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人员怎样自我保护免受艾滋病的困扰论文_张先润

护理人员怎样自我保护免受艾滋病的困扰论文_张先润

张先润

(青川县中医医院;四川广元 628100)

一、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0]deficiency syndrome,简称AIDS)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感染免疫缺陷病毒后引发的免疫缺陷。[是感染人体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致命性慢性传染病。]疾病的传染性大,且现阶段难以治愈,疾病具有较高的病死率,是一种比癌症更为可怕的疾病。疾病的主要症状为:盗汗、虚弱、持续恶性发烧以及全身淋巴结肿大、消瘦(体重下降在三个月之内可达百分之十以上,最多可降低百分之四十)等等。艾滋病主要是通过血液和体液传播,传染的方式包括四种:第一、性接触;第二、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感染;第三、使用污染的血制品输血;第四、哺乳或胎盘感染婴儿。

二、护理人员易受艾滋病困扰的原因

护理人员在为艾滋病患者提供护理服务中,容易出现血源性暴露。血源性接触是指医务人员接触病人的血液或其他含有感染性病原体的体液。研究发现,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现象越来越多,如在工作中被锋利的器械刺伤,溅入血液和体液。由于护理人员的职业特点,最容易直接接触艾滋病患者的血液和体液。

护理人员易受艾滋病困扰的原因包括三个方面:(1)侵入性医疗操作:根据研究发现,侵入性医疗操作更容易存在暴露艾滋病病毒的危险性,从事HIV/AIDS工作的医护人员,其职业暴露的危险性较高。(2)血液与体液传在艾滋病的传染中,其中血液与体液传播机会较大,医护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更容易接触患者的血液与体液,所以更容易出现困扰。(3)针刺伤与其他损伤:护理人员受到最大的感染风险就是针刺伤,主要的感染途径在于缝合针、注射针、手术刀、骨折碎片等等。因目前无治疗该疾病的有效方法,所以临床需要采用确切的预防措施降低疾病的感染率。

三、护理人员怎样自我保护免受艾滋病的困扰?

1、加强艾滋病专业知识的学习

疾病死亡率较高,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工作在第一线的护理人员,必须对其进行专业知识教育。要求工作在一线的护理人员具备专业的艾滋病护理知识,医院可以定期开展艾滋病专业知识讲座,提升护理人员对该疾病的防护掌握。需要加大宣传,纠正并处罚护理人员的不正当操作,提升护理人员对职业暴露危险性的认知度。

2、配置防护设备

医院需要为护理人员准备口罩、手套、护目镜、防护面罩、隔离工作服等防护用品,使护理人员为艾滋病患者护理中可以更好的保护自己,降低艾滋病感染的机会。

3、优化锐利器具的管理

护理人员在护理中,往往因为锐利器具接触艾滋病携带者的血液,医院需要优化锐利器具的感染工作,要求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做好锐利器具的管理,不能直接使用双手接触锐利器具,需要借助镊子等辅助工作处理。[规范护理人员的操作行为,要求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做好锐利器具的管理,小心谨慎的使用、处理锐利器具。不能直接使用双手接触锐利器具,需要借助镊子等辅助工作处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

4、日常护理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第一,在临床服务工作中,护理人员与艾滋病患者接触的机会较多,日常侵入性治疗和护理操作(如注射、采血等)也较多,因此有必要特别注意预防HIV职业暴露和医源性感染。护理人员、助产士、化验人员因工作性质需要长期接触患者的血液与体液,所以需要格外小心,做好防护措施。

第二、护理人员进行护理时应穿戴隔离服和一次性手套。因为手是HIV感染的第一个屏障,照顾病人后及照顾其他病人前应洗手。护理人员在工作前后,与患者接触前、后的各种诊疗及护理操作都必须保持手部卫生,如有必要进行手部[因为手是防止HIV感染的第一个屏障,因此护理人员在工作前后,与患者接触前、后的各种诊疗及护理操作都必须保持手部卫生,如有必要进行手部消毒]消毒。

第三、艾滋病患者手术前,护理人员应向患者讲解。对于不合作病人的手术或污染风险高的手术,应由熟练的两个人配合,尽量集中安排手术,[是手术还是护理操作????是否可以改成以下这样??

艾滋病患者护理操作前,护理人员应与患者做好沟通,取得配合,对于不配合病人的护理操作或污染风险高的护理操作,应由熟练的两个人配合,尽量集中安排护理,]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在进行手术、穿刺、注射等侵入性治疗和护理操作时,请注意使用锋利的针头,以免意外伤害自己。使用注射器时,请确保针头牢固地固定在注射器管上,采血后不要将注射器针套放回原处。

第四、手套被血液或者体液污染的,必须及时更换或者清洗手套,防止病毒通过受污染的手套传染给其他患者。不要戴手套触摸裸露的皮肤、嘴唇、眼睛、耳朵和头发。应戴手套,口罩、护目镜或防护口罩[防护面罩]避免血液与体液溅到脸上,大面积溅出体液或可能污染医务人员身体的,需要穿戴防护服或防渗漏围裙进行防护。如果护理人员的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进行自我保护。

第五、使用过的针头应放置在坚硬厚实的塑料容器内,锋利仪器使用完毕后,应直接放入防刺、防漏的锋利仪器箱内。禁止使用后将一次性针头再次放入针套内。切勿直接用手触摸针、刀及其他锋利的仪器。[锋利仪器使用完毕后,应直接放入防刺、防漏的锋利仪器箱内。禁止将使用后的针头重新套上针帽或指向他人,使用后的针头不能用手折断、弯曲、毁形,不要用手从注射器上卸下用过的针头,用后的锐利器具立即置于利器盒内。

]

第六、如发生意外伤害等职业性暴露,现场应进行紧急局部处理,如用肥皂和清水清洗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如有出血,应清洗、消毒及包扎伤口,用75%酒精或0.5%的碘伏进行消毒。并立即向单位负责人和当地疾控中心报告并请专家评估接触程度,抽血化验检查后,采用预防用药,根据病原体的潜伏期定期检查。[如发生意外伤害等职业性暴露,现场应进行紧急局部处理。无伤口皮肤用肥皂液流动水冲洗,粘膜用生理盐水冲洗。有伤口时,由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避免挤压伤口局部,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边挤边再用肥皂水和流动水进行冲洗,再用75%酒精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立即向院感科负责人和当地疾控中心报告并请专家评估暴露程度,抽血化验检查后,采用预防用药并定期检查。

]

结论:

总而言之,护理人员虽然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风险大,但是只要采用有效的防范措施,与感染艾滋病患者接触中严格手卫生,按要求佩戴口罩、手套和护目镜等防护用品后再接触感染者的血液与体液,能更好的预防疾病感染,免受艾滋病的困扰。

论文作者:张先润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4月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3

标签:;  ;  ;  ;  ;  ;  ;  ;  

护理人员怎样自我保护免受艾滋病的困扰论文_张先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