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衍生:一种新的第五产业理论_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论文

产业链衍生:一种新的第五产业理论_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论文

产业链衍生:第五产业新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产业链论文,新说论文,产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56X(2001)01—0030—06

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的总和,狭义的文化则着重指精神文化。鉴于文化定义的多样性,本文所指的文化主要指狭义的文化,即人类精神活动及其物化成果的总和,它在外延上至少包括了科技、教育、文艺、体育、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旅游、馆藏等文化部门的活动及其产品。本世纪70年代以来,文化与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日益明显,其中尤以文化产业化现象令人瞩目,本文对此略作探讨。

第五产业的兴起与可持续发展

1.第五产业即文化产业的兴起是产业下游化的产物。早在17世纪,威廉·配第就发现,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产业中心将逐渐由有形财物的生产转向无形服务的生产;1940年,克拉克也发现了类似的规律,即随着经济的发展,就业结构的中心将按照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再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的规律发生变化,此即著名的“配第一克拉克”经济法则。然而,第三产业并不是“配第一克拉克”法则作用的终点,经济发展中的产业下游化趋势一刻也没有停止。在“配第一克拉克”法则的作用下,第三产业内部的就业结构和利润结构继续分化和集中,并在20世纪90年代飞速崛起了以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卫星技术为核心的信息通讯产业,成为第三产业的就业重点和利润中心。这时候,人们想起了20世纪60年代的经济学家坂本二郎(一桥大学教授)关于“第四产业”的主张,即将第三产业中的脑力服务部分与体力服务部分区别开来,独立成为第三产业下游的第四产业。时至今日,尽管没有统一的定义,但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第四产业已经得到普遍的承认。第四产业也不是产业下游化的终点,在20世纪70~80年代,日下公人等经济学家又主张将第三、第四产业中满足心理需要的文化服务和创造活动独立出来,称之第五产业。丹麦未来学家蒙沃尔夫·伦森认为,人类在经历狩猎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之后,将进入一个以关注梦想、历险、精神及情感生活为特征的梦幻社会,人们消费的注意力将主要转移到精神需要。在此基础上,许多经济学家预言,未来的经济学将让位于文化心理学。不管这些论述精确与否,文化经济一体化、文化产业化作为时代发展的潮流已为世人关注,而那种以精神文化生产方式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文化产业即第五产业之勃兴也将锐不可挡。

2.文化产业作为第五产业的兴起对于人类经济结构的演进和优化具有重大意义。20世纪80年代以来,工业的结构性危机带来了全球性的经济停滞与过剩,经济的结构优化与升级换代提上了议事日程,文化产业的兴起在这场伟大的结构性变革中发生了独特的作用。按照传统的产业划分法,文化产业属于传统的第三产业。但是,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仅表现为推动第三产业总量的扩大,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它对原有的第三产业结构有着巨大的提升和催化作用,它促使传统的第三产业迅速裂变出第四次产业直至第五次新兴产业群。文化产业是智力型产业,它以科学技术生产的成果为信息技术的兴盛提供了基本条件,由此诱发一场信息革命,形成了体现当代经济发展的第四产业——信息产业,将人类社会的产业结构提升了一个档次。信息技术的变革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在第四产业大发展的基础上,文化产业以精神文化产品商品化、社会化、系列化、规模化的方式直接进入到产业经济的循环中,在满足人类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创造着巨大的经济效益,给物质生产过剩的世界经济疲软注入了强心剂。从生产特点、生产内容和作用的方式与范围上看,文化产业远远超越了信息产业的物质领域,它以其特有的广泛性和渗透性提升着物质生产领域的文明程度,带动着科教、休娱、媒介、体育等继信息产业之后的庞大的第五次产业群体勃勃兴盛,由此推动着人类知识经济时代高级阶段时期的来临。

