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丹如何成为“超级丹”_林丹论文

林丹如何成为“超级丹”_林丹论文

林丹是怎样成为“超级丹”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是怎样论文,林丹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父母让儿子爱上羽毛球

林丹,1983年出生在福建龙岩上杭县。在林丹上学前班的时候,全国各地风靡学电子琴。班里的小朋友都被家长带着去学,林丹也不例外。妈妈花了近200元给他买了一台“卡西欧”电子琴,可当时已经很昂贵的琴却没能吸引住小林丹的注意力,坐在电子琴前可把爱动的小林丹憋坏了,结果只练了一个星期,他就再也不肯练了。

林丹的爸爸妈妈不像别的家长那样训斥孩子,逼着孩子去学不愿意学的东西,他们对儿子最大的疼爱就是开明,他们细心地观察并发现了儿子的兴趣所在。林丹的父母都是体育爱好者,爸爸喜欢打乒乓球和排球,妈妈爱游泳和打篮球,还经常代表上杭县参加一些比赛。妈妈见儿子对电子琴没有感觉,就在自己去打篮球的时候带上他,让他自己在操场上跑着玩。

当时,上杭县体育馆有少儿业余羽毛球的培训,林丹周围有很多小朋友都去那里练球。有一次,林丹跟着他们一起去体育馆玩儿,第一次看到了羽毛球。看见小朋友们跑来跑去,挥拍、接球,林丹一下子被吸引住了,好像是找到了一种“对味”的感觉。那一年,林丹5岁。

以林丹父母的育儿方式,即使他们不知道左撇子的好处,即使无人关照他们,只要儿子不愿意做的事,他们也不会强迫他去做。曾经,当他们发现儿子在摆弄玩具手枪时用的是左手,就问他为什么不用右手,儿子说他用右手完全瞄不准。当他们知道儿子的右手不如左手好使时,他们并没有强行去“矫正”他。

所以,当林丹成为“超级丹”时,人们由衷地说,是林丹的倔强、父母的开明和伯乐的出现,才让他没有错过天赐的礼物。

练就不服输的性格

很快,林丹就进了培训班。和小朋友们一起练习握拍、挥拍等基本功,但因为是业余班,其实更多时候是在玩儿。那个时候,小小年纪的林丹就显示出了不肯服输、自尊心强的劲头。当时的训练项目中,唯一让林丹害怕的就是压腿。刚开始的时候,韧带没拉开,腿压不下去,教练就帮他压,小林丹疼得直哭,边哭边压。回家后,妈妈还要求他继续练,每天帮他压腿。可是,不管再怎么疼,妈妈也从来没有听他说过不想去练了。周末的时候,培训班要长跑,绕着上杭县城跑两圈,至少也有几千米,林丹是队里年纪最小的,他死死跟着大一点的队员跑,一定要跑完全程,绝不肯中途停下。另外,在队里打比赛,如果输了球,教练还没说什么,林丹自己就开始掉眼泪了。

“从小就有个性、不服输,和现在一个样,一点没变。”谈到林丹,林丹的妈妈一脸自豪,“小时候在队里打比赛,如果打不过年龄比自己大的队员,他也就认了,但如果输给同龄队员,他绝对不会服气,会自己写日记总结,说自己哪些地方没打好。”

在培训班,林丹是唯一用左手打球的孩子,教练因此对他特别关注。虽然因为年龄太小,他的技术水平在班里并不是最好的,但他的身体素质很突出,当时班里进行技术评定,他的基本动作、步法,前后摸球线等项都名列前茅。

1992年,9岁的林丹顺利进入福建省体校,来到了距上杭县600公里远的福州。在省体校的第一个学期,林丹是伴着泪水度过的。9岁的他不习惯离开父母的生活,几乎天天都要哭上一场。好在外婆外公在福州,稍微缓解了林丹的思家情绪。每到周末,林丹便去外婆家吃点好吃的,给妈妈打个电话,周日再回到体校。

在挺过了最初的适应期后,林丹不服输、自尊心强的特点便显现出来。很快,他独立生活的能力明显增强,在训练中更是特别要强。林妈妈说,有一次,林丹发烧打点滴,但他却不愿耽误训练,没有向教练请假,从医院回来便继续投入训练。

1995年,在全国青少年羽毛球比赛中,林丹获得了男单冠军,被解放军队看中,让他到队里试训了10天。之后没多久,林丹便接到了解放军队的录取通知,12岁的他就这样跨进了军队的大门,成为一名军人。

到解放军队后,队里给林丹发了很多新“装备”,有服装、球拍等,抱着这些“装备”,林丹别提多开心了。除了新“装备”,林丹还拥有了自己的军装。当时他的个子还不到1.4米,帽子戴在头上像扣了一口锅,腰带系到最里面的扣眼还是松,裤子直往下掉,大家见了都哈哈大笑。1997年,林丹随解放军队到部队生活。在那里,他们这些专业羽毛球选手每天要跟部队官兵一起出操、站岗,在炙热的太阳底下站几十分钟,夜间紧急集合等。

经过那段时间在部队的锻炼,林丹充分感受到了当军人的不容易,体会到了军人的可贵可敬,也让他平添了身为军人的责任感和自豪感,这种感情后来在林丹每次胜出后的标志性动作——行军礼中得到了充分的释放。

林丹说自己在赛场上的那股霸气是与生俱来的,事实上,这股霸气是缘于他从小不服输的性格。这股不服输的劲头让林丹在无论多么苦多么累的情况下都不愿低头,从地方体校到军队,他的这种性格得到了更好的锤炼。

父母眼里永远长不大的孩子

自2002年首夺羽毛球公开赛冠军起,林丹在世界羽联超级系列赛和各项国际大赛中多次夺冠。2004年到2008年四年时间几乎始终占据男单世界排名第一的宝座,被世界羽联和媒体称为“超级丹”。

纵使林丹在中国体坛是绝对偶像,但在父母面前,他永远是个长不大、甚至有些离不开父母的孩子。林丹回福建龙岩与父母团聚的机会很少,父母总是会携带大包小包地去北京探望儿子。林妈妈说:“东西带得多,全是吃的。一般都会带小母鸡,他非常喜欢吃家乡的鸡,给他带去做白斩鸡。”每次两口子都会为儿子带去80斤重的各种好吃的,国家队的队员只要一看林丹不来吃饭,就知道一定是他的爸妈来了。“林丹天天晚上都要吃夜宵,有时他晚上饿了也会给我们打电话说要吃米粉,爸爸就会专门给他送过去。”林妈妈回忆道。

适当的时候,父母还是会提出一些建议,不为别的,就是为了帮林丹把好关,让他能够更好地发展。

标签:;  ;  

林丹如何成为“超级丹”_林丹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