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初中语文生活化教学方法的实施论文_唐艳芬

探析初中语文生活化教学方法的实施论文_唐艳芬

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况场街道初级中学校 唐艳芬

摘要:初中语文是从生活之中来,又回归于生活之中,教师应注重在初中语文教学之中渗透生活化教学,让学生更容易接受、理解语文知识,爱上语文学习。

关键词:初中语文;生活化教学;教学方法;实施措施

一、转变师生之间的关系

传统的课堂教学主要是“教师教学生学”,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缺乏主动性,没有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主体性被压抑。而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就是要改变这种局面,使教师把学生看做是一个独立的社会人来对待,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倡导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实现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的对话。这种对话是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进行的一种真正的交流、互动。教育“不能被简化为一个人向另一个人‘灌输’思想的行为,也不能变成有待对话者‘消费’的简单的思想交流……。”所以,建立生活化的课堂,教师首先要正确定位,建立起民主、平等、融洽的新型师生关系。理解学生,尊重学生,珍视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教师不妨“蹲下身”来,以谦虚的姿态与学生一起学习,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实现教学相长。例如:进行语文教学时,为了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教师可以事先选择一节内容通俗易懂、与学生生活比较贴近的内容,让学生在备好课后自己讲,教师在下面听。这一方面有利于增加学生对语文课堂的兴趣,使语文课与生活密切联系;另一方面通过角色互换,也可以使学生体验到教师的辛苦,增进师生间的理解。

二、帮助学生树立语文生活化理念

初中语文回归生活,就是尽力做到语文课程生活化,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把生活经验语文化和语文问题生活化,将语文课程变为学生认识生活、认识语文的活动课,体现"语文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以此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语文教学应该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同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有机结合,缩短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距离。语文教学方式的生活化,就是通过创设丰富的生活情境,强化学生的生活体验,增强教学的实践性和开放性,使学生的知识技能在生活中加以创造性运用,逐步学会生存本领,提高生活质量,提升生活意义。

三、小组合作学习的生活化

初中语文同样注重引导学生发散思维,使学生全方位地理解课文情感,进而从课文中获得启示与道理。“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同一篇课文,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理解。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流想法、各抒己见、将语文思想生活化的有效途径。

在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上,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将语文思想生活化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要科学合理地分组。针对语文学科的特点,小组人数以3到6人为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人数过少,学生的想法和思维不易扩展;人数太多,又可能出现争抢发言、失去秩序的问题。对于小组成员的组成也要注意,以往按照座位产生的分组,大家相互了解,往往形成好学生主导发言,而其他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不利于互动学习、共同进步。语文教师在分组初期,可以先按照座位进行,之后再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性格特点进行分组,保证每个小组都有互动交流的火花产生。(2)教师要适当干预小组合作。教师只有注意这两个方面的问题,才能保证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各抒己见,对课文思想有正确的认识,从而将课文中的思想和启示运用到生活中。

四、语文教育回归于生活之中

教育既然服务于生活,因此最终是回归生活,教育教学不仅要关注孩子的现实生活,“而且还必须关注孩子可能的生活”。教育教学如果只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世界,就会大大窄化教育的内涵和外延,并因此忽视了人更高的需求,精神生活的需要。因此还应关注孩子可能的生活,开阔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生命质量。如果课程只是简单地复制生活,让学生陷于日常的、琐碎的生活之中,任凭他们自己摸索或者肤浅、甚至错误地认识而不加以指导,学生的生活就有可能由于没有方向而陷于停滞和消极状态,学生无法提升自己,更不用说适应社会、服务于社会了。教育教学中,我们还应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以及本地可以开发、利用的一切资源,“走出灌注”“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出年龄”;走进场馆(图书馆、科技馆、展览馆、博物馆、艺术馆、体育馆等)、走进社会、走进生活,让学生少一些约束,多一些学习的自主权和自由度,以此激发学生,来启迪和熏陶孩子的心灵,开启和释放他们的个性,培养和帮助促进、完成他们的理想,帮助他们掌握生活、理解生活、感受生活、改造生活,这是新时代要求下的课程理念,更是赋予我们每一位教师的光荣和义不容辞的使命

五、有效的语文教学评价

语文课堂的评价不能停留在正确、错误的简单层面上。语文既是工具性学科,又是人文性学科。改革课堂评价,就要不以纸笔考试为唯一的评价方式,不以考试成绩为唯一的标准,不以教师为唯一的评价主体。可采用成长记录袋评价的方式,以全面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标,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的导向、诊断、调节、激励、反思、记录等功能。学生成长档案作为一种新型的评价方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我监控、自我反思的意识,对改善学生的课堂生活起着重要作用。

六、布置生活化作业

从当前教学来看,作业的形式和内容较为单一和单调,主要以书面作业和巩固基础知识为主,这样的作业形式为学生带来很大的压力,学生对作业有不良情绪也会影响作业的效果。在生活化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创新作业形式,让学生通过语文学习增强责任感,通过语文知识的学习,扩大学生的视野,增强语文学习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参考文献:

【1】刘洪周.回归生活学语文――新课标语境下语文生活化的实践和思考[J].科技信息,2014,(11).

【2】武春玲.让语文融入生活――初中语文生活化教学模式探析[J].语文天地,2014,(5).

论文作者:唐艳芬

论文发表刊物:《现代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3

标签:;  ;  ;  ;  ;  ;  ;  ;  

探析初中语文生活化教学方法的实施论文_唐艳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