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镜诊断及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价值论文_张先锋

宫腔镜诊断及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价值论文_张先锋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06医院妇产科 116041

【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出血的病因以及宫腔镜诊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子宫出血行宫腔镜检查,同时在宫腔镜下进行相应治疗和子宫内膜定位活检的156例患者资料。结果:156例子宫出血患者宫腔镜检查中,以子宫内膜息肉最多,共117 例,胚胎残留12例,子宫黏膜下肌瘤3例,疑似子宫内膜癌2例,子宫颈管息肉10例,子宫畸形7 例,节育器嵌顿或移位5 例。镜下诊断与病理活检的符合率为100% 。结论:宫腔镜是一种有效的异常子宫出血病因检查手段,结合病理检查可以提高诊断准确性。

【关键词】子宫出血;宫腔镜;诊断治疗。

除月经以外的子宫出血为异常出血,多见于流产或子宫腔内疾病。以往对异常子宫出血的诊断均多采用诊断性刮宫、B超检查,易造成漏诊或误 诊延误治疗。宫腔镜检查及治疗可以直接检视宫腔内的病变,是一种非常直观的检查,并可定位活检及治疗。现将我院156例异常子宫出血行宫腔镜诊治的资料作回顾性分析,以探讨子宫出血的病因以及宫腔镜检查及治疗的诊断价值。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3 年7 月至2015年12月因子宫异常出血行宫腔镜检查156例,患者年龄28 ~ 56岁,均为已婚妇女,排除妊娠、血液病患者。患者临床表现为月经过频、经量过多、经期异常延长、不规则子宫出血,108例B超检查发现宫腔异常回声。

1.2 方法采用德国WOLF宫腔检查镜,WOLF主动式连续灌流单级宫腔电切镜,冷光源,液体膨宫机,膨宫介质为5%葡萄糖,膨宫压力为100 ~150mmHg。所有患者做B超探查子宫内膜厚度,盆腔情况;宫腔镜检查术前查阴道清洁度,排除宫腔镜禁忌症。手术时间为月经干净3-7天,若不规则子宫出血应在出血停止或出血较少时进行检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术前排空膀胱,手术时患者取膀胱截石位,进行常规消毒外阴、阴道、宫颈,并铺无菌单;全麻下用宫颈钳夹持宫颈前后唇,探查宫颈的大小,扩张宫颈至8号;缓慢注入少量膨宫液体,使宫腔充盈、视野明亮,直视下用轻柔手法置入宫腔镜;转入镜体,按顺序全麻观察子宫,首先检查宫底、输卵管开口形态大小,其次检查子宫的前后、左右及侧壁,最后行宫颈管检查;观察有无增生、肌瘤、色泽、息肉、充血、出血、节育器位置等;发现可疑部位,宫腔镜下直接取活检,并送病理检查,无可疑部位,用小号刮匙刮宫内2周,取内膜送病理检查,对有宫内节育器者则取出节育器。

2 结果

2.1 宫腔镜检查镜及治疗镜下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105例,胚胎残留12例,子宫黏膜下肌瘤3例,疑似子宫内膜癌2例,子宫颈管息肉10例,子宫畸形7 例,子宫内膜炎8例,宫腔粘连3例,节育器嵌顿或移位5 例。

2.2 治疗及结果:105例子宫内膜息肉、10例子宫颈管息肉、12例胚胎残留、3例子宫黏膜下肌瘤均行宫腔镜下摘除或电切术,标本送病理检查,病理报告符合率达100%。3例宫腔粘连行分离术者病理结果符合。8例内膜炎病理结果符合。2例疑似子宫内膜癌病理结果符合。5例节育器嵌顿或移位取出顺利。镜下诊断与病理活检的符合率为100%。

2.3术中、术后情况:156例患者均能耐受检查,配合完成诊断。行宫腔镜下治疗者,术中少量出血,术后给予口服抗生素3-5天,均无感染、出血或其他并发症发生。3例术中稍感恶心、心慌、下坠不适,休息后缓解。

3 讨论

异常子宫出血包括生育期、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出现的异常子宫出血,引起异常子宫出血的常见原因有子宫肌瘤(黏膜下或肌壁内)、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增生症、子宫内膜癌以及妊娠物残留、滋养细胞肿瘤等。在应用宫腔镜检查以前,对子宫出血的诊断主要依靠妇科检查、B 超检查[1],诊断不明确者作诊断性刮宫检查。传统的诊断性刮宫术简单、易行,但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诊刮属非直视下操作,不能直接暴露宫腔及宫颈管,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微小病灶可能被遗漏,尤其靠近子宫角处常会遗漏,诊刮遗漏宫内病变的达10%-35%[2]。B超检查是一种无痛苦的检查手段,是明确妇科疾病最常见的辅助诊断手段,但是超声检查对宫腔内病变,尤其对侵犯子宫内膜的病灶尚不能很满意地显示,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宫腔镜是微创性妇科诊疗技术 ,具有其他器械不能替代的优点。可直接清晰的观察宫腔内及宫颈管的形态与结构,是诊断异常子宫出血的金标准[3].由于宫腔镜下诊断性刮宫与盲目诊断性刮宫、超声检查相比具有不可比拟的优点,而成为诊断异常子宫出血的最准确和可靠的方法。对子宫内病变的部位、数量、形态、质地及与子宫肌层的关系等能进行直接观察和描述,从形态学角度对子宫内病变作出诊断。

据报道,大约40%的功血患者药物治疗无效,不得不接受子宫切除术,而切除的子宫并无器质性病变。子宫内膜息肉及内膜增生是常见的子宫内膜病变,可引起月经量多、子宫不规则出血、经期延长,绝经后出血等,也是导致不孕症的原因之一。15%的肌瘤为黏膜下肌瘤,传统的治疗方法是经腹子宫切除或切开子宫剔除肌瘤。我院这3例黏膜下肌瘤为0型2例、1型1例,术前口服米索前列醇600ug软化宫颈,静脉麻醉后,卵圆钳进入宫腔钳夹肌瘤顺时针旋转拧掉肌瘤,缓慢经宫颈阴道取出,较大的在宫腔内粉碎后取出,术后于宫腔内放置气囊压迫止血并给予宫缩剂应用,患者恢复良好。尤其宫颈管内的病变,因位置隐匿,不易发现,通过宫腔镜检查可以直视宫颈管,确定有无宫颈管疾病,并能在直视下切除病灶,切除组织可送病理学检查,从而收到诊断、治疗双重效果。 因此,在诊断及治疗异常子宫出血中,宫腔镜诊断正确率高,创伤小,可作为异常子宫出血的常规诊治手段。

参考文献:

[1] 雷萍.宫腔镜、B 超检查诊断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探讨[J].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34-67.

[2]、夏恩兰、冯力民、段惠兰etal.电子纤维宫腔镜与B超联合检查2441例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8,14(1):31

[3]、郎景和。良好发展妇科内镜手术[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2.37(11):641

论文作者:张先锋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7月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0

标签:;  ;  ;  ;  ;  ;  ;  ;  

宫腔镜诊断及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价值论文_张先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