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财政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_货币政策论文

新形势下财政、货币政策有效性探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探析论文,货币政策论文,新形势下论文,有效性论文,财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进入90年代以来,特别是1992-1996年间,我国经济一直呈现着双高的特征,“高增长”与“高通胀”并存。为此,我国曾连续4年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与财政政策,有力地抑制了经济“过热”的病根,1996年底,1997年初国民经济顺利实现了“软着陆”。但此后,国民经济的发展又遇到了从来未有过的新形势和新问题。从国内市场来看,国民经济运行产生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从未有过的“供大于求”的局面,有效需求普遍不足,尽管这是相对的和低水平的;从国际环境来看,亚洲金融、经济危机对我国的出口造成了不利影响,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大大减弱。可以说,1998年我国经济经受了严峻的考验(经济增长率为7.8%)。同时,作为宏观调控两大支柱的货币与财政政策,为保证经济的健康运行也经历了一次严峻的考验。货币政策连续、密集运用,如央行3次下调存贷款利率,降低法定存款准备率等,1998年可谓中国的“金融年”。财政政策亦积极启动,扩大财政举债规模和财政支出,增加投资,刺激消费,扩大出口,于是,财政政策也成为国内外各方面特别关注的领域。1999年,我国宏观经济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可能更加严峻,一方面,世界经济的不稳定性增加,世界贸易环境日趋紧张;另一方面,国内经济经历了20年的高速增长后,长期积累的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开始凸现。这就对财政、货币政策发挥作用效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事实上,财政与货币政策在新的经济形势下,都是既发挥着有效性,同时又面临着一定的制约。本文拟运用IS-LM模型结合我国实际,对新形势下财政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并针对如何更好地发挥其政策效果提出具体建议。

一、新形势下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

通过IS-LM模型,我们可以看出,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主要取决于投资对利率的弹性及货币需求对利率的弹性。当投资对利率毫无弹性或货币需求对利率的弹性无限大时,货币政策失效,如图(1)、(2)所示。在图(1)中,由于投资对利率毫无弹性,IS曲线为一条垂线,此时货币供给量的增加(LM曲线右移),利率下降,但不能带来投资增加,所以最终产出不变;在图(2)中,货币需求对利率有无限大弹性,即在给定的较低利率水平下,一般发生在经济萧条时期,公众愿意持有所供给的任何数量的货币。这意味着LM曲线是水平的,货币供给的变动不再会对利率产生影响,因而无法影响产出,货币政策失效,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凯恩斯流动性陷井”描述的情形。

相反,当货币政策极为有效时,一般为经济繁荣时期,货币需求对利率的弹性较低,LM曲线接近垂直,货币供应量的增加能够带来利率大幅下降,IS曲线接近水平,投资对利率具有较高的利率弹性,利率下降则会引起投资大幅度的增加。这样,中央银行可以运用多种货币政策来影响利率、投资,进而影响产出水平。

就我国目前情况看,中央银行自1996年以来7次降低存贷款利率,但对经济的刺激作用并不明显,经济增长持续下滑(1996年为9.6%,1997年为8.8%,1998年为7.8%),因而有人认为我国经济目前出现了“凯恩斯陷井”的现象,“货币政策近乎失效”。其实,并不尽然。这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1、投资对利率未失去弹性,利率下调还有较大的空间。投资的利率弹性是衡量货币政策是否有效的重要标准。在经济衰退时期,存在很大的经营风险,利率再低也不会刺激投资,从而货币政策失效。我国尽管几次下调利率,但真实利率不仅没有降低,反而大幅提高。因为真实利率相当于名义利率减去通货膨胀率,而“通货膨胀率下降得更快、幅度更大,致使企业的实际利息负担接近改革开放的最高峰”。在这一背景下,对企业而言,相对成本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当然不会大幅增加投资。可见,真实利率才是资金的真正价格,是调节资金供求关系的真正杠杆。目前,货币政策的效果不明显,恰恰是因为真实利率过高,利率的调控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根据国际经验以及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我国的真实利率应调整在3%左右。因而,存贷款利率还有较大的下调空间,LM曲线远非一条垂直线。

