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有机化学教学中“有效教学”的实施研究论文_张亚芬

高中有机化学教学中“有效教学”的实施研究论文_张亚芬

天津市实验中学滨海学校 300451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大家对“有效教学”日益关注。掌握有效教学方法,有利于教师更轻松地教、学生更愉快地学。对目前有效教学的方法进行总结、探讨,有利于实现“因地制宜”的教学目标。本文从有效教学的概念、理念、策略等方面做了阐述。最后,就教学设计和手段提出有益建议。

关键词:有效教学;教学设计;教学策略;

1 问题的提出

《化学课程标准》对科学教育的主要结构进行了详细阐述:新的化学教程以学生需求和实践发展的需求为起点,利用化学本身的特征,从科学研究的角度对课程进行改革,增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程改革以培育积极主动发展的个体为目标,以实现个体对知识的主动探究和发掘为途径。从上述要求出发,展开有效额课堂教学,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实现必要的学习能力成为当务之急。当前,社会发展急需拥有独立思维、创新思想的新式人才,摒弃“填鸭式”教学,增强课堂实践的生动性与教学效率成为推进“有效教学法”的实践背景。有效教学改善了如教学对象、教学地点、教学内容等方面内容,以此保障了教学方式和内容的合理性、丰富性。从有机化学教学内容的客观实际出发,前者体现为素材多、反应多、条件多、影响因素多等一系列特点,加重了学生对相关内容有效掌握的难度。因此,以“有效教学”的具体方法展开化学学科的教学实践具有重要价值。

2 有效教学的含义和理念

“有效教学”是指以学生有无进步与发展为核心,以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为前提,以合乎教学目标为实质,以实现教与学的统一为关键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总和。诸多学者从各自的角度补充了“有效教学”内涵和外延。何明烈(2015)指出,有效教学有利于实现受教对象的整体进步与成长。陈红亭(2015)指出,有效教学以教学规则为基础,在最短的时期内,运用最少的精神与物资,获得最大的效果。“有效教学”的理念基于现代化教学特征提出,以提升教师工作效益以目标,强调对教学过程的评价和对教学目标的管理,具体内涵如下:

第一,“有效教学”的根本目的是推动学生的全面学习和终身发展。第二,其核心问题提高教学效益即强调在有限时间内的学习成效获得以及学习过程的综合体。第三,“有效教学”注重注重教学过程的可测性和可量化性特征,明晰教学方向。第四,该教学要求教师对课程展开不断反省与完善以期改进教学质量。第五,“有效教学”作为一种教学策略而存在,强调教师对策略知识的准备和必要的实践能力。

3.中学化学教学中有机化学知识的特点

有机化学部分是化学课程中相对独立的一个知识体系,学生在学习这一部分知识时容易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部分学生能够快速的抓住知识要点,,部分学生却难以入门,无法发现内容之间的逻辑关联。因此,从有机化学知识的特殊性出发,更适宜采用“有效教学”的方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 有机化学教学中实施有效教学的策略

4.1 创设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

和谐的教学环境就是教师在课堂中要让学生拥有“玩”的权利、“做”的机会以及“说”的权利,进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学生培养为知识的“主人”,实现主动学习、快乐学习。从上述要求出发,构建和谐的教学环境应该从以下方面入手。

4.2 构建自主、探索、互动的教学模式

首先要做到动手实验。实验中要重点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并且围绕主题展开实验操作,并赋予学生充沛的时间开展分析与研究。在实验中,教师应强调学生积极主动的对实验进行观察、思考、推测、验证,以此推进学生的自主性发展。构建自主、探索、互动的学习方式的教学模式应该做到如下方面。第一是强调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要求学生必须具备相应的背景知识、认知能力,对探究学习持积极态度。

4.3 有机整合,努力使各种教学因素和谐化

以计算机为媒介,整合板书、多媒体、学生实验、演示实验、学生的活动、教师的讲授,使这六个方面达到六合一。计算机将化学书本中抽象的知识转化成宏观模拟教程,将化学实验无法完成的知识抽取出来,并对其虚拟化,让其变的简单易懂,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进行学习。不仅能够刺激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还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4.4 注重归纳检测,在反思中加强知识掌握

根据高中生的年龄段特征,他们对知识的掌握深浅不一,通常缺少明确以及全局的认识。这就需要教师对知识进行整合归纳,使其简单易懂,降低增强学生的理解难度。此外,为了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教师可以利用测验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考验。

5 反思与启示

5.1教学设计的反思

新课程倡导一种课程共建的文化,需要教师重新认识自己的角色。在教学设计中,应较好的体现了“一切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同时,也应避免以下问题。第一是教学内容过多、过繁。总体教学内容感觉内容较多,学生完全消化比较吃力。课后教师应及时通过习题检测手段对学生掌握情况有所了解。在这里,教师可以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课下巩固课堂内容。第二是应该进一步创新教学方法。课程安排应该进一步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

5.2 教学设计的启示

在教学设计中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对教学目标进行设计时,教师要深刻领会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内容标准和活动建议,然后把它们转化为具体的恰当的单元或课时目标。另外,教师还应仔细分析教材内容的特点,把握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在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时,需要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去选择那些能引起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具备让其有身临其境感觉的章节,并将其和学生目前掌握的知识经验相联系,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的内容。课堂结束时需要及时的对课堂内容归纳总结、以习题的形式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检验。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注重多种教学方法并用,创设学生自主活动的情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究过程,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人”。总之,积极的教学方式要让学生主动学习、快乐学习。

参考文献:

[1]何明烈.TPR是小学英语的有效教学法[J].中国教育学刊,2015(09):103.

[2]陈红亭.有效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05):81.

论文作者:张亚芬

论文发表刊物:《未来教育家》2019年0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0

标签:;  ;  ;  ;  ;  ;  ;  ;  

高中有机化学教学中“有效教学”的实施研究论文_张亚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