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立位下肢全长X线摄影拼接术在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价值论文_梁婧玲

梁婧玲

(江苏省中医院放射科 江苏 南京 210029)

【摘要】 目的:探讨DR站立位双下肢全长X线摄影拼接技术方法及该技术在下肢关节置换术前、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100 例双下肢全长检查患者影像进行分析总结。结果:100 例患者中,一次拼接成功97例,再次拼接成功3例,为临床提供了满意的术前参考影像,并为术后评估提供了依据。结论:DR双下肢全长片操作相对简便,能全面掌握全下肢病变情况,对膝关节、髋关节置换的术前方案制定和术后效果评价提供新的更有价值的信息。

【关键词】 DR; 全长影像;拼接技术;关节置换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3-0163-02

骨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等常见病、多发病常累及下肢负重关节,引起关节疼痛、畸形,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双下肢全长图应运而生,本科室运用数字X线成像(digital radiographv,DR)通过三次曝光,经拼接软件后处理,形成一幅完整的双下肢全长片,为临床外科手术治疗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搜集本院自2014年8月至2015年12月的患者,从中抽取100份典型病例,其中,63例进行膝关节置换、37例行髋关节置换,男26例、女74例,年龄46~81岁,平均63.5 岁。

1.2 机器设备

采用本院引进的岛津数字X线机,岛津DR工作站,友通科技的RDWE影像拼接软件,柯达激光打印机,自制不锈钢手扶支架与木质二层台阶。

1.3 摄影方法

患者面向球管直立于自制木质二层台阶上,背靠立柱探测器,双手握住自制不锈钢手扶支架(以增强行动不便患者站立之稳定性),双脚并拢,嘱患者尽量保持姿势不动,以双髋关节股骨头连线的中点为入射点,曝光一次,得到双髋正位影像;然后向下移动立柱探测器(X线球管与探测器呈联动状态),中心线对准两腘窝连线中点下缘,水平投照,得到双膝正位影像;再次向下移动立柱探测器,中心线对准两侧外踝连线中点,水平投照,得到双踝正位影像。FOV的选择要求摄影时能保留3cm~5cm的相同兴趣区,FFD用150cm,视患者体型手动设置摄影参数,一般选用60~75KV、10~20MAS。

1.4 拼接方法

将所得到的影像,调整适当的窗宽窗位,达到最合适的影像清晰度及对比度后,在DR后处理工作站中用RDWE图像拼接模块进行拼接,先用摄取的双髋、双膝两幅影像选择相同兴趣区进行拼接,完成后与双踝影像进行拼接,最后得出一幅无缝完整的下肢全景影像(见下图),然后将拼接好的影像,在柯达打印胶片平台上设置成单张竖打,最后经柯达激光打印机出片。

*

2.结果

100例患者行双下肢全长拼接摄影,影像拼接成功97例,再次拼接成功3例,均经一位有经验的放射诊断医生和一位临床骨科主治医生共同阅片、分析,均认为图像质量满意,投照技术符合临床要求,达到良好的诊断效果。其中,63例进行膝关节置换,37例行髋关节置换,术后形态及功能恢复都达到了临床预期的要求。

3.讨论

人工关节置换术可以纠正退变关节的不良松解,稳固周围挛缩的软组织,去除增生的滑膜组织,从而解除关节疼痛,增强 关节的功能。双下肢全长X线摄影拼接术检查费用低廉,因分段摄影,减小了影像的失真度与放大率,这些都优于使用专用IP一次成像,其剂量小、密度分辨率高又优于使用CT 双下肢扫描再拼接术。站立位摄影利于临床医师对患者下肢力的线进行准确测量,能比较客观的反映患者的真实情况。双下肢全长X线摄影拼接术存在的不足,主要是患者在摄片过程中的移动,会导致影像接失真,甚至失败,还需要进一步的改良。随着外科下肢关节置换术的迅速发展,人们为了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下肢关节置换术越来越被患者认可。双下肢全长X线摄影拼接技术,为临床提供术前重要的诊断依据,并为术后评估提供准确的参考,应用价值将进一步放大。

【参考文献】

[1] 刁换胜,严兆贤,陈鑫,黄晓君.DR双下肢全长投照技术及其临床应用价值的探讨。中国实用医药,2012年10月第7卷第28。

[2] 曹建.双下肢全长拼接摄片术在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评价.中国医疗设备,2015.2.25。

[3] 谈伟,严贵华,高艳,吴俊华,梁克树.易雪冰数字化站立位摄影拼接术在骨科临床中的应用价值[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3.9.10.5.

论文作者:梁婧玲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8月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9

标签:;  ;  ;  ;  ;  ;  ;  ;  

DR立位下肢全长X线摄影拼接术在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价值论文_梁婧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