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共厕所未来发展趋势论文_王波波

城市公共厕所未来发展趋势论文_王波波

王波波

浙江众城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310023

摘要:厕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民的素质、整体受教育程度,政府的执政能力,国家经济发展程度。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公共厕所的期望也越来越高。但是长期以来,公共厕所在建筑设计领域都属于被忽视和遗忘的角落。城市公共厕所涉及环境保护、健康和卫生、妇女和儿童、残疾人和老年人以及建筑工程与设计等诸多方面的问题。本文主要讲的城市厕所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生态厕所;绿色;无性别;立式

一、生态厕所的特点

生态厕所是指具有不对环境造成污染,并且能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强调污染物自净和资源循环利用概念和功能的一类厕所。从不同的着眼点出发,目前已经出现了生物自净、物理净化、水循环利用、粪污打包等不同类型的生态厕所。运用生态卫生厕所,排泄物可以在现场或现场外进行处理,直至完全消灭病原体。在产生排泄物的场所附近对粪便进行处理(堆肥或脱水),使其含有的有机物进入土壤以提高土壤结构、持水量及肥力。排泄物(主要在尿液中)包含有价值的养分,这些养分经过处理进入土壤全封闭循环示意图有利于植物的健康生长。生态卫生厕所只需少量水,甚至于不需要水。它非常适用于缺水及供水无规律的地区。生态卫生厕所是分散的系统,基于家庭及社区管理,它的应用彻底降低了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及集中运行机构的投资费用。更少的下水道及深坑式厕所减少了对地下及地表水的污染威胁。

a.减少或根除人类粪污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

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或社会分工协作,对厕所所收集的粪污进行就地处理或异地处理,使粪污无害化后再回归于环境。在进行粪污处理时,往往会带来一些附加的好处,例如回收了粪污中的有用成分用于制药、制肥或回收水资源。

b.减少了厕所对外界资源的依赖性并节省资源。

一般生态厕所具备粪便处理回收水的功能,也有一些厕所不使用水冲方式而达到洁净目的。还有一些厕所利用太阳能作为取暖能源。这些厕所在使用上更具有独立性,特别是对水资源的需求减少,从而具备了节水特点。

c.扩大了厕所的应用范围,提高生活水平。

由于生态厕所具有无污染并且节水等特点。使生态厕所可以广泛地应用于环境和条件受限制的地域。如大型的会议场地,广场,旅游景点等。随着这类厕所应用范围的扩大,极大地方便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提高了生活水平。

d.生态厕所的移动性和普遍适用性

生态厕所不仅可以建成固定式的结构。另外由于其配套处理设施小巧,对外界的依赖除电力外几乎没有,因此具有可移动的特点,是移动型和临时性厕所的首选。生态厕所在使用功能上与传统厕所相同,增加的净化单元不仅可以与新型厕所组成一个有机整体,而且可以用在现有厕所的改造和更新上,净化处理单元与现有厕所可以很方便地湘。西安西门南侧的微生物无水生态公厕结合起来,实现现有厕所的升级换代。所示为西安西门南侧的微生物无水生态公厕。排泄物直接通过微生物分解,几分钟就分解为化肥,而且人也不会看到分解的过程,试用的效果相当不错。但这种公厕应选择较隐蔽地点处理排泄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下方的黑色塑料袋所装的就是经过微生物分解过的排泄物,像这样直接放置在公厕外部很不雅观。

二、绿色公共厕所

如果说当代城市绿色设计是一种时尚,那么现代城市中的公厕设计就是不可缺少的一环。应该指出绿色建筑是指其具有生命和活力的城市建筑、它具有优化的生存条件和使人可持续健康发展的生活空间。绿色建筑体系是指自然资源消耗少、能源消耗少、无污染、无公害、具有地方特色的高质量、高性能、高生活品味的建筑产品系列。建设“绿色居住建筑体系”的思路在于:让决策者、开发者、居住者能从战略和战术上考虑住宅的选址、建造规模、用地、规划设计、用材、住宅类型的选择、形态创造、建造施工工艺、设施设备配置、科学利用,修缮管理、更便捷的综合设计方式,从根本上减少污染,清洁生产,创造能显示生态经济价值的生态环境与文化,这种思路对于现代公厕设计无疑是很有益的。人们常把厕所称为“轻松的场所”,所以公厕内部应以“轻松与卫生”为主题。为此,在设计的时候,我们必须注意建筑材料的选择,建筑色调的和谐,冲洗的及时以及通风换气装置的设计,同时,在洗手池旁边摆放绿色盆景,既给人以温馨的感觉,也能吸收厕所内的异味,一举两得。在厕所外部,我们应充分利用公厕的屋面、墙壁采光足、通风好、可避免人为破坏等优势搞绿化,针对公厕周围小气候的特点,在其屋面上种植具有耐高温、抗风沙、耐干旱等抗逆性较强的植物品种,如迎春、夹竹桃、连翘等;在其墙壁附近种植攀援性观叶植物,如爬山虎、常春藤等,使其沿墙体攀爬,既可减少绿化用地,增强美化效果,又能有效地保护墙面。同时,利用绿色植物的净化作用,使公厕周围十分洁净且空气清新,一扫公厕污浊之貌,这样,不仅可消除人们对厕所脏、臭的厌恶心理,还可为城镇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做出贡献。绿色公厕能使厕所达到“美观”的要求,作为环境的产物与环境相互依存,从而融入到环境中去,使人们即使进入厕所也有一种舒畅的感觉。