3.文化产业作为第五产业的兴起使人类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20世纪90年代以来,面对日益枯竭的自然物质资源和日渐恶化的人类生存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概念随着一场关于人与自然的大讨论被响亮地提了出来。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传统发展模式把经济增长视为目的,忽视人的全面发展,其活动中心是发展的客体即物质对象,它使人成为物的奴仆。文化经济时代的发展观将人的不断完善当作发展的战略旨归,强调发展在生态上、经济上和社会上的综合性与持续性,它要求人类从以破坏自然为代价向人与自然及社会和谐发展转变,要求人类从以发展的客体为中心到以发展的主体为中心的转变,要求人类追求真善美统一境界的发展,保证人的素质和潜力不断得到提高和发挥。人类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而人自身的资源却是无限的,是一种比自然资源更为可贵的且可以反复利用而不消失的资源。文化产业作为智力型、清洁型、增殖型的产业,以精神文化生产开发为主,将人类发展转向自身资源的开发。由于人类精神文化需求的无限弹性以及人类精神文化资源开发的无限弹性,因此文化产业没有传统产业的扩展边界,这使得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变为可能。正因为如此,60年代的罗马俱乐部主席佩恰依在谈论“增长的极限”时就预见性地指出,“未来的发展只能是文化的创造”,同一组织的博特金也说:“人类依然拥有没有束缚的想像力、创造力和道德能力等资源,这些资源可以被动员起来帮助人类摆脱它的困境。”因此,只有依赖于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以及人类精神文化生活的根本改观,人类面临的资源匮乏问题才能真正解决,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才有希望。

文化产业的隐性形态和显性形态

1.文化产业化的隐性形态与文化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初级阶段相适应。文化经济一体化是指文化与经济之间出现了相互渗透、相互交融、优势互补的共生性发展趋势,在文化经济一体化的初级阶段,文化渗透于市场经济的运行之中,影响着经济活动的结构、规模和效率,提升着生产、交换和消费等经济环节的文明程度,由此形成了许多特定的文化形态。这些经过产业“化”过之后的文化,已经不是原来意义的精神文化,而是与产业行为、产业理念高度融合的文化。但是,在总体上,文化扮演的仍是经济发展的配角和产业活动的附属,文化因素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还显得比较间接和隐晦,它构成了文化产业化演进的隐性阶段,并表现出企业文化、消费文化、商业文化等隐性形态。

(1)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文化向产业行为渗透, 以及企业管理者进行文化移植、嫁接和创新两方面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晶,它包括企业内部职工的团队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质量意识以及人际关系、品牌理念等丰富的微观文化形态。企业文化的形成使得特定企业的经营特点、生产目标与文化因素结合起来,形成一股对职工产生巨大激励作用、凝聚作用的文化力量,并逐渐沉淀为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

(2)消费文化

消费文化是特定消费群体在消费行为中的精神状态、思维习惯、行为方式所形成的文化景观,它是消费群体所依赖的心理积淀、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等文化背景对消费行为的长期作用形成的。不同文化素养、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和审美需求的群体有不同的消费特性,其对产品的品种、造型、款式、外观、包装、服务也千差万别,因而在消费行为中表现出许多非文化无以解释的现象。

(3)商业文化

商业文化是流通领域内致力于推销商品的种种文化附值行为所形成的文化景观。文化附加值是凝结在商品使用价值之中用以满足人们精神追求的文化美的沉淀,文化附值行为是指经营者致力于以商品形象、信誉、品牌、形态、色彩、款式直至购物环境等文化因素迎合消费心理的种种行为。人们在物质需求得到相对满足后,必然追求在消费商品的同时所得到的文化意义上的享受和满足,这使得现代商品的文化附值行为既是时代潮流,也是历史必然。商业文化是现代营销中的制胜武器,借助文化的凝聚力和感召力,通过举办各种文化节会,吸引八方宾客,传递经济信息,可以取得文化、旅游、商贸相互推进的综合效益,从而达到“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绝佳效果,如恐龙灯会、国际风筝节、孔子文化节、牡丹节、葡萄节、冰雪节等。在这一过程中,文化以特有的形式和魅力在经贸活动中发挥了催化剂、粘合剂的作用。在国际营销运作中,消除文化障碍、促进文化沟通成为跨国营销的基本手段,国际广告、展览和公关等现代营销活动,必须做到人性和文化因素完美结合,努力创造人格化的、无文化障碍的市场环境。

