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旅行社绩效评价方法探讨_绩效评价论文

我国旅行社绩效评价方法探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旅行社论文,绩效评价论文,我国论文,方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旅行社业作为一个产业,对许多国家的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行社业得到极大的发展,我国旅游产业规模从改革开放初期近乎于零发展到现在的世界排名第五,旅行社业功不可没。然而,目前无论从国家,还是社会评价和监管部门,还没有建立起一套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的旅行社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以致在企业评价和监管实践中不能科学、规范地对旅行社的真实业绩进行评价。本文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已有的绩效评价体系的特点进行研究,同时结合旅行社经营特点,设计一套适合我国各类旅行社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促进我国建立科学规范的旅行社绩效评价制度。

一、研究旅行社绩效评价体系的意义

市场经济下企业的一大特点,就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两权分离以及投资人与经营者双方利益的某种对立,使得投资人与经营者处于信息不对称地位。同时,由于利益关系,国家和其他与旅行社有关的利益主体也与旅行社处于信息不对称地位。为此,旅行社的投资人、债权人、国家及社会公众,甚至旅行社职工等各方利益主体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和利益,有必要运用经营者绩效评价的方式,考核其经营成果和旅行社的发展潜力。从经营者方面,为了向投资人汇报自己受托责任的完成情况,同时为了证明自己的经营能力和经营业绩,也希望有一套科学、规范的绩效评价体系对自己进行考核。

(1)科学规范的评价体系可以为投资人进行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在所有权和经营权高度分离的现代公司体制中,投资人已无法对经营的全过程进行控制,也无法得到经营过程的全部信息,但他们又承担着投放资本的经营风险。资本的所有权决定了投资人拥有最佳经营者的选择权、利益的分配权、重大经营活动的决策权。那么,他们依据什么去选择最佳经营者,考评其经营业绩,从而为自己带来最大可能的收益?这里,不可缺少的信息来源是科学、规范的旅行社绩效评价体系。科学规范的评价体系对投资人的意义在于了解旅行社的市场生存能力、竞争能力和发展能力,以及投资回收状况、资本的收益状况,以决定是否更换经营者,或向企业投入更多的资金来扩大规模,或转让投资,或收回投资。

(2)科学规范的评价体系可以为旅行社债权人提供关于旅行社信誉和旅行社偿债能力的信息。旅行社的债权人通常有向旅行社提供贷款的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与旅行社有业务往来的其他旅行社或旅行社的供应商等。从旅行社方面,由于承担着对债权人的偿还责任,有义务向对方披露自己的资金运转情况和本息的偿还能力。从债权人方面,这种债权人的地位又决定了他们必然要对债务人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给予极大的关注,行使债权人的权力。当然,债权人为了按期收回本息,其关注的焦点是旅行社的偿债能力。旅行社偿债能力的信息同样来源于科学、规范的旅行社绩效评价体系。科学规范的评价体系对债权人的意义是了解旅行社负债性资金的使用方向、使用进度、使用效益,以及债权性投资利息回收情况、到期本金回收状况等,以决定是否收回贷款,或以后是否向该企业提供贷款等。

(3)科学规范的评价体系,可以为政府及社会监管机构提供有力的信息支持。政府管理部门包括工商、市场、税务、审计等。这些部门承担着维持旅游市场秩序的重任,他们要监督国家各项法律法规、经济政策在旅游市场和各个旅行社的执行情况,要监督各个旅行社向社会公众提供经济信息的相关性,因而必须借助科学规范的评价体系,否则,无法对一个旅行社的经营活动做出公正的评价。社会监管机构承担着监督和评价旅行社的经营活动、保护社会公众利益不受侵害的任务,要监督旅行社经营者承担受托责任的完成情况,监督旅行社对债权人债务偿还能力的真实性,同时,监督旅行社经营活动的合法性。这些都依赖于科学规范的旅行社评价体系。

