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层图书馆在公共文化体系当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然而从现阶段我国基层图书馆的建设情况来看,还面临着资金不足、信息化水平低、体系不完善等众多困境,不仅影响了图书馆自身的发展,同时也降低了公共文化体系的建设水平。因此对于基层图书馆而言,有必要明确自身对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的重要作用,并采取相关措施对自身的不足之处进行改进,进而提高公共文化体系建设水平,实现我国文化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基层图书馆;公共文化体系;建设
一、基层图书馆对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的作用
1、增加了人们获取知识的渠道
基层图书馆的产生与应用,增加了人们获取知识的渠道,是人们学习知识、了解文化的重要场所。图书馆的馆藏比较丰富,可以对人们的差异化需求进行有效满足。图书馆是一种公共设施,是面对全社会开放的,任何人都可以在这里对相关知识以及信息等进行获取,尤其是对于一些退休人员、农民工以及残疾人员等弱势群体来说,可以有效满足他们的文化需求。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基层图书馆的功能也在日益完善,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对图书信息进行快速获取,让读者可以在图书海洋中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不仅为他们提供了平等的、便捷的、廉价的学习平台,而且也培养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对公共文化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2、有利于文化遗产的保护
图书馆不仅有利于人们对知识以及信息等的获取,同时也可以对人类的知识、经验以及文化遗产等进行有效保留,成了当今社会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图书馆的重要职能之一就是对人类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其保护对象是对人类社会有价值的所有文化遗产,既可以是古代书籍,又可以是现代信息。从保护的形式来看,主要是通过信息技术对各种馆藏进行了电子化以及数字化提升,实现了文献资料的永久保存。图书馆中优秀的文化遗产不仅可以为文娱活动开展、理论研究以及文化传播等提供资源支持,而且也有利于彰显地方的文化特色,对当地的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因此对于基层图书馆而言,应该意识到自身职能的重要性,通过信息技术对相关文献进行有效整理,对文献资源库进行完善,进而为人们提供优质的图书查阅和图书咨询服务。
3、可以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
对于公共文化体系来说,其建设的重要目的就是对人们的文化权益进行保障,对他们的文化需求进行有效满足。而对于基层图书馆来说,它是完善公共文化体系的重要渠道,可以通过文化娱乐活动开展以及文化空间提供等来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图书馆的馆藏资源不仅丰富,而且还十分先进、十分优秀,可以为各种公共文化活动的开展提供物质基础,在提高人们生活情趣、拓宽他们视野的同时,也实现了我国先进文化的广泛传播。因此对于基层图书馆而言,可以多举办一些公共文化活动,比如图书讲座、文化展览以及学术会议等等,为人们提供充足的休闲空间,并将这些活动作为载体,增强人们对先进文化的了解,进而满足他们的文化需求,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可以作为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
首先,人们可以在图书馆内对某一知识、某一信息等进行交流,将图书馆作为互动场所,在互相切磋、互相帮助的基础上,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其次,图书馆可以开展自由对话活动,为政府人员、相关专家和读者等提供沟通场所,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最后,图书馆也可以开展一些文化活动,比如文化讲座、影视观摩、读书漂流会、音乐欣赏以及学术交流等等,为人们提供文化娱乐场所,如此一来,不仅可以增强人们对文化内涵的了解,同时也可以给他们带去艺术方面的享受。由此可见,基层图书馆属于人们重要的休闲娱乐场所,对人们文化素养、价值观以及情感态度等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二、新时代背景下推进基层图书馆机制改革的具体策略
1、保障和协调基层地区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储存与传播
基层图书馆应当在继续加强纸质馆藏文献资源储备的基础上,同步优化现有的数字文献资源管理机制,逐步建立起融合发展的运营体系;应当立足新时代基层地区的发展实际,重新定位基层图书馆的社会属性与功能,构建更为透明和高效的文献资源采购与整合机制,不断扩大纸质与数字文献的储量,打造开放共享与共建共赢的馆际联盟发展格局。在此基础之上,围绕专题文献馆、主题馆中馆以及线上体验馆的深度开发,基层图书馆要不断探索与完善特色化的馆藏文献建设体制,确保文献资源的充分储备和高效传播,进一步发挥自身对于基层地区公共文化的引导和驱动。
2、完善全民阅读服务体系,培育和壮大公共文化市场主体
基层图书馆需要依据新时代基层民众消费需求的多元化演变,逐步导入全民阅读服务机制,以契合受众差异化要求及引导基层公共文化良性发展为核心落脚点,鼓励社会各方力量参与到全民阅读服务网络的建设与推广中来。基层图书馆要通过打造图书文化活动品牌,将公益性的社会交流活动规范化,大力推动特色专题讲座、读书交流会以及“共读一书”等大型活动的常态化,激发基层民众参与、支持乃至传播全民阅读模式的积极性与责任意识。同时,要通过一系列的优惠扶持政策,吸引第三方文化机构推动全民阅读普及,借助合理的商业化宣传,拓展新兴消费市场,兼顾经济效益和文化效益的同步获取。
3、加强管理的精细化,提升服务的边界化与均等化程度
基层图书馆要逐步改变过去依赖讲座、沙龙和图书展览等松散活动的管理方式,逐步推动图书馆业务管理制度的精细化运作。通过加强对外服务制度与内部管理机制的协同性,提高外部合作和行业协作的交互层级,并逐步拓展到资源建设、布局以及人事管理领域,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和立体化的精细管理体系。此外,也要加强与基层区域内其他教育文化机构的沟通和合作,聚合各类优势资源,建立馆际联盟发展机制,营造开放和共享的共赢式运作格局,充分保障均等的基层民众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强化基层图书馆的文化辐射力和驱动力。
4、健全监督与管理机制,稳步推进法人治理结构改革
结束语
总而言之,公共文化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对国家发展、社会稳定、人类生活改善等具有重要意义,而对于基层图书馆而言,又是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的关键所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体系的建设水平。因此对于基层图书馆而言,应该对公共文化体系的价值以及自身的重要作用等进行明确,在此基础上做好人才建设工作、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通过自身的不断完善来增强公共文化体系建设效果,进而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实现国家以及社会等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谢晓波,张静.基层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作用和发展对策[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0,22(12):314-317.
[2]李淑华.基层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作用及发展对策[J].图书情报导刊,2007,17(1):55-56.
论文作者:吴学姣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5
标签:图书馆论文; 基层论文; 文化论文; 体系论文; 文献论文; 他们的论文; 图书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