2.文化产业化的显性形态是在文化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高级阶段出现的。在这一阶段,产业机制和经济因素以愈来愈多的种类和愈来愈高的程度融入到文化活动的过程和状态中,它直接导致产业形态的各类文化经济实体悄然兴起;与此同时,文化发展也不再是经济发展的配角,它通过生产文化商品或提供文化服务的方式直接参与到国民经济的运行之中,并且成为国民经济结构的重要部分。此外,当代文化产业化的显性化还与资本介入文化领域有直接的联系,当无孔不入的资本流动驻足于文化领域时,文化产业化必然由隐性状态转入显性状态。依据文化生产的特点和内容,文化产业化的显性形态有如下基本类型:

(1)科教产业 包括科技产业和教育产业, 是以生产技术产品或提供知识服务创造财富的特殊产业。科技产业以物质文化形态的高科技产业园区为典型形式,并包括了技术贸易和服务贸易在内的广泛内容。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产业已经成为当代经济发展的重心产业,它已经创造和垄断着世界财富的相当部分,美国的5000家软件公司对经济的贡献率就已经超过了世界最大的500家企业。 教育产业是教育对产业活动介入、社会力量对教育活动的主动介入以及教育界产业意识的觉醒、企业家精神的增强、对学校品牌的主动追求等诸多因素所引致的相关行业实体兴起的结果。需要指出的是,教育产业主要包括院校在产业化经营观念的指导下,利用人才与文化信息优势广泛介入实业,开展人才培训、科技服务、信息咨询等经营性、专业性活动的文化服务行业,并非指整个教育事业的产业化。教育产业是受政府和社会特别关注的特殊产业,产业观念的引入将促使它长足发展。

(2)文娱产业 文化休闲娱乐产业是包括旅游业、影视业、 音像制品业、艺术表演业等行业在内的、以满足人们休闲、娱乐等精神需求为主的大产业。在英国,文化艺术是一个年收入近200 亿美元的大产业,相当于英国的汽车工业。美国的迪斯尼乐园以主题公园为依托,以游览、观光、娱乐作为主体,延伸到电视、音像产品、服装等领域。文化休娱产业领域的回报甚丰,投资一亿美元的《泰坦尼克号》在不到2 年时间就赚回近30倍的巨额利润,它朝阳无限、滚动着成千上万亿美元的巨额资金,造就了不计其数的亿万明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旅游业迅速发展,特别是实行“五一”、“十一”长假以来,数百万、上千万人参与休闲文化与旅游活动,不仅使旅游者得到文化与情操的陶冶,更为与旅游相关的所有商家创造了良机,2000年“十一”休假, 全国近5000万人参与旅游活动,形成了230多亿的商业收入,带动了全国的经济增长,从这个意义上说“旅游也是生产力”,“文化也是生产力”。

