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祖国的力量,河马怎么能来到中国?”从小学生的作文开始_作文评语论文

“没有祖国的力量,河马怎么能来到中国?”从小学生的作文开始_作文评语论文

“没有祖国的强大,河马怎么会到中国来呢?”——从一篇小学生作文谈起,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河马论文,中国论文,祖国论文,小学生作文论文,强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前些日子,一位姓张的家长和笔者谈到这样一件事。他说,他9岁的女儿在三明市一所小学念四年级,不知为什么现在变得不爱写作文了。张先生说,孩子原来很爱写作文,而且写得还挺不错,但现在提起老师布置的作文就烦。

张先生自己也是知识分子,他仔细翻阅了老师给孩子批改过的一些作文,发现孩子害怕写作文可能与老师的评语有关,但他却说不出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张先生搬出了孩子所有的作文让笔者看,笔者注意到一篇题为《难忘的一天》的作文。这篇作文语句通顺,写得真实质朴,对一个9岁的孩子来说,应该是一篇好作文。

学生作文:

难忘的一天

国庆节那天,天气十分晴朗,我和爸爸兴高采烈地去动物园玩。

动物园里的动物很多,可我最喜欢看的还是河马。开始我以为河马就和马差不多,很会跑,人可以骑在上门(面),在水里游。怀着激动的心情,我终于看到河马了,没想到河马又肥又大,一个长方形的大脑袋上长着一个又宽又大的嘴巴,笨笨的样子可有意思啦。它的尾巴很短,皮黑黑的,发亮,没有毛,听说是非洲来的客人呢。

河马的样子真可爱啊,我永远也忘不了这个愉快的国庆节。

老师给这篇文章打了72分,在班上算中等偏下。为什么这么打分呢?原来老师认为这篇作文的“立意”不高。老师的评语是:作文文字通顺,条理清楚,但立意不高,写国庆应和祖国的富强联系起来。你应想到,没有祖国的强大,河马怎么会到中国来呢?

笔者随后见到了这篇作文的小作者张娴娴(化名),这孩子眼睛很大,抿着嘴,一看就知道是个聪明的孩子。

笔者问孩子:“你为什么要写国庆节看河马的事呢?”

张娴娴说:“国庆放假前一天的语文课上,老师要我们在国庆放假的七天时间里写两篇作文,一篇是《难忘的一天》,还有一篇是《我的××》。我写这篇作文是在放假结束的前一天,当时我一拿起作文本就决定写看河马的事情。因为国庆那天,爸爸带我去福州的舅舅家里玩,福州我去了好几次,就是没有去过动物园。这回爸爸终于要带我去动物园,我高兴极了。到了动物园我发现,大多数的动物都和我想象中的差不多,只有河马的样子最可爱。我原来以为它是一种会游泳的马,没想到有这么大,样子憨憨的。我在放养河马的水池边站了很久,看得很仔细。我一直叫着‘河马、河马’,还站在水池边照了一张照片。”

“国庆那天我特别开心,剩下的几天很没有意思,爸爸一直带我到他的朋友家里作客,后来回到三明市就天天叫我做作业。”

“你写完《难忘的一天》交给老师的时候,你觉得你的作文写得好吗?”

“我也不知道,因为有些时候我自己觉得不好的作文,老师说写得很好,有时候我觉得写得很好的作文,老师说写得不好。我现在很讨厌老师布置作文。不过《难忘的一天》我觉得写得很好玩,应该还可以。”

笔者禁不住问:“你当时想到了河马来到中国和祖国的强大有关吗?”

“一点都没想到,我只是那天看见河马很难忘。”

“你看了老师的评语以后,你认为老师说的有道理吗?”

“老师说的肯定是有道理的。”

家长的话:

我不知道该怎样回答孩子。

为了找到孩子怕写作文的原因,张先生看了女儿所有的作文。他发现孩子每次写作文都是非常率真地把自己所经历的事情如实地写出来。但老师对孩子的作文似乎都不是很满意,在老师批改过的十几篇作文当中,有七八篇的评语都是说孩子的作文“立意不高”“思想性不强”。这样的评语常常让孩子摸不着头脑,孩子不止一次地问:“爸爸,什么是立意?怎样写才算有立意?”每次孩子这样问,张先生就觉得不知该怎么回答,因为一方面他觉得老师说的没有错,自己过去的老师也是这样教的;另一方面,他不知道该怎样解决孩子作文的最大障碍——“立意”问题。

张先生说,渐渐地,孩子学着根据老师的评语调整自己的写作。孩子开始编造故事了,比如邻居家老太太病了,她帮助买药、送饭;在街上捡到100元钱,一直在风雨中等待失主……即使是写风景,最后也一定要加上一句“我们的祖国多么美好啊”等等。现在老师对孩子的作文评价好像高了一些,但孩子却开始讨厌写作文了。

张先生还说,虽然女儿不爱写作文,但她依然坚持写日记。她说,写日记最好,谁也不会要求她该写什么、该怎么写,自己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不过她承认,有时在写日记时也会冒出“立意”的念头,这时她就会告诉自己这是在写日记。她说自己觉得写日记和写作文是两码事,日记给自己看,作文是给老师看的,不一样。

