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制度创新必须与管理创新同步发展_管理创新论文

企业制度创新必须与管理创新同步发展_管理创新论文

企业制度创新必须与管理创新同步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制度创新论文,管理创新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现代企业制度改革要求制度创新

但改制不能代替管理,管理也必须改革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管理学专家指出——

现阶段我国企业制度创新的方向,是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企业管理创新则是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以及企业内外经营环境的变化,对企业生产要素和管理职能在质与量上所作出的新的变化或新的组合,以提高管理整体效能和企业经济效益。正确地认识和处理企业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的关系,对于企业的建制转机和企业的成长已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我们常说,在许多人共同劳动的地方,必须要有管理,否则,生产、生活就无法正常进行。实践证明,企业规模越大,产品越复杂,管理越要强化,越要严格。特别是在有关制度转换与创新的过程中,更加离不开管理的有力保证。可是,这个人们常说、常议论的道理,却往往为人们所忽视。在我国企业改革过程中所发生的“以包代管”、“以改代管”、“以机制代管”等现象,就是明显的例证。现在我们进行制度创新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同样有人认为,把有条件的国有企业改造为股份公司以后,公司管理水平就可以提高,公司就可能自然地活起来。还有人自觉不自觉地将“建制转机”与加强管理分开,甚至对立起来,认为进行制度创新是根本,是关键,而加强管理是老生常谈,是软任务,远水解不了近渴。因此,为了保证制度创新的健康进行,巩固改革的成果,亟需以改革的精神加强管理,不断实现企业管理的科学化。

一、管理科学化:企业制度创新的题中之意

关于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有多种论说,有法人组织、有限责任、科学治理机构三特征;还有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四特征;以及包括按市场导向组织生产等在内的五特征、六特征。尽管这些说法都有道理和有所侧重,但他们却有一个共识,就是现代企业制度具备一个共同特征,即必须内涵管理的科学化。由此可见,在制度创新中进行管理创新,是其基本内容之一。

我们进行制度创新,绝不是把原来的企业改个名字为公司,而是要转变企业经营机制,达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目的。至于产权明晰和建立法人制度,这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和关键,不解决这些问题,就很难谈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但这些并不是建制的唯一内容或全部内容,不能认为解决了这些问题,就能解决企业发展中的一切病症。如果结合建制不同步地在企业建立起科学的组织体制和管理制度,在企业内部形成所有者、法人代表、经营者和生产者之间相互制衡和约束的机制,使管理向科学化、规范化发展,现代企业制度同样建立不起来,即使建立起来,改革的成果也难以巩固,必定是短命的。

二、管理科学化:企业制度创新和机制转变的基础保证

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是探索国有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有效途径,是为搞好搞活国有企业探索一条新路子,它将使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企业经营机制是企业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文化大环境下,有关制约生产经营行为的、各种内外部因素相互作用所体现出来的内在机制和运营方式。企业经营机制转换需要以改革的精神强化管理,使管理组织、管理体制、管理技术和管理方法,能够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能够根据生产技术和经营发展的新趋向,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和控制。正如许多企业所说,机制转变和管理创新是一体的两面,密不可分,谁也离不了谁。上海三维制药公司总经理在谈到建制、转机与管理的关系时说:“现代企业制度的管理,不是对原有管理的简单严格化,而是在市场经济和条件下对落后管理的一种扬弃。即企业管理要素—规章制度、组织结构和人员思想行为,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下的重新组合,并通过新的组织继承传统优势,以现代管理使企业脱胎于计划管理模式,成为适应市场竞争的独立经济实体。”他还说:“改革也需要管理的改革,而管理又是改革的管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正是基于这种认识,使他们在与其他企业同样的条件下,取得了市场竞争制胜的主动权。因此我们可以说,改制不能代替管理,管理也必须改革。

三、管理科学化: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

大量实践证明,许多企业由败变胜、由弱变强,步入经营成功的轨道,是管理优化的结果,而企业由胜变改、由强变弱,甚至亏空破产,往往与管理滞后,不适应市场发展需要有关。为什么本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能一跃成为世界的经济强国,其原因之一就是日本成功地汲取了东、西方企业管理的先进经验,形成了自己独到的管理理念、体系和风格。我国的宝钢、海尔、邯钢等许多经营成功的企业,都是向管理要质量、要效益的典范。我们可以从许多经营成功与失败企业的实践中领悟到:管理的创新不只在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等等活动过程中,需要同步发展,就是在企业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取得一定成果以后,也一刻不能有丝毫的放松。这是因为:

