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庆安建设有限公司,江苏徐州221600)
摘要:绿色施工技术是符合自然环境规律的,其能够促进我国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对于目前我国存在生态平衡遭破坏、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绿色施工技术具有重要意义。绿色施工可以为人类的发展提供各种资源,实现自然生态境的平衡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民用建筑;绿色施工;技术运用
前言
“绿色施工”是指,将绿色环保理念贯穿于整个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之中;通过选用节能建筑材料和合理地对施工项目进行规划来到达降低环境污染的目的;并在构建生态环境的同时,促进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
1民用建筑施工中应用绿色施工技术的意义
1.1有利于降低环境污染
目前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因此,如何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当前建筑工程施工中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将绿色施工技术应用
到建筑工程施工中,一方面,能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作用,从而尽可能地减少了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给周围环境所带来的破坏和污染;另一方面,还能有效地对建筑工程施工的周围环境进行保护,从而有利于提高建筑工程的生态环境效
益。
1.2有利于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的综合效益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环境污染问题的出现,不仅严重影响了建筑工程的使用性能,而且还严重威胁到人们的身体健康。通过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应用绿色
施工技术,能够大大地降低因环境污染而造成的损失,从而有利于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的综合效益。
1.3有利于促进现代建筑行业的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建筑工程施工的要求越来越高。随之而来的是,传统建筑施工技术已无法满足现代建筑发展的需
求。同时,传统建筑施工技术存在一系列问题,如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施工技术落后以及资源利用率较低等。在这种情况背景下,绿色施工技术应运而生。将绿色施工技术应用到建筑工程施工之中,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益,满足了现代建筑行业发展的需求,从而有利于促进现代建筑行业长久、稳健、健康的发展。
2民用建筑施工中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
2.1布置施工现场
在施工之前,要绘制施工现场的平面图,对每个分项目的用地指标以及其他材料的使用情况进行科学计算,平面图中应该标明围挡、道路临时用水、用电以及环保设施等的具体位置。布置现场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条件,例如交通、动力等,避免重复建设造成浪费,对于现场存放材料的仓库以及材料加工区等要尽量靠近已有的交通路线,尽量缩短运输距离。施工现场要在出口和入口处要设置大门,在门口设置冲车设备以及废水回收利用设备,对驶出施工现场的车辆进行冲洗,就地对这些废水做出处理,进行回收利用。
2.2节约材料
选择材料时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尽量就地取材,减少运输过程中产生的费用,建筑材料的运输距离要尽量控制在500公里以内。完善施工现场的材料管理制度,避免机械闲置的现象发生,尽量提高脚手架一类材料的周转率,对于那些辅助施工一类的材料,要尽量使用那些能够周转的、可重复使用的材料,优化材料资源的配置,高效率使用材料资源。对于混凝土模板一类的支撑体系,施工时要尽量实现全钢化,减少木材用量,提升材料的周转次数。在加工钢筋和搅拌混凝土时要实现规模化,现场的临时房屋要采用彩钢保温板,实现材料的重复利用。
此外,在采购时,要优先采购新型墙体材料、保温隔热材料、防水密封材料等绿色环保的新型建筑材料,以及采用新工艺新技术生产的材料,提高材料的利用率。例如:上海生态住宅示范楼围护结构采用高效外墙保温系统,复合外墙体系采用混凝土小砌块为主墙体,混凝土空心小砌块为外挂墙,中间填充发泡尿素、聚氨酯等高效保温层,构成一种隔热保温性能优异的新型复合外墙,在新型建材的应用上做出了示范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节约水资源
施工开始之前,要对整个项目以及每个分项目的用水量进行科学计算,明确额定用水的具体指标,对施工过程中的用水情况进行计量管理。收集施工现场及附近的雨水和中水,实现水资源的再利用,定期对蓄水池和水箱等进行清洗,避免二次污染的情况发生。使用先进的节水工艺,施工过程中最大限度的节约水资源,根据施工前预计的用水量合理设置供水管网的管径,在节水器具上安装计量装置,实时记录水资源的使用情况。另外,要定期对施工现场周围的水质进行检测,避免不合格的水资源影响工程质量和周围居民的身体健康。
