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小学科学课堂中渗透德育的策略论文_冯佳

浅谈在小学科学课堂中渗透德育的策略论文_冯佳

摘要:在小学教学中,德育教育为学习主要内容,培养学成养成优秀德育教育对今后学习道路十分有利,同时也将受益终身。小学为学生生涯开始阶段,其心理较为稚嫩,在价值观、自我控制能力方面不足。在小学教学中,科学学科属于重要内容,能够培养学生好奇心,促进综合能力提高,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在小学科学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对于提升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与形成价值观中具有较大帮助。本文将重点分析小学科学课堂中渗透德育的重要性,并总结其操作策略。

关键词:科学课堂;小学;德育;策略;

前言

在现代教育中,德育教育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小学的教育工作核心,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将面临着新的挑战,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小学生年龄较小,思想活跃,各种知识较为敏感,若没有给予正确引导,极易出现错误发展方向[1]。作为学生的灵魂工程师,教师的行为模式、道德观念对学生的德育发展产生严重影响,因此,小学阶段应当引导学生养成高尚道德素养与良好思想品德,以德育人,以身示范。在小学教学中,科学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学科,是在新课程推进过程中而设立新学科,符合当今社会需求,在小学科学课堂中渗透德育工作,有助于学生接受更宽泛的知识,养成良好道德品质,全面发展,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一、在小学科学课堂中渗透德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在小学的科学课堂内渗透德育,是学科融合教学的一个必要举措。近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进行,当代教育转型主要特征为将学科界限打破,共同促进教育发展。将德育渗透于小学科学课堂中,实际上是有机结合两者教育方法、教育内容与教育理念,可确保课堂的教学形式不断优化,将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出来,同时还可利用学科融合,将教育因子挖掘出来。将德育教育渗透于小学的科学课堂中,是科学教学的升级与改革,这主要由于,在传统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更加重视传授给学生科学常识、科学知识,以培养学生解释所存在的科学现象为重点,以及重视学生在对于生活问题的解决能力,但是对于培养科学本质、科学精神是忽略的。通过渗透德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进而促使小学的科学教学的价值不断提升[2]。

与此同时,将德育渗透于小学的科学教学中是十分可行的。在小学的科学教学中,其内容包含丰富道德素养教育因子,且将以人为本作为指导思想,小学科学的德育与教学在教学过程、教学方式、教学理念等方面契合度很高,且存在很多共性。例如,将儿童生活环境作为学习背景,其任务包含宣扬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并重视因材施教,对儿童认知规律、年龄特征给予关注。将德育渗透于小学的科学课堂中,两者教学过程均不会受到影响,并且能够共同发展。同时,将德育渗透于小学的科学课堂中时能够实现的,教师可将教材内容挖掘出来,并对教育资料广泛收集,使用有效且科学教学方法,体现出小学科学教育德育功能。

二、在小学科学课堂中渗透德育的操作策略

(一)树立以德为先的教育观念

在小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发展目标中,其中德育是针对培养什么人,具有主导作用,因此应当优先发展。在小学的科学课堂中,教师通过渗透德育,培养学生以德为先教育观念,教学方案的谁过程中应当以培养学生价值观作为入手点[3]。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认识小动物》一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将教学目标设定为不要伤害小动物,在讲课的初始阶段,教师可首先宣传德育观念,将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理念根植在学生心中,以此为基础,与小学科学的教学内容相结合,指导学生学习自我保护、爱护动物方法,确保德育始终贯穿于科学教学中。

(二)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元素

在小学科学教材中,德育元素较多,教师应当挖掘德育元素,形成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教师采用提问方式,带领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讨论,并分析德育元素,将学生的认知共鸣引起,并转变为行动。例如,在《自然界的水》一课教学中,教师首先引导学 生对地球上的陆地、海洋分布情况进行了解,并掌握在大自然中有多种不同水体,包括水蒸气、河流、湖泊等,研究可利用淡水资源比例与数量,教育学生珍惜水资源,并讨论如何保护水环境,并争做节水、惜水模范。

(三)采取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

小学生拥有爱玩的天性,因此在小学生的教育中可采用寓教于乐教育方式。在小学的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设计科学实验,与分组教学法相配合,鼓励小组同学制作实验工具,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体验到制作乐趣,并通过与他人合作,感受朋友温暖。

例如,在《搭支架》一课学习中,结合学生学习能力、学习兴趣进行分组,选出小组长,在组长带领下使用透明胶、旧报纸、胶水等开始搭建一座高塔。在学生的制作过程中,由教师指导,但不可以代替学生完成,确保学生通过合作完成,随后展示小组作品。在合作与竞争过程中,学生的动手能力、动脑能力有效提升,巩固三角形、长方形等数学知识,促使小伙伴情谊有效增进[4]。

(四)课堂教育与生活实践相联系

只有联系课堂教育与生活实践,才能够对学生综合素养进行培养,在科学教学、德育教育中,通过实践提高学习知识、道德品质为有效途径,因此教师应当密切结合课程教学与生活实践,为学生营造喜闻乐见情境,观察生活中的现象与食物,开展体验活动。

结语

小学科学课堂中,教师应当以德育工作为重要任务,作为引导者,应当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教师应当给予学生全面了解、关爱与尊重,培养学成努力养成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促使小学生内心建设增强,同时,还应当重视学生的道德教养、心理思想政治等方面,引导学生不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群义.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探微[J].新课程·上旬,2017,(2):463.

[2]张桂兰.德育潜入课育人细无声——浅谈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策略[J].新课程·上旬,2017,(7):219.

[3]李彤.浅谈在小学科学课堂中渗透德育的策略[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10):60.

[4]张文成.如何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J].新课程·上旬,2019,(8):235.

论文作者:冯佳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8月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5

标签:;  ;  ;  ;  ;  ;  ;  ;  

浅谈在小学科学课堂中渗透德育的策略论文_冯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