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也如火如荼地开展着,城市轨道交通在运营过程中,行车调度过程中做好应急处置的工作是比较关键的,这是保障城市轨道交通运行安全的基础性工作。尤其是设备故障以及突发事件发生后,对城市轨道交通正常运营所产生的影响比较突出,调度指挥工作在这一环节就发挥着重要作用。先就城市轨道交通行车调度应急处置工作价值和现状加以阐述,再就城市轨道交通行车调度应急处置原则以及策略实施详细探究,以期通过对实际调度应急处置的相关研究,促进其理论内容的深化。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行车调度;应急处置;处置原则
引言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人口不断增多,再加上生活水平的提高促使汽车保有量日益上升,交通拥堵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大型城市的通病。为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更好地方便人们的出行,诸多大型城市建立了城市轨道交通轨道,其具有快捷便利、客流量大、运输速度快的优势,已经成为城市公共交通中的重要组成。调查研究显示,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交通里程已超过2千公里,预计2020年增至6千公里。但是,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量较大、空间狭小封闭、人员密集度大,因此,一旦出现安全事故,人员疏散难度非常大,从而极易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与人员伤亡,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1城市轨道交通行车调度应急处置原则
城市轨道交通行车调度应急处置工作的实施,需要严格以科学组织、严密控制、调度有序、确保安全作为发展目标。行车调度按照运行图组织行车,遇到突发事件或者故障时应合理地调配资源,沉着冷静快速处置,以优化行车组织,最大限度保持列车运行作为原则,调度员要充分发挥各自岗位的作用,紧密配合,将运输设备设施最大潜能发挥出来,结合客流量变化,以及根据故障行车周期的变化来计算车辆退车或者加车、变更列车运行进路、实施大小交路等方式最大限度地保持列车运行及客运服务。在城市轨道交通行车调度应急处置过程中,如在城市轨道交通范围内受到非城市轨道交通自身原因的外来因素影响,出现可能危及行车安全的事件时,应按“导向安全”的原则进行处理。司机、车站等现场人员应以保护乘客生命安全为首要任务,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并报告控制中心,避免事件在城市轨道交通范围内造成更大影响。当出现危及员工、乘客的生命安全时(含在处理过程中出现),各岗位立即按“先救人,救人与处理事故同步进行”的原则,执行相应的处理程序。城市轨道交通行车调度应急处置工作是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行命脉,无论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处在哪种运行状态,都要能够合理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合理调配资源,充分考虑安全因素,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的线路运输安全,保障乘客的出行安全。另外,在城市轨道交通行车过程中出现行车设备故障时,应坚持“先通后复”的原则,尽可能开通线路维持列车运行,维持客运服务,在保证列车运行的前提下,组织进行设备抢修,恢复设备功能。故障处理时,调度员与故障处理/抢修人员等加强联系,临时处理或紧急处理能够满足运营或使用要求的,应先临时处理或紧急处理;能够采取安全措施降级限速运行的,可组织利用行车间隔进行抢修,或运营结束后再处理。城市轨道交通行车调度应急处置过程中,还应注重迅速反应的原则,调度员根据现场反馈的信息,做到反应快,报告快,能最大程度地缩小突发事件影响范围,将安全事故发生率降到最低,从整体上保障乘客的安全。城市轨道交通行车调度应急处置过程中,要充分注重按照全面性原则,调度工作人员要在应急处置工作中能全面性考虑,不能只注重故障部位,也要对非故障事故加强重视,从全面的处置角度出发,才能真正有助于避免更大事故发生。除此之外,城市轨道交通行车调度应急处置工作的开展,要充分注重按照服务性的原则进行执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工作是基础服务部分,应急处置工作中就要综合考虑乘客安全,掌握最新线路消息,及时告知乘客,能够让乘客及时调整出行路线,最大程度降低发生事故对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运行产生的不利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城市轨道交通行车调度应急处置策略实施
2.1重视应急预案实战演练
调度指挥中心应制定应急处置预案,组织调度员预先熟悉各种预案,并定期安排演练,模拟现场应急处置情景,便于调度员对线路各类设备情况有所了解,从而确保高效的调度指挥,切实提高应急响应时间和效率。此外,通过对演练全面细致的评估,总结经验,反思不足,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以更好的指导现场行车工作。
2.2员工帮助计划
员工帮助计划涉及员工的感情问题、心理辅导、职业规划、家庭问题等,实践发现,员工帮助计划改善员工关系的有效途径。参考员工帮助计划,以不同任职时间、不同调种为根据,为行车调度员提供个性化的心态辅导。如2-3年任职年龄的行车调度员,普遍存在“三年之痒”的情况,工作中压力逐渐上升、心态急剧变化,存在强烈的离职意向。针对这一问题,可以采取家庭成员参与、指导职业规划、谈心等手段,帮助行车调度员渡过心理关,避免熟练员工的流失。此外,针对城市轨道交通行车调度工作压力大、操作要求严格的特点,应引导调度员建立“阳光心态”,积极举办多种多样的文体活动,引导调度员积极参与,激发其对工作、对生活的热情,调节工作压力,使调度员建立积极的思维方式与良好的工作责任心、职业道德观,将自身的发展与城市城市轨道交通轨道交通事业的发展紧密结合,实现调度员与企业的共同发展。
2.3注重应急处置制度完善建立
城市轨道交通行车调度应急处置工作的落实过程中,要能够从制度的建立角度出发,发挥制度的积极作用。安全检查能够保障城市轨道交通行车调度应急处置工作合力有效开展,工作人员要能够将隐患以及漏洞加强控制管理,从源头上消除不利的因素。需要从多方面进行考虑,建立完善的应急处置制度,通过全班组每周安全“自查、互查、他查”检查制度的建立,专业管理系统每月进行检查,公司每季度进行检查一次,通过定期以及不定期的检查方式,从制度层面做好安全检查的工作,这样就能有助于城市轨道交通行车调度应急处置工作的顺利开展。
2.4提高应急处置的专业能力
行车调度应急处置工作的实施过程中,需要工作人员自身有专业化的处置能力。调度应急处置的技能要熟练掌握,注重对信息收集以及判断的能力提升,尽可能避开主观假设,要能和因果关系开展文体探究,找到故障的发生原因,能做好现场的沟通工作。为能够收集到有用的信息,这就需要多听多问,调度人员也要有很强的观察能力,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故障能细心观察从中收集一手资料。通过多种手段对故障现象进行了解,如通过中央ATS工作站观察现场状态获得信息,这样能对应急处置工作提供帮助。调度工作人员要能具备很强提问能力,注重提问的方式转变,获得重要信息,并能够对信息有正确的判断。
结语
城市轨道交通调度指挥是行车组织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日常调度指挥不仅要有完善的行车计划,按图行车。同时,还要制定完善的应急处置预案,以便于突发情况下可以迅速处置。本文从基本的行车组织规则出发,提出应急情况下行车调整的一些方法及未来对策的思考,对于提升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稳定运营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袁宏亮,张琦.由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事件引发的对城市轨道交通行车调度人员的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2(03):23-24.
[2]王洁,方卫宁.城市轨道交通行车调度系统人为影响因素识别及评定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1(08):74-79.
论文作者:张文龙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30
标签:轨道交通论文; 行车论文; 城市论文; 调度员论文; 工作论文; 原则论文; 过程中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