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桃夹”综合征的研究进展论文_李宝钢,张崔斌,罗海林,池博,朱洪江,何春水(通讯

“胡桃夹”综合征的研究进展论文_李宝钢,张崔斌,罗海林,池博,朱洪江,何春水(通讯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血管外科 四川 成都 610075)

【摘要】“胡桃夹”综合征(Nutcraker Syndrome,NCS)是一种常见的影像学表现,以前认为在人群中较为罕见,在影像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医学背景下,“胡桃夹”综合征的诊断率也随之提高。据已有文献报道,其病因主要与先天解剖异常有关,主要以血尿、蛋白尿、左腰腹痛等为主要表现。其治疗方式因病情程度而异,目前主要采用介入治疗。本文旨在对现有“胡桃夹”综合征的文献进行总结,供临床参考。

【关键词】 “胡桃夹”综合征;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R5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6-0072-02

1.概念

“胡桃夹”综合征(nutcrackersyndrome,NCS),是指腹主动脉与与肠系膜上动脉所形成的夹角变窄,使行于其间的左肾静脉收到挤压,从而导致左肾静脉压力升高,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本定义亦称为“前胡桃夹”征。“后胡桃夹”征指左肾静脉从腹主动脉和脊柱之间的间隙穿过时受挤压。1971年Chait[1]等首先使用“胡桃夹”一词,该病常发生于体型瘦高的青少年,也见于成人,儿童发病多为7~13岁。我国学者报道该病在正常儿童人群出现的百分比约为13.82%[2]。

2.临床表现

2.1 血尿

是该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主要因为肾内静脉、肾盂和输尿管静脉压力增高有关,可表现镜下血尿,有时也可在剧烈运动后出现肉眼血尿。

2.2 疼痛

主要表现为左侧腹部疼痛,腰酸、腰痛等不适,其偶尔亦有左腿部放射痛,疼痛特点可因人而异,差别较大。

2.3 慢性疲劳综合征

主要以食欲减退,全身疲惫,四肢乏力,周身不适,精神不振或精神紧张,表现为睡眠不足、多梦、夜惊,甚至嗜睡、懒散、等症状。多见于儿童。

2.4 生殖静脉综合征

男性可出现精索静脉曲张,性功能障碍。女性则出现不同痛经、排尿困难、性交困难、盆腔疼痛及月经增多等症状。

2.5 妊娠期血尿

多由于腹腔内压力增大,使腹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之间的空间减少,左肾静脉进一步受压,肾脏功能改变,从而出现妊娠血尿。

2.6 儿童蛋白尿

有学者认为儿童胡桃夹征为青春期的暂时现象,随着患儿年龄增长,脂肪组织增加,症状随之消失而无需特殊治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诊断

3.1诊断标准

目前比较公认[3]的诊断标准为:(1)尿红细胞形态正常,为非肾小球性;(2)尿钙排泄比正常,24h尿钙排泄量<4mg /(kg?d);(3)腹部超声或CT检查可见左肾静脉受压、扩张;(4)左肾静脉和下腔静脉间的压力差>5cmH2O;(5)膀胱镜检查发现左侧尿路出血;(6)肾活检结果可为正常或轻微病变;(7)排除可以引起血尿的其他病因。

3.2 诊断方式

(1)彩色多普勒超声(Color Doppler Ultrasonography, CDU):是NCS首选的无创性检查,其具有多体位,多指标测量、无创、可动态观察等特点。超声诊断NCS 标准:①LRV 平卧位a/b≥3,站立背伸位20min 后a/b≥5,受压处LRV 流速增高达80~100cm/s,△P>5mm Hg(1mm Hg=0.133kPa);②AA 与SMA夹角<30°[4]。

(2)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亦可以作为非侵入常规门诊筛选胡桃夹征的首选方法。

(3)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该检查为血管疾病诊断中的“金标准”,但属于有创检查,对造影剂过敏者禁用。王俊芳等[5]证实DSA 与多普勒超声对NCS诊断符合率比较无明显差异。

4.治疗

4.1 开放手术

主要有左肾静脉下移与下腔静脉端侧吻合术、肠系膜上动脉移位术、自体肾移植术、左肾静脉下腔静脉旁路转流术、生殖静脉下腔静脉端侧吻合术。

4.2 介入治疗

血管内放置支架,具有创口小、康复快、并发症少、安全性高等优点。但其缺点有远期疗效不明确、需要长期服用抗凝药物、再次狭窄等可能,但随着技术的成熟,一般首选介入治疗。

4.3 中医药治疗

随着中医药的深入研究及推广,中医药联合现代医学对一些疾病的治疗效果明显。艾斯等[6]通过活血益肾法治疗儿童胡桃夹综合征,达到降低LRV 压力,改善LRV 血液循环的作用。

5.展望

NCS自发现至今,在诊断上已经不存在困难,随着腔内介入治疗的发展,该方法已成为首选术。但手术的失败及术后并发症的问题尚未彻底解决,随着国家中医药政策的实施,对中医药的深度开发,在中医辨证的前提下,相信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将会在减轻患者症状及预防术后并发症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Chait A,Matasar KW,Fabian CE,et al.Vascular impressions on the ureters[J].Am J Roentgenol Radium Ther Nucl Med, 1971,111:729-749.

[2]田露,秦勇,蔡金华.“胡桃夹”现象在正常儿童人群中的百分比及临床意义[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6,15:78-79.

[3]陈善闻,沈周俊.胡桃夹综合征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泌尿系统分册,2004,24(5):629-632.

[4]陈海燕,刘娜,菅宏蕴.胡桃夹综合征的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对比研究[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3,14(2):125-127.

[5]王俊芳,徐宏贵,罗良平.彩色多普勒超声对45例胡桃夹现象的诊断及支架植入术后的监测.暨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29(6):602-605.

[6]艾斯,郑健,蔡聪敏.活血益肾法治疗儿童胡桃夹综合征的临床观[J].光明中医,2016,31(19):2814-2816.

论文作者:李宝钢,张崔斌,罗海林,池博,朱洪江,何春水(通讯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2月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4

标签:;  ;  ;  ;  ;  ;  ;  ;  

“胡桃夹”综合征的研究进展论文_李宝钢,张崔斌,罗海林,池博,朱洪江,何春水(通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