1.管理是一种生产劳动,是一种能创造附加价值的生产力。这种生产性的劳动是以脑力和智能为主的、繁重的、复合性的生产劳动。它是企业的经营管理者运用人力、物力、财力、信息和技术等各种资源,并把它们优化组合,从而产生新的生产力。

2.管理是企业生存成长的基础支撑。著名管理学家杜拉克曾说过:“管理是现代机构的特殊器官,正是这种器官的成就决定着机构的成就和生存。”没有管理的企业不成为企业,更不可能生产出消费者需要的产品,以及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服务。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代企业乃至现代企业制度都是伴随着管理的创新而发展成长的。

3.管理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推动器。通过管理可以把具有不同知识、文化、传统和价值观的人们,在一个共同的经营目标上联合起来,为社会创造财富。工商企业管理是社会宏观管理的微观基础。只有管理现代化,企业才能现代化,从而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才有可靠的物质技术基础。杜拉克说:“工商管理是本世纪的成功的史实。它在自己的领域中取得了成效。它所提供出来的商品服务是1900年的那一代人难以想象的。”近几年,也有的美国经济学家指出,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就是要用管理上有形的手取代市场经济机制下那只看不见的手,以促进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也有的企业家预测,未来的21世纪是个管理的年代,是以管理取胜的时代。

四、在制度创新中强化管理创新的基本途径

管理创新是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是个没有终点的路。制度创新有时代性、阶段性。一种新制度比较成熟有效以后,都会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而管理却是企业任何时候都需要运作的。具有全局性的、重大的管理创新,亦有时代性和阶段性,但管理手段和方法的小改小革,却经常在发生着。针对我国企业管理的现状,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企业建制转机的需要,管理创新应当特别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企业必须明确一个经营目标。即企业是市场竞争的法人实体,要以谋求盈利和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为己任。为此必须强化企业的经济功能,减少企业不必要的行政和社会职能,使企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企业。

二是企业需要树立一个经营观念。即从生产观念向市场观念转变的同时,还需要进一步向消费者需要的方向发展。为此,在质量、成本等职能管理中,像经营好的企业那样,以倒推、倒算的方法,为消费者生产质优、价格适中的产品。

三是企业还要掌握一个经营规律。这主要是必须把握市场竞争发展的规律,把握市场变化的突破点,创造市场,先导市场,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中掌握制胜的主动权。为此,企业就需要对市场机遇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估量,对自己的产品进行定向和定位,明确自己产品的消费群。

四是企业必须作到一个同步。这就是说,企业管理创新需要与制度创新同步发展外,还需要与技术创新同步进行。人们常说,市场经济三分技术,七分管理。管理创新是技术创新的有效保证,技术创新又能为管理创新提供良好的物质技术基础,促进企业建制转机的顺利实现。

五是企业要优化一套经营管理制度。制度能规范人们的生产经营行为,使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由无序走向有序。从企业制度创新的需要考察,我国的企业亟需建立科学的领导制度,对于股份制企业需要建立决策、执行、监事会和经理层这样规范的治理机构,以及建立双向选择的人事劳动制度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与国际规范接轨的财务会计制度等。

六是企业必得塑造一种良好的企业文化。每个企业都应当根据自己的行业特点、产品性质、经营规模和管理风格,塑造具有自己个性的文化、企业精神和企业形象,使本企业的职工有良好的价值观念与道德行为准则,使企业外的人们知晓本企业与其它企业的区别,树立企业在社会上和消费者中的信誉。

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尽管在理论概念上有所不同,但它们在实地操作过程中,是由同一职工主体、围绕同一发展目的、在同一生产经营过程完成的。它们在内容和功能上是互补的、渗透的。任何欲取得经营成功和谋求成长的企业,切记千万不要把二者分开。

标签:;  ;  ;  ;  ;  

企业制度创新必须与管理创新同步发展_管理创新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