2、居民的货币需求弹性远非无限大,LM曲线并非水平。前文分析可见,当货币需求弹性无限大时货币政策失效。而目前,我国居民的货币需求对利率是有反映的。一方面,消费信贷已在发展中。随着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化,住房消费信贷正在蓬勃发展,同时汽车按揭贷款也在兴起。分期付款的消费信贷必然会使居民对利率变动的反映越来越灵敏。另一方面,居民的投资意识不断增强。这一点可以从今年初三峡债券热销的场面上看出来。事实上,每出现一种新的投资品种,如去年上市的证券投资基金等,居民都报以极大的投资热情,从而将手中的一部分货币转化为有价证券等形式的金融资产。这说明,居民对利率变动不是没有反映的,在利率下调的情况下,正在积极寻找新的投资渠道和投资品种。

3、随着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货币政策的调控效应发生了改变。在短缺经济时代,市场需求旺盛,经济处于高涨态势,货币政策适度松动便会引起经济增长在较短时间内加速,显示出货币政策立竿见影式的调控效应。但是,伴随着“短缺”格局基本消失,宏观经济运行进入了调整期,货币政策就不再具有一松就灵的调控效应了。这是因为,货币政策要通过市场间接地起作用,在经济繁荣时期,微观经济主体对各类经济信号反映灵敏,货币政策发挥作用的时滞较短,一般为6个月;而经济不景气时期,尤其是在公众心理预期不振的情况下,依靠货币政策启动经济需要较长的滞后期,在国外为18个月左右,在我国则需20个月甚至更长时间。由此,我们不能轻易得出“货币政策近乎失效”的结论。事实上,货币政策从1996年5月开始微调至1998年已经显效。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年度统计报告显示,到1998年末,广义货币M2增长15.3%,金融机构为支持扩大内需加大贷款投放,中长期贷款比1997年增加1219.1亿元,其中,基本建设贷款增加1227.1亿元,保证了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生产企业对资金的需求,种种数据表明货币政策实现了预计目标,是积极有效、及时到位的。

当然,我们也不能不看到,在新形势下货币政策发挥效应面临着一定的制约,主要表现在:

1、商业银行增加信贷与防范风险的矛盾。商业银行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得以顺利贯彻实施的重要环节。当中央银行通过存款准备率、再贷款率、利率、信贷管理方式的变化刺激商业银行的放款能力时,扩张性货币政策能否很好地起作用,取决于商业银行行为。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商业银行在经营活动中逐步确立商业意识、风险意识,更加注重对金融风险的防范。而在目前市场有效需求不足情况下,企业普遍经营困难、经济效益不佳,加之企业不良贷款率过高,相当多的国有企业尚未真正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经营管理运作机制,商业银行在发放贷款时必然要保持谨慎态度,从而给央行扩张性货币政策的实施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2、企业对于增加投资存在顾虑。央行欲通过利率的下调增加企业的可用资金,从而刺激企业投资需求的扩张。但是,企业能否增加投资不仅取决于利率的变化,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诸如,企业的经营状况、预期收益率及外部环境等。尤其是在经济调整、转换时期,市场预期不利的情况下,企业对于增加投资必然存在更多的顾虑。事实亦如此。尽管经过几次降息,贷款条件已经比较宽松,但由于产品销路不畅,价格竞争激烈,企业并不愿过多增加投资。

3、降低利率与稳定汇率的矛盾。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无疑是正确的选择,这既为国内经济的发展树立了信心,又为亚洲各国政治、经济的稳定做出了贡献。而当经济过冷的危险在加大时,在实际利率接近改革开放以来最高点的时候,降低利率对促进经济增长、减轻企业负担、增加投资无疑也是一个最有效的选择。但是降低利率与稳定汇率这二者是相悖的。目前人民币利率与美元利率水平很接近,如果过多通过利率下调来刺激经济,会导致资本外流,既会对人民币汇率产生巨大的压力,又会对经济增长不利。总之,在开放和动荡的国际金融、经济形势下,货币政策尤其是利率政策调整会受到越来越多的牵制。

4、经济发展的体制因素及结构性矛盾。目前宏观经济运行呈现出的全面“供大于求”的特征,只是表面现象,其背后隐藏的深刻问题则是体制因素与结构性矛盾。从供求方面来看,中国特有的体制因素致使“过度”的总供给中,包含着一部分无效供给及超量生产等,而真正符合消费者需求的有效供给不足;从需求方面来看,亦存在结构性矛盾,这主要由收入差距扩大所致。高收入居民占有绝大量的金融资产,边际消费倾向却很低,而众多中低收入居民,边际消费倾向高,总体消费水平却很低,无法形成有效购买力。这意味着,启动需求不应是全面的,而是要有利于结构调整和体制改革。货币政策侧重于调节总量指标,在调整结构时却力不从心,这也是当前货币政策效果受限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新形势下财政政策有效性分析

