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选修课教学现状分析_篮球教学论文

高中体育选修课教学现状分析_篮球教学论文

高中体育选项课教学现状剖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选项论文,课教学论文,现状论文,高中论文,体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选项教学是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高中体育选项教学势在必行,这种教学模式很受学生喜爱,适合在高中开展,它有助于学生专项技术水平和身体素质的提高[1]。我们响应新课改的号召,实行了适合高中的体育选项课教学改革,数年来在教学实践中获得了许多宝贵的教学经验,同时也遇到了诸多问题。本文将以西安市雁塔区八十五中大学区6所成员学校为调研对象,通过与大学区各所成员校体育老师在新课改中的相互学习、交流、现场观摩,再通过实地调查、学生访谈等方式,以体育选项课现实情况为案例,剖析新课程改革下高中体育选项课教学开展现状。

      一、新课程改革中体育选项课教学在高中的开展现状

      1.体育教学资源情况

      通过调查显示:大学区6所学校平均每校有篮球场6块,排球场2块,乒乓球台15台,室内馆(棚)1个,羽毛球场10块,专职体育教师8人,均毕业于体育院校和师范院校,常年坚持在教学一线,个人均有专长,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和责任心,加上大学区成员校之间的资源互惠互利等,完全能够满足体育选项师资与教学设施的要求。

      2.选项课学生分配情况

      自高中实施选项课以来,得到了几所学校学生的普遍认可和支持,调查显示:高中6所学校平均每校有教学班20个班级,1200人左右,按照4个班同时上体育课然后分成6个项目,6~8个老师上课,共计8个选项班,每班大概控制在30人左右,上课人数合理,教学效果良好,易于教学的管理。

      3.选项课课程设置情况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学分认定课程结构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必修必选课程占2个学分,即为田径类项目1学分(18学时),健康教育专题1学分(18学时);必修选项课程9学分(162学时),高中学段共计11学分[2]。

      (1)课改中的模块设置

      根据西安市雁塔区八十五中大学区6所学校体育教学师资、场地器材和学生情况,结合课程标准设置为:

      必修选项:田径、健康教育专题2学分,36学时。

      必修必选课程:男生篮球、女生健美操2学分,36学时。

      必修选项(相对):篮球(提高班)、排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健美操(提高班)7学分,126学时。

      按照模块设置,根据教育教学规律,由易到难,由浅入深,逐步提高等原则,考虑学生情况,将模块分为三个等级,即学习班、巩固班、提高班,让学生选择性学习。

      (2)学生选项方法

      新课改中统一教学安排要求:每一学期每位学生选择一个体育项目学习,合格者获得2学分(高一第一学期和高三第二学期除外,高一第一学期田径分为上下半学期,各18学时,各1学分;高三第二学期18学时,1学分)。

      必选项目:篮球(男生)——在高一第二学期和高二第一学期完成。

      健美操(女生)——在高一第二学期和高二两学期完成。

      篮球是高中阶段男生必修、必选课程,健美操是女生在高中阶段必修、必选课程,田径项目和健康教育专题是学生高一阶段必修课程。

      大学区的羽毛球、乒乓球、排球、足球、篮球(提高班)、健美操(提高班)为自选项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在修完必修必选项目前后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进行学习提高。

      二、新课改中选项课教学开展的意义和目前存在问题

      1.新课改开展选项课教学的现实意义

      通过新课改开展的选项课教学,为高中阶段体育课教学获得了许多宝贵的教学经验,为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完成教学任务、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提供了参考,同时对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1)选项课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

      在新课改选项课教学中,通过发展学生的个性特性、充分实现教学目标,这样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充分体现出了学生的主体性[3]。在选项课教学中,学校开展了健美操、足球、排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田径、武术等选项课程。实行选项课教学,打破班级建制,而进行重新组合上课班,这在课改中是一项新举措,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不同水平、不同层次、不同兴趣的需要,提高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保障了高质量的教学效果。而教师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中,可根据教学内容和课程内容自主灵活地选择教学方法,实现了教学方法的多样化与个性化,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性,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主动练习的能力。其次,学生根据自身喜好以及在体育项目上的特长,自主选择运动项目,使得学生的学习态度由被动逐渐转变为主动,增进了主动学习的参与性和积极性,扩大了在教学过程中的兴趣爱好,增强了体育课程教学的价值需求。

      (2)新课改选项课教学模式符合学生的心理与个性特征

      新课改选项教学模式由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授课教师,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可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强烈,学习动机更加具体、明显[4]。这种教学模式对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可以看出在选项课教学中,由于教学内容和授课教师都是学生自主选择的,学生参与教学实践过程的投入度较高,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观能动性,改变了以往教学模式中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传统观念,把“要我学”主动地变成了“我要学”的学习理念。这种教学模式对发展学生的个性心理品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具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3)新课改提高了学生健康水平和运动技能

