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消防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_谢创新

建筑消防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_谢创新

广西南宁 530022

摘要: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给建筑的创造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技术的密集和复杂程度也日益提高,而建筑中的安全性问题也逐渐突出,这反映在建筑设计与长期的使用过程中,需要贯彻“安全第一”的思想。基于此本文以建筑消防设计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当前我国建筑消防设计中存在问题以及相应的改进措施,并结合具体实例进行了论证。

关键词:建筑消防设计 问题 对策

前言

建筑消防设计是建筑设计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对整个建筑的安会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建筑消防设计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同时人类的生产、生活及其相关活动大多都是在一定的建筑物内进行的,但凡有建筑物的地方都或多或少的存在易燃物质,稍有不慎就会引起会在火灾,因此在建设消防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并采取有效的防火措施,以避免火灾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就目前来说,我国建筑消防设计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的差距,消防设计理念、营销消防安全因素等方面还存在不足,还需要深入的研究这一课题。

1 建筑消防设计的重要性

我国的建筑火灾一直是比较严重的,尤其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高层建筑、智能建筑的发展,给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增加了火灾隐患。造成当前建筑火灾比较突出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应当注意,其中有不少因素与目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状况有着密切关系。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建筑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不仅各种建筑物的数量大大增加,而且出现了许多新型、大型、高层和特殊类型的建筑。这些建筑的使用功能和所使用的建筑材料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建筑物内使用的电力、热力设施大大增加,从而使其火灾危险程度发生了很大变化。而与之配套的火灾安全保障体系及措施的发展却相对滞后。

应当指出,有效防灾减灾一方面要依靠科技进步,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对建筑消防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研究,增加对消防设计的重视,才能确保建筑物达到预定安全水平[1]。

2我国建筑消防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烟气控制设计不够合理

建筑设计必须考虑烟气控制,它含有高浓度的有毒化学物质,包括一氧化碳、氯化氢、氮氧化合物和许多脂肪族和芳香旌的混合物。随着塑料在工业和民用建筑中广泛的应用,烟气中包括许多新的复什的混合物、有毒化学物质。以一氧化碳为例,它是烟气中最主要的危险物,因为人吸进 将与人体血液中的红血球结合,造成人体的缺氧而死亡。可见如何在火灾发生时,及时排除烟气、控制烟气流向,保证安全疏散至关重要。但目前我国多数建筑工程在消防设计时仅根据火场实际观测,忽略了对建筑物使用性能的考虑。如医院病房楼或是高级客房,病人行走困难或是入睡状态,就仍存在不安全因素了,实验发现,在着火层睡眠中的人从火灾中惊醒的时间大约是半分钟到一分钟,而在这段时间内,烟气已能扩散到几十层高的大楼,甚至已能使人窒息死亡或晕倒,此时走道的防烟分区应包括两侧的房间,这是因为在火灾时,普通的门极易被烧毁,从而造成烟气扩散,最终导致房间和走道连成为一个互相连通的空间。同理,计算房间的排烟量时,也应包括其侧面的走道在内。但部分设计员认为房间有窗,可以自然排烟。他们忽视了走道采用机械排烟,走道内为负压,当房门被烧毁后,房间内的烟是不可能(或很难)从窗口自然排烟,由此可见我国对烟气控制设计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建筑平面布置的消防设计还存在矛盾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市建筑用地日趋紧张。因此,建筑平面布置受到用地的限制。只好将建筑配套使用设施如变压器室、锅炉房、备用发电机房、水泵房、空调机房中水处理站以至汽车库等都集中布置在一幢建筑内,给建筑设计带来许多麻烦。如何解决建筑与功能、建筑与环境、建筑与消防等诸多矛盾,还没有较好的方法。

2.3建筑材料耐火等级不高

建筑的耐火等级是由组成建筑物的墙、柱、梁、楼板等主要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决定的。以楼板的耐火极限为基准,其他与之相比较而得,比楼板重要的,耐火极限高,反之,则耐火极限低。建筑耐火等级的确定不仅能为人们安全疏散提供必要的疏散时间,确保建筑物内人员安全脱险,而且也为消防人员扑灭火灾创造有利条件,为建筑物火灾后修复提供依据。但目前个别建筑企业为了利润最大化不惜偷工减料,采用不符合国家规定耐火级别的建筑材料,给火灾事故的发生埋下了隐患[2]。

