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所谓“互联网+”,就是互联网与各种传统行业的智能结合。在“大云物移”信息化技术飞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充分利用“互联网+”手段,借助安全生产微信群和网络视频监控等平台,有效发挥移动互联网技术方便、快捷、高效、联动的强大优势,实现“过程可追溯、结果可核查、责任可追究”的配电网安全生产全过程管控,有力提升了基层供电企业安全管理水平。供电企业一定要把作风建设摆在突出重要位置,大力发扬严细实作风。将安全制度的刚性和约束力切实增强。多深入基层一线,真抓实干,使安全风险隐患及时发现和消除,从而不断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关键词:“互联网+”;安全管理;提升
1调研分析现状,提出可行性方案
在没有借助“互联网+”手段以前,在安全生产方面尽管有一系列严格的规章管理制度和安全管控措施,但不能实现对所有的生产现场全过程、快捷化、无死角安全管控,仍然存在着部分作业现场“失控”、部分员工安全规程意识淡薄、部分配电网抢修现场安全管控存在一定的漏洞等安全隐患。
如何利用一种先进的信息化平台,实现“实时传输、快速响应、集中指挥、全程监督”的安全生产能控、在控、可控模式提出新的研究课题。先期,尝试利用生产MIS系统、营销SG186系统和调度D5000系统等信息管理系统接入安全生产管控平台,但因信息系统的功能制约,均达不到预期要求。经过深入调研,发现随着智能手机的迅速普及,为便于工作交流,部分基层单位有人自发组建工作微信群。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这些微信群发挥的成效不大。但是通过工作微信群的启发,公司组织人员开展专题调研,发现使用互联网微信社交软件的员工人数已占到九成以上,如果将涉及安全生产专业的所有干部员工聚集到一个微信群里,只要员工遵循操作流程和群内使用管理制度,既能实现通讯及时、信息共享、方便交流,又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基于这一启发,公司开始谋划组建成立安全生产微信群。一个以实际工作为主、微信群为辅,两个体系并轨运行、优势互补的安全生产互联网管控体系日渐清晰、逐步成熟、全面推行。
2规范操作管理,纳入全过程管控
如何实现对安全生产微信群实时管控和规范管理,公司从组建微信群伊始,就立足高水准、严要求,本着“统一指挥、分级负责、逐级建群、随时响应”的原则,明确群内添加成员、通知发布、问题反馈、过程管控等制度和流程,抓好安全生产全过程管理。
2.1严把微信群成员准入关,明确武安公司安全监察质量部为牵头部门,严格控制入群人数,领导班子示范先行,各部门单位负责人严格执行。群内成员由领导班子全体、各部门负责人及相关专责,各基层供电所负责人和安全技术专责等共计组成,群内人员全部实行实名制。所有入群人员遵守群内规定,不发表与工作主题或安全生产无关的言论和图片视频,严格执行群内通知公告要求,做到认真对待、积极响应、及时反馈。各基层单位逐级建立内部微信群,做到层层传达、落实责任、强化管理。
2.2实现日常发布制度化。在群内遵循日常工作“三四五”工作原则,即“三通报、四上传、五反馈”。调控分中心每天要做到“三通报”:每天上午7:30通报前一天电网运行、电网负荷、配电网抢修、业扩报装和投诉情况,通报当日配电网生产计划工作现场,每天下午4:00通报次日配电网生产作业计划时间和具体内容,每天实时通报线路跳闸接地情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生产作业过程要做到“四上传”:涉及现场作业到位的基层单位负责人要上传“班前会”安全交底视频、上传“工作中”关键环节监护及现场作业视频、上传“班后会”生产现场总结视频、安全督导人员要上传现场到岗到位情况和安全监护等视频。各生产单位要做到“五反馈”:实时反馈通知受理、故障情况、人员安排、到位管理和故障处理情况。
2.3做到应急抢修实时化。安质部根据上级通知要求,在群内发布预警通知,组织启动应急响应、解除预警通知等工作。开展主题安全日活动时,通知各单位按要求实时上传安全日活动情况等。生产单位有抢修现场时,相关生产单位实时上传抢修现场人员组织、到位人员、安全措施和抢修工作情况。遇到雷雨、大风等恶劣天气,由单位负责人和现场负责人及时汇报辖区内天气情况、电网运行状况和有关抢修工作开展情况。
2.4确保绩效考核严格化。安全监察质量部每月对安全生产调度微信群工作安排和相应情况定期进行统计、通报,对未及时响应、工作开展不力、影响整体工作,按电力公司关于县级供电企业综合评价体系和月度工作业绩考核标准进行处罚,造成其它严重后果的,按规定严格责任追究和考核。
3凸显应用成效,保持常态化管理
安全生产微信群平台采用金字塔管理模式,逐级建立微信群,及时发布公司安全生产工作有关要求、宣贯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总结安全生产典型经验、即时通报安全生产违章、实时管控生产抢修现场安全,创新安全管控工作举措,为安全生产管理编织了一张严密的实时防控网,实现了安全生产全过程、全天候安全管控。
3.1安全生产微信群成为加强现场安全管控、实现安全闭环管理的监督平台。对工作前、工作中、工作后相关内容以微信小视频、图片等形式实时发布到微信群,使群内所有人员都成为监督和管控人员,既可以互相借鉴经验,又可以随时发现问题、改正不足、引以为戒,作为现场第一手资料,确保了安全生产过程可追溯,有效夯实了生产现场安全基础。
3.2安全生产微信群成为宣传安全文化、开展安全教育培训的平台。在微信群内及时转发上级安全工作部署要求,分享先进安全文化及安全生产理念。手机作为信息终端,通过微信群转发形式多样的安全警示教育小视频,开展温馨提示和亲情留言活动,特别是利用施工间歇,在群内开展喜闻乐见的微型安全教育课,配以丰富的图片和趣味的文字,调动了员工学习兴趣,使员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接受,提高了学习效果和学习质量,此举措颇受欢迎。
3.3安全生产微信群成为公司加强安全管理、促进安全工作落实的平台。利用安全生产微信群,结合全年各阶段工作重点,及时组织下发应急预警、安全保电、安全日活动等通知,要求各基层单位将系列活动落实情况以图片和小视频形式进行反馈,确保了各项工作有据可查、执行到位、不走过场。
4结束语
利用“互联网+”手段发挥安全生产微信群在基层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的管控作用,迈出了积极有效的一步。今后,将不断探索和实践,以深化信息化应用为核心,创新安全管理手段,不断夯实安全基础管理,持续推进本质安全水平,实现基层供电企业安全稳定良好局面。
参考文献:
[1]安徽巢湖电力公司自编《农电安全警示录》,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版.
[2]王晋生,黄俊龙,《农电安全技术培训教材》中国电力出版社2011:第四节农电工作安全教育三大目标.
[3]杨,杨杰《电企业安全管理长效机制的建立》摘自《农村电工》2006第3期:3—4.
论文作者:赵晓娟,张风良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1
标签:安全生产论文; 工作论文; 互联网论文; 现场论文; 实时论文; 情况论文; 人员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