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报服务社会化影响因素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情报论文,因素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情报服务社会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情报工作发展的必然结果,这在我国情报界已成为一个普遍的公论,而且许多单位和部门都已开展了不同程度的探索,并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但是大多数机构或部门目前却仍“旧貌依然”。鉴于此,本文想探讨一下影响情报服务社会化的因素以及消除这些因素干扰的对策。
情报服务社会化,一方面是指情报服务将面向全社会开展全方位的服务;另一方面也指全社会都来重视和支持情报活动,为情报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一切便利。影响情报服务社会化的直接因素及对策不外乎以下几种。
1 思想观念因素及对策
这主要指两个方面,一是指情报工作人员思想观念的影响,一是指社会公众的思想观念如何。情报工作人员的思想观念方面,过去我们一直提情报工作是科研、决策工作的“参谋、耳目、尖兵”,忽略了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促进作用,因而情报工作的服务对象一直局限在科研领域和决策部门,很少过问社会生产和生活领域是否也需要情报工作,是否也需要情报人员为他们献计献策和提供相应的帮助,因而形成了任务靠上面计划下达、经费等上面调拨的心理定势。但是,随着我国政府工作重点的转移和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发展生产力和经济建设已经成为我们一切工作的中心。“科学技术要面向经济建设,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是科技、经济领域深入改革的指导方针。在这种形势下,情报工作显然已不能再固守过去的领域与模式,而必须拓展其服务领域,调整其运行机制,向全社会开放,为全社会服务。应该将其工作中心从向科研、决策部门提供相关资料与对策方面转向寻求科技与经济结合点,为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方面来。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须首先在思想观念上作重大转变,变“等、靠、要”的心理态势为锐意开拓、主动进取的思维意向。
至于社会公众的思想观念因素,则主要是指社会公众的情报意识以及对情报、情报工作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的认识。过去我国一直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一切由上级统一计划、统一调配,社会个体之间没有激烈的竞争,因而情报工作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很难体现出来,使得社会公众对情报工作可以说根本无从认识。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情报以及情报工作可以说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发展须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由于社会情报教育开展不够,社会公众对情报及情报工作的认识目前仍处于一种模糊不清的状态,对于如何获取所需情报更是茫然不知。这种状况必然影响到社会公众情报意识、情报观念的形成,就更不必说要求他们来重视和支持情报工作的广泛开展了。
因此,从思想观念角度来说,为加速我国情报服务社会化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一方面应促成情报人员尽快转变观念,冲破“等、靠、要”的心理障碍,充分树立产业观念、市场观念和竞争意识,培养积极参与的精神;另一方面,应该做好有关情报及情报工作的普及教育,促进社会公众情报观念、情报价值意识的形成,促成全社会对情报活动与情报工作的真正重视与支持。
2 社会的情报需求因素及对策
情报工作社会化服务能否开展起来以及开展的程度如何,与社会显示的情报需求强弱直接相关。社会情报需求强,情报服务社会化就容易开展,并能很快地深入下去;而社会情报需求弱,情报服务社会化就必然缺乏必需的动力,即使构架起来了,也不容易深入开展。因此,要开展社会化情报服务,首先还应该考虑到社会的情报需求状况。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社会的情报需求是相当薄弱的,因而根本不存在开展情报社会化服务的条件。现在社会公众经济意识和竞争意识的增强,对各方面情报的需求将日益扩大,因此就自然而然地出现了情报服务社会化的需求。但是,由于我国目前的情报需求仍然处在一种零散的、随意无序的状态,还没有形成大规模、群体化的状态,没有任何规律可循,因而情报服务也只能是零散的、随机的,这样不仅服务效益差,而且也不利于工作的深入开展。因此,目前的对策应该是尽可能采取一切办法刺激社会需求,并通过一定的措施来引导和培育社会需求,逐步发现其需求重点及未来意向,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情报服务,从而逐步建立起能满足各方面情报需求的社会化情报体系。不要一提社会化就泛泛地提全方位服务。全方位服务既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又是一种非常完善化的服务,并不是一下子就能建立起来的。不同地域由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不同,其资源状况与发展战略也不同,因而其情报需求重点必然也不同。即使是同一地区,由于其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其发展重点及相应的战略规划不同,其情报需求的侧重点也不可能总是不变的。因而,建立情报服务社会化体系首先还应该掌握社会情报需求变化规律。掌握了其中的规律,该如何着手建设情报社会化服务体系也就变得有章可循了。