(3)媒介产业 媒介产业是以新闻出版、 广播影视等机构为主要载体,以信息传播的独特优势为依托向产业领域挺进形成的综合性产业。在欧美国家,巨型的文化托拉斯不断出现,报纸、广播、电台之间和企业之间相互持股形成了传播媒介集团。这些传播媒介集团以广告业为基本武器,裹挟着巨大的资金向广泛的产业领域迈进。1998年,发行量为230 万份的《今日美国》所属的甘尼特报业公司是美国最大的多媒体媒介托拉斯,有95家日报,35家星期日报,7家电视台,11 家广播电台及甘尼特新闻社,还有拥有《美国周刊》杂志和北美最大的户外广告公司。自1995年以来,美国媒介产业的综合化又出现了新的变化,与媒介相关的其他产业如娱乐、电信、电脑等与媒介又特别是与广播电视台的兼并购买和联合成为新潮流。西屋电气公司兼并了哥伦比亚广播公司(GBS), 时代一华纳公司与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 )所属的特纳广播公司合并,而全国广播公司(NBC) 则与信息产业巨子微软公司联手成立MCNBC 公司,开发一种兼具有电子报纸与电视音像综合优势的新闻产品,它代表了媒介传播的网络化与传播手段的高科技化趋势,表明美国媒介产业集团已经突破单纯的媒介业,向更大规模的综合信息产业集团发展。

(4)体育产业 体育产业是一个新兴的文化产业, 包括体育器材、设备生产销售业,还包括保健运动、体育表演、设施建设、设施经营、情报信息、彩票业、门票收入、电视转播、企业赞助等。体育成为产业的历史虽然不长,发展速度远远超过其他产业,每年以20%速度增长。目前,全世界体育产业产值在4000亿美元左右,相当于1997 年中国GDP产值的一半左右,在北美、西欧、日本,体育产业年产值排在国内十大产业之内。1988年美国体育产业产值达631亿美元,超过石化、汽车、航运、初级金属、林木加工等工业部门当年产值;意大利体育产业以足球业为主,产值达24万亿里拉,约182.5亿美元, 跻身于意大利十大部门的行列;英国的体育产业在1997年为社会提供了37.6万个就业机会,相当于英国整个化工、人造纤维工业的就业人数,超过了煤炭、农业和汽车零件制造业就业人数。体育活动又是重要的旅游资源,是现代广告的载体,体育产业的投资前景十分广阔,它是文化产业化进程中的一支令人瞩目的生力军。

构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业体制

文化产业体制的真正含义是,以结构效益为核心、以规模效益为导向、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化为内容的社会化大生产组织管理体制及其经营运作机制的总和,它需要文化产业体制和生产组织管理的许多重要创新。

1.确立大文化产业观,改革政府机构,转换政府职能,努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产业资源的社会化运作。

从文化产业的实践来看,分散的文化主管机构已经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文化产业化、综合化的发展趋势,对文化产业管理机构的重组势在必行。就中央一级的管理机构来说,最主要的是解决好政策法规与指导引导的问题,有些共同的管理职能应该集中统一,相应的机构应该撤并;对于网络文化、民间文化等某些管理的盲区应该加强管理,相应的机构也应该增设或加强。就省以下各级管理机构来说,现行的各级政府尤其是市县以下各级政府的文化主管机构和事业单位管理部门可以适当地精简、合并,这方面,可以借鉴深圳市自1998年开始实施的抓大放小、协同作战的探索经验,通过机构改革实现对文化资源的统一配置,由部门行为下的资源共享过渡到社会化、信息化的资源开发,努力提高各级政府对文化产业的调控与管理功能。在政府职能转变方面,需要强化以下职能:制定文化产业的发展战略规划;强化指导协调和监督检查手段,确保文化产业的协调发展;制定法规和政策、规范文化企业行为,维护文化市场秩序,保证其社会主义方向;通过经济政策影响文化产业的布局、结构和发展方向;通过制定行业标准和奖励先进,充分发挥导向作用;努力从直接办文化、管文化的具体事务中摆脱出来,抓好宏观性、根本性、基础性的重大文化活动。总之,政府职能转换要以推进文化资源的社会化运作为目标,侧重于市场化解决不了或解决不好的方面。

2.强化文化产业内部的功能分工,建立内部转移制度,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切实将“分类指导”的管理原则落实到操作层面。

