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优质护理干预对预防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论文_金丽艳

刍议优质护理干预对预防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论文_金丽艳

辽宁省本溪市中心医院手术室 辽宁省本溪市 117000

【摘 要】所谓的下肢深静脉血拴,通常就是指的患者在手术后,其体内的血液不正常的凝结在了下肢深静脉处,而且这种情况经常发生在外科手术中。患者的所有指标都能与深静脉血栓密切相关,而且下肢深静脉血栓很容易导致肺栓塞发生,从而出现致命性的伤害,如果有严重后遗症的患者,那么就会极大程度的影响到患者的劳动力和生存状况。基于此,我院就在手术后开展一定优质护理,具体资料如下所示。

【关键词】骨科手术;下肢深静脉血拴;预防作用;护理干预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80例骨科术后患者(均为本院于2016年1月~2017年12月所接诊病例)。按照奇数偶数的方式,奇数的40例行常规护理(对照组),偶数的40例患者展开护理干预护理(观察组)。组成上,男性共45例,女性35例,年龄区间于45~79岁,中间值(57.12±9.62)岁,体重48~69kg,中间值(68.09±8.92),手术时间70.9~90.9min,中间值(80.7±8.2)min。骨折的类型上:髋部40例,股骨干15例,膝关节15例,胫排骨10例。以上数据对比,两组患者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将一般性的护理应用到两组患者中,另外,将护理干预措施应用到观察组。具体如下:首先,术前指导:应当深入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清楚手术后可能会出现的下肢深静脉血栓问题,并将其带来的相关危害说明,以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在这一方面的重视程度和相关预防。同时,应当特别的关注和指导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相关危险因素。在临床实践中,年纪较大和血糖尿较高的患者应当行特殊关注,严格预防相关问题发生。在手术开展前应当确保清淡饮食。其次,术中辅助:为了确保患者血液循环的通畅,应当及时的按摩患者膝盖以及大腿相关部位。在按摩静脉周围过程中,应当确保手法的精细和力度,以免对静脉内膜造成损伤。应当对患者在术后将枕头等垫到小腿下面进行抬高,以避免血液回流。再次,饮食护理:患者术后应当对糖类热量脂肪摄入量严格控制,及时补充膳食纤维。四是,术后干预:应当积极开展患者的下肢功能训练,手术后在确保达到活动条件时,应当下床步行,还要做好患者和家属的解释工作,使其认识到活动的意义,并积极开展相关的心理指导,确保活动的主动性。应当积极引导患者,以避免发生内收、外旋问题,一旦发生这些问题必然会对术后移植骨瓣康复产生严重影响。五是,其他护理:深入评估下肢深静脉风险。结合DVI风险评估量表评估患者术后下肢静脉问题发生的几率和风险;健康教育。应当在患者术后恢复过程中,确保其能够积极的对下肢静脉血栓预防意义高度重视,以对医生的相关治疗积极的配合;常规预防。还要将踝泵运动及时的引入到患者术后恢复过程中加以应用,确保患者肢体活动的早期进行,还应当重视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检测。如上文所述,应当抬升患肢下肢,以更好的辅助静脉的回流,除此之外,还要注重患者翻身动作的频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外,还要注重下肢静脉血栓在日常护理中的监测和预防,护理人员应当密切观察患者外周血循环情况,将Homans征评估应用到高危患者中。一旦检查到患者患肢周径增大已经超过3cm就需要进一步评估。

1.3疗效诊断

对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回访工作应当在一个月后开展,调查回访应当结合患者的肿胀程度、色泽、具体疼痛部位等情况开展,下肢深静脉血栓出现的主要表现为:患者顺着静脉肿胀走向,对其进行按压则会出现疼痛,患者容易发生浅静脉扩张和发热等问题,患者静脉侧支循环较为明显;如果结合相关超声设备检查患者下肢,会发现大静脉血栓,这时应当进一步检测和检查患者静脉内血流速度情况,观察患者呼吸情况,进行按压检测。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例(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应用“x±s”描述,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护理满意度上,非常满意:观察组占比75.00%(30/40),对照组占比50.00%(20/40)。满意:观察组占比22.50%(9/40),对照组占比30.00%(12/40)。不满意:观察组占比2.50%(1/40),对照组占比8.00%(20/40)。观察组的97.50%(39/40)比对照组的92.00%(32/40)更显著,(x2=8.0912,P=0.000)。下肢深静脉发生血栓的状况:在观察组有两例出现下肢肿痛,在腓肠肌上发生压痛有0例,超声检查表现为阳性有1例,而在对照组方面,其有5例为下肢肿痛,腓肠肌发生压痛有3例,超声检查表现为阳性有4例。下肢深静脉血拴发生概率上,观察组占比7.50%(3/40),比对照组的30.00%(12/40)更低,差异显著(P=0.000,x2=8.676)。

3讨论

因为下肢深静脉血栓能够与血管内皮的光滑程度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且还与血液的流动速度、状态息息相关。如果患者在术后接收的护理不同,那么患者就会表现出不同的症状,并且一些患者还能够使其完全痊愈,不为成为任何后遗症;而有一些患者则会出现肺栓塞,进而导致死亡;还有部分患者的血管腔受到阻塞,导致瓣膜功能受损,进而会发生下肢深静脉综合征。骨科手术后的患者对这种病症很容易表现出来,对其展开合理的护理干预,能够非常对病情有效预防。在开展工作前,为了保证护理人员的业务能力更加的专业,一定要科学合理的培训护理人员,使其综合护理经验提升,保证能为患者所提供的护理服务更为专业、合理,并且进一步护理患者术后的愈合更理想。总体来讲,对干预骨科手术后患者进行合理的护理,能够进一步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拴情况的发生,同时其在护理满意度方面也比较高,因此是非常值得推广的。

参考文献:

[1]徐燕.护理干预对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作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24):263-264.

[2]胡晓艳.护理干预在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中的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6,1(1):57-58.

[3]黄嘉丽.研究护理干预对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作用[J].特别健康,2017,(20):98-99.

[4]刘坚.护理干预对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作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46):103-103.

[5]陈正娟.护理干预对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作用研究[J].医药前沿,2015,(34):227-228.

论文作者:金丽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6月下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6

标签:;  ;  ;  ;  ;  ;  ;  ;  

刍议优质护理干预对预防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论文_金丽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