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的分析论文_张春花

湖南省娄底市娄星区人民医院(娄星区妇幼保健院) 湖南娄底 417000

【摘 要】目的:探究新生儿黄疸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8 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进行临床研究,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儿接受综合性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比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95.0%)显著高于对照组(77.5%),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92.5%)显著高于对照组(72.5%),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新生儿黄疸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儿治疗有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可在临床中加以推广。

【关键词】新生儿黄疸;综合性护理干预;临床疗效;应用价值

满月的新生儿出现黄疸就是新生儿黄疸,多是指新生儿的胆红素代谢异常,导致患儿血中胆红素水平抬高[1],进而皮肤、黏膜和巩膜出现黄疽。具有较高的发病率,甚至会导致新生儿出现胆红素中毒性脑病,治愈后仍会留下严重的后遗症甚至造成死亡,不仅对患儿的生长发育造成影响还会对整个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和心理负担[2]。现今医疗技术不断发展,临床中不断研发新的科学的有效的治疗方法,达到降低新生儿黄疸的发生率的目的。本文为探究新生儿黄疸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抽取2015年12月-2017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8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进行临床研究,取得满意结果。现详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般资料

抽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8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进行临床研究,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儿中男21例,女19例,平均年龄为18.9d(Max2ld,Min2d),平均体重为3.8kg(Max4.1kg,Min2.9kg);平均血清总胆红素为322.73p mmoIUL;对照组患儿中男22例,女18例,平均年龄为l9.ld(Max20d,Min3d),平均体重为3.7kg(Max4.0kg,Min2.8kg);平均血清总胆红素为321.60μmmoVL。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体重、平垧血清总胆红素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别(P<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入院后仔细检查患儿的呼吸频率、节律等生命体征,密切观察新生儿的皮肤情况,注意是否有黄疸想想,对于有呼吸障碍或心功能障碍不全的新生儿要及时发现并实施对应治疗手段[3];密切注意新生儿的皮肤清洁,避免发生感染从而加重患儿的疴隋。

观察组患儿接受综合性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包括:

1.2.1环境护理 确保婴儿的生活环境,维持温度和湿度,对婴儿进行保暖,温度降低时将新生儿放在暖箱进行保温,避免新生儿受寒。护理人员可对新生儿进行全身抚摸,还可知道新生儿家属进行抚摸[4],尤其是注重腹部和背部,在出生第二天便可进行抚摸,动作要点为轻柔缓慢,一次/d,从而达到促进新生儿生长发育和降低黄疸并发症的目的。

1.2.2饮食护理 新生儿出生后在饮食上要注重合理科学,在保证充分营养摄入的同时,还需要加强水分的摄入以促进胆黄素的排泄。要保证新生儿每日至少一次小便,若一日不足一次小便则说明水分摄入不足,若不能够及时将胆黄素排出体外将会对新生儿的生长发育造成不利影响,还会引发较多的并发症[5]。

1.2.3全身护理 新生儿的皮肤和免疫系统还处于发肓阶段,在骨骼、器官功能等方面都是相当脆弱,需要加强对新生儿的护理,护理人员需要保持高度的耐心和关怀。

1.3统计学方法

对此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系统进行统计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2检验,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若结果比较时具有明显差异,且P<0.05,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效果比对

经治疗后,观察组患儿中28例显效,10例有效,2例无效,对照组患儿中21例显效,10例有效,9例无效,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95.0%)显著高于对照组(77.5%),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1。

3.讨论

新生儿黄疸是儿科中一种常见的疾病,需要进行及时的治疗和护理,从而保证临床治疗率,避免高胆红素脑病对新生儿正常生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未满月的新生儿出现黄疸就是新生儿黄疸,多是指新生儿的胆红素代谢异常,导致患儿血中胆红素水平抬高了,进而皮肤、黏膜和巩膜幽现黄疸。具有较高的发病率,甚至会导致新生儿出现胆红素中毒性脑病,治愈后仍会留下严重的后遗症甚至造成死亡,不仅对患儿的生长发育造成影响还会对整个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和心理负担。本次研究中,接受综合性护理干预的患者均在短时间内降低了血清胆红素的含量,达到了退黄的目的,临床疗效显著[6]。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经治疗后,观察组患儿中28例显效,10例有效,2例无效,对照组患儿中21例显效,10例有效,9例无效,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95.0%)显著高于对照组(77.5%),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儿家属中满意28例,一般满意9例,不满意3例,对照组患儿家属中满意19例一般满意10例,不满意11例,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92.5%)显著高于对照组(72.5%),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由此可知,对新生儿黄疸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儿治疗有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可在临床中加以推广。

参考文献:

[1]孔艳霞.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治疗效果及黄疸指数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 3,10(6):168,封3.

[2]黎冬梅.练合性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13):96-97,100.

[3]黄欣昱.综合性护理干预配合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观察[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22):147-148,151.

[4]王景.综合性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中的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18):205-206.

[5]陈琼珍,孙彦.综合性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4,1(8):1365,1367.

[6]李海微.综合性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患儿治疗中的应用[J].医疗装备,2016,29(18):147-147.

论文作者:张春花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8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31

标签:;  ;  ;  ;  ;  ;  ;  ;  

新生儿黄疸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的分析论文_张春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