在文化生产体系中,不同的文化部门及其活动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功能,并随着历史条件的变迁而有所变化。有的文化生产侧重满足整个社会长远的、带根本性的文化需求,如交响乐、芭蕾舞、歌剧等代表国家民族文化水准的高雅文化,此类文化产品存在着商品化的可能性,但要形成对此类文化产品直接性的市场需求需要有一定的国民素质水准为条件,需要有一个转化的过程。还有的文化生产侧重满足公众公益性、集体性的文化需求,如各级各类公共图书馆,公立博物馆、文物陈列保护机构、美术馆等,此类文化产品的交换可以蕴含于公民的税收征管与政府的公共开支之中,直接的市场交换形式一般并不适用。当然,相当多数的文化生产及其产品与直接的市场文化需求是相联系的,直接的市场交换形式和价格信号机制是适用的。基于文化产业内部在功能分工上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对文化产业作“一刀切”式的管理是不现实的,必须区别对待、有抑有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唯有如此,文化产业内部之间才能够做到合理分工、功能协调,文化产业的结构效益才有保证。

为此,首先必须科学界定各类具体文化单位的经营性质。这是强化文化产业内部合理分工的前提、也是分类指导的基础性工作。针对文化生产中许多文化经营单位定位模糊、功能弱化、分工不明等现状,管理部门、统计部门与研究部门有必要联合起来开展全国性的文化清理,通过调查、清理和评估以实现对各类文化经营单位的科学归类与准确定位。在此基础上,文化产业的管理应该针对不同类别文化活动的性质、功能与特点制定一系列差别管理政策与措施,条件成熟的要尽可能地上升为法制法规。

其次,建立文化产业内部的利润转移制度。由于文化产业内部分工的差异,使文化经济一体化的历史进程在文化内部具有不平衡性的特点,并进而导致文化产品参与社会交换时在深度广度和形式上具有较大的差异。有些文化产品参与社会交换的程度深一些、广度大一些,所获得的直接经济利润就多一些,在市场经济中处于优势地位;反之,另一些文化产品在市场经济中就处于劣势。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尽快地建立一整套经济利润的内部转移制度,运用文化产业内部利润的转移补贴来防止文化生产内部搞“有偿新闻、买卖学术”等外部调剂行为。例如,可以尝试实行文化产业内部经济利润的行业调剂与地区转移,让经营效益好的报社、电台认办或对口扶助学术性刊物,让文化产业较为发达的地区、城市转移部分文化资金积累支持中西部的文化产业建设等等,这也是“致富思源、富而思进”在文化产业内部的具体体现。

3.实行“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运作模式,努力将“两个效益”的目标具体到微观经营机制。

文化产业的结构效益落实到微观层次主要表现为文化单位要处理好主业与副业、创作与创收的矛盾。当前,有些文化单位将经营行为与专业行为混为一谈,职务行为与商业行为含混不清,“有偿新闻”现象屡禁不绝,这与各类文化单位的经营管理制度存在欠缺有密切联系,为此,文化单位的经营管理模式创新势在必行。广州日报报业集团等进行的以“社长领导下的总编辑、总经理负责制”为特征的双层经营模式,“统分结合、以分为主”为确保“两个效益”在微观层次的具体化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在文化产业微观体制中,“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运作模式还须继续改进,其“以分为主”应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是经营决策要进一步双层分开。文化主品(文化产品)的经营决策与文化副品(如广告与信息服务等)双层经营、独立运作,文化主品的经营决策权与副品经营决策应该分别配置给具体的职能部门,“一把手”应该逐渐由业务决策转向政治领导和内部协调。

二是业绩考核进一步双层分开:基于脑力劳动的独立性、非标准性特点,其生产过程不能完全照搬工业生产的程序化、批量化和标准化来量化,单位员工的工作业绩考核必须按照要素贡献的不同方式采取不同的标准分开考核,充分考虑到知识要素、技能要素、企业家才能、体力要素等多种要素贡献的不同表现形式。

