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队发生训练伤的特点规律及应对措施总结论文_王洁磊

部队发生训练伤的特点规律及应对措施总结论文_王洁磊

王洁磊(武警浙江省总队温州支队卫生队;浙江温州325000)【摘要】在部队训练中若发生训练伤未及时防治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官兵的战斗力生成,故本文就此总结部队发生训练伤的特点规律及应对措施,以促进官兵将健康体能转变为战斗体能。【关键词】部队;训练伤;特点规律;应对措施近年来,随着我国持续推进军事斗争准备,官兵关注的焦点与卫勤保障工作的重点就是日常训练伤的防护[1]。在部队训练中若发生训练伤未及时防治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官兵的战斗力生成[2],故我部不断深入调研军事训练伤的发生情况,仔细分析其特点规律,并制定应对措施,以促进官兵将健康体能转变为战斗体能,提高我部战斗力,具体报道如下。1 特点规律我部仔细分析调研392名发生训练伤的官兵,结果发现,训练伤的特点规律主要有以下三点:①传统兵种的训练伤发生率较高,在所有发生训练伤的官兵中,有126例为步兵专业,占比32.14%,有80例为炮兵专业,占比20.41%,有59例为防空兵专业,占比15.05%,有35例为通信专业,占比8.93%,有31例为工程专业,占比7.91%,有28例为后勤专业,占比7.14%,有14例为装甲专业,占比3.57%,有10例为防化专业,占比2.55%,有9例为电子对抗与陆航专业,占比2.30%,其中步兵与炮兵专业等传统兵种因训练强度相对较大,故具有较高的训练伤发生率。②在体能训练中的训练伤发生率较高,在所有发生训练伤的官兵中,有232例是在器械操作、跑步等特能训练中受伤,占比59.18%,相对来说,各技战术训练中发生训练伤的人数较少。③关节损伤与上下肢骨损伤较为高发,在所有发生训练伤的官兵中,有129例为关节损伤,占比32.91%,94例为骨折,占比23.98%,86例为软组织损伤,占比21.94%,83例为其他,占比21.17%;有202例为下肢受伤,占比51.53%,101例为上肢受伤,占比25.77%,89例为其他,占比22.70%,提示在肢体训练中,官兵极易由于防护不充分而发生训练伤。2 应对措施为了降低军事训练中的训练伤发生率及预防训练伤,使官兵的健康得到保障,需科学安排军事训练的强度及进度,并开展心理指导与健康教育等活动,同时需重视军事训练卫生情况,将各项健康保护措施严格落实。2.1 科学训练为避免出现功利性、盲目性及经验性等训练方法,应针对陆航、侦查、装甲、炮兵及步兵等不同专业特点实施有效的军事训练方法。在训练过程中,不可突击进行达标考核,并严禁延时或超时训练,同时不可盲目加班。另外,在安排训练内容时,需遵循循序渐进原则,由易至难,由简至繁,并结合专项训练与全面训练及结合实践锻炼与坚持理论教育,以稳步提高官兵的柔韧性、灵敏性、速度、耐力、体力等综合素质[3]。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2.2 抓住重点普及常识造成训练伤发生的主要因素就是疏于监管和疏于教育。因此,需根据职能进行分工,坚决落实各项相关规定,司令机关需负责并组织实施军事训练健康保护工作,在开展各项阶段训练之前,如:外训、常训及新训等,需先对骨干干部进行训练伤防治教育,使其充分认知到预防训防治与卫生防护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另外,在军事训练中,卫生不问需负责健康保护工作的卫生监督与技术指导,并可通过网络、印发资料、专题教育、黑板报及广播等形式进行训练伤防护的相关常识教育,使官兵完全掌握健康防护的各类基础知识,以提高官兵的健康防护能力及意识。2.3 全员参与互救自救部队在进行险难科目训练时,如:实打实投与瀕海训练等,极易发生意外事件,此时官兵相互间的及时有效互救自救多数可在第一时间争取到宝贵的救援时间、控制伤情进展及挽救生命,故开展互救自救训练,是有效减少训练伤亡率的关键措施。需培养技术过硬、以卫生士官为主的互救自救骨干,并定期到排班与连队中进行技术指导及训练演示,以发挥出以点带面的作用,同时分队与机关需根据相关要求在年度军事训练计划中加入互救自救训练,积极开展互救自救训练项目,各个季度的互救自救训练时间不得低于6h,且需在各类综合训练与军事演习中进行实地评价检验互救自救的效果[4]。2.4 关爱官兵全维保障由于军事训练伤的发生地点与实践存在一定的规律,故医务督导人员可根据不同时间段的伤情特点深入进行训练场地巡诊,以及时发现在军事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予纠正,同时可快速对发生训练伤的官兵进行救治。医务督导人员还应指导官兵做好训练时的安全防护工作,在组织开展实打实投与大型演训活动等险难科目之前,需提供咨询疏导与心理常识教育等服务,以缓解或消除官兵的各类不良心理情绪,如:恐惧、紧张等[5]。另外,还需做好膳食搭配,制定科学的饮食方案,使官兵的健康营养需求得到满足,并最大限度的为官兵提供优良的居住环境,确保睡眠时间充足,保证官兵在进行高轻度的军事训练后体力可快速恢复。3 小结部队训练伤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而预防训练伤,需从生理——心理——社会医学的角度出发,针对部队训练要求与官兵特点进行制定防范及应对措施,需因势利导,强调合理学科的安排训练内容,加强防护知识与训练安全知识,高度重视互救自救,实时监督卫生,做好全维保障,以最大程度的避免发生训练伤,有效将官兵的健康体能转变为战斗体能,最终达到提高我部战斗力的目的。参考文献[1]魏林节,刘新培,舒艳, 等.平原地区移防高原部队与高原驻训部队训练伤流行病学调查对比分析[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18,39(4):246-249. [2]蔡玉祥,何建邦,刘伟春, 等.部队发生训练伤的特点规律及应对措施[J].东南国防医药,2014,(4):447-448. [3]王爽,李宏伟,王海洲.东北地区陆军训练伤发生情况调查研究[J].东南国防医药,2017,19(2):219-221. [4]潘玮,刘鹏飞.某水面舰艇部队2014年度海上训练期间军事训练伤调查分析[J].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2015,22(5):396-397. [5]刘鹏,蔡杨.某特种部队海练期间伤病情况分析及对策[J].海军医学杂志,2016,37(4):296-298.

论文作者:王洁磊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20年1月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7

标签:;  ;  ;  ;  ;  ;  ;  ;  

部队发生训练伤的特点规律及应对措施总结论文_王洁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