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一体化教学在技工院校机电专业中的应用论文_季瑶佳1, 郭媛媛2

浅谈一体化教学在技工院校机电专业中的应用论文_季瑶佳1, 郭媛媛2

季瑶佳1 郭媛媛2

1. 阜新矿务局职工大学, 辽宁 阜新 123100

2.阜新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职业教育培训中心, 辽宁 阜新 123000

摘要:技工学校机电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建设是一项非常复杂和艰巨的系统工程,是实现技工学校机电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只有不畏艰难,紧跟机电行业发展的步伐,突出技工教育的特点,并在改革过程中不断加以更新、调整,逐步完善,才能使培养出始终能够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关键词:一体化教学;技工院校;机电专业

1 技工院校在机电专业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学生基础相对薄弱,理论知识较为缺乏

技工院校的学生生源主要为中高考落榜的学生,多数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相对薄弱,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较差,接受新知识较为被动,接受技工教育的目的是能有所长。然而,机电专业课的深入学习必须有理论知识作保障,本就基础薄弱的学生接触专业课知识后更感枯燥与抽象,容易丧失深入学习的信心,久而久之便对专业相关课程产生排斥心理,这不仅影响了理论知识的学习,而且增加了学生进一步学习专业知识的难度。

1.2理论实操分离,学生学习更感抽象

当前多数技工院校的机电专业的课程教学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训操作两个部分。然而,在教学大纲的理解和实际安排时,因许多院校两部分教师不同,且学术交流较少,造成教学任务制定不统一,教学目标和内容设置各有侧重,因此从教学层面出现了理论和实操脱节的情况。学生本就在理论课中模糊不清,加之不能和实训操作有效配合,对所学的理论知识感到更加抽象、模棱两可,同时实训操作的效果也不理想。

2 本校机电专业实施一体化教学的基本措施

2.1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能力需求为目标”的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系

经过企业调研确定机电专业的培养目标,然后将教学内容划分为三大领域,即基础教学领域、专业核心教学领域和拓展教学领域。其中专业核心教学领域是按照企业生产环境将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生产实习按照一体化教学要求进行重新整合而成的教学单元,是教学中的主要环节。

2.2贯彻“理实一体、工学结合、任务驱动”的课程原则

“理实一体”是解决专业理论课程和生产技能实习“两张皮”的关键。每个学习情境都以企业典型工作过程为基础,理论知识则按照“必需、够用”的原则融入学习情境。

“工学结合”是解决学校教育和企业脱节的有效途径,每个模块的学习情境设计时首先要经过企业调研,掌握生产的实际需要。

“任务驱动”是解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有效手段。模块由学习情境组成,而学习情境就是企业中具体的工作任务。

2.3教学模式一体化

在进行专业核心教学领域的教学时,教师按照项目教学法的要求进行互动式教学。即教师下达任务书,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学习情景,通过开展技能训练来掌握相应的工艺知识,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有机地结合,并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校内基地生产化,校外基地教学化

学校大力投资建设一体化教室,按照工厂化、车间式进行布局,让学生在真实或仿真的生产环境中熟悉本行业先进的设备、技术路线和生产工艺,从而使学生提高生产技能,积累工作经验,提高职业素质;另一方面,将部分课程放到校外教学点,机电班作为试点班,进入企业进行工学交替教学,由双方教师组织教学,使教学与训练、训练与生产有机结合,真正实现工学结合、学习交替,从而促进工学结合、学习交替培养模式的实施。

2.5校企合作,编写一体化教材

传统的学科课程体系已不能满足一体化教学所需要的课程体系在合理打破学科体系的同时,要联系企业实际,将企业生产的实际工作过程转化为学校课程,目前这在全国范围内还是一个难以突破的瓶颈。建议学校进行校企合作,深入企业调研,邀请企业专家共同编写适应本校需求的一体化校本教材。

2.6必须进一步加强实训平台的建设

设备的配备是实现一体化教学的一个先决条件。配备先进设备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而对学校来说资金的稳定来源却无法得到保证。所以如何调动企业参与办学的积极性,利用企业的先进设备进行教学,则是当代技工教育应该思考和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

3 一体化教学在机电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一体化教学首先将教学任务分为几个子项目,而后学生通过各个子项目的探究操作进而实现整个教学内容的学习。该过程的设置要求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融入实际操作,从而达到一体化教学的目的。现举例说明机电专业中,理论基础课《电工与电子技术》中电子线路安装课程。根据课程内容,教师可将该课程分为六个项目:(1)导线的剖削、连接和绝缘恢复(2)开关和插座的安装(3)三相异步电动机拆卸与装配(4)单向连续运行控制线路的安装与调试(5)常用电子仪器仪表、焊接工具和手工焊接方法(6)电子线路的安装与调试。此时,开展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已经不能采用常规课时时间,而应该安排连续多个课时的教学单元来进行。一体化教学项目的实施可采用以下几个步骤:(1)学生分组,分配学习任务。教师在课前将本次教学内容划分的子项目分配给各小组,如每小组安装一次开关和插座,然后互换检验其是否可以正常工作并指出问题。(2)寻求合作,集思广益。分组后,各小组通过相互交流,相互启发,借助网络资源,查阅相关资料,解决力所能及的问题。(3)执行任务,教师巡回指导。各小组按照已有思路进行电子线路设计、安装。若此时学生小组无法顺利完成项目内容,或有知识盲区,教师可适当点拨或采用头脑风暴的方式,打开学生思路。(4)成果展示,互相点评。各小组展示项目成果,结合教学任务互相提出意见或建议,同时小组间和教师一起评出最佳成果,供集体学习,进而达到相互启发的目的。(5)评价总结。教师在对各小组的项目成果进行点评总结后,仍需综观整个一体化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设计思路、制作过程、学习态度、团队合作以及成果等各个过程进行评价。最后教师将实际教学成果中的关键理论进行总结,升华理论知识,加深学生印象。通过上述几个步骤,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教师指导,亲自动手完成项目,实现了理论与实操的有效结合,掌握了电子线路安装的操作技能,同时加深了理论知识的理解,充分调动了学生对电工方面的学习兴趣。

4 结论

上述的一体化教学案例展示出机电教学的这样几个转变:机电专业的职业教学方式打破了原有知识教授的被动模式,推动学生主动处理和接受知识;教师由“传统教授型”向“引导型”转变;学生由“接受型”角色向“探索型”转变;机电课程的教学手段由单一场所的“黑板教授”形式向专业教室的“多媒体、网络化、现代化”转变。从而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增加了技工院校机电专业授课的开放性、实践性,升华了课程内容,锻炼了学生的思维与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出知行合一,“会说能做”的学生。

参考文献:

[1]魏增菊《机电一体化教学改革》—《平原大学学报》,2012,24.

[2]胡冬梅《经济转型期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改革探讨》—《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8.

论文作者:季瑶佳1, 郭媛媛2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住宅设施》2018年2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

标签:;  ;  ;  ;  ;  ;  ;  ;  

浅谈一体化教学在技工院校机电专业中的应用论文_季瑶佳1, 郭媛媛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