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式MRI指导下静脉溶栓治疗觉醒型缺血性卒中的效果论文_程冬敏

沛县人民医院 神经内科 221609

【摘 要】目的:探讨多模式MRI指导下静脉溶栓治疗觉醒型型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觉醒型缺血性卒中患者共30例,对患者行多模式MRI诊断,并以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对患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1)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比较: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患者的NIHSS评分逐渐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2)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患者的Barthel评分逐渐上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3)30例患者中,预后良好28例,所占比例为93.3%。结论:多模式MRI指导下静脉溶栓治疗觉醒型缺血性卒中效果显著,可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关键词】多模式MRI;静脉溶栓;觉醒型缺血性卒中;效果

觉醒型缺血性脑卒中是临床上的常见脑血管疾病,该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及致死率,只有早期对患者实施相应的静脉溶栓治疗才可减轻对患者造成的伤害,并减轻对患者后期所造成的影响[1]。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是临床上的常用溶栓治疗药物,但在实际治疗过程中,可受到多种并发症的限制,因此实际治疗效果并不理想[2]。为了改善这一情况,在本次调查中,我院分析了多模式MRI指导下静脉溶栓治疗觉醒型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现进行下述报道: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调查对象为我院收治的觉醒型缺血性卒中患者30例,纳入者满足下述标准:(1)年龄范围为18~80岁;(2)首次发病患者或者既往发病无明显后遗症;(3)发病至治疗时间在4.5h以内;(4)NIHSS评分在4分以上。排除下述标准:(1)存在大面积梗死早期征象;(2)深度昏迷患者;(3)治疗前NIHSS评分在25分以上者;(4)存在MRI禁忌症;(5)存在溶栓禁忌症。30例患者中,男17例、女13岁,平均年龄为(55.9±2.1)岁。

1.2方法

所有患者给予药物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进行治疗,给药剂量为0.90mg/kg。治疗时先按照10%的总剂量进行静脉团注给药,1min后将剩余药物与100ml的生理盐水相混合,并泵入给药1h内结束,给药结束后以生理盐水对输液管进行冲洗。在治疗24h对患者实施多模式MRI诊断,对脑组织的再灌注情况进行分析,溶栓治疗后24h后应用给予患者阿司匹林进行治疗,每日100mg,每日1次。

1.3疗效判定

预后良好评价指标:治疗后90d内患者的NIHSS评分≤1分,Barthel指数评分≥95分。

1.4统计学分析

所得数据经SPSS18.0统计学软件作分析,对于计数资料,以百分比形式表示,并行X2检验;对于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形式表示,并行t检验。对于P<0.05,提示存在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NIHSS评分改善比较

将患者治疗后24h、21d、90d的NIHSS评分改善与治疗前进行比较,结果提示,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患者的NIHSS评分逐渐的下降。具体见表1:

2.3预后良好人数比较

30例患者在接受相应的治疗后,预后良好人数28例,所占比例为93.3%。

3讨论

觉醒型缺血性脑卒中是指患者在睡觉时无新发卒中症状,但在觉醒后患者本人或目击者发现其出现卒中症状,约占所有新发缺血性卒中的 25%,超早期溶栓是目前治疗缺血型卒中最有效的方法,但溶栓治疗有严格时间窗限制,真正能从中获益的患者比例很小,由于醒后缺血型卒中患者发病时间不确切,如果根据 “最后看起来正常的时间(通常是开始睡觉的时间)” 确定卒中发生时间,则常被排除在溶栓时间窗外,但是实际情况是,这些患者很可能在溶栓治疗中获益。Todo K 等[2]研究结果提示:WUIS 可能在睡醒前短时间内发病,WUIS 患者临床和影像学特点均与发病时间明确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相似,提示其可能也适合早期再通治疗,以恢复或改善脑循环。

在该病早期,梗死灶中心区周围存在一个缺血边缘区,这一边缘成为缺血半暗带。而治疗关键在于迅速恢复这一边缘的血流,进而可使得细胞功能得以恢复[3]。但若治疗不当,缺血症状继续加重,变会使得细胞进行膜衰竭阶段,梗死范围得以扩大。有关文献报道显示,只要PWI扫描显示的病灶范围比DWI扫描的范围要大,即存在缺血半暗带。目前,对于发病时间在3h以内的患者是否在溶栓治疗前实施多模式MRI诊断尚存在一定的争议。但因每例患者的情况不同,血管基础病变、侧支循环、血流储备等情况存在差异性,即使在相同的时间窗内,其半暗带也会存在以的差异,若仅通过溶栓时间窗或CT诊断,往往具有局限性,无法了解到患者的病理及生理情况[4]。必须借助更加高级的方式对患者进行诊断,进而对溶栓治疗进行专业性的指导。

多模式MRI检查包括 PWI、DWI 和皮层激发功能定位成像等。PWI 和 DWI 对脑缺血半暗带的临床界定具有重要意义,PWI 与 DWI 比较的不匹配区域提示为脑缺血半暗带区,是治疗时间窗或半暗带存活时间的客观影像学依据,可为临床溶栓治疗提供依据,可对患者的治疗时间窗进行准确的评估,并可获悉患者是否可在相应的溶栓治疗中获益 [5]。在本研究中,我院对收治的30例患者进行调查研究,并由结果可知,在多模式MRI指导下进行静脉溶栓治疗效果显著,患者的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均获得了较好的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同时30例患者中预后良好28例,比例高达93.3%。治疗效果可观。

由上所述,多模式MRI指导下静脉溶栓治疗觉醒型缺血性卒中效果显著,使得整体治疗更加具有针对性,并为治疗过程中提供参考。该种治疗方案可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使得更多患者受益。

参考文献:

[1] 白青科,赵振国,隋海晶等.磁共振成像快速评价指导的觉醒型缺血性卒中患者的静脉溶栓治疗[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4,47(7):455-459.

[2] Todo K,Moriwaki H,Saito K,et al. Early CT Findings in Unknown - Onset and Wake - Up Strokes[J] . Cerebrovasc Dis 2006,21(5 -6):367 -371.

[3] 张然.觉醒型卒中临床特征、危险因素、CISS分型及预后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5.

[4] 程圆,苏丹.觉醒型卒中的临床影像学研究及治疗进展[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17(12):1340-1342.

[5] 张玉生,董大伟,李牧等.觉醒型卒中患者溶栓治疗进展[J].中华内科杂志,2013,52(1):74-75.

[6] 兰俊,朱少铭,陈立兵等.多模式CT指导下静脉溶栓治疗觉醒型缺血性卒中的效果[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15,(7):347-351,390.

论文作者:程冬敏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6月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5

标签:;  ;  ;  ;  ;  ;  ;  ;  

多模式MRI指导下静脉溶栓治疗觉醒型缺血性卒中的效果论文_程冬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