;二楼是“创”,有共享创业空间、妇女居家灵活就业中心等;三楼是“学”,有善美书院、社区影吧等。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在这里,社区居民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去主题空间开展活动。同时,黄甲街道各职能科室直接面向群众的7大类40余小项服务事项全部纳入服务中心办理,覆盖了5个社区居民1.5万余人,基本实现“一窗办通”。截至今年4月,服务中心共办理各类事项5084件。

语言范畴化的扩展过程实际上是人对于世界和语言本身的认知的体现,因此概括来说它的基本途径就是在语义上从具体到抽象,语用上从客观报道到主观表达。宗守云(2007)通过分析“副”对名词性成分选择的范畴化的基本途径可概括为下图,可以形象的反应出其从具体到抽象,客观报道到主观表达的过程,实质上也可以反应到语言范畴化的基本过程和途径:

工作人员为代表们介绍一里坡社区情况

郭彦飞示范书法写作

调研采访组参观双流区黄甲街道一里坡社区

5月24日下午,在双流区黄甲街道一里坡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二楼的书画空间内,由社区请来为居民讲书法课的当地书法家郭彦飞用毛笔写下“宁静致远”四个字后,来自全国各地的党刊主要负责人和记者们纷纷举起手机拍下这一幕,并拍手称赞。

“社区通过一个个党组织、自治组织、志愿者组织、社团组织和服务网络,把辖区的每个居民、每个家庭牢牢凝聚在一起,相互帮助、相互服务。社区约有1.2万名常住人口,其中就有1200名志愿者,随时为居民提供志愿服务。”张彪介绍,社区还将实行环卫工人暖心套装、“阳光拐棍”项目、就业困难人员帮扶等慈善项目,通过这些方式让友善公益的力量传遍整个社区。

一个阵地 感受“回家”温暖

目前,安公社区还打造了智慧居家管理系统,依托智能门禁系统的全天候线上信息报送机制,建立社会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奖励机制,按照事件类型、影响和危害程度划分奖励级别,充分激发了这个万人社区全民参与社会治理“大联动”的热情。

在商务英语翻译中,翻译者应该熟悉本民族的文化,还要通过多种方式熟悉源语和译入语的文化,多看外国作品原著了解其历史渊源,多看电影视频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或者直接接触各国的地理环境和文化氛围。

然而,要想社区运行好,光靠募捐筹资还不行,如何提高“自身造血”能力是关键。对此,安公社区党委书记张彪想到了一个好方法——开设慈善茶座。他认为成都人爱喝茶,爱休闲,如果喝茶同时还能做慈善,那就是一举两得。2016年10月,安公文化广场的一处空地被打理成一个茶座。公益茶座的所有收入都捐入安公慈善基金。除此之外,安公社区还开展慈善报摊、义卖等公益项目,筹集到的慈善基金全部用于社区治理,实现了社区循环“造血”,让社区更好地服务于居民。

每天,黄甲街道附近的居民都会来到一里坡社区,他们有的健身,有的创业,把这里当成自己第二个“家”。“我孙女很喜欢在儿童之家玩积木,还认识了很多其他小朋友。”附近居民张爷爷午觉起来就会带孙女过来,“孙女在那里玩耍,我坐旁边和其他老年人聊聊天,来这就像在自己家里,很温馨很舒服”。

“抓住社区居民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为他们提供具体服务是这些社区能够凝聚居民向心力的主要原因。这让居民有了获得感、幸福感。”中共重庆市委《当代党员》杂志社副总编辑曹玮赞叹说,“如果我是这里的社区居民就好了”。

“亲民化改造后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时尚、温馨,居民可进入、可参与,社区营造正在影响着居民的生活方式和价值理念。”双流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毅介绍,一里坡社区致力于将党群服务中心与小区、街区乃至整个片区有机融合,通过整体性策划、区域化推进和全要素集成的方式,让社区治理有起色,让区域经济得以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利用Bt、阿维菌素、白僵菌等微生物农药防治害虫、害螨。利用烟碱、除虫菊素等植物性杀虫剂和米螨、卡死克、抑太保等昆虫激素类农药防治害虫。

(责编/陈贤凤)

标签:;  ;  ;  

社区治理的“幸福密码”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