3解决建筑消防设计问题的对策

3.1烟气控制措施

首先是防火分区,建筑的防火分区设计时,考虑一类建筑的内部可燃物较多,尤其是高层建筑的空调管道火灾时,空气对流好,火势传递快,容易造成严重损失。因此,防火设计时一类建筑的防火分区面积不大于1000 ,二类建筑的防火分区面积不大于1500 ,地下室因为无窗洞口,通风排烟能力差,疏散和扑救都困难,所以防火分区面积不能大于500 。

其次是防烟分区,防烟分区的建筑面积不宜超过500 ,设计要求主要是防烟分区不应跨越防火分区。同时,防烟分区的划分可以是挡烟垂壁、隔墙或以顶棚下突出不小于50cm的梁。

最后要注意对于建筑开口大的自动扶梯厅、大的挑廊、回廊和共享空间等防火分区应有加密喷淋和设有防火卷帘的双保险的防火措施。在建筑的玻璃幕墙设计时,在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都要设有满足耐火极限要求的防火材料,用以阻止火势烟气蔓延扩散和防火防烟措施。此外除满足建筑结构的设计安全外,还要设有自动启闭的排烟通风设施。

3.2平面消防设计完善措施

一是要合理安排建筑消防控制室的位置。建筑的消防控制室是指挥管理楼内分散各处的警报位置、自动灭火装置、自动防火门、排烟机等设备,通过楼内广播系统及时组织人员疏散,所以消防控制室的作用重要,是整个高层建筑的消防中心,在设计中应放在建筑的首层或地下一层,位置明显并有直通室外的出口,消防控制室的防火构造设计要满足相关要求。

二是建筑内的汽车出入口应与建筑物的其他出入口独立分开布置。一方面要保证汽车库与其他部位隔开部分的耐火极限要求。另一方面汽车库的出入口与建筑物的其他入口独立分开[3]。

三是建筑内人员密集的大空间应设在首层或二、三层内。便于扑救火灾。如果平面布置中要设在其他楼层时,要满足一个厅、室的建筑面积不宜超过400 ;一个厅室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必须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

3.3建筑耐火构造的完善

一方面可增加预应力楼板保护层的厚度,适当提高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楼板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可以提高其耐火极限。当保护层的厚度达到30mm时,耐火极限可达50min。但是.较大地增加保护层厚度,结构设计和施工也难以做到,而作板底抹灰却比较切实可行,如果能使保护层和抹灰厚度总和在3.5mm以上,就能基本满足二级耐火等级的要求。另外,也可以在预应力板中配人适量的非预应力钢筋,这样做不仅可以提高其耐火极限,还可防止预应力板在火灾高温下骤燃断裂塌落造成的危害。

另一方面为了减轻建筑物自重荷载,有利于防震、防火,对于建筑物的隔墙,尤其是高层建筑中的隔墙,必须采用具有较高耐火能力的不燃烧体轻质板材。并且一、二级耐火等级的疏散走道两侧隔墙应为耐火极限1.00h的不燃烧体。由于疏散走道关系到人员疏散的安全,故必须给予充分保障。

结语

就目前来说,建筑火灾在各种火灾中占的比例还相对较大。因此在建筑消防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各种火灾因素,并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旋,这样再具体施工过程中就能防患于未然,有效地防止火灾的发生和蔓延,创造出安全的生活、工作、生产环境。

参考文献:

[1]陆健辉.高层建筑消防设计中若干问题与对策[J].科技资讯.2013(34).

[2]张卫峰.关于消防系统设计和施工有关问题的探讨[J].甘肃科技.2014(09).

[3]钟妙芬,陈开谋.对建筑消防设计中几个疑点问题的探讨[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4(02).

论文作者:谢创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8

标签:;  ;  ;  ;  ;  ;  ;  ;  

建筑消防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_谢创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