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电梯的曳引滑移影响因素及解决措施论文_吴国栋

小议电梯的曳引滑移影响因素及解决措施论文_吴国栋

亚洲富士长林电梯(新余)有限公司 江西.新余 338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许多地方高楼大厦拔起,因此,电梯是人们生活中经常用到的设备,而随着电梯长时间的使用,电梯会出现曳引滑移的现象,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本文首先分析了影响电梯曳引能力的影响因素,然后探讨了造成曳引滑动的原因,最后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电梯;曳引滑移;解决措施

1、影响电梯曳引性能的主要因素

1.1当量摩擦系数

物体之间摩擦力的大小主要与物体自身的属性有关,电梯曳引系统中主要是曳引绳和曳引轮产生摩擦力,这两者的材质也会影响电梯的曳引能力。当量摩擦系数主要与绳材的捻法、生槽的润滑情况、绳槽材料、曳引结构的清洁程度以及绳槽形状有关。曳引绳的润滑情况能直接影响到摩擦系数,但是不能在绳外润滑,只能在绳内轻微润滑,使其更加柔韧。如果在绳外使用的话,会使当量摩擦系数以及曳引力降低,从而出现滑移现象。目前使用比较多的绳槽有V形槽、半圆切口槽以及半圆槽,其中当量摩擦系数最大的是V形槽,最小的是半圆槽。V形槽虽然当量摩擦系数大,但是其使用过程中磨损比较严重,经常出现卡生的情况,逐渐转变为半圆槽,因此使用比较广泛的是半圆切口槽。企业在设计和生产电梯时,虽然已经准确计算了电梯的曳引能力,但是在实际安装的过程中,一些因素的存在会影响到电梯的曳引能力。如果电梯不能按照相关规范的要求进行安装,那么其曳引能力就会降低,从而发生滑移的现象。

1.2 包角

曳引绳在曳引轮上的绕线方式通常有1:1、2:1以及3:1。而根据相关的计算公式,提高曳引能力的方法还有增加包角。不同的绕法有着不同的传动方法,也就出现了不同的传动比,也被称为曳引比。1:1的绕线方式的曳引比就是1:1,同理可得出2:1、3:1绕线方式的曳引比。根据曳引绳在曳引轮上的不同绕法,一般按照次数可以分为单绕以及复绕。单绕至绕过一次,因此包角小于180°,而复绕是绕过两次曳引轮,因此其包角大于180°。

2、电梯曳引滑移现象产生原因

2016年4月1日,某公司接手A小区的电梯维护保养项目。项目负责人在组织人员进场后,对该两个小区共计135台电梯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检查,发现电梯状况较差,电梯已经使用超过十年。

A小区电梯在运行过程中普遍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电梯在运行过程中,到达目标楼层开门时,电梯地板的高度与相应楼层不能保持在同一高度。这个问题很容易造成居民在乘坐电梯的过程中,进出轿厢因为被绊而摔倒,存在明显的安全隐患。针对这个故障现象,首先要分析产生这个现象的原因,并且分析时应该从机械角度去看,可能是钢丝绳与曳引轮之间产生了滑移,即摩擦力减小了。因此项目人员对此进行了验证,用粉笔在钢丝绳和曳引轮上画一条线,让电梯停在一楼,然后开动电梯到顶楼,再返回一楼,此时观察刚刚画的线,果然出现了明显的滑移。下面主要分析造成电梯曳引滑移现象的原因。

2.1 曳引钢丝绳和曳引轮槽不匹配

要想保证电梯具有良好的曳引能力,首先应该正确匹配曳引轮槽和曳引钢丝绳,这样才能避免出现滑移现象。造成曳引钢丝绳和曳引轮槽不匹配的主要原因有钢丝绳的直径与绳槽直径不一致,经常出现过大或者过小的情况,这样就给电梯的安全运行造成很大的影响。

