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中医治疗胃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论文_陈知研

探讨中医治疗胃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论文_陈知研

黑龙汇省大庆市第五医院兴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63714

摘要:目的 探讨中医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4年11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153例胃溃疡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在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后,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另外采用中药进行治疗,在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症状变化情况。结果 在一段时间的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症状均有所好转,但是观察组的总体有效率要明显大于对照组,且两组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 中医中药治疗胃溃疡疾病中的临床效果更为显著,且安全性更高,副作用更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关键词:中医治疗;胃溃疡;临床效果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gastric ulcer. The object of this study is the method to select 153 cases of patients with gastric ulcer in our hospital from November 2014 to November 2016,the clinical dat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and all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also used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treatment. A period of time after treatment,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symptoms of changes in the situation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after a period of treatment,the symptom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all improved,but the overal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gastric ulcer disease is more significant,and it has higher safety and less side effects.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gastric ulcer;clinical effect

溃疡是一种临床中较为常见的消化道疾病,是皮肤或者粘膜的表面组织发生局限性的缺损或者溃烂,严重情况时甚至表面会失常附有脓液、已经坏死的组织或者痂皮,愈合后会留有瘢痕,而胃溃疡,指的是位于贲门至幽门之间的慢性溃疡,是消化性溃疡中最为常见的一种,主要指的是胃黏膜被自身胃消化液自身笑话而造成的超过粘膜肌层的组织损伤,大多数情况的胃溃疡主要有以下因素造成: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酸和胃蛋白酶、胃运动异常、药物及饮食因素、应激精神因素以及其他因素。其通常表现为饥饿不适、泛酸、饱胀暖气或者餐后定时的慢性中上腹疼痛,情况严重的时候会有出现黑便与呕血的情况[1]。本次研究以我院在2014年11月至2016年11月期间收治的15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后,分别采用西药治疗中医中药治疗两种治疗方法进行治疗,以此探究中医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研究取得了较满意的结果,现将分析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以我院2014年11月至2016年11月期间收治的15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成员的年龄在31岁到75岁之间,平均年龄45.5±2.3岁;观察组成员的年龄在40岁到72岁之间,平均年龄43.2±3.3岁。统计对比患者的身高、体重等一般数据,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得到参与研究的所有患者同意,并在研究报告同意书上签字。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进行治疗,每天两次口服雷尼替丁0.15 g,如果患者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则每日口服阿莫西林2 g,同样每天两次。

對观察组则采用中医中药进行治疗,中药方剂的药物组成有:10 g厚朴、10 g青皮、3 g没药、10 g枳壳、10 g焦三仙、10 g酒军、3 g木香、10 g鸡内金,注意在采用中药进行治疗的之后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药房进行加减:便血的患者加大小蓟、生地炭、棕炭、藕节炭、侧柏炭各

10 g;常感恶心的患者加竹茹和陈皮各10 g;胃胀痛的患者加1 g沉香(分冲)、10 g郁金与3 g元胡;胸腹憋闷的患者加6g复花和10 g醋赭石;胃热可以加黄芩和丹皮各10 g;胃酸可以加珍珠母、陈皮、郁金各10 g;胃阴体虚可加麦冬、花粉、石斛各10 g;食滞可加10 g焦玉片;湿气过盛可加茯苓和泽泻各10 g。每日一剂,治疗持续行4周之后对两组患者的症状变化进行检测记录。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症状变化情况并指定评判标准:如果患者的临床症状全部消失,且胃镜检查溃疡以彻底治愈则为显效;如果患者的症状明显改善,且胃镜检查溃疡面积大大缩小则为有效;如果患者的症状和溃疡面积相较治疗前无任何变化甚至情况更加严重,则为无效。

1.4 统计学分析

将实验所得数据通过SPSS 17.0软件处理后,计量的资料使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实验结果经统计学分析得出,观察组的总体有效率98.68%要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94%,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备统计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现代医学中认为溃黏膜的破坏因素和防御、修复因素的作用处于相对的动态平衡状态,这与中医中“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思想不谋而合,所以一旦破坏了这种平衡,就会导致溃疡疾病[2]。

中药治疗目的在于标本兼治,主要是为了恢复患者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并且在增强胃肠粘膜的免疫力之上消除致病因素,本次研究采用的中药中,焦三仙、酒军、内金以消食助胃运动;黄芩可以和胃降逆、开结散痞;茯苓有疏肝理脾、透邪解郁之供功效;木香向来是健脾理气消滞之首选;木香、青皮、枳壳和厚朴则具有调合药性、调气止痛的功效。多种中药齐下,使患者去腐生新,溃疡病灶从里向外生长,促进溃疡更快愈合。

综上所述,采用中医治疗胃溃疡时不仅效果显著,而且标本兼治,再确保更高的有效率时,还减少了副作用,同时,中医药性温和稳定,安全性高,是临床中治疗胃溃疡的首选药物,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丁 平.中医治疗胃溃疡89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21):39-40.

[2]刘 辉.中医治疗胃溃疡36例临床疗效观察[J].大家健康旬刊,2015,5(4):30.

论文作者:陈知研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7

标签:;  ;  ;  ;  ;  ;  ;  ;  

探讨中医治疗胃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论文_陈知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