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高速公路大多数是以沥青为路面形式,沥青除了有良好的耐热性之外,其出色的承受荷载能力在国内外都深受好评,这也是它作为目前高速公路主要路面形式的原因之一。虽然沥青有着出色的性能,但是现代高速公路的施工质量把控非常松散,导致沥青不能发挥其优良的性能,甚至出现路面在通车后出现凹陷的情况以及其他质量不过关的现象。对于目前这些现象,本文主要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预防性养护技术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
引言
路面预防性养护能够有效延长道路路面的使用性能,提高路面行驶的舒适度,有效节约路面养护资金,减少施工对交通的影响,进而使路面压力得到有效缓解。在国外发达国家中,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但我国的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1]。基于此,本文深入研究了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1预防性养护对高速公路的重要作用
1.1延长高速公路的使用年限
预防性养护可以尽早发现问题、处理问题,将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防止其进一步发展,保护了高速公路的整体结构,延长了高速公路的使用年限。
1.2减少高速公路的维修费用
通过预防性养护,许多隐患问题在早期就已经得到解决,避免了后期的大修整,从而减少了路面维修费用,节约了维修成本,提高了高速公路的运行效益。
2沥青路面常见的病害形式
2.1龟裂
高速公路路面经常存在龟裂,其主要原因是路面强度不均匀,在车辆荷载的不断施压下,导致路面产生裂缝,再加上雨水通过裂缝对基层造成侵蚀,使路面软化,从而加速龟裂的危害和影响。
2.2块裂
块裂是对块状裂缝的简称,是由于材料方面的原因产生的一种公路病害。块裂与路面所受到的荷载关系不大,其主要原因是路面上的沥青在低温下会产生收缩和老化,使得路面状况不稳定,从而出现块裂。相比于龟裂,块裂对路面造成的损害范围更大,对整个路面的影响也更严重。
2.3纵向裂缝
产生纵向裂缝的原因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路基自身的原因,路基会产生不均匀沉降,导致纵向裂缝的产生;另一种是因为在沥青摊铺过程中,没有对纵向接缝做很好的处理,再加上后期的车辆荷载以及气候的影响,逐渐产生裂缝。
2.4横向裂缝
横向裂缝与纵向裂缝同为裂缝类病害,但横向裂缝的种类更多,常见的有沉降差异裂缝、荷载性裂缝和半刚性基层反射裂缝。
3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
3.1乳化沥青封层技术
乳化沥青封层技术在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中的应用效果比较好,其主要是把沥青、乳化剂、骨料、水等原料按照设计的配合比调制成混合浆料的形式,然后摊铺在沥青路面上,形成一层表面防护层,从而降低路面的磨损程度,减少路面开裂、坑槽等问题。乳化沥青封层技术成本比较低,涉及到的原材料类型比较少,施工工艺简单,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比较常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使用乳化沥青封层技术时,首先,要根据沥青路面的使用情况确定选用何种封层(细封层、中封层或者粗封层);其次,根据所选择的封层来配制相应的乳化沥青浆料,确定添加剂和乳化剂的种类,并对配合比方案进行优化,尽量提高乳化沥青浆料的实用性能,从而使沥青路面的预防性养护效果达到最佳。在应用乳化沥青封层技术时,其预防性养护效果不仅受到混合料配合比的影响,还会受到施工现场的温度、湿度等因素的影响,因此,要注意控制好施工现场的温度与湿度,保证养护质量。
3.2微表面处理技术
微表面处理技术也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中一种较为常见的技术,其主要是将小碎料、改性沥青、添加剂、矿粉以及少量水配制成聚合物的形式,然后通过微表面处理摊铺设备将聚合物均匀摊铺在沥青路面上,对沥青路面上的微裂纹、提前老化等问题进行修复,大大提高了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平整性、防滑性以及耐磨性,具有最佳的预防性养护效果。但是在实际应用当中,这种预防性养护技术的使用频率并不高,原因是其施工工艺比较复杂,施工成本比较高,不适宜长期使用。
3.3沥青路面热再生技术
沥青路面热再生技术指的是将老旧的沥青路面经过翻新再生,继续使用,从而避免大量原有沥青和砂石材料的浪费,达到废物回收利用,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热再生技术的原理是:在原有的沥青混合料的基础上经过加热、耙松,掺入再生剂与部分新沥青,与原有材料混合成一种全新的沥青混合料,铺设于路面上。热再生技术具有很多优点:利用原有的沥青等原材料,可以减少自然沥青等原料的开采,同时省去了老旧沥青材料的后期处理步骤,既节约了自然资源,又保护了环境,促进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沥青路面热再生技术所使用的大部分原材料都是旧路面材料,施工单位只需要提供再生剂和小部分新材料,施工成本比较低,提高了施工的经济效益。路面热再生施工只需要封闭当前施工的车道,对其他车道并无影响,且热再生技术的施工工期比较短,路面的恢复时间也比较快,所以对道路交通的影响比较小。应用沥青路面热再生技术时,可利用热再生的热量使路面的细小裂缝愈合,提高路面的使用寿命。在应用沥青路面热再生技术时,首先需要采取合适的路面加热技术使沥青路面受热软化,常用的加热方法有复拌型加热法和复拌加辅型加热法。其次是喷洒再生剂,再生剂喷洒时要均匀,其配方和用量要根据原有沥青成分检测的数据来确定。再次是耙松,在耙松时要注意将耙松的深度和宽度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在不破坏原有沥青路面结构和性质的前提下,将原有路面有效耙松。最后,进行新混合料的摊铺与碾压。摊铺时,摊铺机通过链式传送装置将摊铺机料斗中的新混合料运送到螺旋摊铺器,然后随着摊铺机的匀速行驶,螺旋摊铺器在需要摊铺的路面上均匀摊铺新混合料。碾压可以分为初步碾压、再次碾压、最后碾压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必须控制好碾压机行进的速度,保证碾压机匀速前进,同时保证碾压力度均匀。
3.4雾封层养护技术
雾封层养护技术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中最先进的一种。在使用雾封层养护技术时,不需要再加入集料,直接将少量经过调制后的乳化沥青喷洒在沥青路面表层,作为沥青路面的防渗层,有效防止表层水分渗入到沥青路面中破坏路面结构,从而改善沥青路面的质量,提高沥青路面的稳定性,延长沥青路面的使用年限。雾封层养护技术适用于沥青路面的裂缝、颗粒脱落等问题,所以在实际养护施工中主要用于路面的填缝预处理。
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公路的安全性与行驶的舒适性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在沥青路面养护的过程中,传统的养护技术与预防性养护技术相比还是存在一定距离的,应用预防性养护技术进行养护,在能够节约成本的基础上,还能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因此必须要不断强化预防性养护技术的应用,以保证公路能够正常使用。
参考文献:
[1]张珍波.浅谈沥青路面的预防性养护技术要点[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3,36(2):164.
[2]向昕.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方案设计方法[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3,9(10):163-167.
[3]付兆华.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预防性养护对策[J].山西建筑,2015,41(35):165-166.
[4]陈辉.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措施决策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6(07):258-259.
[5]孙有财,张涛.浅谈公路预防性养护的措施和成效[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7):136.
论文作者:郑金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
标签:预防性论文; 路面论文; 沥青论文; 沥青路面论文; 技术论文; 裂缝论文; 高速公路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