三、无性别公共厕所

另外一个值得推广的是无性别公厕,也叫中性公厕。虽然目前还有很多人心理上不太适应,其实好处很多。中性公厕在国外也叫“第三空间”,即男女都能使用,残疾人、老人和幼儿也可在异性家属陪同下进入。资源的利用最充分,也是人性化的体现。临街的无性别公共厕所有其独立的门,内部一般只设一件便器(蹲位或马桶),洗手盆视条件而定。但这样的单人厕所缺少内部走廊或私人空间,女性认为缺乏安全感,把婴儿车或者小孩独自留在外。上海四平路上的无性别公厕面,她们感觉不放心,因为不能观察到外面的情况,而有内部走廊的厕所就不会让入厕者有被囚禁的感觉。无性别公厕内的所有设施都应该设置在同一高度,没有台阶、门槛或者斜坡,到洗手池的下行台阶尤为不可取。厕所门到洗手池或对面墙的距离要至少保持在1500mm,如果需要在残疾人厕所、婴儿护理室等处配备外设门等设施,必然会增加更多的空间、休息室及门廊等部件。即使无性别厕所内的设施增加可能会减少空间,还是要特别注意厕所内空间的设计和变通性。

四、西安的立式厕所

西安叶甘霖女士所提倡的立式女厕必须使用一个辅助工具—女用导流器,而导流器的发明则源于她的一场病。1994年,叶女士腰间盘突出,行动十分不便,“那时每次上厕所,我蹲下去、起来都要老伴帮忙,自己很痛苦”。于是,曾经是软件工程师的她开始在家琢磨,用硬纸板折出导流器雏形,随后进一步完善,并在两年后申请了专利。2004年6月,西安第一个设有立式女厕的公共卫生间在西华门西南角投入使用。

一次性女用导流器,有点像儿时的折纸:手掌大小、双层、一头大一头小并都开着口。这种A字型的工具,曾在西华门西南角的公用卫生间免费赠送。导流器两侧印有使用说明及卫生、快捷、高雅、时尚等宣传语。为了提高导流器质量,导流器使用的原料是芬兰防水白卡纸,还在导流器末端粘贴了吸水垫。叶女士考虑到女性站着“方便”在衣着上的不便,还特别设计了带特殊拉链的女裤。

在一些城市的公共厕所中,女厕所外排长队的情景经常可见。叶女士认为,如果政府能在路边建立方便公厕,像封闭的电话亭一样,四面安置立式小便池,女性凭借导流器就能方便,岂不大大节省了空间?“如果设立这样的公厕,每个投资也不过上千元!我在网上看到,荷兰这样的立厕随处可见,女性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提高。现在很多高级写字楼里的卫生间,通用坐便器,这也是和国际接轨的一个形式,但许多坐便器上的内盖相当不卫生,估计是大家怕疾病交叉感染,直接穿着鞋踩在内盖上解便,这与建造者的初衷就南辕北辙了。”尽管国外游客、白领人士、“老、弱、病、残、小、孕”是女用导流器和立式女厕的主要服务对象,但在西华门公厕现场使用导流器的女性的确不多。观念上的难度要比技术上的难度大得多,在健康人群中推广要比在特殊人群中难度大。正常人一般一天一次大便,5-6次小便,按照人的生理需求,多建小便公厕才是众望所归。如果立式女用小便器能够推广,那么多建一些占地小造价低的女用立式公厕,就能从很大程度上解决城市中如厕难的问题。

五、总结

本文是对城市公共厕所建筑设计未来的展望。分别阐述了生态公共厕所、绿色公共厕所、无性别公共厕所的特点。能源紧缺,生态恶化已经是全球面临的严竣问题,未来城市公共厕所的建筑设计必须考虑节能和生态环保问题。西安叶甘霖女士发明了女用导流器,并提倡建立女士立式厕所,不仅是对传统的女士如厕方式提出了挑战,而且也为节省公厕占地,解决如厕难的问题作出了创新和探索。

参开文献:

[1]文佳,尺度化的建筑语言—空间的人性与地域性,资源与人居环境,2010.1

[2]林旭光,城市公共厕所发展趋势的探讨,环境卫生工程,2008.7

[3]李爱萍,城市公厕通风技术研究,环境卫生工程,2009.9

论文作者:王波波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8

标签:;  ;  ;  ;  ;  ;  ;  ;  

城市公共厕所未来发展趋势论文_王波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