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的创新策略分析论文_刘玲萍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的创新策略分析论文_刘玲萍

(芜湖市鸠江区沈巷镇南埂小学,241012)

摘要:小学数学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学科,在具体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和目的,与时代发展和科技进步相适应,实施教学方式创新,进而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本文分析了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创新策略,希望可以给相应教学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新策略

如今实施了新课程标准,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时,老师要遵循相应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等知识和要求,以学生具体情况、接受能力、年龄因素、对知识理解能力等作教学基础,给学生建设生动、有趣味性的教学和学习环境,在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中,要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情感体验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提高。

1、要明确数学教学内容和目标

小学五年级的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目的是要掌握数学知识,并可以进行有效应用,同时要对社会生活和世界进行详细了解[1]。而数学老师进行教育的职责是教会学生数学知识,让其掌握学习方法,并可以把所学习的数学知识有效应用,同时要对数学知识本质进行准确理解。因此,老师要对数学教学内容和目标全面分析和明确,更加情境、逻辑等关系分析和研究应用相应教学计划和方案,进而保障教学活动的顺利有效开展。也就是说,在进行实际教学时,老师必须五年级数学各章节内容和重点难点知识点进行详细掌握,并做好课前准备,引导学生实施预习,以给课堂教学奠定基础。比如,对于数学概念的产生、应用、转化过程进行有效理解,结合学生的认知程度,创新课堂有效教学方式,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2、仔细准确分析数学教学内容

小学五年级的数学教学内容有数学计算、代数知识、几何应用、数学组合、数论等多种内容。五年级数学的内容和低年级数学不同,变得更复杂,开始涉及几何图形知识的计算和相应应用,这些都是给初中几何的学习打基础[2]。几何知识能够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进行锻炼和培养,同时也对学生进行空间想象力及发展创造性的思维的培养打好基础。可是实际的教学中,有些老师并不重视这些,还是重视传统理论教学,不重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这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和锻炼非常不利。所以,数学老师要对相应教学内容进行准确仔细分析,要转变教学思想和改变教学方式,进而更好的开展数学教学,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质量。

3、研究和应用相应教学方法

要对学生进行更好的教好,就是要使学生学会数学知识,并要掌握数学学习方法。所以,在进行具体实施数学的教学中,老师要更新教学思想观念,研究和探索新教学方法,进而有效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3.1合理设置问题,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具有兴趣和好奇心,才会更好的学习和学会数学知识。学生在提出问题,并进行分析解决,才可以学会和掌握相应知识,进而促进学生开拓思维,可以更好的成长和发展[3]。要对学生的思维进行锻炼和培养,老师可以合理设置相应问题,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对相应问题进行有效分析和解决,进而使学生对相应数学知识进行深入理解和应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学习《小数乘小数》知识时,老师给学生提出问题“班级的一块玻璃坏了,要求学生帮忙购买一块安装,经过测量,这块玻璃的长和宽分别是1.3米和0.6米,请计算玻璃的面积?”这时学生要复习长方形面积公式,进而进行计算得出1.3×0.6=0.78平方米。接着老师让学生思考这与上一节课所讲解的‘小数乘整数’知识的不同,进而开始研究和学习新的数学知识。

3.2进行巧妙提问,并且要让学生具有新鲜感

老师进行数学知识的讲解时,要对课堂教学精心设计,可以在课程开始时设置具有悬念的问题,以对学生的注意力进行更好的吸引,调动其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而在课程将要结束时,老师要提出具有趣味性的稳妥,进而给下面的课程教学奠定基础,进而促使学生更好的参与课堂教学。例如,进行“小数乘法”章节知识进行教学时,老师在课程开始时,在黑板上写出三个相同的小数,接着提出问题“以前,我们学习过小数加减法,请计算这些小数和是多少?”学生会很容易列出式子,并得出结果。然后老师去掉了小数的小数点,接着提出问题“如果这三个相同的数取出任一数,乘以3,结果怎样呢?”学生得出的结果是与三个整数的和相同,老师就又问:“如果是原来的这三个小数,其中的任一小数也乘以3,会怎样?”进而老师开始了“小数乘整数”知识点的讲解和学习。因为学习思路和方法的引领,学生对相应知识理解深刻。并且,在课程结束前,老师又给学生提出问题“小数乘法是这样进行计算的,我们学会了,那么小数除法会是怎样的呢?”老师的提问给学生设置了悬念,可以使学生复习巩固已经学习过的数学知识,同时,也会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进而给后续的学习打好了基础。

3.3灵活渐进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探究欲望

五年级的学生开始形成了自己的个性,这时的学生对新鲜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因此,老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实施创新,进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探究欲望,同时可以让教育教学具有创新性。在进行新鲜事物的尝试和接触时,老师要对学生的学习状况时时注意,同时对学生的错误和理解偏差进行隐性指出,在增强学生学习探究欲望的同时,更好的保护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例如,进行“因数和倍数”知识教学时,老师提出了一系列问题:“找出25的因数都是哪些?”“其中的最小因数是几?”“0是最小因数吗?”……老师的提问是逐渐的深入,这些问题可以对学生的反应和应用能力进行有效测试,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锻炼和培养。假如学生回答“0是最小因数”,老师引导学生对其原因进行分析,让学生明确因数和倍数通常指非0整数。以此为基础,老师可以提出下面问题“因数和倍数是不是整数?”组织学生进行研究讨论。这样的教学可以引导学生反思,进行举一反三,锻炼和培养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解决、运用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进行数学教学是要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培养和锻炼,这是复杂和长期坚持的过程。所以,进行小学五年级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和特点,应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重视培养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并要转变教学思想观念,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更好的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和效果。

参考文献

[1]吴爱丽.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的创新策略[J].中华少年,2018(27):95-95.

[2]张常春.新课标下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的思考[J].好家长,2017(47):162-162.

[3]漆国燕.小学五年级数学学科特点及教学[J].考试周刊,2018(56):87-87.

论文作者:刘玲萍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2月5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6

标签:;  ;  ;  ;  ;  ;  ;  ;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的创新策略分析论文_刘玲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