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护理干预在白血病化疗中的作用评价论文_黄娟,杨果

综合性护理干预在白血病化疗中的作用评价论文_黄娟,杨果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血液病科 新疆乌鲁木齐 830001)

摘要:目的 文章主要针对综合性护理干预在白血病化疗中的作用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我院将80例白血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了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0例。进而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并且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过护理后焦虑评分(20.45±1.54)分和抑郁评分(23.54±1.12)分都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焦虑评分(38.26±1.56)分和抑郁评分(39.16±1.21)分,两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白血病患者使用综合性护理干预进行护理工作之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有了进一步的提升,焦虑、抑郁等方面的情况也有了良好的改善,拥有良好的护理效果,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关键词:综合性护理干预;白血病;化疗

引言

白血病是血液系统常见的恶性疾病,预后差,病死率较高,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环境、遗传、免疫等因素有关,尚没有有效的根治措施。临床常规采用药物化疗,但化疗后常会出现骨髓抑制,患者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均降低,极易引起贫血、感染和出血,影响疗效,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根据实际情况选取来我院治疗的白血病化疗患者进行研究,分别采用综合护理和常规护理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综合护理得到较好的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我院将80例白血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了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0例。其中观察组拥有男22例,女18例,年龄为21-68岁。而对照组则有男21例,女19例,年龄为20-71岁。两组患者之间在年龄和性别方面并没有较大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方法

对患者行综合性护理干预,因白血病患者需进行多次化疗,因此综合性护理干预既包括化疗后的护理,也包括化疗前的护理,措施如下。

1.2.1化疗前

①心理护理:为患者介绍疾病相关知识及骨髓抑制发生原因,以消除患者紧张和疑虑;主动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并给予针对性疏导。②饮食指导:鼓励患者多进食蛋白高、热量高类食物,食物主为流质、半流质型,并严格消毒餐具。③病房管理:病房温度保持在18℃~22℃之间,湿度保持50%;每日进行病房消毒,保持室内通风;严格无菌操作,以免交叉感染。④口鼻腔护理:严禁用力挖鼻孔或擦鼻涕;口腔溃疡或牙龈出血者可给予亚叶酸钙进行漱口。

1.2.2化疗后

①感染:严格限制探视时间及人数,以免交叉感染;严格无菌操作,并做好消毒隔离工作;早晚用紫外线照射病房1h,并开窗通风;保持皮肤清洁,排便通畅。②口腔溃疡:让患者保持口腔清洁、湿润,定期观察患者口腔黏膜情况,若有异常应及时进行处理。③出血:定期检查患者皮肤,看是否存在出血情况;胃肠道出血可给予三支九毫克去甲肾上腺素加入一百毫升生理盐水分次口服,若发生大量出血应严禁进食,并给予静脉营养;眼内出血应即去枕平卧,并给予氧气呼入,冷敷头部,并将患者头部偏向一侧。④发热:监督患者注意保暖,定时为患者测量体温;利用冰袋为患者行物理降温,并适当缩短患者盖被时间,以帮助患者散热,若患者情况较为严重,可给予消炎痛栓剂纳肛或散利痛等进行口服。

1.2.3出血的预防及处理

骨髓抑制期血小板减少,血管脆性增加,血浆中凝血因子缺乏以及循环血液中抗凝血物质增加,均可导致出血。出血常表现为皮肤瘀点、瘀斑、牙龈渗血、口腔黏膜血泡、鼻腔黏膜出血、眼球结膜出血等。责任护士需严密观察病情,注意有无出血征象,对血小板<20×109/L的患者,嘱绝对卧床休息,限制活动,协助做好生活护理,进行各项护理操作时动作应轻柔,尽量避免侵袭性的穿刺,注射后延长按压时间。有出血征象的根据医嘱及时采取预防措施,输注血小板和止血药物,皮下注射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当消化道少量出血时,可进温凉的流质饮食;大量出血时应禁食,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快速扩充血容量,纠正休克,做好配血和输血的准备,准确记录出入量。注意倾听患者的主诉,当患者主诉视物模糊、头痛、头晕、呼吸急促、喷射性呕吐甚至昏迷,提示有颅内出血的可能,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遵医嘱进行降颅压,止血,备齐抢救物品和药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抢救。

1.2.4皮肤黏膜的护理

患者着宽松柔软的棉质衣服,出现皮肤轻度感染时对其采用红外线灯照射。皮肤感染创面较大出现化脓时,要及时清除坏死组织和分泌物,取适量莫匹罗星进行涂抹。患者不可用力擤鼻,不可用手挖鼻。鼻腔涂抹适量石蜡油以保持鼻腔的湿润。保持口腔清洁,定期用碳酸氢钠、制霉菌素交替进行漱口,勿使用牙刷以防出血。按时查看患者有无口腔出血、溃疡等,一经发现应立即处理。

1.2.5发热的护理

化疗前需严格执行各项无菌操作,对病房进行紫外线消毒,每天2次,每次30min。每天按时对病房地面、家具擦拭消毒,保持病房的空气流通。对于可能出现严重感染的患者应动员其进入层流室,实行预防性隔离。严格控制探视人员,家属进入病房前要严格按照无菌原则进行手消毒、戴口罩等措施。化疗后应密切监控患者生命体征,对于体温较高的患者嘱卧床休息减少活动量,降低身体产热。采用冰袋物理降温,必要时遵医嘱使用解热镇痛药物,合理补充水分预防电解质紊乱。

2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情况的比较。观察组患者经过护理后焦虑评分(20.45±1.54)分和抑郁评分(23.54±1.12)分都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焦虑评分(38.26±1.56)分和抑郁评分(39.16±1.21)分,两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化疗是急性白血病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随着化疗方案的改进,急性白血病的治疗效果已取得了明显改善,生存期不断延长,有利于患者疾病的改善,但是化疗也会导致患者的身体出现巨大的不良反应,甚至导致治疗的中断,不利于患者疾病的治疗。因此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期间,需要为患者做好护理方面的工作,有利于帮助白血病患者在进行疾病的治疗期间获得了疾病基本知识及化疗相关知识,并且促进医患关系的改善,有利于促进患者身体情况的进一步改善。根据我院所进行的研究显示,在对观察组患者使用综合性护理干预的方式进行护理之后,其焦虑抑郁情况的改善明显更好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此表明,通过综合性护理干预,对于患者身体情况的改善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对白血病患者使用综合性护理干预进行护理工作之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有了进一步的提升,焦虑、抑郁等方面的情况也有了良好的改善,拥有良好的护理效果,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赵小明,王英,彭映,等.青年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期真实心理感受的质性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1):60-63.

[2]张润弟.个性化护理干预在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中的应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18):2484-2485.

[3]姚素玉,朱柳,陈亚男,等.综合性护理对白血病化疗后骨髓抑制的改善效果[J].安徽医学,2016,37(7):898~901.

[4]杨胜英.综合性护理干预在白血病大剂量化疗后骨髓抑制护理中的作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2):335~337

论文作者:黄娟,杨果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6

标签:;  ;  ;  ;  ;  ;  ;  ;  

综合性护理干预在白血病化疗中的作用评价论文_黄娟,杨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