三是人事管理进一步双层分开。人事管理应因事管人,由于文化生产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劳动具有不同特点,文化生产中的人事组织管理也应该有不同的原则。对文化主品的生产者——编辑、采访、创作人员来说,由于他们的劳动是创造文化社会价值的主要载体,这需要他们具备较高的政治素养、文化素养、道德素养及深厚的专业知识积淀,如果按双向选择的市场化原则录用,主业人员可能会因流动频繁而失去稳定性,难以保证文化生产特殊使命的完成。因此,对采访、编辑、创作队伍中尤其是骨干人员要实行全程考核和追踪管理,采用不完全市场化的行政式档案管理制。对于文化副品及其延伸的实业经营人员来说,由于他们的劳动方式与一般的商品劳动相近,对此类人员管理可以采取市场化和契约式聘用合同制,以市场招聘为主。

当然,文化单位的双层经营在“分”的同时还必须实现必要的“统”,尤其在政治保证、组织保证以及重大投资、重大经营决策方面必须实现统一领导、统一决策、统一执行,在财务管理、后勤保障等诸方面也都可以根据市场发展和形势需要按精简和效率的原则进行必要的统一运作。

4.以集团化为契机,提高文化产业的组织水平,努力追求文化产业的规模效益。

日前,我国的文化产业组织体系初具规模,电视台、广播台、报刊社、出版社、音像公司、艺术传播公司等有了较快发展,但从整体上看,我国文化产业的组织水平不高,文化产业组织内部尚未形成有机体系,文化生产的各个环节之间、文化企事业的经营行为之间条块分割、零敲碎打的现象十分严重,小、散现象突出。文化产业的规模效益低下,已经影响到我国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能力。解决我国文化产业组织中的小而散问题,规模效益是关键,必须努力将文化生产的规模做大。

组建文化产业集团以其突出的优势成为提高文化产业组织水平、推进我国文化产业快速、健康、持续发展的有效选择。文化产业集团是以一个或几个大型骨干文化企业为主体,由多个具有内在经济技术联系和文化生产关联的企业或事业单位组成的经济组织,其特点在于:集团以大型企业为核心,集结群体优势,发挥规模效益,具有参与市场竞争的雄厚实力;集团具有生产科研开发销售和服务多种功能,和一般经济联合相比,有更强的新产品开发能力,综合配套能力和网络服务能力;协作化生产、多角化经营的文化产业集团能够有效配置文化资源,在国内外文化市场上具有更强的竞争优势,是一国民族文化振兴的助推器。在改革实践中,我国文化产业的集团化已经迈出了可喜的步伐。1992年,山东出版总社成立,开创出版界集团化之先河;1998年,继广州日报后,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南方日报、羊城晚报、文汇一新民几家报业集团相继成立。在进一步的改革发展中,文化产业的集团化操作尤其要注意以下方面:

一是行政力量只能作为集团化的第二推动力,不能作为集团化的原动力,原动力必须来自于市场。集团化的实质和核心是追求生产的规模效应,撮合的、虚拟的集团对于文化产业的发展不具有任何意义,为此,文化产业的集团化应以市场催生、内涵发展为主。二是我国的文化产业集团化应该横向与纵向并重。要提倡文化产业实体之间相互参股,结成利益共同体,在严格的产业政策引导下,使文化产业集团尽快发育成型。三是集团化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结构优化,突出个性,各具特色,避免一刀切,在规模效益与灵活优势之间准确定位。四是在文化产业集团化的操作过程中,各项配套改革和管理步伐要跟上,特别是努力推进文化单位的产权改革与文化市场的管理与培育。要通过深化文化经营单位的产权改革,改变单一的所有制模式,广泛动员社会资金,努力形成社会化的文化产业投资融资体制,充分利用全社会的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在文化市场的管理方面,要完善文化市场法规、加大文化执法力度,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培育多层次的文化市场体系,以改变当前文化市场监管有余而培育不足的状况。

标签:;  ;  ;  ;  ;  

产业链衍生:一种新的第五产业理论_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