(4)科学规范的评价体系,是对经营者进行激励和约束的科学依据。在所有权和经营权高度分离的现代企业体制下,投资者的最终收益依赖于经营者的经营业绩。如何有效地激励经营者投入最大的工作积极性,为投资人带来最大的资本收益,同时,对其行为进行适度的约束,是管理科学一直在探索的问题。笔者认为,为旅行社经营者建立一个科学规范的评价体系,使得对经营者进行激励和约束有了科学的依据,也许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方法。社会的其他方面,包括与旅行社有业务往来的旅行社、旅游景点、社会旅游消费者、旅行社的供应商、甚至旅行社的竞争者、旅行社员工等,都会从不同的利益角度出发,对旅行社的不同方面给予关注和评价。科学规范的旅行社绩效评价体系能为不同的利益主体提供不同内容的信息。

二、企业评价方法综述

1.我国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体系

我国企业评价制度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不断进行修正。财政部于1995年颁布了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的十个指标,并于2002年进行了修订,建立了“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体系”[1]。这一指标体系由绩效评价制度、绩效评价指标、绩效评价标准、绩效评价组织四个子系统构成。其中,绩效评价指标包括企业财务状况、资产运营状况、偿债能力状况、发展能力状况等四个子系统,每个子系统由若干个指标构成。绩效评价标准是在全国范围内测算的不同行业和不同规模企业各个指标的标准值,每个企业以自己的实际指标值与对应的标准值对比,即可对自己的经营绩效进行评价。

笔者认为,这一指标体系对于旅行社行业而言,主要存在五个问题。第一,这一指标体系是对国有企业的绩效评价,它强调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确立以“净资产收益率”为核心的评价体系。评价体系中的其他指标,也明显倾向于对经济效益的评价。笔者认为,尽管我国的旅行社目前仍以国有企业为主,旅行社最终也以经济效益为经营目的,但旅行社的行业特点决定了其经营的首要目的是社会效益,有时,甚至要将政治效益放在第一位。同时,随着我国加入WTO,旅行社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一个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旅行社格局即将形成,将国有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用于旅行社的考核显然不合适。第二,因为这一指标体系评价的重点是制造业,在指标的设计方面,主要考虑制造业的特点,如将“存货周转率”作为评价资产运营状况的首要指标。但在旅行社,存货周转率不能作为评价资产运营状况的首要指标。在市场信息指标中,也没有客户投诉方面的指标。而对于旅行社业来说,这一指标又是非常重要的。第三,这一指标体系仍然以会计利润为计算各项指标的依据,以会计利润为考核内容会带来经营者的许多短期行为,他们会以各种手段创造利润,甚至以牺牲企业的未来,来满足目前评价的需要。第四,2002年新的绩效评价体系包括基本指标和修正指标,共有24个评价指标,这些指标中大多数是利用已有的财务数据计算的财务指标,虽然也设计了8个非财务指标,但非财务指标一是数量太少,二是与财务指标的互补性差。

2.“平衡记分法”业绩评价体系

“平衡记分法”[2]业绩评价体系是20世纪90年代由美国学者提出并在世界上很多大型企业应用的一种企业业绩评价体系。这一评价体系将影响企业最终收益的因素分为财务目标、市场经营、内部管理和企业成长等四个因素。在这个体系内,不同企业可根据自己不同的经营战略、竞争环境、市场定位的具体要求确定合适的评价指标。这里,合适的评价指标体系要能够体现企业在这一时期的经营目标、战略选择、技术特征和企业文化等方面的特征。事实上,“平衡记分法”在将财务目标作为企业最终目标的同时,始终强调一个系统的管理理念,即平衡强调财务目标、市场经营、内部管理和企业成长等四个因素对企业最终收益的影响。成功的“平衡记分法”是要通过对以上四个方面的考核,透视一个企业的发展潜力。

笔者认为,尽管“平衡记分法”评价体系没有针对一个具体的行业,如旅行社行业,但它以财务指标作为企业业绩评价的核心,同时,强调市场、内部管理和企业成长等几个因素在企业业绩增长过程中的作用的思想是值得我们吸取和借鉴的。

