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代理成本的意义与途径_代理成本论文

降低代理成本的意义与途径_代理成本论文

降低代理成本的意义与途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途径论文,意义论文,成本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代理成本是指委托人基于委托代理关系所产生的各种成本的总称。在现代公司制度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情况下,公司资产的所有者是委托人,受托经营公司资产的管理者则是代理人。代理成本不仅仅包括管理者增加在职消费和因工作不努力、失误等带来的额外损失,而且更多地反映在股东和债权人的监督成本和管理人员的次优决策甚至非优决策带来的成本上。代理成本的产生源于信息不对称,处于公司外部的所有者无法确切了解管理者的努力程度,这就使管理者(代理人)受谋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动机的驱使,有可能违背所有者(委托人)的利益。如管理者为追求高报酬或逃避惩罚,人为粉饰利润,甚至不惜舞弊、侵吞公司资产等。这些行为将严重影响公司的正常发展,危害整体经济环境的健康。因此,必须对代理成本实施有效控制,以减轻其不良影响。就目前理论研究的结果,资本市场的良性运作对代理成本具有有效的控制作用。这主要是由于资本市场是公司融资的主要渠道,其特性及发育程度与公司的资本结构紧密相关,而公司的资本结构在债务比例和股权分布状况两方面都对代理成本产生影响。

发达国家的做法

从资本市场的角度出发,考虑如何利用资本结构解决我国公司目前存在的代理成本过高的问题,我们可借鉴发达国家的做法。

德国和日本是采用主办银行体制的国家。其资本市场是以债权市场为主,公司资金的主要来源是银行贷款,这两个国家主要通过资本结构中的债务比例来控制代理成本。

首先,根据信号理论,公司举债可以起到传递信号的作用。因为这种行为表明管理人员对公司的未来经营业绩有足够的信心,或者公司拥有预期效益良好的投资项目。这在一定程度上向投资者传递了公司的内部信息,缓解了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从根源上改善代理关系。

其次,在银行集中持有公司债权的情况下,积极介入公司治理,对公司实行严密的事前、事中、事后专家级监督,或与管理当局签定附有严格条件的债务契约,如果违反了这些条件,公司和管理人员都会受到损失,以促使管理人员努力遵守这些条件来保证自己和公司的利益。用监督机制限制管理人员的自由度来降低代理成本。

但是,作为组织控制机制,债务契约也是有成本的。一方面债权人的利益和行为倾向与投资者并不完全相同,债务契约的约束有可能使公司价值受到影响。如限定性的保持一定数量的营运资本,可能使公司错过良好的投资机会;或因债权人的保守使公司无法从事风险较高的投资项目。另一方面随着债务的增加,公司的财务风险也增加。理性的债权人会要求一个风险贴水以防备额外损失,公司不得不以更高的利率筹措新债,又使公司资本成本上升。

因此,公司的举债量必须限定在一个适度的水平上,以求代理总成本最小化。

而与德国、日本情况有所不同的美国,它拥有发达的股票市场,公司主要通过向中小投资者发行股票进行融资,股权较分散。这样高层管理者受到的压力就更多的来自于市场控制,因为公司一旦被并购,现有的高层管理人员将很可能失去职位,这种压力迫使管理人员改善公司业绩,提高股票价格,以降低公司被并购的可能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委托人和代理人的利益趋同。美国股票市场上频繁的并购之争充分显示了控制权市场的活跃性。

如果股权高度集中,公司的股东大会往往演变为控股股东大会,股东之间的相互制衡机制被削弱。代理成本实际上被转移到中小股东身上。另外,股权的集中将增加通过公开市场收购股票以并购公司的难度,至少是提高了公司并购的成本,这就使得控制权市场对于管理人员的压力大大降低了。

反过来如果股权过度分散,由于中小股东往往无法承担监督成本,他们更倾向于采取“用脚投票”的方式(买卖公司股票)表达自己对公司重大问题的意见。

可见,股权分布状况对公司的代理成本亦有不可忽视的控制作用。多元化、分布适当集中的股权结构对控制代理成本是比较理想的。

因此,从债务比例和股权分布状况入手、优化资本结构,不仅可以降低公司的资本成本,还能有效的减少代理成本,提高公司治理的效率和效果。

我国代理成本高的成因

从我国的情况看,代理成本偏高,资本市场的不完善使得资本结构对代理成本的控制不理想。具体原因如下:

1.公司融资渠道不发达,银行是公司的主要债权人。但是由于银行没有根本性地摆脱国家财政“出纳员”的角色,仍是国家贷款方针的执行者,在银行和公司之间的债务契约主要体现为政策目的,它们没有内在动力也没有外在压力去监督公司借贷资本的运作,银行的债权治理是被长期排斥在公司治理结构之外。因此,债务契约对于代理成本的控制作用被弱化了。

2.多数国有企业上市公司存在着国有股一股独大的局面,有关统计显示,国有股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比例高达67%。集合个人股东力量产生的机构投资者的影响力十分薄弱,不足以对法人股东或公司经理层实施约束。力量对比的不平衡使得股东大会与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之间的制衡机制遭到破坏,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更加严重,存在着大量“内部交易”和信息不公开,中小股东被迫承担了高昂的代理成本。

3.股票市场上投机气氛浓厚,股票价格和公司经营业绩之间不是必然的关系,而这种联系本来应是外部市场对管理人员约束力的根本来源。这表明无论公司资本结构如何,组织控制和市场控制在很大程度上已被架空,“内部人控制”的强化造成了更为严重的代理问题。

可见,资本结构对代理成本的控制作用取决于资本市场的完善程度,没有健全的资本市场,资本结构对代理成本的控制作用也就失去了必要的依托。因此,要使资本结构能更有效的控制代理成本,必须积极建立营造运作良好的资本市场,解决债权治理和股权治理缺位的问题,以确保各项约束激励机制的有效性。

降低代理成本的途径

合理的办法是:

1、可以考虑基于在计划经济下长期形成的密切的银企关系,借鉴德、日的主办银行体制,由银行向公司的决策机构和监督机构派遣金融监事,对公司的经营管理提出意见,并对公司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进行监督,以切实发挥银行作为债权人的治理作用。

2、加快公司债券市场的发展,使公司的财务风险可以在债券的市场利率中得以反映,并由此强化破产机制,公司才有动机寻求能使股权代理成本和债权代理成本之和最小化的最优资本结构。

3、制订合理的目标和方案,积极而稳妥地推进国有股减持,逐步分散公司股权结构。

4、努力培育机构投资者,以此扩大公众流通股的比例,使公司内的组织控制充分体现各股东之间的相互制衡关系,并通过股票价格的波动对法人股起到更好的外部约束作用。

5、健全资本市场的法律规范和监管体系,减少投机气氛,用有效的市场产生有效的控制。

综上所述,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目前公司治理中存在的代理成本普遍偏高的问题,构建一个公正、公平、公开的有效的资本市场是必由之路。

标签:;  ;  ;  ;  

降低代理成本的意义与途径_代理成本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