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骏重返名利场_唐骏论文

唐骏重返名利场_唐骏论文

唐骏回到名利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名利场论文,唐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上海环球金融中心14楼的一间办公室里,正对着门的窗台上摆放着各种各样的奖杯、证书,大小、颜色不等约50个,它们错落有致地等候主人与客人们的检阅。每天,主人一进屋或坐在办公桌上一抬头就能看到它们。

      这间办公室的主人是唐骏,媒体与追随者曾给他起了一个响当当的绰号——“打工皇帝”。但这位“皇帝”越来越远离舞台中央,采访与演讲的机会剧减,更多的时候,他会在这间办公室里机械地度过一天又一天。

      在远离公众关注的日子里,唐骏生活得有些不习惯,但他在努力克服着自己。

      每隔一个月,唐骏就会带领他的上百名员工到衡山路一家酒吧自High,然后请“上海市最好的乐队”给他们伴奏。唐骏看重的是,它跟KTV完全不同,即使唱得跑调乐队也会帮助美化一番。

      在这个场合,唐骏偶尔会登场高歌一曲。他喜欢这种被众人簇拥的感觉,“就像开演唱会那样的”。

      这样尴尬的状态,唐骏已经持续了四年。在他心中,他依然觉得自己是成功人士。“谁也不要来否定我,我是成功的。”

      事实上,他的确是成功的,一度被称为是中国最成功的职业经理人。只不过,四年前的“学历门”事件,某种意义上改变了他的职业和人生发展轨迹。

      2010年7月1日,“打假斗士”方舟子连发21条微博,矛头直指时任新华都总裁兼CEO的唐骏,称他的美国加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系造假,唐骏则回应说自己的学位是美国西太平洋大学的博士,随后方舟子又指出这是一所卖文凭的“野鸡大学”。

      一时间,被万千人视作商业偶像的唐骏在媒体与公众的狂轰滥炸中,走下神坛。自此,在公众的印象中,这位“打工皇帝”被打上了“不诚实”与“欺骗”的标签。

      “我是有错误的,现在想起来有点后悔。”回想起当初,唐骏对记者说,“我就说自己是西太平洋大学人家也不会看低我,因为在微软也好,盛大也好,别人没有因为这个而看低我。我觉得这个还是有虚荣心在里面的,是我没有做对的。”

      唐骏想从头再来,他愿意坦然面对自己的过错。为此,他出版了自传《我还年轻,我还可以重新出发》。在书中,唐骏梳理了“学历门”前后的起因和经过,并认真做了反思。

      2013年初,唐骏告别了新华都,同时宣布,他与15名高管共同完成对港澳资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港澳资讯”)的MBO(管理层认购),他们共同出资1.5亿元买下港澳资讯62%股权,由唐骏担任公司董事长兼CEO。

      这就意味着,唐骏不再是专门给人打工的职业经理人,而是摇身一变成为了老板和“创业者”。

      现在,这位擅长营销的CEO,正通过一系列运作希望重回舞台中央。

      “我需要一个闪亮登场的时刻。”唐骏说,他都想好了登场后要摆的Pose。

      忘掉“学历门”

      尽管唐骏在运作重新登场,向公众讲述一个新故事,但直到现在,他面对媒体和公众时仍然表现得战战兢兢。在跟记者对话时,他有时高度紧张。比如,说到某个细节时,他会突然抬头,略带惊慌地迅速起身,然后从办公桌上拿出证据,以此来证明自己的“清白”。

      他会刻意回避“学历门”三个字,在这件事上,他像受到过过度惊吓一样,希望自己可以逃之夭夭。显然,他在内心里并未将这件事真正放下。

      “他是一个完美主义者,特别希望(自己)完美,但现在他可以接受自己的不完美。”跟随唐骏十多年的员工张维,如今已是港澳资讯的执行董事,她对记者说:“他(唐骏)在某个媒体上说不用在乎每一个人都喜欢他,在此之前,他是希望每个人都尽可能地喜欢他的,因为他表现得足够好。”

      张维透露,十多年前她去微软应聘,当时就看到上海当地的一家报纸用一整版报道唐骏。“唐骏是个明星。”她说,对于刚毕业的学生来说,唐骏就是他们的偶像。

      唐骏善于利用媒体,他的骨子里都渗透着传播与营销,更关键的,他对人性有着深刻的理解。他知道公众喜欢什么、媒体传播需要什么,他有一副好口才,可以讲述一个好故事,在故事的氛围中,将自己包装成一个偶像式的人物。