3.“经济增加值”(EVA)业绩评价体系

“经济增加值”[3]业绩评价体系也是20世纪90年代美国实业界提出的一种企业业绩评价体系。“经济增加值”是指企业收益与资本成本的差额。具体计算公式为:经济增加值=税后经营利润-投资成本×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经济增加值”区别于传统的业绩评价方法的特点在于用经济利润代替了会计利润,将研究开发费用、顾客与市场开发、人力资源培养等方面支出由费用化调整为资本化,并在受益年限内摊销。同时向管理者灌输了新的资本增值理念,即强调只有投资于现有资产上的实际收益大于资本供应者的预期收益时,资本才得到了增值。企业以经济增加值为基础建立特有的报酬计划,使管理者和员工在为投资者着想的同时也像投资者一样得到回报,引导管理者更注重企业的长远发展。

笔者认为,EVA虽然引导管理者注重资本成本理念和企业的长远发展,使管理者利益与投资者利益融为一体,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涉及多项调整事项,大大增加了计算EVA的复杂性和难度,使EVA的应用受到了极大限制。就目前我国旅行社管理水平而言,获取EVA的成本太高,可操作性不强。但它强调资本成本和用经济利润代替会计利润,引导管理者注重企业长远发展的思路在理论上是一种突破,也值得我们在旅行社绩效评价体系的设计中学习。

通过对以上三种企业绩效评价方法的分析和综述,我们可以看到,三种企业绩效评价方法各有利弊,但无论哪个方法单独用于旅行社的评价,都有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根据旅行社行业的经营特点,笔者结合以上三种方法的特点,设计了一种评价旅行社经营和发展的评价方法——“超额利润增长率”评价法。

三、一种新的旅行社绩效评价方法——“超额利润增长率”评价法

“超额利润增长率”评价法本着以效益为核心,进行多因素综合评价,同时,坚持定量分析与定性评议相结合的原则,吸收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体系和“平衡记分法”以及“经济增加值”评价方法的长处,结合我国旅行社经营管理特点,将三种评价方法进行了有机的融合。这个方法的特点是:

首先,借鉴了“经济增加值”评价方法的理念,建立以“超额利润增长率”为评价体系的核心。超额利润反映旅行社在行业经营中获取额外收益的能力。具体计算公式为:超额利润=旅行社净利润-行业平均净利润。其中,“旅行社净利润”指会计净利润减去资本成本的差额。这里,一个新的理念是将投资人的收益看作资本成本(就如同负债成本一样),使经营者将向投资人提供的资本收益看作与向债权人提供的负债成本同样重要,从而尽力去完成。超额利润增长率是超额利润的年增长速度。计算公式为:超额利润增长率=(本期超额利润-上期超额利润)/上期超额利润×100%。超额利润增长率可以反映旅行社经营发展的潜力。超额利润增长率是相对数,具有较强的可比性。在实践中这一指标也便于计算,具有较强的操作性。

其次,运用了“平衡记分法”的基本原理。旅行社财务指标、市场实力、内部经营管理、创新与成长四个方面存在着环环相连的因果关系:旅行社的财务指标——“超额利润”的增长基础是较强的市场实力、内部经营管理优势和创新成长能力。旅行社在这几方面的提高最终将通过财务指标体现出来。而良好的财务状况又为旅行社进一步增强市场实力、改善经营管理、创新和成长提供了保证。因此,旅行社绩效评价必须对以上四个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

再次,结合了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特点。旅行社绩效评价指标设计应根据旅行社行业经营管理特点,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本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了财务指标评价旅行社财务状况、偿债能力和资产运营状况,选择了能充分反映旅行社市场实力、内部经营管理、创新与发展能力的非财务指标,弥补了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指标以财务指标为核心、非财务指标不足的缺陷,实现了科学、规范、全面评价旅行社绩效的目的。综上所述,旅行社超额利润增长率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如图所示[4][5][6]。

图中箭头表明该旅行社绩效评价体系以超额利润增长率为核心,指向超额利润增长率的纵向箭头和由其指向财务状况、市场实力、内部经营管理、创新与发展四个方面的箭头表明超额利润增长率与财务状况、市场实力、内部经营管理、创新与发展能力互为因果链,相辅相成。

标签:;  ;  ;  ;  ;  ;  ;  

我国旅行社绩效评价方法探讨_绩效评价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