仍以IS-LM模型来分析财政策的有效性。结合图(1)和图(2),可以看出在货币政策效果较差的情况下,财政政策的效应较大,如图(3)所示。当IS曲线近乎垂直,LM曲线近乎水平,即投资的利率弹性很小而货币需求对利率的弹性很大时,一般发生在经济萧条时期,政府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IS曲线右移,不会造成利率较大幅度的上升,从而对私人投资不会产生较大的“挤出效应”,最终产出则会有较大幅度的上升,此时,财政政策效应较大。

我们也可以得出财政政策失效的情形,即LM曲线为垂线时,政府支出增加无法改变最终产出,而只是提高利率水平,此时存在着完全的挤出效应,如图(4)所示。这也恰恰是货币政策最为有效的情形,一般都发生在经济繁荣时期。前文已经对此作过分析,不再赘述。

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自宏观经济实现“软着陆”以来,经济增长持续下滑,尽管经济中的IS曲线远未垂直,投资对利率还存在弹性,但货币政策的作用效果已经受到一定局限,此时,采取适度扩张的财政政策刺激需求以促进经济增长,无疑是明智之举。

在经济低潮期,财政政策相对于货币政策在启动经济方面更为有效,这主要是因为:(1)财政政策具有时滞短、见效快的特点。财政政策以国家政权力量为支持,力度较大,在经济低迷期对于拉动经济增长作用显著;(2)财政政策具有乘数效应。无论是增加政府支出、转移支付,还是税收的变动,都会对国民收入的变动起到倍增作用,具有“四两拔千斤”的效果;(3)财政政策侧重于调节结构。既可以调整生产力布局,实现产业结构合理化,又可以调节收入分配关系,实现社会公平,这对于解决当前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结构性矛盾,推动经济平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从宏观经济的运行情况来看,1998年国家实施的积极性财政政策,如提高出口退税率,刺激出口;增发国债,支援基本建设;清理不合理收费,减轻企业负担,切实为经济增长做出了贡献。1999年以来,宏观经济形势决定了我国政府继续实行适度扩张的财政政策,以求保持政策的持续性,进一步释放财政政策的潜力,强化财政政策反经济周期的效果。

但是,我们也应认识到财政政策的作用效果并非没有边界,在实际经济中也面临着一些制约,主要表现在:

1、财力不足的制约。近几年,通过实施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国家财政状况出现了一些积极的变化,但国家财力紧张的局面并未根本改变。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从1990年的17.9%下降到1997年的9.7%,比发达工业国家平均水平低24-30个百分点,比发展中国家低14-16个百分点。而财政赤字的增长速度却越来越快,财政赤字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从1990年的5.0%上升到1996年的7.1%。以上数据表明,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我国面临财力不足的制约,这势必影响到财政政策的宏观调控效果。

2、财政职能的制约。市场经济下的财政应为公共财政,其作用的范围是非盈利性、非竞争性、公益福利等经济领域。相应地,财政政策应以间接调控为主,运用经济杠杆引导投资,优化结构。而在目前经济体制转轨时期,我国财政依然具有计划经济下供给型财政的特点,存在对竞争性企业的直接干预,如将所筹资金作为拨款投入企业。这在财政投资只占社会总投资极小比重的情况下,财政的宏观调控将明显乏力。另外,就是在这部分比重很小的财政投资中,亦存在重复建设、投资效率差等问题,进一步削弱了财政政策的效果。

3、财政法制的制约。由于我国财政体制正处于转轨时期,财政政策在执行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比较多。诸如,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缺乏严格的预算约束,财政监督力度不够,财税管理存在漏洞,财经秩序比较混乱等。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有完善的财政法律制度。然而,目前财政法制建设还没有跟上形势发展的需要,法制体系不健全和执法不严并存,无疑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财政政策的效果。

三、如何更好地发挥财政、货币政策的宏观调控效果

(一)协调运用财政、货币政策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财政与货币政策作为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两大工具,都不是万能的,为更好地发挥其政策效果,二者必须协调配合。“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关系不是相互独立、相互竞争而是相互补充的”。目前,我国正在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就不是孤立的,它需要有相应的货币政策配合。如政府增发1000亿元国债,不仅需要银行部门积极承购,而且随着增发国债所筹集的资金用于各项基础设施建设,还需要银行部门提供相应的大约1000亿元配套资金。就是说,1000亿元国债可以创造大于2000亿元的投资需求,这个需求创造过程不能仅仅由财政来解释,要有宽松的货币信贷环境来支持。