      “唐骏就喜欢忽悠与作秀。”有人毫不客气地对他发出质疑。

      唐骏从来不发火,不管是面对他的下属还是陌生人,甚至是质疑他的人。很多接触他的人都说他天生是一个“伟大的沟通者”。比如,无论在微软盛大还是新华都,每一次离开时,都不像其他一些职业经理人那样与老东家闹僵。相反,老东家还会送给他鲜花与掌声。对此,唐骏声称,罗纳德·威尔逊·里根是他模仿的对象,这位从影坛进入政坛的美国总统身上有不少亮点。

      “老有人说我像他,后来我发现我真跟他有点像:阳光、幽默、乐观,心态非常好,演讲有激情,跟太太关系还特别好。很多地方我至少是在学他,引为同道。”唐骏在一个电视节目中说。

      另外一个细节是,唐骏是少有的特别重视媒体关系的职业经理人。逢年过节,很多记者都能收到唐骏手机号发去的问候短信,而在处理采访请求时,他不会将这件事情交给公关处理,而是亲自与记者商定采访时间与地点等,这种做法获得了很多媒体的认可。

      况且,唐骏有着非常适合媒体传播的工作经历,之前作为职业经理人时他的履历足够风光。在担任微软中国总裁时,他的收入超过了1亿元;担任盛大总裁4年,收入超过了4亿元;随后,他以10亿股权转会新华都……逐渐地,在自己的一步步运作、包装与媒体不断传播的合力下,唐骏被塑造成为了公众眼中的“打工皇帝”。

      不过,在“学历门”事件发生后,也同样是媒体将唐骏赶下了神坛。当时,他收到数不清的问候短信,但一向内心强大的他却突然害怕这些短信了,因为“每一次问候都是一次伤害”。

      与这些刺激相比,对唐骏触动最大的还来自于他的母亲。“她在美国生活,曾非常愤怒地对我说:这个人(方舟子)是有病还是什么?怎么能用这种方式对待我儿子?”唐骏回忆说,“她一直教育我的是与人为善,不要与别人去争。”

      在媒体的不断报道与追问中,唐骏的信誉破产了,似乎一夜之间有关他的所有成功都存在着疑问。“我受到很多质疑和批评,我会很在乎,会想找记者跟他们交流。”唐骏说。

      最后,实在无路可走的唐骏消失了半年,他跑到欧洲游学以躲避无休无止的批评轰炸。“其实我觉得他挺痛苦的,从欧洲回来后他开始忘掉这些烦恼。这对他是一个打击,毕竟曾经那么多光环套在他头上。同时我也觉得他有委屈的地方。”张维说。

      “他不是一个一辈子靠骗人吃饭的人。”曾与唐骏共事多年的微软同事评价说。

      长达四年的隐忍与等待,对唐骏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折磨。这位不甘寂寞的职业经理人,正在为自己设定归来的日期。

      最快2015年初,港澳资讯将会宣布收购一家IT公司,它的体量是港澳资讯的三四倍。2013年,港澳资讯的盈利在3000万元左右,2014年预计盈利在5000万元左右。

      这家成立于1994年的公司,在2008年被陈发树的新华都收购前一直是国企背景,专注于证券业务,整个公司营收在2500万元左右。此后,新华都派了一位高管到港澳资讯任总经理,但他并没有让这家公司拥有良好业绩。于是,2010年,唐骏以董事长的身份进入港澳资讯,同时兼任新华都的CEO。

      “唐骏对IT、资本运作都是高手,(我们)非常期待他。”港澳资讯总裁乔光豪对记者说。

      唐骏加入后,首先将这家过去在上海软件园办公的公司搬到了上海环球金融中心。要知道,软件园的租金是每天每平方米三四元钱,而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是每天每平方米20元左右。当然,唐骏这样做是为了能够在资本市场更吸引人,这也是他包装的一部分,比较符合唐骏的性格。直到现在,他仍然住在上海一家五星级酒店的VIP包房,一年的租金是120万元。当年,唐骏的这个行为成为众多媒体热议的话题。

      唐骏将过去放置在新华都办公室的奖杯、证书等搬到了新的办公室最显眼的位置,而办公室所有的挡板都换成了白色,看起来整个办公室明亮了很多。“我喜欢明亮的颜色,也是给自己一些暗示。”唐骏说。

      在业务上,唐骏通过运作收购了四家公司——千寻网络、胜龙科技、弘扬科技、联游网络,它们完善了港澳资讯在手机客户端、网游领域的整个产业链。

      “(唐骏)通过资本运作收购的方式快速把港澳资讯的产业链做大,同时公司收入也有一个大的跨越,原来收入才2500多万元,后来收入基本达到一个亿了。”乔光豪说。

      对于自己的管理,唐骏得意地说:“很多人说我作秀,(但)我有很多强项,我管理能力中最大的强项并不是资本运作,而是对企业管理模式的改造。”

