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骨折患者应用人性化健康教育的临床有效性论文_段柳

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人民医院麻醉科 678200

摘要:目的:在对骨折患者应用人性化健康教育的临床有效性进行客观评价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可改骨折患者预后水平的干预方法。方法:采取随机法选择本院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接收的100例骨折患者(实验组),本组入选患者接受人性化健康教育;同期选择100例骨折患者(对照组)作为对照,本组入选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客观对比、评定2组入选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本研究的所有入选患者中,实验组入选患者有效率95.00%,对照组77.00%,2组对比后发现有差距(P<0.05)。结论:骨折患者应用人性化健康教育可取得显著疗效,可推广。

关键词:骨折;人性化健康教育;常规护理;有效率;预后水平

骨折患者应用人性化健康教育体现出可行性特征,而且已经获得临床认可。为了对人性化健康教育实践价值进行客观研究,笔者选择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接收的100例骨折患者作本研究重点分析对象,同期选择100例骨折患者进行对照,分别予以不同护理方案。通过客观分析所有入选患者护理效果,旨在总结进一步提升患者预后水平的干预手段,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来源与干预方案

1.1临床资料来源

采取随机法选择本院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接收的100例骨折患者(实验组)。患者年龄结构:最大60岁,最小23岁,中位值(37±1.66)岁;患者性别构成:男性患者共有62例,女性患者共有38例。同期选择100例骨折患者(对照组)进行对比。患者年龄结构:最大61岁,最小22岁,中位值(36±1.98)岁;患者性别构成:男性患者共有60例,女性患者共有40例。在对所有入选患者的资料进行全面分析后,并没有发现明显的区别(P>0.05),可作进一步对比。

1.2方法

研究中,对照组入选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即予以饮病情监测、机体锻炼以及心理指导等,实验组入选患者接受人性化健康教育:(1)心理教育。骨折患者的机体已经受创,不仅会给其日常生活带来不利影响,而且还会使患者无法正常工作、正常学习,因此其心理难免会出现波动。因此,护理人员要加强和患者间互动及沟通,通过减轻其心理负担,鼓励患者以乐观心态接受治疗,从而提升其配合度。除此以外,护理人员要给患者介绍骨折的治疗流程和护理方案,确保患者能够深入了解自身病情,以安抚患者躁动情绪[1]。(2)饮食教育。以患者骨折位置、腹胀程度等要素为参考指标,给予患者人性化饮食教育,从而有效提升患者恢复质量。(3)并发症防治教育。骨折患者通常会出现肢体畸形以及压疮等并发症,不利于患者恢复,所以需要加强防治。在预防压疮时,护理人员要告知患者压疮的生成机制,使其认识到睡气垫床的重要性,通过保证气垫床的整洁性,并给予患者皮肤护理,从而避免压疮形成。除此以外,为了防止肢体畸形现象发生,护理人员要给予患者穿戴护足板,指导患者进行简单的机体锻炼,告诉患者、患者家属如何保护患肢,避免给患肢带来二次伤害。(4)机体功能锻炼。向患者介绍加强机体功能锻炼的价值,通过对拉簧以及哑铃等器材进行合理利用,达到锻炼效果,从而有效缩短患者康复时长,进一步提升其预后水平。

1.3评定指标

如果患者临床指征已经完全消失,不仅没有出现任何不良症状,而且其生活水平也显著提升,表明“效果显著”;如果患者临床指征已经明显改善,不仅没有出现任何不良症状,而且其生活水平也相对提升,表明“效果一般”;如果患者临床指征并未发生任何变化,而且有不良症状出现,表明“无效”[2]。

1.4资料统计

本次研究中涉及到的数据都以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以及处理,针对文章中涉及到的所有一般资料,都以(±s)作代表。同时,针对文章涉及到的计数资料,在对比时都选择卡方检验方案进行。此外,针对涉及到的所有计量资料,都需要用t值予以检验。通过客观分析、对比所有临床数据,如果发现2组间数据存在明显的差距,而且还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就以P<0.05予以表示。

2.结果

本研究的所有入选患者中,实验组入选患者有效率95.00%,对照组77.00%,2组对比后发现有差距(P<0.05),数据见表1。

3.讨论

人性化健康教育强调护理人员始终坚持“人性化”标准,以“以人为本”作为出发点和基本原则,为患者提供“科学化”、“人性化”的护理服务,从而进一步提升其预后水平[3]。不仅如此,人性化健康教育还以患者、患者家属为主要对象,护理人员要深入分析患者需求,在对其骨折位置、病情状况以及健康知识知晓情况等要素客观评定的基础上,给患者提供专业化、人性化服务,使患者能够客观对待自身病情,合理保护患肢,不仅能提升患者依从性,还有助于提升其预后水平[4]。本研究的所有入选患者中,对照组入选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入选患者接受人性化健康教育,发现实验组入选患者有效率95.00%,对照组77.00%,2组对比后发现有差距(P<0.05)。

研究表明,骨折患者应用人性化健康教育可取得显著疗效,除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预后水平,还能够进一步提升其护理工作满意度,是改善患者临床指征的重要保证,可推广。

参考文献:

[1]双新秀,王育溶,刘少平,赵建.观察互动健康教育模式在小儿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08):167-169.

[2]李德霞,柏瑾,马国胜,曹建勋,岳彦顺,陈婧,钱耀文.以功能锻炼为主的路径式健康教育在骨科的应用研究[J].甘肃医药,2015,34(01):22-25.

[3]李丹凤,刘舜杰,黎庆卫,杜雪莲.SWOT分析在门诊前臂骨折患者手法复位术后健康教育的应用及护理效果[J].实用医学杂志,2015,31(12):2042-2043.

[4]马京华,薛娜娜,纪敬敏,陈金金,王慧.多元化健康教育对老年骨质疏松骨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06):1667-1669.

论文作者:段柳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7

标签:;  ;  ;  ;  ;  ;  ;  ;  

分析骨折患者应用人性化健康教育的临床有效性论文_段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