如果在电梯安装的过程中没有正确的选择曳引钢丝绳,就会使钢丝绳的直径与曳引轮的直径不匹配。通常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电梯安装人员的疏忽造成的,因此出现的次数比较少。而配合使用钢丝绳和曳引轮槽的尺寸公差最大值以及最小值时,经常会出现不匹配的问题,电梯安装过程中此现象比较常见,并且也经常被安装人员忽视。

2.2 曳引钢丝绳和曳引轮槽磨损

曳引钢丝绳的传动主要是靠曳引轮实现的,并且曳引轮还要承受对重、负载以及轿厢等电梯装置的静载荷以及运动载荷,因此对曳引轮的要求比较高。曳引轮不仅要有良好的韧性以及较大的强度,还要能够耐冲击、耐磨损。电梯运行过程中,钢丝绳和绳槽之间会产生相互作用从而出现磨损现象。如果磨损比较严重的话,就会出现不均匀磨损的情况,这样不仅能够降低曳引轮的使用寿命,同时还会影响到电梯的正常运行。造成绳槽磨损的因素比较多,首先是曳引轮的材质以及物理性能,特别是轮槽形状偏差、节圆半径不一、槽面硬度不同以及轮槽材质的均匀性。曳引系统承受的载荷越大,会增加钢丝绳的张力,同时还会增加曳引轮两侧的钢丝绳的张力差,而不同的钢丝绳之间也会产生张力偏差。

2.3 轿厢过度装修导致曳引力不足

电梯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经常会装修电梯轿厢。比如在轿厢内铺设大理石地板,选择镜面不锈钢或者木板等作为轿厢的壁板,安装轿厢天花板以及空调等。虽然装修能够使轿厢更加的舒适以及美观,但是会增加轿厢的自重,甚至会增加几百公斤。这样就会逐渐增加降低的曳引能力,从而导致出现滑移情况。

曳引驱动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是对重装置,其能够平衡部分载荷的重量以及轿厢的重量,从而减少电梯运行过程中的功率损耗。假设电梯对重的重量是W,轿厢的重量和额定载荷的重量分别为G和Q,平衡系数是K,公式为W=G+KQ。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果电梯轿厢进行装修,那么会增加自重G,从而降低电梯的平衡系数,降低电梯的曳引能力导致滑移现象的发生。

2.4 曳引钢丝绳断裂以及绳头组合脱落导致滑移发生

曳引绳的两端一般会连接对重、轿厢以及机房的固定结构。这种连接装置也就是绳接装置,也被称作绳头组合。此装置不仅要连接轿厢和钢丝绳等,同时还要缓冲电梯运行过程中的冲击载荷、平衡和调节不同钢丝绳的张力。因此端接装置必须要牢固,其抗拉强度要大于钢丝绳的破断拉力。

如果电梯运行过程中钢丝绳受力不均匀,那么各绳槽受到的比压也不一样。通过实验得出,钢丝绳在绳槽内受到的比压大小与绳槽的磨损程度成正比。钢丝绳张力的存在会使其产生比压,并且不同钢丝绳的张力不同,那么绳槽的比压也不尽相同,这样就会出现钢丝绳不均匀磨损的情况。绳槽的节圆直径不一样,也会导致钢丝绳的曳引速度不一样,电梯运行的过程中就会产生一些磨损现象,从而导致钢丝绳在绳槽中出现滑动现象。

2.5 引力过大

曳引过大会引起电梯的冲顶,根据相关的曳引力公式可以发现,造成曳引力过大的主要原因就是包角过大以及当量摩擦系数过大。一般在电梯制造的过程中当量摩擦系数就已经确定,因此不会出现过大的现象。而进行电梯安装的过程中没有按照相关规定的要求使用复绕,就会使导向轮发生偏移,导致包角过大,这样就会使曳引力增大,进而出现电梯冲顶事故。

