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宁县中药材生产发展之浅见论文_朱学斌

华宁县中药材生产发展之浅见论文_朱学斌

华宁县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产品加工领导小组办公室 云南 华宁652800

摘要:在我国新农村建设工作开展中,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伴随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与过去相比出现了显著的提高,人们对于健康的定义标准在提高,个人健康意识也更为强烈。在此背景之下,中药材的需求量出现了明显的上升,其生产发展也得到了广泛重视。中药材的种植及生产发展不仅可以满足市场对于中药材的强烈需求,更可以实现农业生产的转型,实现农民经济收入的提高。笔者将在本文以华宁县为例,对中药材生产发展提出相关参考意见。

关键词:华宁县;中药材;生产;发展;种植

在我国,中药材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医药及相关工作者的智慧结晶,对于我国的医药工作及人们的健康、生存等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伴随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个人生存质量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在此背景下,药用植物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市场需求量出现了逐渐上升,但仍然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与西药相比,中药材的毒性和副作用相对较小,符合目前人们对于健康的新要求,且很多中药材在临床治疗、疾病的预防及慢性病治愈工作中存在明显优势,具有较好的功能。因此,我国很多地区在发展农业经济时,主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开发中药材,既提高了地区经济效益,也实现了农民增收致富。

华宁县中药材生产发展的现状分析

华宁县位于我国云南省,面积为1313km2,海拔高度为1110—2663.1m,主要地貌结构为河谷、丘陵及环湖平坝。华宁县的气候较为温和,年平均气温为15.6℃,年降雨量可以达到880mm,日照率可达到60%。华宁县泉潭众多是有名的“泉乡”,主要水源来自抚仙湖,库容达到了1.486亿立方米,是当地农业生产的主要水源。华宁县的总人口为20.8万人,农业人口的比重达到了89%,这些因素都很适合中药材的生产发展[1]。

华宁县中药材种植和生产发展起步时间并不长,2009年,当地开始引进文山三七种植,之后,中药材种植和生产发展在当地得到了收到了较好的发展现状。目前,华宁县从野外引进的中药材主要包括当归、党参和天门冬,野生变为家种的中药材则主要有金银花、白术、桔梗、黄芪等。截止至2016年年底,华宁县的中药材种植面积已经达到了一万亩,成为了玉溪市重要的中药材生产地。

如何加强华宁县中药材的生产发展

建设规范化种植基地

对于华宁县而言,若想实现中药材的深化生产发展,就需要建设规范化程度较高的种植基地。华宁县应当立足于自身的优势条件,依托当地的龙头企业建设基地,实现产销对接,并且利用龙头企业提供的科学技术等给予种植基地必要的支撑。在建设中药材种植基地的时候,应当做好前期规划,保证中药材种植基地带有鲜明的特色,产区要较为集中,自身的规模应当符合当地的中药材种植情况。相关部门及人员需要大力发展特色较为明显的中药材品种,并且大力推广新型的技术,提高科学、规范的管理工作水平,并且深入挖掘中药材种植质量及产量方面存在的潜力[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目前,华宁县建设的中药材种植基地,依托于华宁县永强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并且将科学发展观作为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的指导思想,将提高中药材产业的规模、质量、效益、竞争力等作为内在核心。当地的中药材种植基地坚持种植地道的当地品种,并且形成了规模化种植,借助企业实现了经营的产业化发展,并且建设了科学的流通体系。这样一来,华宁县的中药材生产发展就实现了可持续发展,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加快开展中药材初级加工

在华宁县中药材生产与发展中,中药材的初级加工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华宁县永强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正在筹备建设年3.85万吨中药材初加工项目)。相关部门及人员需要明确中药材初级加工的开展方向,并筹集专项发展资金,制定相关的发展政策并结合市场的具体需求等,不断推动中药材初级加工向着更高的层次发展。相关人员需要重点选择符合市场需求、技术含量较高的企业开展合作,实现中药材清洗、分拣、切片和烘干的机械化操作水平,并且带动中药材初级加工向着饮片、提纯、粉剂等方向逐渐发展[3]。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将企业、科学技术与农户紧密结合,也能实现三者之间的利益共享,并且确保中药材初级加工的产业链得到深化延伸,进而提高中药材初级加工的科技含量。

完善相关政策

在华宁县中药材的生产和发展中,当地相关部门还需要不断完善具体的政策,成立专项投资项目等,进而提高中药材产业的市场适应能力、竞争能力等。华宁县的相关部门需要给予中药材种植人员相应的直补政策,避免少部分种植人员选择掠夺性的种植方式[4]。当地的农业部门及相关工作人员还需要引导中药材的种植人员选择优良的品种进行种植,并且做好先进种植技术的推广工作,带动华宁县中药材种植的水平和整体品质。华宁县的相关部门还需要出台一系列政策,将中药材的原药和初级加工后的药材制品等纳入当地农产品销售体系中,让其享受相应的优惠政策。这样可以在提高中药材种植人员积极性的基础上享受相应的优惠,可以提高其收入,并且实现中药材的合理销售等[5]。

除此之外,华宁县的相关部门也需要出台一系列的宣传政策,对当地的中药材资源等进行整合与宣传。相关部门可以将中药材与当地的特色旅游资源、食品、餐饮业等结合,开辟新的宣传渠道,提高人们对华宁县中药材的认识。

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及人们健康观念的调整,再加上我国农业生产结构的不断优化调整,中药材的种植与生产发展规模都在不断扩大。人们认为中药材的安全性较高,且种植和生产中药材还可以带动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实现农民收入的增加。所以,中药材的生产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华宁县适合中药材的生产发展,当地应当以此为契机,成立专业化的中药材生产发展基地,提高当地中药材生产发展的科技含量等,进而实现当地中药材发展的整体效益。

参考文献:

[1]尹设飞,徐建萍,张善华,童晓翠.浙西南山区中药材生产现状及发展思路[J].农学学报,2013(08).

[2]陶丹华.漳县中药材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J].农业科技通讯,2013(10).

[3]张海清.发展亳州市中药材生产的思考[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1(05).

[4]周学毛,周伊琦.太湖县中药材生产现状、问题及发展思路[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12(24).

[5]魏世彬,吴玉明.庄浪县中药材产业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4(03).

论文作者:朱学斌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中国》2017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16

标签:;  ;  ;  ;  ;  ;  ;  ;  

华宁县中药材生产发展之浅见论文_朱学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