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协调运用既要确定最佳结合点,又要各有侧重,彼此分工。首先,就结合点来说,国债运作无疑是财政与货币政策配合的最佳结合点。这是因为,国债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发行国债可以解决财力不足的困难,有利于增强财政政策的调控能力,同时中央银行运用间接调控工具——公开市场业务来执行货币政策时,也需一定规模的国债。这就需要货币与财政政策在国债的发行、流通上积极配合。其次,就分工来说,财政与货币政策要根据各自的功能特点和优势进行明确的分工。财政政策主要通过税收、政府投资、财政补贴及国债等手段对经济进行调节。货币政策主要通过法定存款准备率、再贴现率、利率及公开市场业务等手段对经济进行调节。财政政策对于国民收入的分配、社会资源的配置、经济结构和社会总需求等具有显著的调控作用。货币政策对于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通货膨胀总水平、消费与储蓄和投资的比重、市场稳定等有决定性的调控作用。可见,二者的本质特性决定了财政政策应偏重于对经济结构的调整,货币政策则应相对注重对经济总量的调控。另外,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分工还要考虑到具体的经济发展阶段。在经济扩张阶段,由于货币政策对经济总量的调节效果比较明显,应启用货币政策来影响经济的增长速度。在经济相对收缩阶段,扩张的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刺激作用则比较迟缓,应加大财政政策的力度,扩大社会需求,拉动经济增长。

(二)增强财政政策的调控能力

有效启动经济是1999年国家的一项中心任务。在经济调整时期,货币政策受限的情况下,有效启动经济还需要更多地依靠财政政策。而当前财政政策的作用效果也面临一定的制约,为更好地凸现财政政策的效果,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增发国债,以弥补财力不足。我国国债余额占GDP的比重1997年为8.1%,1998年为9.9%,1999年约为10%,低于国际公认的警戒线60%,可见,国债的发行还有相当大的空间。国家应将增发国债作为增强财政政策调控能力的重要措施之一,同时应注意优化国债的期限和利率结构,降低集中偿债的风险。

2、转变财政职能,建立公共财政。这就需要财政职能在退出“越位”和填补“缺位”两个方向上作出积极调整和探索。随着财政职能的进一步转变,财政将在一般竞争性的生产领域“退出”,其提供公共产品与服务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职能,将被更加强调和重视,逐步建立起公共财政体制。

3、运用财政支出政策,调整经济结构。解决经济发展中的结构问题是当前财政政策的着力点之一。应积极调整政府投资方向,重点支持“三高一低”(高新技术、高科技、高附加值、低消耗)项目和基础性、垄断性行业。配合政府投资,对重点支持行业给予补贴、利率贴息等优惠政策,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在优化经济结构的同时,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当前应加大对住房领域的投资,以住房产业的发展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三)采取“适当”的货币政策

在支持扩大内需,加大财政政策力度的情况下,采取适当的货币政策,就是更加强调货币政策与积极的财政政策相配合,与适度快速的经济增长相呼应。实施“适当”的货币政策,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货币供给的增长与稳定汇率的目标相适应。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既是吸引外资,实现出口稳定增长的前提,又是国内经济稳定发展的基础。尤其是进入1999年以来,在国际金融前景扑朔迷离的情况下,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无疑有助于增强各方面对中国的信心。因此,在执行“适当”的货币政策时,必须在保持币值稳定的约束下,适度地增加货币供给。

2、“适当”的货币政策以防范金融风险为前提。近年来,金融机构潜在风险日益显现,这不利于货币政策的贯彻、执行。货币政策应在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进行适当的松动。如果不考虑风险盲目地扩大货币供应可能会形成新的银行坏帐,从而加剧我国金融业的风险,不利于经济的长期增长。

3、货币供给的结构与经济结构相适应。“适当”的货币政策不仅要求货币供给总量与国民经济相适应,而且在结构上也要与经济结构相适应。这就要求商业银行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能拉动经济增长、带动产业升级的行业中去,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与优化。

4、选择适当时机再降低利率水平。目前实际利率过高是影响投资需求及经济增长的一大障碍。因此,在不影响人民币汇率稳定的前提下,应选择适当时机,再次适当地下调存贷款利率,以消除实际利率过高对于企业负担和投资需求的不利影响,刺激投资及消费需求。

标签:;  ;  ;  ;  ;  ;  ;  ;  ;  ;  ;  ;  ;  ;  

新形势下财政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_货币政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