3、解决电梯曳引滑移现象的措施

3.1 降低欧拉公式中t1/t2的值

电梯曳引系统一般满足欧拉公式,可以降低t1/t2的值来减少滑移现象的发生。通常采取的措施有增加轿厢的自重,并且根据相关的安装要求使对重和轿厢的总重量增加。随着轿厢自重增加,就会增加对重和轿厢的总重量,但是其比值t1/t2会减少,这样就会使电梯的曳引性能得到升高。同时,增加对重和轿厢的总重量,还会使电梯曳引系统产生的飞轮效应得到改善,进而保证电梯能够平稳的运行。

3.2 增加当量摩擦系数

增加当量摩擦系数的措施有增加摩擦副材料之间的摩擦系数,比如可以在曳引轮的绳槽中使用聚氨酯塑料,这样曳引轮的材料有铸铁和聚氨酯塑料,使得摩擦力增加。除此之外,增加当量摩擦系数的方式还有增大曳引轮槽的切口角。根据相关的规范,轮槽切口角的最大值时120°,但是在实际的设计制造中,轮槽切口角的大小一般在90°到110°之间。但是增加轮槽切口角时,要增加轮槽的单位面积压力,并且要校核许用比压值。如果没有增大轮槽单位面积压力,就会使轮槽出现磨损的情况。

3.3 增加曳引轮的包角

可以增加钢丝绳在曳引轮上的包角,来增加钢丝绳和曳引轮之间的摩擦力。如果电梯没有安装的话,可以选择曳引比2:1的传动方法,并且将钢丝绳复绕在曳引轮上。还有一种增加曳引钢丝绳包角的方式是不改变电梯的结构,然后调整导向轮和曳引轮的坐标来增大包角。根据相关的计算,此种方式对于包角的增大程度比较小,因此也不能显著提高电梯的曳引能力。但是与增加轿厢自重的方式相结合,具有良好的效果。

3.4 定期对电梯进行维护

电梯在投入使用后,相关人员要定期对钢丝绳所受的压力以及钢丝绳的润滑情况进行检查,保证钢丝绳的受力均匀以及合理的润滑。同时还要检查曳引钢丝绳的绳头组合是否出现了脱落或者开裂的情况,如果不符合相关规定的要求,要对曳引系统进行检修,保证其性能不会降低。

对电梯进行定位维护的过程中,如果发现轮槽出现了磨损的情况,需要进行制动试验。如果是载货电梯的话还要需要做静态曳引试验、上行制动试验以及空载曳引能力试验等。虽然钢丝绳和轮槽出现磨损不会立即使曳引系统失效,但是如果没有及时的进行维修,会逐渐降低电梯的曳引能力,导致事故的发生。因为为了杜绝这种情况的发生,需要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并且要做好相关设备的清洁工作。如果在维护的过程中发现存在磨损现象,需要立即进行处理,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4、结束语

根据A小区电梯的维护工作可以看出,电梯在长时间运行之后会发生曳引滑移的情况。造成曳引滑移的因素很多,比如钢丝绳与轮槽不匹配、磨损过多、轿厢过度装修、曳引钢丝绳断裂以及绳头组合脱落以及引力过大等。因此需要采取相关的解决办法解决滑移情况,通常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增加当量摩擦系数、增大包角以及定期对电梯进行维护等。这样能够减少滑移现象的发生,进而保证电梯能够安全地运行。

参考文献:

[1]何若泉,卢永根.关于电梯曳引能力检验中钢丝绳滑移问题的定量分析[J].中国电梯,2004(22):24-25.

[2]李翔.曳引式电梯轮槽磨损及其检验检测探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11):74-75.

[3]郭俊一.电梯曳引系统严重磨损的危险分析[J].中国特种设备安全,2016,32(8):62-64.

[4]金琪安.电梯曳引安全提升高度的限制因素及改進措施[J].中国电梯,2010(1):20-26.

论文作者:吴国栋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5

标签:;  ;  ;  ;  ;  ;  ;  ;  

小议电梯的曳引滑移影响因素及解决措施论文_吴国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