老师们说:

强调“立意”,是为了好成绩。

关于这篇作文的评价问题,许多语文老师都认为,张娴娴所写的《难忘的一天》主要的问题是老师刻意地拔高作文的思想立意,在做法上有些蹩脚,但这样的思路是正确的。武平县第二中学石老师说:“要求张娴娴同学在这篇文章里联系到‘祖国强大’之类的命题,对一个9岁的小学生来说确实有些困难,但老师强调这一点,不能说有什么错。因为,语文教学承担着重要的德育任务,老师在作文教学中对学生强调‘立意’,强调‘思想性’,是实现德育目标的一个有效途径。再说,一篇没有‘思想性’‘立意不高’的作文,是很难在选拔考试中取得好成绩的。老师这样下评语,其实是告诉孩子如何让自己的作文在考试中获得好评。你能说这是错误的吗?”

王金石(语文特级教师):

说真话是教育的底线。

作文教学中要体现老师自己的教学思想,教育的底线应该是让人说真话、做真人。这就必须尊重孩子的视角,孩子在把心里话说出来的时候得到肯定,孩子才敢于说真话。只要孩子说的是真话,对不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究竟有没有说真话。在德育教育中违反孩子认知规律地强调“立意”,就是在让孩子学会说谎。孩子长大成人以后,在各种报表、报告、帐簿中撒谎也就变得心安理得了。

去年的高考,作文的题目是《诚信》,但很多学生抄袭范文,以不诚信的方式写诚信。因为考生认为这样才可以得高分。真实性丧失了,考生在尽情地撒谎,却没有内疚感、道德感。

专家评说:

我们什么时候学会了撒谎?

南帆(福建省社科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全国人大代表):

谎言曾经让人羞愧不宁。数十年前,我从小说课本中读到了一则列宁的故事:8岁的列宁在姑妈家玩耍时不慎打破了花瓶,为推卸责任,他撒了谎。回家之后,列宁久久无法释怀。他终于写信向姑妈说明了真相。对8岁的列宁来说,谎言硌得良心发痛。

可是,现今的良心仿佛是累赘之物。一些人上午还在会议室主持座谈会,“一身正气、两袖清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套辞令滔滔不绝;晚宴上,对上司胁肩谄笑同样轻车熟路。

我不想过多地谴责这些人的荒诞生活,我的问题在这里: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坦然地放弃了良心对于谎言的监督?从什么时候起,谎言拥有了合法的形式?这个问题让我想到了自己孩子的作文:

“我是一个男孩……一只眼睛大,一只眼睛小。我的性格不好,高兴时还不错,如果哪个同学把我弄得火冒三丈,那他就倒霉了。”这是我儿子一篇作文的开头。任何一个有经验的家长和语文教师看了这样的开头都要发愁——这样的文章如何转入“一次难忘的经历”“思想觉悟的提高”然后“卒章点题”?儿子领悟不到一系列作文的“秘诀”,不知道乖巧地制造种种“有意义”的故事,例如拾到钱包交给警察叔叔,阅读某一本经典之后豁然开朗,如此等等。总之。儿子那些漫无边际的作文缺乏的是某种“正规”的形式和主题。他的经验适应不了与“正规”形式配合的主题。

这种“正规”的形式构成了严密的框架,持续地训练着孩子们的心智。一位语文老师说,即使敞开作文的题目,学生还会顽强地回到这样的框架之中。他曾经有意出了一个非常规的作文题目——《停电了》,可是多数学生的构思还是一个退休老工人或者一位回家探亲的战士自愿来到公共走廊,摸黑修复保险丝。

孩子们心安理得地在作文的名义下生产出种种的不实之辞。既然作文开始了伪饰撒谎,那么虚报的产量、夸张的颂扬、伪造的履历也不过是逻辑的延伸而已。

要尊重儿童的视角。

张文质(《素质教育博览·教师版》主编):

这篇作文的评语,实际上是以相当有害的成人文化作为评判儿童的标准。老师做好了规范的模子让孩子去钻,直接的结果是使孩子丧失了以自己的方式对世界进行感知的能力,压制了孩子的个性,让孩子只会模仿、复制,丧失了应有的童真、童趣。

要让孩子写出见性见灵的文字、真正有生命力的文字,就要尊重儿童的视角,把儿童当做有独立价值的人来肯定,而不是依附于成年人的定义、概念而存在。尊重儿童的视角,其价值在于对个体的尊重,还给孩子看的权利、表达的权利,让孩子对自己的判断产生自信心。这样孩子的作文才会有个性,有创造性。

虚假的“立意”是人格低下的起点。

孙绍振(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这位教师不懂得教育规律,他不知道自己在辛辛苦苦地干着扼杀儿童天性的事情。

教育工作者应让孩子的天性、个性、想象力得到自由的发展,使之心灵世界得以真实的流露。可是,长期以来,“左”的概念化思维模式,在教育界形成了种种条条框框,束缚了孩子们个性的发展。

