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清扫术在外阴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刘小立,王升燕

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清扫术在外阴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刘小立,王升燕

黑龙江省农垦宝泉岭管理局中心医院 154211

【摘 要】目的:本次主要对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清扫术在外阴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进行探讨,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我院2014年5月-2015年8月30例采取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清扫术的外阴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淋巴结清除的数量等。结果:30例患者都完成了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清扫术,其中患者手术时间为(1.7±0.5)h,术中出血量为(44.9±23.8)mL,淋巴结切除数为(11.2±1.4)枚,术后拔管时间为(6.7±1.4)d,切口愈合时间为(7.9±2.7)d,术后住院时间为(11.6±2.5)d。术后患者并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仅有1例切口感染,并发症为3.33%,经过后期治疗,30例患者均治愈后出院。结论: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清扫术应用于外阴癌手术治疗中效果显著,使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生存质量得以提高,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腹腔镜;腹股沟;淋巴清扫术;外阴癌

【中图分类号】R32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9-002-01

外阴癌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肿瘤疾病,主要是原发性引起的,它在女性生殖器肿瘤约占4%,且鳞状上皮癌在外阴恶性肿瘤中约占95%[1]。外阴癌的主要转移途径是淋巴,腹股沟淋巴结是外阴癌转移第一区域,它可使患者的病症加重,进而对患者的生命造成严重威胁,对患者的预后不利[2]。外阴癌在临床治疗中多采用手术治疗,防治外阴癌主要的方式便是采取腹股沟淋巴术切除术,其中开放性手术创口大,切口难以愈合,甚至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对患者术后恢复造成影响。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清扫术逐渐应用于外阴癌临床治疗中,并且具有好的治疗效果。本次对本院30例外阴癌患者采取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清扫术,取得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4年5月-2015年8月30例采取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清扫术的外阴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年龄最小的为36岁,最大的为65岁,平均为年龄(54.78±9.74)岁,体重为41.32-62.9kg,平均为(46.13±8.23)kg。根据外阴癌分期:4例Ia期,7例Ib期,13例Ⅱ期,6例Ⅲ期,其中24例鳞状细胞癌,6例低分化腺癌。本次研究对象均通过一系列检查确诊为外阴癌。

1.2 方法

1.2.1术前:术前3d,对患者进行阴道冲洗以及充分的肠道准备,术前禁食、术前8h禁饮,手术当天清晨清洁灌肠、对脐部进行清洁、外阴部备皮。

1.2.2术中:给予患者静脉复合全麻后,再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选择膀胱截石体位,在患者脐部下方做一个1cm切口,在脐耻中线的中点以及两侧的麦氏点做一个5cm切口,并将两个10mm以及5mm的Trocar[3]置入在腹外斜肌腱鞘处,在患者脐部切口Trocar处进行穿刺至皮下脂肪层,将患者的皮下脂肪层钝性分离出来,将CO2充入建立气腔,并且保持15mmHg的压力,再将腹腔镜置入,将Trocar已经操作器械置入在5mm切口处,在术中维持8-9mmHg的气腔压力,将患者腹股沟浅层得淋巴结逆行切除与清扫,再利用超声刀将患者的皮下浅筋膜进行分离,将它与腹外斜肌筋膜分离,将蜘蛛网状的脂肪间隔切断,将淋巴管与小血管分离开来,向内直至耻骨结节,向外直至髂前上棘将腹股沟韧带暴露出来。对腹股沟的三角沟进行细致观察,清扫对该处的淋巴结。在股三角暴露出来后,沿腹股沟韧带向下的位置,在阔筋膜表面紧贴,将皮下组织进行切除直至耻骨结节下方的3cm的位置,将大隐静脉显露出来,在分离之后将缝匠肌以及长收肌暴露出来,对患者腹股沟浅层垂直的淋巴结进行切除,使其分离于腹股沟韧带的中心处下方,使静脉分支以及卵圆孔逐渐暴露出来,将与大隐静脉相连的多条静脉分支保存下来,对大隐静脉两侧垂直淋巴结以及卵圆孔周围的淋巴结进行清扫,并对脂肪组织进行部分切除,将隐静脉的主干保存下来,直至股三角的尖端,在卵圆孔周围,将股血管鞘分离于大隐静脉的裂孔处,并将其于大隐静脉与股静脉交接处暴露,清扫交界的上下方向的股静脉内侧的淋巴结,再利用脐部的切口将标本取出,向下直至股三角的尖端位置,将患者皮下组织保存1cm左右,将创面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置入引流管于股三角最低的位置,最后利用可吸收线将切口缝合。

1.3评价指标

对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除的数量、术后拔管时间、切口愈合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过对SPSS20.0软件的采用,对实验组与对照组得出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并运用卡方检验的方式对资料进行计数,并使t值带入到计量的资料中,当P<0.05时,统计的相关方法具有参考价值和意义。

2 结果

30例患者都完成了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清扫术,其中患者手术时间为(1.7±0.5)h,术中出血量为(44.9±23.8)mL,淋巴结切除数为(11.2±1.4)枚,术后拔管时间为(6.7±1.4)d,切口愈合时间为(7.9±2.7)d,术后住院时间为(11.6±2.5)d。术后患者并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仅有1例切口感染,并发症为3.33%,经过后期治疗,30例患者均治愈后出院。

3讨论

传统的开放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能使外阴癌的治疗提升,但是对患者创伤大,切口愈合慢,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达85%,不利于患者早日康复。本次研究中对30例外阴癌患者实施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清扫术,与传统的开放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相比,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拔管时间、切口愈合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相对较少。并且30例患者中仅有1例出现切口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低,能够使患者的痛苦得以减轻,从而使患者治疗效果提高。

综上所述,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清扫术应用于外阴癌手术治疗中效果显著,使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生存质量得以提高,值得在临床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 崔曾营,王沂峰,陈高文等.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清扫术在外阴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杂志,2013,93(21):1653-1656.

[2] 祝孟英,白廷莲.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清扫术在外阴癌中应用的手术护理配合与探讨[J].医学信息(下旬刊),2013,26(8):490.

[3] 蒋美琴,谭洁.腹腔镜下盆腔淋巴结清除术治疗妇科恶性肿瘤临床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2):158-159.

论文作者:刘小立,王升燕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第2卷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8

标签:;  ;  ;  ;  ;  ;  ;  ;  

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清扫术在外阴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刘小立,王升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