2.4节约能源
施工开始之前同样要对整个项目以及分项目能源使用情况作出预测,根据预测制定出施工耗能指标,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在选择施工设备时,要将节能因素考虑在内,尽量选择那些节能高效的设备和器具。施工现场要对能源消耗进行分类管理,对建筑生产、办公及员工生活消耗的电量进行分类计量和考核。施工过程中要合理安排顺序,尽量减少作业面的机械数量,相邻作业区要尽量同时施工,共享机械资源。在选择施工工艺时要考虑耗电量的问题,同时设备的额定功率和实际需求要相符,避免超负荷使用设备,对于一些功率较大的设备,要避免其低负载长时间运转。施工现场的临时照明要选择节能灯具和电线,设计照明时要遵循最低照度的原则,组装临时线路时要合理布置,并安装自动控制装置。
2.5保护环境的措施
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环境污染,因此要采取环保措施,使用绿色施工技术尽量减小对环境的污染。
2.5.1 控制扬尘
要在基坑的周围设置绿色密目网,如果建筑的高度低于24m,可以设置高出建筑1.5m的室外脚手架,进行封闭式施工,尽量减小扬尘。施工现场的土方要集中堆放,对于裸露出来的场地可以进行绿化处理,对施工现场要定时洒水压尘。在运输一些容易飞扬的颗粒性材料时,要使用密封容器,同时要在施工现场设置封闭式的垃圾站,及时将建筑垃圾运到垃圾站内,施工完成以后进行集中处理。如果天气情况不好,风力超过五级,没有落实防尘措施之前禁止露天作业。
2.5.2控制噪声
建筑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噪声污染,严重影响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实施绿色施工技术,能够在施工过程中有效控制噪声污染。首先,车辆出入施工现场时禁止鸣笛,装卸材料时要轻拿轻放,尽量减少噪音的产生。在选择施工设备时,除了要考虑设备的价格、功用之外,还要考虑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多大的噪音,不能为了节约资金而选择那些噪声过大的设备。对于一些高振动的特殊设备,在使用时要采取一些隔音措施。
2.5.3防止水污染
建筑施工过程中会耗费大量的水资源,造成严重的水污染,防止水污染是绿色施工中的重点内容。由于混凝土的运输车辆和输送泵要定期清洗,因此要在清洗处附近修建沉淀池,将冲洗车辆的废水排到沉淀池中进行沉淀后再排到市政污水管网中,或者直接在工地现场进行二次利用。对于施工中需要使用的化学溶剂类物质要设置特殊库房,地面要做好防渗和防漏处理,避免污染附近的地下水。
2.5.4保护土壤
施工现场的地表环境容易受到破坏,因此对于因施工形成的裸土要种植速生草,防止土壤被侵蚀,对于沉淀池和隔油池等一类可能对土壤造成破坏的地区要做好防渗处理,一旦这些地区发生渗漏或者溢出的现象要及时处理。对于一些有毒有害的物质不能随意堆放,也不能作为普通的建筑垃圾直接外运,要交给有资质的部门处理,防治其污染土壤。
2.6做好建筑废弃物回收利用
在民用建筑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产生一些废弃物,这些建筑废弃物又称建筑垃圾。对这些废弃物如何回收利用,也是绿色施工技术运用的一个重要体现。(1)可以将建筑垃圾进行简单分拣,回收废金属、废混凝土等,直接进行再利用。(2)可以将建筑垃圾转变成再生产品。再生产品主要包括再生粗骨料、再生细骨料。再生骨料是建筑垃圾最常见的再生产品,再生骨料主要用于制备再生混凝土、再生水泥等,还可以制成再生砖,再生砌块等,我国在这方面的技术已经十分成熟,上海同济大学校园内的“再生路”就是由废弃混凝土“再生”而建成的。上海市还在嘉定祝家村建立了建筑垃圾制砖工厂,实现了对建筑垃圾的成功回收利用;建筑垃圾中的渣土等则可以用于筑路施工、桩基填料、地基基础等。建筑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是一个系统工程,单靠建筑施工方一家很难完成,需要政府出台配套政策、有关部门给予大力支持和帮助,需要施工方有高度的社会责任心,从而实现施工的绿色化,有效减少对施工周围环境的污染。
3结语
随着民用建筑工程数量的增多,人们对于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变得更高,在民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应用绿色施工技术成为建筑行业发展的潮流,但是在实际的民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依旧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去不断的完善,使得民用建筑的社会效益有所提升。
参考文献:
[1]王雄星.民用建筑工程的绿色施工技术探讨[J].门窗,2014(2)
[2]马东升.民用建筑施工中绿色施工技术的运用分析[J].江西建材,2014(13)
[3]陈友文.浅谈民用建筑中绿色施工技术的运用[J].科技致富向导,2015(9)
论文作者:于祥超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建材装饰》2015年10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9/12
标签:建筑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施工现场论文; 材料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过程中论文; 垃圾论文; 《建筑建材装饰》2015年10月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