这位小作者为自己参观动物园增长了见识而高兴,这是孩子情感的真实流露,本应该鼓励。可她的老师却嫌她“立意不高”,这实际上是在鼓励学生说假话。虚假的“立意”高了,反而是品格走下坡路的开始。这说明“左”的流毒至今没有肃清。

童真被老师“负责任”地“葬送”了。

潘新和(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省写作学会会长):

其实,这位小学生的作文写得挺好。这种发乎性情的自然实不易得,本应给予肯定和鼓励才是,但老师却对其精彩之处视而不见,而以“立意不高”作了否定。且不说这篇文章本来就不是写国庆而是写“难忘的一天”,即便是写国庆,也未必都要生硬、直露地和祖国的富强联系起来,勉强发一通感慨和议论。

可以想见,这位学生看了老师写的评语之后会是多么沮丧。她的头上一旦被“念”起“立意要高”的“紧箍咒”,以后的写作将会变得多么艰难、痛苦和压抑。也许她会因此再也找不到言语表现的感觉,从此不愿意写作,厌恶写作。

这位语文老师的评语,体现出部分教师在教育观念及对写作规律的理解上的偏差、陈旧与僵化,这是一个具有相当普遍性的问题。多少孩子的写作天赋和才情、对写作的热爱和喜好、从心灵深处流淌出的童真和童趣,就这样被不谙写作教学规律的老师十分“负责任”地“葬送”掉了。在语文教育中,没有什么比揠苗助长、扼杀和扭曲学生的写作天性与个性更为糟糕的事了。

我曾在闽、浙、苏三省10所高师、30所中学进行过调查,共发问卷12870份,回收10880份。调查表明:不喜欢和害怕写作的人数、加上弃权的人数超过了很喜欢和喜欢写作的人数。(很喜欢的占6.2%,喜欢的占39.6%,不喜欢的占34.4%,害怕的占10.2%,弃权的占9.6%)年级越高,喜欢写作的人数越少。对历届高师中文专业本科学生写作状况的调查表明,刚入学的新生中,喜欢写作、写作基础较好的仅占10%左右,大部分学生不喜欢写作、怕写作甚至讨厌写作,写作程度也较差。

正如每一个正常的孩子都不畏惧说话一样,他们本应不畏惧写作。刚入小学的孩子,老师发给他们纸和笔,告诉他们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每一个孩子都会毫不犹豫地写起来,有的写上自己的名字,有的写上一些不完整的句子,有的则信笔涂鸦,没有一个孩子说我不会写。到了三年级老师开始教作文,学生对写作还很有兴致,因为他们都坚信自己会写作文,而且相信自己是写得很不错的。遗憾的是,我们的写作教学并没有顺应孩子的心理特点,没有注意维护孩子的兴趣和爱好,没有让他们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写他们喜欢写的文章,而是不断地规范他们的写作行为,用一种标准去统一孩子无比丰富的感受与想象,用分数去惩罚孩子的幼稚与纯真,其结果往往是不自觉地泯灭了他们的写作才情和个性。到了小学五六年级,不少孩子就对写作感到兴味索然,认为自己不会写作,对写作失去信心,开始害怕、讨厌写作了。

经过学校的教育,学生从喜欢写作,到认为自己不会写、害怕写以至讨厌写,这种语文教育的“奇异”现象是令人深思的。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但毫无疑问跟教师的素质有关,与教师的教育观念与教法不当有关。这种不当主要表现为不以学生为本位,而是以教师为本位,不尊重学生这一写作的主体,缺乏对写作规律的把握。从学生一开始学习写作,教师就从文体到立意、选材、谋篇、行文给学生太多的限制和要求,使学生写作的天性不能得到自由的舒展。他们很想表达的见解,老师批评说太幼稚;他们觉得很真实、新鲜的想法,老师认为立意不高;他们乐于传达的感受,老师说没多大意思;他们的得意之作,老师认为一无是处;他们以为能得高分的,反而得了低分……学生从写作中得到的不是一吐为快的欢乐和舒畅,而是动辄得咎的痛苦与伤害。他们为写作发愁了。他们不得不为了合乎老师的要求而冥思苦想,学着去揣度老师的心思,学着改变自己的想法去趋迎老师的标准,不情愿地割舍掉自己钟爱的素材,用老师的眼光来评判材料是否典型,学着做中规中矩、四平八稳的“八股”文章,写散发着霉味的文字。写作教学成了制造双重(多重)话语人格的温床。学生从写作中感受不到个性张扬与言语创造的乐趣,写作自然就变得枯燥乏味、令人生厌。

所以从学生一开始学习写作,教师就要小心翼翼地尊重与爱护他们的才情与个性,给他们最充分的自由与最广阔的表现空间,让他们尽情抒写自己的喜怒哀乐,从写作中享受思想与言语创造的乐趣。

标签:;  ;  

“没有祖国的力量,河马怎么能来到中国?”从小学生的作文开始_作文评语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