      首先,通过新课改的选项教学活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水平普遍提高,在教学过程中能主动、自愿地参与活动,这对提高学生的身心发展,提高健康水平有积极的作用。学生通过选项课教学活动,极大地增强了运动能力,发展了身体素质,提高了自身机体的健康水平。其次,通过选项课教学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体育运动项目比较完整的理论知识和专项技能,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在篮球、排球、足球等一些集体性的项目中,通过较长时间的系统学习,既有利于培养学生齐心协力、团结协作的团队概念,也有利于培养学生争取胜利的竞争意识和勇敢顽强的拼搏精神,还能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百折不挠的良好自我控制能力等等。

      (4)新课改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通过新课改的选项教学,不但提高了学生身体素质、运动技术水平与专项技能,还有力地发展了学生的体育能力,提高了学生主动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参与意识,为学生奠定了早期的兴趣培养和将来长期从事体育活动,锻炼意志品质,提高健康水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不知不觉地养成了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逐步培养了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使学生在走向将来的社会生活中为终身体育做好了思想与行动上的准备。

      2.目前新课改选项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中学生差异性在第二次选项时突显出来

      教学中在第二次选项后学生兴趣较第一次选项明显下降,学习兴趣和认知度较差,技术水平不如第一次。以上问题产生的原因是:第一次选项时学生是本着自己的兴趣爱好,同时还有一部分学生选择自己的强项,因而学生兴趣较浓,积极性高,学生对体育课的认识水平基础较高,认知度较强,对教学中的动作技术掌握得好。

      (2)在规定选项中,由于项目和人数的限定带来普修水平明显下降

      鉴于大学区的实际,各校基本上是6个项目8个老师带,因而在项目上统一规定为高一第一学期必修田径,第二学期开始男生在三学期内完成篮球的必选项目,女生在高一第二学期和高二两个学期共三学期完成健美操的必选项目,同时在保证必修和必选项目的基础上学生必须完成自选项目的选课,如:羽毛球、乒乓球、足球、篮球、健美操、排球等。由于项目在限定人数上的平衡,或多或少地让一部分学生在被动下选择了没有很大兴趣的项目,也就是第二次选项时照顾到了各项目人数,平衡了各选项,因而让学生选择受到了一定限制,所以教学效果较第一次选项课明显下降。

      (3)学生水平差异带来教学的难度

      在学生不同水平、相同项目选项教学中,通常表现出水平差异较大难以满足课堂教学的统一教学要求。而在选项教学时,学生基础不一,既有以前学过的,也有现在感兴趣才开始接触的,水平差异较大是现实存在的问题;但在学期末考试时标准统一需要考相同的内容,教师在教学中会有一定的难度,因而教学内容、目标需要进行一定的调整。

      (4)新课改选项学习周期有待改进

      目前大学区统一规定:一学期为一个周期。首先在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等课程选项教学中,由于课堂教学实践时间短,还不能完全满足学生掌握技术动作的需要,特别需要培养学生课外积极地坚持不同项目的练习,逐步提高学生自学锻炼能力。其次,学生在选择了一个项目后还只是基本了解,还没有达到进一步提高的要求,因而学生刚开始学习会很认真,逐渐地就会感觉枯燥,由新鲜变得顺从,由顺从变得无趣,缺乏了对知识和技术、技能的探索能力,对新课改的教学效果、质量有一定的影响,因而新课改选项学习周期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三、结论与建议

      高中体育选项课是中学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提高学生专项技术水平和身体素质的重要举措。通过教学实践显示:教学选项非常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学目标方向正确,特别是选项课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其教学模式符合学生的心理与个性特征,起到了提高学生健康水平和运动技能的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笔者通过多种研究方法系统梳理、总结出目前高中体育课选项教学中存在的一些普遍问题,因而提出如下建议。

      教学选项第一、二次教学进度均衡发展;时间、项目、必修、必选、人数需进一步科学安排;教学内容、目标还需要进一步修正和调整;选项学习周期有待改进,可尝试采用8周一个项目选择的周期,把一年分成4个周期,同时每个周期在不同的单项上采用,灵活调整。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考核标准,针对不同水平提出不同要求,分层次进行提高,以确保和完善新课改教学效果的高水准和高质量。

      编辑手记:高中体育选项课是高中体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这种教学模式进一步扩大了学生的选择权,为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合理选课以提高专项体育技术水平和身体素质提供了便利,深受学生喜爱。但是由于学生的差异性及学习周期的影响,给选项课教学的实施造成诸多困难。黄文林老师对于体育选项课教学的现状研究和剖析为选项课教学改革提供了参考,其所提建议也颇具启发意义。

标签:;  ;  ;  ;  

高中体育选修课教学现状分析_篮球教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