3 社会情报能力因素及对策
社会情报能力包括两个方面[1],一方面是社会的情报提供能力;一方面是社会的情报获取与吸收能力。
3.1 社会的情报提供能力。
这主要指社会上所有情报服务机构及整个体系提供相应的情报服务的能力。它又包括情报的搜集能力、情报加工与整理能力、情报传递能力等。社会情报提供能力不足,开展社会化情报服务就只能是一句空话。目前我国情报界由于受人员素质影响以及技术条件、通信能力的限制,加上管理体制的不合理,情报提供能力一直不能有较大的提高,这无疑也是限制我国情报服务社会化体系建立的又一重要因素。
3.2 社会的情报获取与吸收能力。
情报服务与其他物质性服务不同,它与社会公众一定的文化素质相对应。一条情报提供以后,如果不能被社会公众所接受并理解,其价值显然是无法实现的。我国社会由于人口众多,文化教育不能充分普及,社会公众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社会公众对情报的获取及吸收能力较差,这无形中极大地影响了情报功能的发挥,并进而影响公众对情报及情报工作的认识,影响情报服务社会化体系的建立。
总之,社会情报能力如何,极大地影响着一个社会各方面的发展。目前我国社会存在的情报需求不足与情报需求不能满足并存的矛盾,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于社会情报能力低下造成的。因此,目前应该一方面加强情报人员的培训与教育,增加技术投入,发展通信产业等,以增强社会的情报提供能力;另一方面应该加强全民族文化教育事业,努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水平,以提高全社会的情报获取与吸收能力。
4 社会的情报政策因素及对策
情报政策问题目前已成为世界性的热门话题。国际情报界甚至把情报政策的制定、执行及其效率的评价,看作是情报领域具有代表性的四大最新动向之一(其他三大最新动向为:世界性情报网的实质性发展;国际区域性情报网络化的发展;情报资料档案向世界市场扩大)。关于情报政策,过去我们的理解是:情报政策就是国家为发展科技情报事业而制定的方针、原则和方法,是科技情报系统的行动准则[2]。在这种理解指导下,我们制定的情报政策就仅仅规定了情报工作应该如何为科研立题做好论证,如何为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相关的资料保证,如何为有关部门的决策提供建议等等,并没有从政策上要求情报工作该如何为社会生产及人民生活提供广泛的情报服务。在这样的政策指导下,情报服务必然是一种小范围的、功能单一的活动。目前我国情报服务社会化不能尽快深入地开展起来,与这种政策造成的指导思想不无关系。因此,随着目前社会的变化以及对情报工作的相应需求,社会情报政策也应作相应的调整,这不仅指对情报政策的理解上,更重要的是指情报政策的内容上。目前的情报政策应该指:有关的决策部门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根据需要与可能而制定的指导各项情报事业,协调各种情报活动的策略原则与行动纲领。其内容也应根据我国目前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情报工作面临的情报需求状况、情报环境及任务,作相应调整,应增加促进和推动情报市场的建立与完善,促进情报产业发展及情报服务社会化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社会情报政策是社会情报活动的行为准则和行动纲领,它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应该因时、因势及时加以调整。当然,通过反复的实践检验,对于一些根本性的指导方针和规程,也可以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形成情报法。总之无论如何,根本目的都是为了要促进情报工作适应社会需求,并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需求。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立,也需要有相应的政策指导与扶持。
以上只是讨论了4个因素对建立情报服务社会化体系的影响及对策,另外人才、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也是发展社会化情报服务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但笔者认为它们都不是主要因素,例如人才因素,如果将思想观念及指政策方面的问题解决了,这一因素的影响自然而然就会淡化或消失。人才队伍的形成是因社会需要而发展起来的。思想观念上重视了,人的积极性提高了,能力素质的提高也就不成其为问题。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的优化也同样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