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电力配网自动化技术改造的问题与对策论文_陈浩泉

论述电力配网自动化技术改造的问题与对策论文_陈浩泉

(东莞电力设计院 广东东莞 523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力配网自动化水平逐步成熟,社会对于电力配网的要求也更为严格。为了提高电力配网系统的工作效率及质量,从而保证电力配网系统处于正常运转状态,进而为电力企业节约更多成本,便有必要在综述电力配网概念的基础上,分析电力配网自动化技术的改造问题,就提出具体的解决对策进行深入探究。

关键词:电力配网;自动化技术;改造问题;对策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在社会经济稳健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电力配网自动化水平已取得一定的进步与发展。与此同时,为了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满足日益增长的供电需求,电力配网系统的工作重心逐步向分析自动化技术改造问题及提出解决对策转变。其中,电力配网,又称配电网,指电力网中分配电能的网络,由无功补偿器、隔离开关、配电变压器、杆塔、电缆、架空线路及附属设施共同构成[1]。按电压等级,配电网可分为低压配电网、中压配电网及高压配电网;按电区功能,配电网可分为工厂配电网、农村配电网及城市配电网[2]。鉴于此,本文针对电力配网自动化技术改造问题及对策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电力配网自动化技术的改造问题

1.1实用性不足

从现阶段我国电力配网自动化技术的改造水平来看,仍停留于粗放型阶段,产业整体起步晚,发展迅速,对于电力配网的改造要求严格,过于追求完善配网系统功能,忽视配网系统的实用性,配网系统规划不合理,无法满足配电需求[3]。同时,为了保证自动化配网系统的稳定性,过于重视狭义概念的自我恢复及故障处理功能,浪费配网系统的处理空间,促使自动化技术丧失针对性,无法提高配网系统的工作效率及质量,造成配网系统长期处于超负荷作业状态,作业条件恶劣,不仅极易引发系统故障,影响设备的使用年限,还可能埋下其他隐患,造成不可预估性损失。

1.2稳定性不强

如何解决配网系统的稳定性问题,是电力配网自动化技术在发展进程中所面临的重点问题,特别是配网系统对设备安全性及维护性的要求严格。然而,从现阶段我国电力配网自动化技术的改造水平来看,受系统设备安装条件的限制,大部分设备普遍安装于户外,气候条件直接影响设备的使用年限,特别是精密仪表及电子设备,一旦遭遇恶劣气候,损耗率高。

同时,设备生产方与电力企业的联系不够紧密,一部分生产方以常规行业为标准,设备使用条件与电力企业使用标准不相符,极易引发设备连接故障[4]。值得注意的是,为了预防引发线路故障,保护工作人员的生命健康安全,电力企业对于停电检测的重视程度日趋上升,客观影响配电系统稳定性。

1.3设计缺陷

配网系统的设计水平直接决定配网自动化技术的改造效果。然而,从现阶段我国电力配网自动化技术的改造水平来看,配网系统自动化技术的设计难度大,设计手段落后,设计方法单一,设计效率低下,存在着调节性不足及网络传输性能差等先天缺陷,造成无法完成改造过程,无法完成新旧设备匹配,极易引发配网系统故障,影响配网的工作效率。

1.4管理水平

受电力行业劳动强度大及薪资待遇差的限制,缺乏专业技术改造管理人才,或人才从业意愿低,人才流转速度快,无法形成具有企业特色的技术改造管理队伍,是造成电力配网自动化技术改造问题的主要原因。同时,电力配电网自动化技术的改造环节复杂,改造工序繁多,特别是高压配电网,改造难度大,涉及多部门间有机协调配合,一旦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不足,或缺少管理经验,或无管理资格证书,不仅直接影响改造进度,还可能埋下安全隐患,造成不可预估性损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电力配网自动化技术的改造对策

2.1重视技术改造

在实际改造的过程中,电力企业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原则,加大对于自动化技术改造的重视程度,积极引进科学的管理理念,逐步构建具有企业特色的技术改造管理体系,做好整体成本投入的估算工作,合理分配成本投入,特别是自动化运行维护系统,做到“成本投入侧重化”,从根源上认识到自动化技术的重要性,便于解决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同时,逐步拓展改造范围,与其他管理项目相结合,进一步细化工作责任,便于完成每日工作目标,确保配网系统的工作效率及质量。

2.2增强素质水平

一般说来,基层工作人员的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对于自动化技术改造的反应不强。如何短期内转变基层工作人员的意识,是电力企业在发展进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在实际改造的过程中,电力企业加大对于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组织一系列在岗培训,增强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水平,例如:以人数、文化水平及岗位职责为标准,组织岗前培训,培训结束后,组织入职考核,考核合格者予以入职资格[5]。同时,针对电力配网自动化技术改造管理人才短缺的问题,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重视管理人才培养,出台相应的扶持性政策,以填补长期人才缺口,并且电力企业积极引进技术改造管理人才。

2.3组建管理平台

在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将配网自动化技术改造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组建具有企业特色的信息化改造管理平台是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因此在实际改造的过程中,电力企业做好信息技术的引进、应用及融合工作,逐步建立具有企业特色的信息化改造管理平台,完成配网自动化技术改造模式的变革,例如:利用BIM技术,建立与配网系统相匹配的管理模型,常态化模拟供电过程,制定预防解决方案,为改造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同时,通过软件分析获取数据,全面解决在改造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特别是配网系统改造前期,帮助电力企业评估改造风险,进一步发挥辅助决策的作用。

2.4改革管理机构

在实际改造的过程中,电力企业主动转变传统工作理念,坚持可持续性发展的工作原则,组好管理机构的“换血”工作,弥补现有技术改造管理体系的不足,进一步改革管理,落实管理流程,综合考虑影响自动化技术改造的因素,便于充分发挥管理结构的作用,提供技术改造的工作效率及质量,以保证企业经济效益为前提,积极解决在改造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

例如:针对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的部门,以人员数量、人员配置及职务责任为切入点,开展机构改革工作,明确机构管理职责,定岗定责,细化责任,促使责任不再是口头表达,存在定量区分;针对大型配网系统内重点项目,积极组建与系统相匹配的管理机构,细化管理职责,进一步提高技术改造的工作效率及质量,确保改造工作进度。

总而言之,我国电力配网自动化技术的起步晚,发展迅速,逐步向智能化、网络化、分布化、开放化转变,并且嵌入式产品的出现,例如:嵌入式以太网、嵌入式操作系统、嵌入式计算机、嵌入式高效微型处理器等,促使电力自动化系统的设备完成二次更新。

3.结语

通过本文的探究,认识到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电气企业的数量不断增多,电力配网自动化水平逐步成熟,为了提高电力配网系统的工作效率及质量,加快电力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变革,综述电力配网的概念,分析电力配网自动化技术的改造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对策具备显著价值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子龙.电力配网自动化运行管理中的问题和对策探究[J].科技展望,2016,04:113.

[2]陈双龙.解析电力配网调度和自动化技术改造[J].科技与企业,2016,06:106.

[3]曾骏林.电力配网技术改造现状及网络优化对策[J].低碳世界,2016,16:48-49.

[4]杨雨.电网中配网自动化技术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J].科技创业家,2013,18:114.

[5]陈晓军.配网自动化建设及运行管理问题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2:139.

论文作者:陈浩泉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15

标签:;  ;  ;  ;  ;  ;  ;  ;  

论述电力配网自动化技术改造的问题与对策论文_陈浩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