      2013年,当新华都董事长陈发树看到唐骏对港澳资讯的改造基本成功后,同意了唐骏的MBO(管理层认购)。他与15名高管共同出资1.5亿元买下港澳资讯62%股权,新华都占股17%,其中唐骏占股8.6%。

      在15人的高管团队中,唐骏的人达到了9个,他们以极低的价格收购了小股东股份,按照目前市场估值,唐骏的高管团队所持股份超过10亿元。

      看上去,唐骏成为了“老板”,是那个最有决定权的人。实际上,陈发树也留了一手。目前新华都已经投资2亿元,陈发树不会再给港澳资讯投资了,也就是说,唐骏可利用的现金只有账面上的两三千万元。他必须得通过财务杠杆,进一步将盘子做大。

      此外,在15人的管理层中,有近一半是新华都的人。更关键的是,尽管整个公司的决策都由“管理委员会”共同决定,唐骏拥有一票否决权,但最终的签字权在乔光豪的手里。乔是陈发树的老部下,同时也是公司的法人。

      这就意味着,唐骏必须得将港澳资讯做大,不然他什么都没有,甚至连最后证明自己的机会都失去了。“陈发树是一个善良的人,当然他也是一个商人。”唐骏说。

      在唐骏看来,港澳资讯的体量很小,他并没有看中什么,仅仅是借助港澳资讯的一个壳而已。“谁做老板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能不能给公司创造价值,我要证明自己。”

      在2013年的年会上,唐骏没有唱歌,也没有吹萨克斯,他做了一个演讲,主题是《重新出发》。他说,未来港澳资讯要寻找新的商业模式,使其成为一个真正有价值的公司。

      “未来五到八年,我要在中国的中小企业中打造50家A股上市公司。”

      为中小企业打工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14楼,在港澳资讯的办公前台背景墙上,密密麻麻挂满了约30块液晶显示屏,在顶端的LED显示屏上,最新的股票信息在不停地滚动着。而在显示屏的下方,面对镜头,唐骏熟练地摆弄着各种姿势。

      他很享受这样的时刻。

      但他也在适应没有媒体持续关注的日子。“刚开始可能是不习惯的,现在习惯了,(而且)不习惯也不行啊,毕竟已经发生变化了,至少现在习惯了。”唐骏说。

      现在,他的媒体邀约少了很多,每周他主持一档《唐骏来了》的电视节目,还写两个专栏。此外,他会到各个地方去演讲,多数是在大学里,或是面对一些创业者。

      “对我来说,他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人。他很健谈,我觉得他的讲话很有意思,也喜欢他的经营理念。”来自丹麦的女孩Mira Joergensen在听了唐骏的演讲后,就通过唐骏最终加入港澳资讯来到中国。现在,她的职位是国际市场部营销经理。

      “他跟大部分中国人都不同,他教会了我很多东西,比如他说,在中国做生意,关系很重要。”中文并不太流利的Mira Joergensen已经把唐骏当成了偶像。

      不仅是Mira Joergensen,唐骏希望更多的创业者可以成为他的信徒。所以,现在他会到处参加各种各样的创业者论坛。

      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港澳资讯新增加了一项投行业务,主要是为希望在上海“新三板”上市的中小企业服务。“我也转型了。过去是给一家公司打工,现在我还是为公司打工,还是一个职业经理人,但我是为中国的中小型企业打工。”唐骏说,由于港澳资讯是上海股交中心的合作伙伴,所以他们可以帮对方做一些投行业务。

      当然,唐骏的角色也在慢慢发生变化,他会与更多的创业者合作,向他们提供咨询、管理、资本运作等服务。“其实就相当于我是他们公司的半个CEO,最后帮助他们成功上市。”

      唐骏透露,新的投行业务涉及IT、医疗、金融、房地产等领域,而他2014年的目标是帮助80家公司在新三板上市。在2014年“十一”期间,唐骏通过电话告诉记者,目前已经完成签约60家。

      未来,投行业务将占到整个港澳资讯业务的20%以上。在这项业务上,港澳资讯主要是帮助中小企业“做体检”,比如一家企业想上市,要具备什么条件,怎么才能达到这个条件。唐骏说,他们都是按照A股的上市标准来给这些企业“做体检”。

      也正因为如此,唐骏越来越繁忙了,因为按照他的要求,2014年要帮助80家中小企业在新三板上市,PE可能投个三家五家,那么他们至少要接触200家中小企业。

      “唐总说话很有感染力,他在中小企业老板中有很大的影响力。”张维说,陪着唐骏去演讲时,她发现现场总是掌声不断。

      乔光豪也证明了唐骏在这方面的优势。“不是唐骏的话,不会有媒体来关注港澳资讯。他加入以后,对我们来说意味着很多机会。”

