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情境创设论文_鲍积业

浅谈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情境创设论文_鲍积业

山东省龙口第一中学 265700

摘 要:情境是指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将学习内容设计成若干与学生生活相近并具有一定趣味性的教学问题。它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因,又能唤起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无形动力。我们之所以创设教学情境,其目的就是要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课程的探究与学习之中。

关键词:问题情境 思维情境 多媒体情境

众所周知,任何一种新课的导入都离不开情境的创设。情境是激发学生参与探究的内在动因,引导学生提出活动的问题或主题。情境的创设是有讲究的,它应尽可能地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情境的创设应设置一些带有质疑性和悬念性的教学问题。它是一种既能让学生感触到生活实例,又能为学生提供丰富感性材料的教学主题。情境的创设为学生从直观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一、思想政治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生活常识是学生已有的最根深蒂固的东西,问题情境的创设应以学生解决问题需要为出发点,能较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联想思维。整个思维过程由课程问题出发,进而由浅入深、由此及彼地进行深层次的联想,由此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合理的探究与推测,为建构学生的合理推理能力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因此,我们在政治教学中应做到以疑激趣、以趣促思。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包含着许多的概念和内涵,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并掌握这些内容,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创设一些问题,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一种揭开秘密的迫切心理,进而推动他们去探究、去思维,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如教学《人们的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时,可以创设这样的问题:良好的校园文化,对一个学校有什么影响?学生很快就会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中找到答案。学生的潜意识里会做这样的思考:校园文化是意识形态中的一种,良好的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具体表现。而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良好的校园文化能促进校园的物质和文化建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本来乏味而单一的哲学问题,一经学生的探究,一下子就会使问题变得栩栩如生,使整个探究的环节变得灵动有效。

二、思想政治教学思维情境的创设

高中阶段的学生富于逻辑思维,我们在政治教学中应尽可能地创设顺应其思维特点的思维情境,使其在不断的探究中发现新的知识,活跃课堂气氛,促进智力的发展。

如讲到《洋芋蛋为何变成金豆豆》时,可以结合相关的视频进行探究。学生从视频中看到西部高原上忙碌的人群、堆满土豆的火车厢。当同学们饶有兴趣地观看这一则录像以后,会带着感触的心理去查阅这一段资料。通过缜密的思维,学生很快就会找到问题的真谛。土豆本来就生长在那里,随着人们逐步正确地感知客观世界,结合中国的国情,联系社会发展的实际,人们才改变了长期以来对土豆的错误看法。土豆的种植适合中国的国情,中国是一个拥有十三亿人口的大国,解决吃饭穿衣问题原本就是大难题。而青海土豆的出现,无疑给问题的解决带来了一线曙光。土豆恰逢这个大好的机遇,为我国解决吃饭难的问题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诸如此类的情境创设,不仅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分析问题和理解问题的积极性,而且还能使课题的探究变得真实有效。

三、思想政治教学情感情境的创设

常言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情境的创设能改进整个教学过程的情感进程,能大大激发学生进行探究的积极性。高中生情感丰富而强烈,情绪波动较大,容易产生偏激而误入歧途。因此,教师在政治课堂上应注重情感的渗透,在课堂上注意自己的言行,做到控制情绪,以理服人;在授课过程中注意语言的抑扬顿挫,以饱满的感情投入课堂教学之中,以明朗的态度待人,不以一己之私对学生进行挑肥拣瘦;对于课堂上自信不足的学生及时给予精神上的安慰,可采用丰富多彩的动作,比如给学生鼓励时可以用手拍拍他们的肩膀,通过交流,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及时纠正学生不良的学习情绪,始终让整个班级沐浴在和谐的阳光下进行探究学习。学生置身于此情此景,无不以实际的学习行动来感恩师德,进而产生了“亲其师而信其道”的情感效应,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时刻流露出“士为知己而读”的浓浓气氛,给课堂教学带来了一股淡淡的书香。

四、思想政治教学多媒体情境的展示

多媒体展示问题情境是一种先进的教学导入手段,用这种方式来再现教材的问题情境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能加深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兴趣,提高学生识别真善美的审美能力。由于多媒体具有模拟教学情境的无限性,使直观材料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官系统,在短时间内获得丰富的视频感受,达到迅速感知客观事物的目的,因此,在思想政治课中合理利用多媒体创设问题情境十分必要。

如讲到《事物发展的状态》时,可以通过多媒体来模拟水分子的运动状态,从液态水变成气态水蒸汽的变化过程中,可以从物理的变相来观测:当水的温度在100°C以下时,水分子的扩散趋势逐步加大,但没有超过水分子的凝聚趋势,因而水的液态性质没有发生变化,这个过程叫量变;当温度超过100°C时,水分子的运动状态超过了凝聚的趋势,液态水变成了气态水,这就是物质的质变。通过生动鲜明的对比,学生对质变与量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教学活动本身就是在情境的氛围中进行,它本身就带有一定的情感色彩。精心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的思维,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论文作者:鲍积业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6年4月总第9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7

标签:;  ;  ;  ;  ;  ;  ;  ;  

浅谈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情境创设论文_鲍积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