      现在,唐骏急需将港澳资讯做大,公司要涉及更多行业与项目,这样港澳资讯就不仅仅是一家金融服务公司,而是一家投行公司。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也只有这样,唐骏才能通过各种运作将港澳资讯做到上市,最终达到脱离陈发树的目的。

      “唐骏并没有因为一些事情就趴下来了,趴下来就说明你没有能力。我要告诉别人我还可以站起来,至于站多高已经不是我的追求了,我想告诉别人我站起来了,我还会做事,做很多的事。”说到这里,唐骏的嗓门突然提高了很多。

      目前,唐骏想投资的大多是创新型企业。比如,他看中了一家做眼角膜的医院,他们希望用猪的眼角膜来代替人的眼角膜。“已经在做临床了,狗和猴子已经做成功了,按照医生所说,狗和猴子能做成功,人基本上也能做成功。”唐骏说,他对这样的公司很感兴趣。

      在遇到好企业的时候,唐骏也会让自己的团队来投。如果个别人经济有问题,他会借钱给他们,并不要利息。唐骏从来不会亏待自己的部下,在港澳资讯,他禁止对员工任何形式的扣钱行为。

      张维透露,2013年9月时,唐骏自己拿出100多万元请上百名员工到韩国来一次豪华邮轮海外游,来回4天。很多员工都认为,唐骏比一般管理者要大方得多。

      “他喜欢热闹”,张维说。

      除了喜欢打高尔夫,唐骏还喜欢打篮球,而且,他会找一群人来观看。在篮球场上,他跑动特别积极,只是由于年龄最大,体力比别人差很多。

      此外,他还像自己的偶像里根一样,偶尔“触电”一把。在电视剧《办公室的春天》中,唐骏本色出演,在剧组待了十多天,饰演一个总裁的角色。“后来叫我去拍微电影,客串了四个小时。现在有很多人叫我去拍戏,我觉得自己快成为半个演艺圈的人了。”唐骏说。

      显然,这些噱头都让唐骏拥有了充足的演讲素材。在创业者面前,他异常高调地成为了一个无所不能的传奇人物。

      不过,有些时候,唐骏也要面临非常尴尬的境地。在与中小企业老板商谈合作结束后,有些好奇的创业者会问唐骏:“哎,那个‘学历门’事件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想揍他一顿。”唐骏说,这会严重影响他的心情。

      晚上10点,在上海虹桥机场2号航站楼,唐骏与他的两个助理正在候机。唐骏坐在一排人并不多的座椅上,他穿着一身黑色西装,两个助理站在他身旁。唐骏会时不时东张西望,直至后来排队登机。其间,没有任何一位乘客认出他来。

      深夜,他将抵达厦门,在那里,有一大批创业者正在等待着他。唐骏又将登上他喜欢的舞台。

      唐骏“打工”之路

      1995年初

      唐骏成为微软总都Windows NT开发部门的高级经理。从此,他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经理人之路。

      1997年底

      这位职业经理人回到上海,筹建微软大中华区技术支持中心(即上海微软),任总经理。这时候,唐骏开始在上海等地的报纸上整版宣传自己的故事,被众多人关注。

      2002年3月

      唐骏出任微软中国公司总裁。他慢慢展现自己的演讲能力,以及对成功的过度向往。

      2004年2月

      唐骏的“神话”迎来转折点,他受陈天桥的邀请闪电加盟盛大。同时,这位职业经理人获得微软中国荣誉总裁”的身份并从微软退休。此后,他帮助盛大成功在纳斯达克上市。

      2008年4月

      唐骏正式加盟新华都集团,而10亿元的“转会费”更是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

      2010年7月

      方舟子连续发21条微博质疑唐骏学历造假,并成功将这位众人偶像推倒。

      2011年至2012年

      唐骏始终未能走出“学历门”,这位职业经理人开始反思如何重新出发。

      2013年1月

      唐骏宣布辞去新华都总裁职务,成为“港澳资讯”控股股东。在这一年,出版了自传《我还年轻,我还可以重新出发》,向公众认错、道歉,并期待再次回到舞台中央。年底,对公司所有员工宣布,港澳资讯要重新出发。

      2014年

      希望帮助80家中小企业在上海新三板成功上市,并计划将来收购一家大的IT公司,宣告唐骏归来。

标签:;  ;  ;  ;  ;  

唐骏重返名利场_唐骏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